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出口贸易结构及比较优势分析

2011-08-15 00:49贵州财经学院彭述华白贵玉
中国商论 2011年33期
关键词:制成品出口商品出口额

贵州财经学院 彭述华 白贵玉

东亚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青岛市充分借助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韩、日等国家的交流,对外贸易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出口增长迅猛,成为山东省的外贸强市。近年来,青岛市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提高,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对外贸易实现较快增长,出口更是增长势头强劲。青岛的出口贸易自身的特点反映出今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值得研究。本文在对青岛市对外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青岛市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优化青岛市对外贸易策略的思路。

1 青岛市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近年来,青岛市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年出口额由1988年的2.17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269.2197亿美元,短短二十年实现了100多倍的增速。2008年青岛市进出口总额达521.5886亿美元,其中出口314.6246亿美元。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后进出口贸易有小幅下降,青岛市进出口总额439.8639亿美元,其中出口269.2197亿美元,进口 170.6442亿美元。从对外贸易主体结构看,外资企业是全市外贸出口的主体,出口额144.91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为53.8%。青岛市商务局信息显示,2010年青岛市依托出口品牌和多元化的市场,利用不断优化的贸易方式和日趋平衡的进出口结构,青岛市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61.49亿美元、出口额为333亿美元、进口额为228亿美元,同比均增长30%以上。2011年青岛市商务局组成了12个调研组深入一线,扎实开展外贸企业大走访活动,一方面帮助企业尽快了解国家外贸政策走向,准确把握国际市场趋势;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了解了企业运行情况,把握住了当前制约外贸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针对企业需求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推动了新年度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

1.1 出口增长速度快、规模大

青岛市1988年进出口总额仅为2.80亿美元,出口2.17亿美元。到2008年,青岛市对外贸易实现了较快增长。青岛地区(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36.37亿美元,增长17.3%。其中,出口额326.25亿美元,增长15.2%,进口额210.12亿美元,增长20.7%。青岛市(不含中央、省公司)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21.58亿美元,增长19.6%。其中,出口额314.62亿美元,进口额206.96亿美元,分别增长17.5%和23.0%。外商投资企业仍是全市外贸出口的主体,出口额171.44亿美元,增长9.8%,占全市出口额的比重为54.5%。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青岛市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为439.8639亿美元,其中出口269.2197亿美元,进口 170.6442亿美元。1988年以来,青岛市外贸总体上一直保持较大规模的顺差,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出口方面也逐年上升,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恢复,2010年青岛市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61.49亿美元、出口额、进口额同比均增长30%以上。青岛市的对外贸易总额自1988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贸易顺差也呈扩大趋势。

1.2 出口商品结构虽有明显改善,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持续提高

青岛市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小,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大,1999~2008年间,青岛这一层次的出口商品结构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初级产品的比重基本稳定在10%~16%左右,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基本稳定在84%~90%。自2001年以来,青岛市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青岛市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比重比2007年略有下降,初级产品比重略有回升。在工业制成品当中,机电产品比重上升较快,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所占比重呈现总体上升态势,其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比重达到36.9%。

青岛市以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服装一直是青岛市第一大类出口产品。青岛市出口商品结构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当中。2009年青岛市出口商品前几位的商品分别是:电器及电子类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水海产品、金属制品、化工产品、食品等,从青岛市出口商品结构表可以看出,近年来,青岛市外贸出口商品主要分类包括纺织、服装、农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青岛市出口商品结构主要是以劳动型轻工产品为主,而这类产品又普遍存在着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低,生产的国际化程度低等特点。

1.3 出口市场分布趋于多样化,以亚洲、北美、欧盟为主

1988年,青岛出口商品销往60余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伙伴也在不断增加,到1998年已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1999年青岛的出口商品销往18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青岛市出口市场多元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东南亚、非洲等地区逐步成为青岛出口的重要市场。2010年,青岛在保持对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出口平稳增长的同时,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2010年1~7月,青岛对新兴市场出口41亿美元,同比增长43.6%,占全市出口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2个百分点。特别是对“金砖四国”中的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出口增长快,青岛对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出口同比分别增长 30.7%、49.3%和298.8%。市场过于集中状况直接导致青岛出口增长的风险增大。一方面,导致企业在出口过程争夺少数市场而进行恶性竞争相互压价,使贸易摩擦风险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集中度高,短期内出口量和市场占有率上升过快,价格下降明显,青岛产品很容易成为贸易摩擦和限制的对象。

