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进良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大相各庄乡陶庄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与主体性教育
◆党进良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大相各庄乡陶庄小学)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造成了“重分析”“轻感悟”“重理解”“轻训练”“重理性”“轻感性”的弊端凸显,使原本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小学语文教学变得单调、枯燥、无情、无味,因而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主体的充分体现,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严重后果。
真正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的自学,主动地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序列、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构成教学过程的完整体系中,教师和学生还有教学措施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要使各种因素达到有效地整合,使他们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效果,这就取决于教学过程中的各因素之间形成最合理的组合。在这里,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扮演着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了主体性的本质特征——能动性和自主性。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不能离开他们的传授对象——学生的,如果脱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当然主体,谁也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能动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动性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参与并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离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语文教学活动将一事无成。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进行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认识并把握这个本质,才能自觉地把素质教育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情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贯穿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学习成绩的考核,都应该让学生参与。如果做到这一点,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参与”成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主体性教育操作上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主体性教育只仅仅让学生参与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这是让学生学会选择的先决条件。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以求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
第一,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不仅在于让学生参与,更重要的还在于让学生学会成功的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获得自己求知的成就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有效投入学习的根本动因。学生的学习成功是一个多层次完成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阶段性自我调整,而自我功效感的获得,这是自我调整、自我激发的良性手段。自我成功效感即对自己学习成功的体验和肯定。而这又有赖于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有更多的表现自己成功的机会,并体验这种成功所带来的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从而强化积极的自我评价,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第二,要形成持久活跃的群体参与氛围,是增强每个学生参与意识良好环境的动因。长期处于具有积极参与习惯和传统的群体之中的个体,自然会形成较之其它群体之中的个体更强烈的参与意识。
第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而非盲目的参与,自觉参与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每个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由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不同,也由于他们的出发点和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做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面相全体学生。所谓面向全体,是面向存在诸多差异的个体所组成的全体。学生参与教学特别强调重视两种学生参与:一是性格内向的,二是成绩特别差的。他们是最容易成为局外人的一部分学生。如果长期使他们当旁观者,不能与其他同学协同共鸣,则是与学生参与教学宗旨相违背的。
第四,设置坡度。这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由其自主选择适当台阶的阶梯的构筑特点,基于教师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它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教师应给予调整变化的。
第五,让学生模仿式参与这是难度最低的参与,也是最基本的学生参与的学习方式。其动态模式是由完整的示范到示范部分的逐步减少;由教师示范到示范角色逐步由学生承担;由简单的动作模仿,到难度更高的语言表达模仿;由单项模仿到综合性整体模仿,再到独立完成。
第六,学会“试悟式参与”。这是具有较高难度的参与,是以培养理解能力和求同思维为主的学生参与的学习方式。其关键之处是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肯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服从真理、尊重客观规律的良好品质。这多在新授课中使用。
第七,学生“创造式参与”。这是思维要求高、参与难度最大的学生参与的学习方式,学会基本的求异思维的方法,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多在综合运用时使用。
操作要点:
我们的口号是:给学生一个选择的余地。选择是多方面的。一是认知过程中的选择余地;二是参与过程中的选择余地;三是发展特长的选择余地。这三条选择的渠道,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操作上不分先后,视学生发展特点,择易而行,继而相互迁移。
发展性策略:
要点之一:让学生学会对自我角色的理解。具体要求是:
第一,发展学生责任的意识。“学会参与”是指学生在与环境取得认同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即他能正确认知周围环境以及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并主动地学会承担之。动机和能力是参与的两大要素,动机是参与的动力系统,是成功参与的首要条件。责任感是理性的深层动机,让学生达到这样的动机水平,是“学会参与”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第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会自我评价”是“学生参与”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具体要示是3个:学会自我评价最基本的正确方法,即实事求是;能看到自己的优缺点,能指出别人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评价,确立自信心,不断确定新的努力目标。
要点之二:让学生学会对自我行为的规范。其根本要求是为学生学会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奠定基础。
我们要给每个学生一个发展的机会。一是展现个性,二是展现能力,三是展现学业成果。让学生在待展现的满足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应该给予所有的学生以同等的展现机会。在学生参与教学中,由于参与量的递进,参与难度的递进,参与主动性的递进,自我评价能力的递进,学习成绩和学习素质将有一个较大的飞跃,取得较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