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梅
辽宁省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盘锦 124010
在老年人手术中,髋关节置换术占有一定的比例。怎样保证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麻醉方法的选择也非常重要。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60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腰硬联合阻滞的情况报道如下。
选择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65~93岁,体重50~75 kg,ASAⅡ~Ⅲ 级。其中合并冠心病10例,高血压15例,脑梗死后遗症4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哮喘(缓解期)2例,糖尿病6例,所有患者术前病情稳定。
所有患者未用术前药,入室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吸氧及留置导尿管,常规监测BP、HR、ECG、SpO2。麻醉前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200~300 mL。患者取侧卧位,选L2~3或L3~4间隙施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将笔尖式腰穿针穿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缓慢注入腰麻药1.2~1.8 mL(0.75%布比卡因2 mL+脑脊液1 mL),注药速度1 mL/5 s,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 cm固定。平卧后用针刺法测定腰麻阻滞平面,若阻滞范围不足,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2 mL做实验剂量,无全脊麻征象,再根据平面情况、患者生命体征酌情追加剂量。麻醉中如果患者血压下降大于基础值20%,加快输液并给予麻黄碱注射液5~10 mg调整,心率下降至50次/min则分次给予阿托品0.25 mg至心率正常。术中根据患者血压、脉搏、尿量、出血量指导输血输液,晶胶比1︰1。需要用骨水泥进行骨髓腔填塞的患者,在填塞前给与地塞米松10 mg静注,预防过敏反应,并注意血压、心率情况。
麻醉前基础值及穿刺后平卧位即时、3、5、10、15、20 min 各时间点BP、HR、SpO2情况,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平面固定时间。感觉阻滞平面用针刺皮肤痛觉消失为标准。
本组患者均成功施行联合阻滞。腰麻用药后1~5 min感觉阻滞起效,患者诉腿麻、痛觉减轻,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固定实际14~20 min。阻滞平面在T10以下45例(占82%),阻滞平面在T87例(占13%),阻滞平面在T63例(占5%)。所有患者阻滞范围均达手术要求,有5例术中追加药量。本组14例患者(23%)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加快输液并根据血压下降情况给与麻黄碱治疗,好转。患者术中均不用镇静药,无呼吸抑制发生,SpO2经吸氧均维持在96%~99%。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组织形态和脏器功能不断发生退行性变化[1]。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对象为老年人,术前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性疾病,机体代偿功能欠佳,对于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均明显降低。全麻则因老年人肺功能不全,术后长期卧床易发生呼吸系统及血栓等并发症,故硬膜外麻醉列为首选。术中应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及早扩容[2]。腰硬联合阻滞具有起效快、肌松好、阻滞完善、不受手术时间长短限制等优点。硬膜外麻醉起效慢、阻滞不全、用药量大、易于出现局麻药中毒。两者比较腰-硬联合阻滞则更具有优势。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选择腰-硬联合阻滞,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有以下体会:①术前认真访视,做好评估,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术前要调整到适宜程度,提高围术期安全。②严格控制腰麻药剂量,最大限度减少血压、心率波动,手术范围不够,硬膜外腔可以再追加局麻药,达到手术要求范围。如果血压下降,要加快输液并及时给与升压药,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③翻身摆体位时要注意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防止血压、心率剧烈波动。④髋臼和髓腔内植入骨粘合剂后,可能出现血压降低、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致心搏骤停,因此当填充骨粘合剂时,须注意观察血压和心电图变化。为避免骨水泥植入综合征,植入骨水泥之前收缩压须维持90 mmHg以上,必要时用升压药[1]。⑤骨水泥填塞之前提高吸入氧浓度。⑥术中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出血量及时补充液体及输血,晶胶比1︰1。⑦静脉血栓栓塞是髋关节术后致病及致死的主要原因,局部麻醉能减少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并发症,只要情况许可,可选择硬膜外麻醉或腰麻[3]。
总之,只要术前准确评估,严格控制腰麻药用量和麻醉平面,术中严密监测,及时处理问题,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使用腰硬联合阻滞安全、经济,值得临床使用。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01,824.
[2] 盛卓人,王俊科.实用临床麻醉学[M].第4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54.
[3] 岳云,吴新明,罗爱伦.摩根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