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唐金荣 施俊法
编者按: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经济从同步衰退走向交替性增长,复苏步伐疲软,周期被拉长。国际流动性资本蜂拥至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给这些新兴国家带来严重的通胀压力。受此影响,各种重要金属矿产品价格更是震荡走高。本文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调查动态》,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际矿业形势风云变幻,分析2011年上半年来的全球矿业形势,并对2011年下半年走势进行了预测。
全球矿业走在复苏路上
□周平 唐金荣 施俊法
主要矿产品价格屡创新高,且高位震荡加剧
贵金属价格一路上扬,近半年震荡加剧
金、银、铂、钯等贵金属价格在2008年末探底之后,呈现出一路上扬的态势。目前除铂价外,其他三种金属的价格早已恢复并超越了金融危机之前的高位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银价在今年上半年基本延续了去年年末以来的上涨态势,且其震荡幅度远超黄金价格。
一般认为,美元、美债、黄金市场均为国际经济风险的避风港,而且前两者的作用要大于黄金。但由于此次金融危机给予美元、美债以沉重打击,美国政府连续两期的货币宽松政策也令美元大幅贬值,黄金市场成为三者中唯一值得信赖的避险工具。可是,由于资源有限,黄金市场吸纳风险的容量也是有限的,于是资源量相对丰富的白银被挖掘出来与黄金一起承担经济风险的平抑功能。但是,世界各国政府以及整个白银市场显然都并未做足准备以白银来充当平抑风险的另一工具,反而令白银市场成为投机者的舞台。本来可以被利用的白银与黄金之间的稳定比价关系(通常金/银价格比值在4左右)被忽视。由于缺乏各国政府的联合应对,白银市场被投机资金完全占领。经济存在风险时,银价自然一路飙涨,涨幅远大于黄金;一旦风险预期有所缓和,银价就会如潮水一般退去,对整个白银市场的正常运转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例如,4月底由于美元走强、印度央行加息等因素导致的市场信心动摇,索罗斯、伯班克等知名投资人及其投资机构就纷纷抛售,造成了白银价格的大幅跳水。
贱金属价格震荡上扬,危机后出现两轮上涨行情
铜、铅、锌、镍等贱金属在2008年末触底后反弹,近3年来已呈现出两轮上涨行情:第一次是在去年5月前后达到价格顶峰,第二次是今年上半年出现的普涨局面,并于2~3月再创新高。
全球矿业交易数量创新高,竞争加剧
交易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仍无“大交易”
20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新千年的第一个10年属于矿业。据普华永道资料,2001~2010年全球矿业的并购交易总量在1.1万宗以上,价值将近7850亿美元。
金、铜、煤、肥料矿产、铁矿石等成为矿业公司争夺的焦点
2010年,几乎整个矿业界的交易活动都很频繁,但并购活动主要集中于金、铜、煤、肥料矿产以及铁矿石等5种重要矿产资源。这5种矿产的并购价值占2010年并购总值的88%。
中国海外并购被夸大,加、澳及欧洲发达国家仍是主导
在2010年全球矿业收购总价值中,中国仅占6%,北美占52%,澳大利亚占16%。因此,那些认为中国通过并购行为大量控制了全球矿产品供应的看法是毫无根据的。据最新资料显示,2011年1~5月,中国矿业并购交易额为53亿美元,同比下降36%,而同期全球并购交易额为758亿美元,增长87%。
全球矿业项目投入正在恢复,但尚未达到历史高位
根据矿物原料集团RMG(2011)报道,全球矿业项目总投资额截至2010年底时为562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1%,而2009年相对于2008年的增长率仅为14%。可见,全球矿业已然走出了2009年的低谷,但尚未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当时的增长率将近30%。
2010年全球矿业投资走出低谷的速度远超出包括RMG在内的大多数矿业研究机构1年前的预测。2009年,分析机构普遍认为矿业投资将在2010年底恢复增长。事实上矿业投资确实在这一年恢复了增长,但恢复的时间早于预期,这就使整个矿业活动增长速度大大高于预期。
RMG的资料显示,2010年期间新登记了105个矿业投资项目。根据矿业公司公布的数字,这105个项目的总投资额为600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矿业已经完全回归到健康发展的轨道,有可能在今后几年内再次进入到一个新的繁荣期。
矿业投资项目的增长,说明矿业已经度过了衰退期,面临着光明的前景。随着金属需求量的增加,矿业项目很有可能继续增加。但是,由于2009年全球矿产勘查活动大幅减少,预计在今后若干年内会出现一个新矿业项目减少的时期。目前的情况是,早期项目的数量在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晚期项目的数量,包括处在可行性研究和建矿山阶段的项目数量在减少。
矿业重心转移,产业集中度加剧,垄断特征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矿业重心的位置也发生了重要转移。世界矿业重心最初是在欧洲,但随着19世纪美洲经济的发展,矿业重心穿越大西洋。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大多数的矿业活动都发生在赤道以南。
