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丹
(江苏省金坛市第四中学)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构建快乐的音乐课堂
◆陆 丹
(江苏省金坛市第四中学)
高中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实施快乐音乐教育,努力构建快乐音乐课堂。构建快乐音乐课堂,应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强调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整统一。
高中音乐 快乐课堂 审美教育
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高中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实施快乐音乐教育,努力构建快乐音乐课堂。如何将高中快乐音乐课堂的构建贯彻到日常的音乐教学实践,成为音乐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音乐的本质是美的,它的美独具魅力,使无数人为之倾倒。具体来说,高中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内容,以音乐的情感体验、形象思维为有效途径,并结合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所以,审美教育功能是音乐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功能。
此外,高中音乐教育还有美育功能,音乐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向学生展示音乐的美。音乐美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美化学生的心灵。然而,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有音乐感的耳朵”是欣赏音乐美的前提条件,但它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天生具有的,更多的依赖于后天的培养,而构建快乐音乐课堂有助于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
音乐给人的愉悦感实际上是通过听觉产生的一种“审美趣味评断”,它是审美经验积淀、综合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美感享受。音乐的愉悦性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当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给你带来愉悦的时候,此刻也在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和教育,真可谓“润物细无声”,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使音乐教育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高中学生大都具有好动好玩的特点,音乐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把知识性、思想性融人愉悦性之中,而且要认识到愉悦是有层次的。比方说,有听觉官能的愉悦,有情感体验的愉悦,也有理性分析的愉悦。不同层次的愉悦给人带来的受益是有区别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愉悦性提高到最高层次,让学生在快乐音乐课堂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领悟音乐作品中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音乐学习是表现个性、开发思维、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由于在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以权威的身份自居,而应该以民主、平等的态度组织、参与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允许个性的存在。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感受与教师有差异时,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只要学生的思维方向符合音乐审美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享受表扬的快乐。即便是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原作有较大的偏差,也应该在鼓励的基础上,耐心地进行启发、引导,使其熟悉、掌握音乐语言的特点,逐步积累音乐审美的经验,树立起音乐学习的信心,从而构建起快乐音乐课堂。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去探索、了解,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如何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构建快乐音乐课堂,也是值得研究的。
(1)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范唱、范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快乐
音乐教师的范唱、范奏是学生感知、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这一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美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分析、理解作品,在技能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两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受中享受快乐。
(2)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快乐
构建快乐音乐课堂就要提倡愉快教学,要让学生在愉悦和游戏之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因此,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身体要动,思维也要动,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3)以优美动听的音乐精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对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把具有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并且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音乐精品作为音乐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对精品的品味中享受快乐。
高中音乐教育是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作为审美的主要途径,要进入这一途径,学生的参与是先决条件,因为人的情感和思维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是不能用他人的意志和感受来取代的。所以,音乐教育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保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演唱、演奏。同时,给他们提供单独表演的机会,以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在音乐表演活动过程中,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由此获得的美感是真实而快乐的。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
有人提出音乐欣赏重在参与,笔者很赞成这种观点,在音乐欣赏中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积极地进行感知和联想、想象;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用自己的体态动作和身体造型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即所谓的体态律动;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之后表演作品,即学习演唱、演奏所欣赏的作品,从而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
高中音乐教学中快乐音乐课堂的构建,是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更是音乐新课改的要求。只要我们在高中教学中,多动脑筋,将我们构建快乐音乐课堂的措施落到实处,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享受音乐,就会收到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1]索娅敏.音乐审美与情感体验.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7).
[2]徐希芋.音乐美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赵颖.自主、愉快、创造性的学习.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李方晴,姜晓华.美育与学校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