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命线视角下的新型“粮食银行”体制设计

2011-08-15 00:44:32王顺生赵国杰
中州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中央银行储粮粮食

王顺生 赵国杰

粮食生命线视角下的新型“粮食银行”体制设计

王顺生 赵国杰

从生命线视角审视粮食产业,粮食工程也是重要的生命线。鉴于现行“粮食银行”实践存在的不足,从粮食生命线的角度,提出构建新型“粮食银行”的设想,一方面可以建立统一的粮食中央银行系统,全面负责政策性业务管理,承担政策银行、商业银行、业务协调和管理多种职能;另一方面可以完善新型银行功能,完善农村融资功能、建立新的机制、加强“粮食银行”监管。

生命线;“粮食银行”;体制设计;管理

粮食对于我们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粮食是生命线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物质之一,是最为基础的和重要的生命线。

一、我国“粮食银行”的萌芽与发展

所谓“粮食银行”,是由粮食企业原先推行的“两代一换”转换而来的。具体地讲,就是储粮户将暂时闲置的粮食存放于粮食企业且拥有粮食的所有权,而将其使用权以定期、活期的形式交付给粮食企业,让后者经营、加工、贸易等,从而盘活粮食资源,在粮食的流动和周转中获得增值效益。“粮食银行”是学习金融银行的理念管理粮食,但又有别于金融银行。金融银行以现金为交易对象,而“粮食银行”则以粮食实物为交易对象,也就是农民存入稻谷或者小麦、油菜子,提取的则是相对应的大米、面粉和菜油,品种之间可以串换。

我国“粮食银行”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末。1983年,山东省广饶县开展了以代农储粮为初期的“粮食银行”探索,并于1989年正式创办“粮食银行”。近年来,黑龙江、江苏、山西以及四川等省也相继开展了“粮食银行”的试点工作。河南省的延津、安阳等县也陆续成立了“粮食银行”。值得一提的,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江苏省太仓市的“粮食银行”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己具有一定的规模,开发了“粮食银行”网络管理软件、“粮食银行”商品粮收购软件,初步实现了网络化,做到了粮食的异地存取,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

从当前各地开设的“粮食银行”的运作模式来看,“粮食银行”多由粮食流通企业或粮食加工企业开设,其中,以山东省广饶县开设的“粮食银行”最具代表性。其开展的“两代一换”(即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也最能代表“粮食银行”的运作机理。广饶县的“粮食银行”坚持“藏粮于民、储粮备荒、存粮自愿、取粮自由、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农户将自产的粮食一次或分次存入“粮食银行”,而“粮食银行”给储户发放“储粮证”和“口粮转化证”,储户凭证可随时到“粮食银行”提取原粮、成品粮或粮油食品,也可按时价出售以兑换现金。“粮食银行”则坚持“管理一块、放活一块、降低风险、保值增殖”的原则,运作吸储的粮食来获取收益。

“粮食银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一是保障了农民的利益。许多粮食主产区,经济发达程度不高,储粮设施落后,多年来如何解决储粮难是当地政府最为重要的事情。“粮食银行”的诞生与发展切切实实地解决了农民储粮的难题,也减少了储粮损失,增加了农民收入,甚至可以实现粮食的保值增值。

二是“粮食银行”成了粮食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对于粮食物流企业来说,尽管既要支付粮食存储中自然损耗的成本,又要承担粮价可能下行的风险,但通过“粮食银行”这一平台,可以更多地掌握粮源,做大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同时,在储存期内农民的粮食可以成为企业流动的资金,大大减少了银行贷款或减少货款占用期限,节约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三是“粮食银行”还是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的重要补充。粮食储备制度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存在着重粮食安全的储备作用、轻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功能,从而,导致国家专项粮食储备规模过大。粮食储备规模过大必然会出现成本高、效率低、时效性差、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粮食银行”这一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运作模式,可以为国家财政节省大量的粮食收购资金。更重要的是,“粮食银行”这一民间农户集中储粮的方式,还是国家粮食储备的有益补充,能够有效地承担起粮食的经营性储备的作用。因此,从宏观层面看,改造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把提高国家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战略性储备功能与扶持和发展“粮食银行”结合起来,不失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储备和宏观调控模式。

二、现行“粮食银行”存在的主要弊端

“粮食银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内在风险难以克服。“粮食银行”在其运作过程中隐含着两类风险: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粮食银行”通过“两代一换”(即代农加工、代农贮存、兑换米面)而得到的利润相对来说是很低的,主要的收益来自于经营储户的储存粮。“粮食银行”的道德风险是指经营者过分追求利益,参与经营运作的粮食数量超过风险警戒,致使固定粮食储备不足。而粮食市场的瞬息万变,粮价的不确定性往往会造成储户的恐慌心理,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会发生“挤兑”风潮,如果库存不足,严重时会导致企业大的损失甚至倒闭。实际上,“粮食银行”虽美其名曰“银行”,但它却没有纳入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没有像商业银行那样设“法定准备金”,也没有商业银行那样严格的经营管理制度和风险规避手段。因此,其风险监管功能是缺失的。