矿业的产业集中度也在加剧。1995年排名前十的矿业公司共占市场份额的23%,到2008年显著增加到35%。据RMG预测,未来矿业并购活动将持续增加,因为新的信贷限额标准放宽,矿业公司在2009~2010年间提高了资产负债。这种趋势将使得大公司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铅的生产最为分散,但铂的生产仅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在2009年,排名前十的矿业公司掌控了铂金属产量的93%。
发达国家为争夺新兴矿物原材料进行战略布局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各类新兴战略型产业的提出,全球对金属密集型技术如LCD、混合动力汽车等的需求将激增。以美国和欧盟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加大对新兴矿物原材料可供性的研究。
2010年12月美国地质调查局就完成了全球稀土资源的潜力评价。欧盟也制定了一系列获取矿物原料的行动计划等,旨在争夺此类矿产资源的制高点。
美国能源部在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美国稀土不稀”的报告基础上,于2010年12月出台了“关键矿产战略”。战略研究报告认为,虽然稀土矿产总体上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并且当前中国控制全球稀土的供应,近期内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许多大型稀土矿床可以被开发利用,弥补中国可能的供应不足,但是,铽、钕、镝、铕和钇这5种稀土资源的供应,仍将面临严重供应不足的局面。因此,美国需要将这5种稀土资源作为特别重要的关键战略资源对待。
从上半年各主要经济体的表现来看,尽管全球经济没有出现期望中加快复苏的现象,但二次衰退的风险较小。与其他行业相比,矿业仍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前景,但也受资源供应国与消费国以及利益集团博弈的影响。
油价走势难料,大宗矿产价格仍将震荡上扬
受中东、北非等国地缘政治冲突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半年石油价格走势不明。一方面,利比亚战事仍在继续,中东产油国政局尚未稳固,且多年来受益于高油价带来的利润,促使以OPEC为首的产油国家不愿意增产降低油价;另一方面,以美国、欧盟为主导的资源需求大国,限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政治考虑,肯定不会让国际高价油长期存在。所以,下半年油价走势取决于双方的博弈力量,预计将维持高位震荡。
大宗矿产品价格仍将高位震荡上扬,推涨主导因素仍是美国经济。如果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能恢复复苏动能,美联储将维持现有政策并不再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但是,如果第三季度美国经济进一步下滑,随着美国总统选举年的迫近,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所以,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即将结束,以及国际流动性仍然充裕的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保持在高位震荡。而且,随着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部分大宗矿产品价格不排除进一步创出新高的可能。
矿产勘查投入将继续增加,有望刷新历史纪录
矿产品价格的高位震荡,必将给上游矿产勘查带来利好消息。据普华永道最新报告,全球前40大矿业公司2010年年收入猛增32%,达到创纪录的4350亿美元,宣布的3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计划中,有1200多亿美元计划用于2011年,这一额度是去年资本支出计划的2倍,且以中国、印度等为首的新兴市场正推动矿产勘查及矿业投资。另据MEG最新发布的《公司勘查战略》,2010年全球非燃料固体矿产勘查投入达到112亿美元,恢复了2009年因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削减的55亿美元勘查投资的2/3,从而升至历史第二高位,仅次于2008年132亿美元的纪录。矿产勘查2010年这样的反弹速度和强度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都是一个惊喜。
矿产资源争夺激烈,锂、钾盐以及稀土等将成政府、企业关注焦点
以中、印等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矿业超级周期的出现,以及全球矿产品价格不断攀升,都成为当前全球矿产资源争夺的最好理由。发达国家通过渡过金融危机后的跨国公司或矿业寡头,一边制造中国控制资源论,多方设置阻力,一边却大行并购之风,不断占据全球优质矿山或资源;资源富饶国家通过修改矿业政策,提高进入门槛。预计下半年,矿业并购活动仍将增加,新兴国家企业参与力度加大,但成功率难料。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某些矿种的需求增长,发达国家在通过跨国公司掌控好传统矿产资源后,又开始谋划对稀土、稀有和稀散金属的控制。通过各类国际矿业研讨会确定的专题或内容,也可见矿业公司对锂、钾盐以及稀土等矿产资源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预计下半年涉及此类矿产资源的相关矿业活动会不断增加。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