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中心:和谐路北建设中的金字品牌

2011-08-15 00:44:11吕宝忠
中国民政 2011年5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唐山市市民

◎ 吕宝忠

市民中心:和谐路北建设中的金字品牌

◎ 吕宝忠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加快推进了以改善民生、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为重点的社区市民中心建设,谱写了“大民政”事业新篇章。

一、锐意创新,科学发展,深入推进市民中心建设工作

基于对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多年来的实践和对现状的认真思考,唐山市路北区把市民中心建设工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快“首善之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1.创新运行体制。唐山市路北区建立了区、街、社区三级市民中心运行体制。路北区市民服务管理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平台,为街道、社区两级市民中心提供指导、协调和技术支持。街道市民中心本着政事分开的原则,为群众同时提供行政审批、社区事务等服务。社区市民中心承接政府有关部门延伸到社区的公共服务,组织居民自治,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居民所需的各项生活服务,打造了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2.创新服务模式。一是下移行政服务职能。将民政、就业、计生、证照办理、项目审批等40余项行政服务内容下移到社区市民中心,面向居民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二是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由政府出资为独居老人、伤残军人、老劳模、老红军等购买服务,为他们免费安装“电子保姆”呼叫器,招聘“4050”人员组成特需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三是实行代理服务。设立为民服务代理站,为居民提供党务、政务和生活等服务代理,变过去“让老百姓跑腿”为“替老百姓跑腿”。

3.创新服务内容。在社区原有健身娱乐、困难群体救助、就业再就业服务的基础上,将银行、电信、电视、视频问诊等15项社会服务项目引入市民中心,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一站通”社会服务。此外,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个性服务。

4.创新服务手段。通过采用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的“三化”服务手段,推进市民中心高效运转。在信息化建设上,通过数字信息网络,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市场化就是通过整合资源,引导综合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加盟市民中心。为实现市民中心管理社会化,2007年以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250余名,全部充实到市民中心为民服务一线。

二、加大投入,拓展服务,构建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平台

市民中心建设,其目的就是要把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1.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路北区狠抓市民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3829万元,建成了1个区级市民服务管理中心,11个街道市民中心和56个社区市民中心,实现了社区服务全覆盖。先后推出了“一站式”综合受理、阳光网络服务、慈善便民超市、社会化居家养老等精品服务项目,基本实现了民政对象由特定对象向公众对象的转变,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2010年,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星级”市民中心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和《路北区社区市民中心星级评定项目及评分标准》,通过“星级”市民中心创建活动,丰富市民中心建设内涵,提升市民中心服务水平。

2.全面开展社区服务。把社区养老、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内容全部纳入社区市民中心建设范畴。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市场的广泛参与,为老年人提供送上门、请出来两种服务方式,初步满足了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在全市率先启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实现街道全覆盖,2010年度提供就业岗位4584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512个,社区内失业人员和就业援助对象登记率达100%。积极创新救助机制,市民中心建立慈善捐助机构,为爱心人士搭起了服务困难群众的桥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动态管理,实现了应保尽保。建立了社区捐助接收站点127个、连锁型慈善便民超市54家。以“健康路北、幸福人民”为载体,全市首创“1+2+4”全民健康教育模式和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在街道和社区市民中心配置了医疗卫生服务配套设施,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54个,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高标准全覆盖。

三、群众满意,社会认可,市民中心建设成绩显著

唐山市路北区通过市民中心这个载体,延伸了社区服务领域,拓展了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了社区服务水平。

1.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水平。政府各职能部门最大限度地将居民日常所需的服务引进市民中心,进行“一站式”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居民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各项便民服务项目,提升了社区服务的整体水平。

2.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市民中心各类社会组织活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居民群众实现了“老有所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和大家共乐”。

3.增强了居民自治功能。市民中心理顺了居委会与政府、街道、民间组织、物业公司的关系,减轻了居委会的负担。同时,市民中心各类服务项目吸引了广大群众投身社区活动的热情,居民敞开心扉发表意见和建议,拓展了基层民主和群众性自治。

4.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市民中心建设打破了单元楼房居民封闭孤立、互不来往的生活格局,有效拉近了邻里距离。社区居民热心参与公益事业,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近年来,路北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民政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区级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市民中心建设模式在河北全省推广,并被评为唐山市“科学发展创新奖”。胡锦涛、习近平、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到路北区市民中心考察时,均给予较高评价,市民中心已成为和谐路北建设中的金字品牌。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民政局)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唐山市市民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1:02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0:50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0:48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影剧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 01:17:28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