2.农户融资功能的缺失。现行的“粮食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为“粮食银行”的供给方(粮食流通企业或粮食加工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但对广大的储粮农户来说,并不能利用其存入“粮食银行”的粮食产品实现融资目的。由于我国面向农户的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或薄弱,加之我国现行政策不允许农民利用其拥有的土地、宅基地作为抵押物实现抵押融资,农户融资可谓是难上加难。目前各地开设的“粮食银行”对农户只存不贷,充其量只能算是粮食储蓄机构,还算不上是真正的“银行”。

3.受到种种政策性制约。“粮食银行”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对盘活粮食资源很有效果,但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有关政策还不能跟上,主要是民间在积极探索。未来很有必要加大新型政策的制定和支持力度,促使“粮食银行”逐步成熟和完善,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

4.“粮食银行”的服务能力还有限,影响到其自身的发展。“粮食银行”要做到类似银行的业务操作还有先天不足,因为粮食不是货币,要实现与货币之间的自由兑换,还有不少难题需要克服,特别是“粮食银行”要有很强的粮食储藏与保管技术,还要有很强的粮食经营能力。实际上,“粮食银行”必须是新型的粮食经营的专业机构,通过多种经营,实现粮食的合理流通,争取粮食实现最大的保值、增值以及抵抗风险。现有的粮食加工企业、粮食储备企业都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因此,“粮食银行”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

三、粮食生命线工程中的新型“粮食银行”建设

粮食生命线工程中的新型“粮食银行”应该是拓展传统“粮食银行”的“二代一换”功能,逐步形成粮食集中、存储、运输、交易、抵押融资一条龙业务流程和完整的产业链,为农户和用粮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性服务的粮食经济组织。

具体而言,新型“粮食银行”专门从事粮食存贷业务,把粮食与现代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以农民商品粮为基础,以“粮食银行”为载体,把农民与企业的利益、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盘活粮食资产,充分发挥粮食的多种作用。基本思路是:农户将粮食存入“粮食银行”,按照国家有关粮食评定标准完成质检、化验、过磅等相关手续,由“粮食银行”开具粮食存折即成为“粮食银行”的储户和电子交易市场的会员,拥有粮食所有权。“粮食银行”为储户免费储存粮食或者优惠收取一定保管费。农户随时可以通过“粮食银行”,采取网上电子交易、期货贸易、现货交易三种方式进行粮食销售。买方通过相关合作银行向存粮户一次性支付粮款并支付一定手续费,卖粮户按每吨粮食支付一定手续费。当然,也可以像传统银行那样提取、兑换品种粮食,甚至也可以实现异地存取、通存通兑。

基于上述考虑,新型“粮食银行”功能的拓展应集中在以下方面:

1.打通农村融资通道。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但“资金下乡”、“金融下乡”却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成为如何保障粮食生命线工程系统活力的关键。新型“粮食银行”通过市场化运作,把粮食这种特殊商品与商业银行和粮食企业捆绑起来,通过互相控制风险,可以盘活农民手中的粮食。农民的粮食交到“粮食银行”,在粮食存折上登记后,就锁定了分量。农户可凭借粮食存折,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在不失去粮权的情况下,开展自主经营或购买生产资料,解决农民急需资金的问题。对商业银行来说,农村金融市场好似一块“烫手的山芋”,农业生产不确定因素多、风险难以控制,进入这块市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少数涉足的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仅限于五户联保、小额信用贷款等业务。农村金融的瓶颈已经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农民没有抵押物,一直是金融信贷部门防范的“高风险”群体。通过“粮食银行”这一平台,商业银行既有粮食企业的相互担保,又有可以监控的粮食实物,这样就规避了涉农金融品种的风险,打开了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通道,实现了“有业务、零风险”。

2.进一步完善“粮食银行”运行机制。主要是建立健全粮食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以粮食企业改制为契机,进一步做强做大龙头粮食企业,增强粮食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是不断开拓市场,与外地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建立订单合同关系,扩大粮食销路,加快粮食流通;二是积极参与期货经营,实现套期保值,有效规避风险;三是切实加强政策扶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贴息贷款、资金扶持等形式,促进粮食购销、加工龙头企业壮大自身实力。

