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松巍
作文与阅读的“互动教学论”
彭松巍
阅读和写作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为此笔者提出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开展“互动教学”,本文对互动教学的理论、现实意义及相应的操作措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述。
作文阅读 互动教学
目前,无论是作文教学的专题研究,还是阅读训练的专题研究,都可以说是成果颇丰。然而,有经验的教师都可以发现,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了阅读教学与训练,作文教学会显得空洞与缺乏说服力,离开了作文教学实践,阅读也将会显得苍白与无所依托。有鉴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作文与阅读的“互动教学论”,以期更多语文教育界同行们的共鸣与探讨。
互动,即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所谓作文与阅读的“互动教学论”,就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把写作与阅读训练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试着从写作的角度进行解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境与写作上的特色,在作文过程中,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写作训练,通过理念上的整合、有意识有准备的备课与课堂教学以及大量的实践训练,促进阅读教学过程与作文教学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效果最佳状态,做到让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同步提高,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功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先生强调教育要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会无数次地跟学生讲解 “主题思想”“文章线索”“段落层次”“写作特色”等等,这些过程其实都是关于写作的基础的“知”的积累过程,这样的“知”要能够化成学生“行”的能力,很显然,离开作文训练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作文教学的过程看成是教育理论上的“行”,强调作文与阅读的互动教学,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语文知识教学各自为政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在各个地方存在着,其结果就是老师教得很卖力很认真,却总是效果不佳,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相应地,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不少学生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但从来就不曾想到要将老师教授的知识融会贯通地变成自己的东西,时间不少花,成绩却不理想。
(1)在标题、背景分析中把握审题
阅读文章,首先接触到的便是课文标题及写作背景和作者介绍。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介绍这些?很显然,是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以及在什么特定的情况下写出的文章,目的何在,标题确立的意义又何在等等。讲解这些内容时就可以渗透写作中的审题训练。如在讲解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时,笔者就曾让学生设身处地想,假如你是郁达夫,或者说假如高考的作文题目就是“江南的冬景”,你准备怎么入手写这篇文章。学生们发言非常踊跃,在他们发言的基础上,笔者适时归纳总结,告诉他们看到“江南的冬景”首先要想到文题限定:地点在江南,时间在冬天,范围是写景,这应该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重点要突出江南特色。这样结合课文阅读传授写作知识就比单独上作文课枯燥讲解理论要生动形象得多,也有效得多。
(2)在主题思想分析中理解立意
古人讲: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立意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性。然而什么是立意呢?如果不结合具体的文章来讲,学生也是不容易搞懂的。所以,我们同样应该在文章阅读中让学生明白,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沁园春·长沙》是高一的一篇课文,我在整篇串讲了这首词的大意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词中最能突出主题思想的是哪几句话?”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上阙的“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下阙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紧接着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如果这首词把这几句话去掉,或换成其他句子会怎么样?”学生们认识到:“如果去掉,或换掉这些句子,这首词就没有这么立意高远。”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了立意的重要性
(3)在段落层次分析中领略构思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最终无非是要让学生从欣赏中学会写作,段落分析与写作中的构思是密不可分的。无论写什么文章,你都必须把文章分成段来写,那么究竟分成几段呢?我们可以在阅读训练中学习别人是怎么做的,这个过程就是段落层次分析的过程。如老舍《想北平》中作者是怎样表达“想念北平”的呢?文章1-3段为第一层次,说自己爱北平。4-7段为第二层次:颂北平,分别从建筑布局、自然景致等四个方面对北平进行赞美。第8段用再次表达作者对北平的思念之情。作为老师,要在分析文章时告诉学生,我们不仅在进行阅读训练,也在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理解写作构思的方法。
(4)在写作特色总结中学会选材
在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时,教师常常会讲到“详略得当、虚实相生、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等等,名篇佳作的作者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固然他们有高超的文字把握能力,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很会选材。选材就是对写作素材进行选择、取舍。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写作特色之一,即用细节描写人物,最典型的一句话“(华老栓)摸一摸,硬硬的还在”这句话看起来可有可无,删去也不影响意思的理解,为什么作者会写上,实际上将华老栓为了给儿子买血馒头治病时复杂心理写了出来,这样的细节描写着墨并不多,却把老实巴交、贫穷困苦的华老栓刻画得异常传神,我们正可以借此教会学生如何选取典型材料表现内容。
(1)借写作引导学生复习阅读教材内容。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很多,这也是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的最佳机会。阶段性作文一般都是结合教材内单元文章同步训练的,回头认真阅读刚刚学过的文章,往往就能学到写作的方法。如平时测试卷的作文题《知识就是力量》,笔者当天布置的课后作业就是让学生回去后重新看一看“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单元的三篇文章《劝学》、《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要求通过进一步的阅读,重点思考作者是怎样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始终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这样在“写”中延伸“读”,可以使二者相得益彰。
(2)借写作指导阅读同题名篇佳作。在写作文时,经常会碰到与名篇佳作类似的标题。作为教师,对这一类作文的写作,可以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动笔,笔者的经验是借机让他们多读点书,到网上或书店里将同类名家名篇浏览一下,有的名篇当年就有同题不同写法的佳话,如俞平伯和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让学生了解这些,无疑拓宽了他们的阅读面、知识面,同时也掌握了这类文章的写法,做到以写促读。
(3)借写作指导阅读同类学生作文。指导阅读同类学生作文也可以达到在“写”中延伸“读”的目的。这一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阅读高考满分作文。另一方面,应该指导学生欣赏与阅读同学的习作。要注意的是,这种欣赏与阅读不能是放羊式的每人发一本、同学之间相互看看,而应该是教师在事先批改过的基础上挑选出好、中、差三种类型的代表作,再拿出来集中让学生集体批改,通过集体阅读批改来真正搞清楚好的为什么好,差的为什么差。
作文与阅读的互动教学是笔者的切身体会,但实际上也是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来实施教学的。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发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上,其实每一个教学单元都配有同步写作训练。这种同步写作训练就隐含了“读”与“写”互动教学的要求。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用同步写作来达到“写”“读”互动的目的。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同步布置作文题目,即前一单元遇到什么题材的文章,就要求学生写作同类型的作文,在写的过程中让学生记住这一单元的写作特色与选材特点,同时又用文章的特点来检验学生写作的水平。通过这样的有目标的阶段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得到了同步提高。
江苏省昆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