2 青岛市出口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及评价

为进一步推动青岛市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青岛市出口品牌,青岛市2008年发布了《青岛市2008~2009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评选实施方案》,拿出了提高青岛市企业和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举措。为了考察青岛市出口贸易行业的比较优势情况,本文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分别计算贸易竞争力指数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青岛的比较优势所在。

通过计算青岛出口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其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计算公式如下:RCAij=(Xij/Xi)/(Wj/W),式中RCAij代表i国(地区)j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i国(地区)j产品的出口额,Xi代表i国(地区)对世界市场的总出口额,Wj代表世界市场j产品的出口额,W代表世界市场产品的总出口额。RCA指数考虑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侧重一国的出口绩效,Xij/Xi为j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的比例,j产品出口越多,该比例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根据公式,以2004~2008年数据为例,计算出青岛市主要出口商品的RCA指数,情况如下:第一,青岛市的食品及活动物的RCA指数2004~2006年均大于3,根据RCA指数的定义,青岛市食品及活动物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第二,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三年间都大于1,因此也具有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第三,动植物油、脂及蜡、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杂项制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也都大于1,且较大,说明该项商品具有比较优势;第四,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小于1,说明其有一定的比较劣势,上述状况且近几年没有明显改变。

近年来,青岛市食品及活动物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0.25到0.35之间,饮料及烟草贸易竞争力指数基本都在0.5到0.8之间,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动植物油油脂及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幅度较大。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是上升的,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竞争力基本在逐步加强,但仍为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都大于0,竞争力都较强;杂项制品的竞争力指数为正,说明具有国际竞争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青岛市出口商品中,饮料及烟类和杂项制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食品及活动物、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其他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当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大于0时,表示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报告期上升;反之,表明其国际竞争力在报告期下降。利用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对青岛市出口产品未来产业比较优势的走向做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2007年SITC0(食品及活动物)的国际竞争力有下降趋势、SITC1(饮料及烟类)则一直保持原来的国际竞争力、SITC2(非食用原料)以及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国际竞争力是增强的。包括SITC5(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SITC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在内的工业制品整体上国际竞争力在增强。

此外,青岛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青岛是整个沿黄流域最主要的出海口。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相信,现代城市的兴起主要依赖于贸易因素,因为贸易流经一个城市会给该城市带来过境之利,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相当大的因素取决于贸易流量的大小。有些贸易中心同时又是工业城市,是因为在这里建立工业运费最省。从这点看,青岛无疑是占据着很大优势的。另外,青岛还拥有口岸优势。青岛是一座沿海港口城市,这一点又要比那些内陆的城市有优势得多。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沿海也一直是一项相当重要的优势条件。沿海有利于更多的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之中,从而继续帮助青岛有力地超越那些内陆的城市。特别是在可预见的将来,出口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这一因素将愈加重要。

3 结语

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国际投资活动也迅速增加。青岛市在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条件下,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具有了一定的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逐步增强,目前已具有了很强的出口竞争力,在外资流入速度增长的条件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较劣势得到改善,比较优势逐步增强,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加快。但是,总体上看,青岛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制品,进口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生产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日益恶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由此进入了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有人指出,青岛市应尽快从国际比较优势战略向国际竞争优势转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本文在对青岛市出口贸易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青岛市出口贸易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希望能够有利于促进青岛市贸易战略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移,促进青岛市出口贸易的发展。

(1)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青岛市作为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会面临很多机遇与挑战。因此企业要抓住一体化带来的机遇,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出口多元化,增强竞争力。

(2)推进出口商品的“以质取胜”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针对现有的出口结构,在原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注入更多的知识含量,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还要努力发展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并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产品,以获得更多的动态贸易利益。

(3)鼓励出口企业树立自己的品牌,并成功将品牌推向市场并占领市场;品牌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只有树立自己的品牌,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青岛市虽然拥有海尔、海信、双星、青啤、澳柯玛等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这些品牌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此外加工贸易企业多数没有自己的品牌,因此鼓励青岛市的企业创立自己的品牌势在必行,对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推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不断开拓新市场。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各国在青岛的出口市场中一直占有绝对的比重,市场的过分集中给青岛出口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加快推进青岛出口市场多元化是青岛出口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和减少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在巩固现有的主要发达市场的同时,青岛市要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和非洲的市场。

[1]肖武岭.浙江省外贸出口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6.

[2]张为付.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贸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南京社会科学,2006.

猜你喜欢
制成品出口商品出口额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W2018015 2017年巴西铜精矿出口增长29.9%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