韩文勇 王亚娟
甘草酸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韩文勇 王亚娟
目前,国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病毒治疗方面。由于抗病毒药物使用适应证的限制,以及经济条件等原因,能够系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还比较有限,而绝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还需通过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修复肝脏的损伤。现阶段医院常用的护肝药物多为甘草酸制剂,有国产的甘利欣针和进口的美能针,一些研究报道显示进口美能在疗效方面优于甘利欣。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乙肝患者住院期间分别应用甘利欣、美能两类护肝降酶方案治疗的情况作回顾性分析,进行不同病情程度条件下两种制剂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6例患者系本院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和相关文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血清HbsAg和Hbe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HBV-DNA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者,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感染、失代偿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利欣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其中重度27例,中度23例,轻度8例,年龄20~ 58岁,平均(37.11±12.57)岁;美能组58例,男39例,女19例,其中重度28例,中度24例,轻度6例,年龄21~57岁,平均(40.75±11.41)岁。各组在性别、年龄、分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基础护肝治疗(肝泰乐、能量合剂、维生素C等)。甘利欣组使用国产甘草酸制剂(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美能组使用进口甘草酸制剂(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
观测项目及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如:TBiL、ALT、AST)指标的变化值。疗程以患者实际住院时间计算,并计算住院总费用及平均费用。
1.3 临床评判标准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降至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下降>5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血清总胆红素不降反升者。
1.4 成本计算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本研究只计算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药品费、给药费、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4]。药品费用按当年度我院招标价格计算,其他成本费用按当年度本市《医疗收费标准》统计,即总成本=C药+C给+C检+C住。依上标准,先计算每例患者实际住院总费用,再依据病情程度计算两组的平均成本费用。
2.1 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观察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前后在肋痛、腹胀、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上均有明显改善;轻中度病例中有效率及住院日方面无明显差异;重度病例中在有效率及住院日方面美能组占优(两组有效率的计算均是以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来进行统计分析)。
2.2 肝功能改善状况观察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前后肝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轻中度病例中未见明显差异,在重度病例中差异明显,显示美能护肝降酶作用优于甘利欣。
2.3 敏感度分析 为验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进行敏感度分析。将两组治疗方案药品价格下降10%,其他费用不变,以此进行敏感度分析,可见,价格波动对成本效果分析各参数影响不大,说明结果可靠。两组间轻中度和重度病例敏感度分析。
甘草酸二铵的主要成分是18α甘草酸二胺盐,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与降酶快,抑制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等作用[6]。复方甘草酸苷是由甘草酸苷、甘氨酸、半胱氨酸等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甘草酸苷,该药对于肝脏的降酶效果已被确认,其降酶作用在给药6 h后即可出现,给药12 h后使转氨酶降至最低值,推测为对肝细胞膜的直接保护作用并有双重抗炎作用。本文中的两组资料显示,在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验证了甘草酸强大的抗炎及肝细胞保护作用。
本文结果可见,甘利欣组与美能组对轻中度病例的降酶效果相当,在治疗总有效率及住院日方面无明显差异;美能组在重度病例的治疗方面较之于甘利欣组体现出优势,护肝降酶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住院治疗时间缩短。从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来看:甘利欣组对轻中度病例有较低的成本-效果比,经敏感度分析结果亦可靠,是较优方案;对于重度病例,美能组虽然成本费用较高,综合其成本-效果比值较低及治疗显效率高、总有效率高、住院时间短等情况,美能组为重度病例宜优先选择的方案。另外,在重度病例中,甘利欣组与美能组的成本费用相差不大,考虑为甘利欣组住院时间延长,使费用增加,符合临床治疗情况。由于样本量的不足,本结论有待大样本量研究的进一步论证。
136000 吉林省四平中心医院(韩文勇);吉林省四平传染病医院(王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