3.加强“粮食银行”的监管。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粮食银行”的监管和扶持,引导“粮食银行”健全规章制度、诚信经营、切实防范风险。组织政府相关部门(例如发改委、粮食、审计等)对经营效益好、诚信度高、粮库质量和储存技术好的粮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制定“粮食银行”的准入标准。同时,由粮食主管部门对“粮食银行”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对粮食企业的储粮设施、资金流向、兑存情况进行检查,并帮助粮食企业制定代农储粮账簿卡和严格的出入库管理等制度,规范储粮企业的行为,努力防范运行风险,确保农户储粮安全。

4.实现粮食批发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对接。在粮食主产省区建立相应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交割库。通过期货市场,一方面可以使广大农民先卖后种,提前锁定利润,规避因现货市场的商品价格波动风险而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使经营“粮食银行”的粮食企业实现套期保值,有效规避非预期持续上涨的粮食价格风险。

四、宏观管理的业务运作模式:构建新型粮食中央银行

1.构建粮食中央银行的基本组织结构。新的粮食中央银行下设地方性分行,甚至支行、营业部,这些机构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布设。银行总部负责全国性的粮食管理政策的制定,地方行根据总行的政策制定地方性的业务规程和政策,基层营业性机构办理粮食的存贷、买卖等业务,以及相关的粮食服务,如检测、化验、甚至开发等。所有的粮食生产者、供应者、需求者,甚至消费者都可以在“粮食银行”办理相关业务,甚至还可以实行异地存取(这对于农民很有意义)。至于国家或地方政府作为粮食的特殊需求者,其主要作用是搞好粮食的综合平衡,特别是非常态下的粮食安全保障。因此,国家可以采购一定量的粮食存入“粮食银行”,银行根据国家的指令进行粮食的吞吐管理,以便调节市场或者满足非常态需要。考虑到中储粮总公司已经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粮食网络系统,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改造,把它转化为粮食中央银行,把国家粮食局改造为类似银监会性质的政策、法规监督机构。

2.粮食中央银行的主要功能。一是政策性银行功能。这是粮食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能够满足中央或地方政府在非常态情况下的粮食供应平衡的紧急需求,确保粮食的安全保障供应。在这种体制下,政府成为粮食中央银行的特殊客户,可以建立统一的或者分级的粮食风险政策基金,交由粮食中央银行实行全封闭运营管理。二是商业性银行功能。这种职能主要是为社会上的企业、个体客户提供服务的,凡是对粮食买卖有需求的客户,都可以按照规定在粮食中央银行下属的业务机构办理相关业务。粮食中央银行本身不从事具体业务操作,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下属机构制定业务准则或者政策,指导这些机构更好地开展业务办理。至于开展什么业务是合适的,要经过粮食中央银行评估。当然,下属各机构也可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中央银行及时关注这些新的实践,经过总结,进行推广。三是粮食业务协调机构。粮食中央银行应该成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专门机构或者顾问机构。另外,由于粮食生命线要求粮食的生产、储备、加工、销售必须实现内在的系统协调,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这种情形下,粮食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平台,协调各粮食小行业或者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粮食生命线的运作要求。四是业务综合管理机构。在国际上,粮食中央银行要代表国家参与粮食国际市场的竞争,制定总体的粮食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既要防范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特别是不法粮商的围剿;又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机遇,实现我国粮食的总体效益最大化。这种业务的实质是粮食的国际经营问题,也是盘活粮食资产、充分发挥粮食效益所必须的。

3.粮食中央银行的管理建议。一是选择粮食主产区内已经开始实践“粮食银行”运作的地区进行“粮食银行”的试点,构建地方性的“粮食银行”中心,全面探索新型“粮食银行”的运行规律,经过摸索,逐步推开,为全国性的粮食中央银行建设积累经验。二是结合粮食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粮食银行”建设。粮食物流园区建设也是打粮食体制改革的一种重要实践模式,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实现粮食产业的聚集,形成新型的粮食生命线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全面激活粮食经济的发展。

[1]秦玉云.“粮食银行”发展演变探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8(12):125—126.

[2]郑绍庆.对提升我国“粮食银行”功能的几点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7):21—22页

[3]贺正勇,易红兵.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59—61.

[4]王芳,程桦.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6):21—22.

[5]黄汉权.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J].宏观科技研究,2008,(12):64—69.

责任编辑:伊人

F324

A

1003—0751(2011)02—0056—03

2010—12—15

王顺生,男,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天津300072)。

赵国杰,男,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300072)。

猜你喜欢
中央银行储粮粮食
珍惜粮食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8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快乐语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6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从纸币到虚拟货币的转变将增强中央银行的力量
英语文摘(2020年10期)2020-11-26 08:12:20
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2
理解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5:10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我的粮食梦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