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与作文思想健康的关系

2011-08-15 00:49张海峰
中学语文 2011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题材心理健康

张海峰

学生心理健康与作文思想健康的关系

张海峰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作文过程中的思想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一些做法:在寻找题材中启迪学生热爱生活;在写作实践中鼓励学生知难而进;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观,陶冶学生情操;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 思想健康 作文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我们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更是成为了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焦点。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使人对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能力的教育。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情况,应该在中学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以加强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站或者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而条件有限未能开设心理辅导站或者心理课程的学校,则应鼓励各科老师在课堂中灵活渗透,通过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来达到接近于专门开设心理课程的效果。

纵观现阶段我国中学所设置的教学科目,语文科的教学过程无疑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而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镜子"。这一特点决定了作文在心理教育渗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学作文一般以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为主旋律,因此,学生对作文题材的开掘、取舍和对作文内容的表达、锤炼,都强烈而自然地给予了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除此之外,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认识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意志、毅力、情感、思维等心理和品质,也决定了作文教学的所有环节中,都蕴含着可以大力开发的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只要我们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自觉地把这些因素水乳交融地渗透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作文教学就将取得意外的收获──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品质的培养。

一、在寻找题材中启迪学生热爱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中学生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对社会生活观察不细、思考不深,又因为他们阅历不丰富,积累不富足,因此,往往在写作时虽经搜肠刮肚、左思右想,却总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缺乏生活,因而缺少题材,最终导致“无话可写”,这是学生遇作文如临大敌,为之深深苦恼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一困难,走出这一困境的主要途径就是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只有满怀生活的热情,才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生活,以满腔热忱的姿态去参与生活,在平淡无奇的环境中去创造生活,从而在厚实的生活基础上产生和发现写作的第一手素材,使得习作时文思泉涌,左右逢源、笔下生辉。因此,学生在为作文题材冥思苦想而无可奈何时,教师可敏锐地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使学生懂得:平时不关心集体、不热爱劳动、不乐于助人、不体贴长辈、不认真观察周围的人、物、事,不仔细体味周围的情、理、义,让时间、生活从自己身边悄然流逝,那么,看到命题,就会束手无策。如果以爱心去贴近生活、感受生活,以热心去参与生活、创造生活,那么就能深刻、精确、多角度、创造性地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题材。这样,在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题材的同时,也就向学生揭示了要热爱生活的真谛。

二、在写作实践中鼓励学生知难而进

有了写作的题材,并不一定能写出优秀的作文,还涉及到中心的确定、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表达,而这一切又恰恰构成了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另一难点。而这种心理和技术上困难的反复刺激,就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从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品质出发,教师切忌降低作文本有的难度,片面强调“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而应让学生清楚:作文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既有成功的欢乐,也有创造的艰难,必须下苦功才行。只有奋力拚搏,敢于向困难冲刺,把习作过程作为炼就自己知难而进的训练场,持之以恒,攻坚克难,作文水平才能走上新的台阶,才能享受到克服困难的乐趣。这样反复强化教育,使学生逐步认同教师的观点,并且经常体验战胜困难所特有的快感,进而把克服困难作为自己的乐趣和需要。

三、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观,陶冶学生情操

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做好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习良好的道德是不可忽视的内容。把国情、养成教育同作文有机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审美教育,使学生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美的潜力,不断鞭策自已创造价值的事。让学生在作文的构思中悟出真、善、丑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在作文中,使作文不空假,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突出作文的个性。

四、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

心理学认为,人的意志可以调节人的内外活动,它会推动一个人去达到一定的目的或排除与目的相矛盾的愿望与行动。中学生身心正处于成熟和半成熟状态,学生自强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自强、自立、自信的优秀品质,才会面对现实,勇于克服困难,才会不断进步。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同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我要求学生写周记随笔,把自己所想所感写出来,尽情抒发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体会,有什么想法,对老师有何建议,尽管写出来,实话实说。在平时的教学中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一世!

尽管作文教学因人因内容而环节顺序有异,但环节的基本要素不变。而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内涵,只要我们稍加留心、细加研究,我们教育者就能在作文教学中获得作文外效应,优化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新一代人才。

河北省盐山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题材心理健康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