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花 叶冬星
(广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 广丰 334600)
门诊输液作为门诊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具有环节多、工作量大、治疗时间集中、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变;有的疾病诊断未明确,特别是婴幼儿,治疗用药量少,分组较多、病情变化快。还有部分门诊病历字迹潦草,新药种类繁多等特点,造成护理工作量较大,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探讨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积极寻找防范对策,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窗口”的满意度具有很大的价值。现根据多年门诊的工作经验,将门诊输液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1)门诊病历书写简单,字迹潦草。部分医生观念陈旧,对药物应用的新知识进展缺乏了解,如常用的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有配伍禁忌[1],而仍合并用于皮肤过敏等疾病。(2)门诊患者较多,而且患者习惯围在医生周围,导致医生开出的门诊病历医嘱与电脑输入的医嘱不符。(3)对一些新药的规格,用药的注意事项、配伍禁忌、不同年龄对象的剂量或应用范围等含糊不清或误解。
(1)抗菌素经常更换规格及外包装,或几种药物外包装相似,药剂人员易发错药。(2)发出的药物在剂量上与处方上的不符等,加上新药层出不穷,药品种类越来越多,大量新药面世,同时药物有不同几种剂量,如果缺少查对,易造成差错。这些安全隐患对输液室工作非常不利。
(1)查对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医嘱书写错误而未及时澄清,如字迹潦草、以姓代替全名、签注的时间与实际时间不符,使查对制度流程错误。(2)遇到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没有仔细查对患者是否做过皮试,皮试是否过有效期,以及没有询问过敏史和过敏试验的注意事项,对患者交代不周到。(3)使用不恰当的溶媒:有很多药物都配有专用的溶媒,并且对加入的液体也有严格规定,有的护士图方便不使用专用溶媒溶解,这样易引起药物理化性质,pH值的改变。(4)门诊输液患者来自各个不同的专科,病情各异。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的了解欠缺,继而造成对患者及家属的病情进行的健康教育不到位。进行操作时,没有给予充分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原本合理的事也使患者产生疑惑。(5)药品种类繁多,药名复杂,同一种药物有化学名、商品名、译名等[2]。容易因药名混乱而引起差错。同时药品种类繁多是过敏反应的主要根源[3]。如青霉素与头孢药品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目前对头孢菌素类皮试液的选择尚未明确规定,给护理工作带来风险。
(1)门诊患儿输液哭闹时,家属喜欢抱着患儿到处走动,甚至到外面去晒太阳,这种现象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安全隐患;(2)部分患者医学知识缺乏,不遵守药物过敏试验规定,擅自离开观察区,或患者对输液滴速过快过慢的认识不足,自行调节滴速,易引起不良反应;(3)个别患者空腹输液易引起“晕针”现象,还有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痛等最易在空腹时出现。
(1)门诊病历上的医嘱由2名高年资的护士实行转抄,并由两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要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履行查对制度,强化安全意识。
(3)选择合适的溶媒,临床护士要根据药物的稳定性来选择合适的溶媒。若配有专用溶媒的,应使用专用溶媒,不得贪图方便,任意使用溶媒。
(4)注意配伍禁忌:目前临床应用的新药品种繁多,与其他药物的配伍情况并不十分清楚,为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应尽量做到药物分别抽取,分别注射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变化。
(5)根据门诊病历医嘱,认真转抄巡视卡、输液卡并填上姓名,同时依次按输液顺序,在巡视卡、输液卡、门诊病历上统一编写门诊输液序号,便于查找、核对。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避免在患者还未完成静脉输液就给予拔针而导致漏输液现象,减少护患纠纷与投诉。
(6)要告知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不要随意乱走动,特别是不要到室外,以免空气的粉尘或微粒通过透气管进入液体中,造成污染导致不良后果。或者是日光照射药物,使药物疗效下降。
(7)静脉输液结束时应及时拔除针头,拔除后及时用棉签按压针眼5~10min,以免引起局部血肿和疼痛,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叮嘱患者休息30min后,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本院,避免可能引发的护患纠纷。
针对静脉输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上述措施,消除了医疗安全隐患,杜绝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全面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1]宋希已,沈建平.306中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2]赵升阳,李明利,王朵朵.门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与杜绝方法[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12:46.
[3]吴绪锋,马丽莉.门诊输液室的风险识别及预防[J].使用护理杂志,2003,10(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