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刁玉萍 陈 勇 岳双才 田解超
华北“十一五”书华章
■文/刁玉萍 陈 勇 岳双才 田解超
“十一五”期间,华北油田以精细管理为主线,在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等领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翻开华北油田“十一五”的成绩单,有这样一组鲜亮的数据:原油产量连续5年保持稳定增长,资源替换率连续10年大于1,综合能耗连续10年下降,在山西建成中国第一个数字化、规模化煤层气田,荣获“全国首批管理创新示范单位”……
对于华北油田公司来说,过去五年是难以忘怀的五年,是创新奋进的五年。这五年,华北油田以精细管理为主线,在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等领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走进“十一五”,华北油田公司面临的挑战空前严峻。作为全国石油系统最后一个以会战方式建设的油田,由于产量快速递减等原因,华北油田面临员工总量大、经济总量小、勘探开发程度高、增储稳产难度大、投资成本紧张等问题,阻碍着油田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困难,华北油田迎难而上。在油田公司的精心部署下,一场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深化认识、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的活动全面展开。
油气勘探始终是制约油田发展的主要矛盾。华北油田公司把精细勘探作为解决油气勘探的突破口,冲破思想上的“禁区”,开拓未曾涉及的“盲区”,探索望而却步的“难区”,加强对潜山及潜山内幕、下第三系复杂断块和岩性地层及上第三系新领域的研究,以精细勘探打开地下油藏宝库之门。
针对主力含油气凹陷地震勘探程度高、钻探程度高、潜山勘探程度高和构造油藏勘探程度高的“四高”局面,油田公司运用精细勘探这个“利器”,主动实施向地层岩性油藏勘探的战略转移。通过精细地层层序划分、精细沉积微相研究、精细成藏模式构建、精细地震储层预测等方面的精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
精细勘探使“迷雾”重重的潜山勘探曙光再现。华北油田公司对任丘潜山构造带西侧的长洋淀潜山带展开精细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钻探长3井获得日产518立方米的高产油流,是1985年以来油田日产油最高的油井,也是中国石油当年日产油量最高的一口井。紧接着,又分别在二连赛汉塔拉凹陷、冀中肃宁潜山构造带、文安斜坡中南段等潜山勘探获得成功,一次次开启了潜山勘探发现之门。在冀中、二连两大探区打出多口高产潜山探井,5年累计发现储量是前20年的4倍,形成了潜山勘探储量增长的新高峰。
围绕精细油气勘探,华北油田公司打破“正向构造带复式油气聚集”理论,提出地层岩性油藏形成与富集的创新性认识,并发展形成了陆相断陷“洼槽聚油”理论,为实现满凹勘探奠定了理论基础。2006年后,洼槽区探井成功率由过去的10%左右提高到了50%以上,并在淀南—博士庄、赵皇庄等地区发现多个5000万吨级和亿吨级石油储量区,实现洼槽区勘探重大突破和规模发现。
“十一五”期间,华北油田公司完成预测、控制石油地质储量年年超额完成计划指标。其中,“洼槽聚油”勘探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大奖,阿尔凹陷勘探荣获中国石油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一等奖。
通过精细管理的持续深化,华北油田公司逐步实现“四个转变”,即加快实现向综合能源型企业转变,加快实现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变,加快实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转变,加快实现向管理创新型企业转变,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进展。
机遇稍纵即逝,智者顺势而为。
主要分布于宝清县至大架山一带和尖山乡至八五三农场六分场一带,顶板埋深36.08~127.37m,含水层岩性为泥质粉细砂岩等,地下水具有承压性,承压水头在18.36~125.08 m之间。在宝清县至大架山一带,单井涌水量为140~950 m3/d,在尖山乡至八五三农场六分场一带,岩性为细砂岩、泥质砂岩,单井涌水量仅为3.17~52.89 m3/d,水质良好。
“十一五”期间,华北油田公司抢占先机,新能源、新领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历史性、根本性的突破。
位于山西省沁水地区沟壑深处的沁水盆地,如今已建成中国第一个数字化、规模化煤层气田,形成樊庄—郑庄国内第一个千亿立方米规模储量区,并依托西气东输主干线实现大规模管网外输。
苏75区块是华北油田公司“十一五”在苏里格气田首个中标的区块,通过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勘探开发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建设产能5亿立方米,日外输气量突破100万立方米,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的奋斗目标。
城市化燃气工程快速发展,完成华北油田矿区内外80多个居民小区6.23万户居民天然气入户工程,相继开发河北、天津等地,市场辐射面逐年加大。
华北油田公司大力发展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供应与销售,CNG汽车加气、天然气输配工程施工与安装等业务,拓展油田周边和国内燃气市场,城市化燃气工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京58储气库群顺利推进,更多储气库群的论证选址全面展开。加快留北油田等规模利用地热资源发电和维温伴热项目研究,留北地热发电站维温系统已实现48口油井的伴热维温,加快实施边远零散井太阳能储罐项目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新能源、新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使进入中后期开发的华北油田资源结构得到优化,为转变发展方式增添了新的坚固支点。
在华北油田公司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铿锵足音中,精细管理演绎精彩。
2008年重组整合后,华北油田公司积极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优化整体运行。树立和坚持“整体、系统”的理念,实施整体勘探、整体评价、整体开发生产,实现了预探、评价、建产的有机结合,实现勘探开发过程最优化,有效缩短资源转化周期。
大力实施全要素经济评价,不断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在勘探、产能建设、开发生产对象日益复杂,降低投资、控制成本难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华北油田公司理顺勘探开发生产流程,全面考虑影响勘探、评价建产、开发生产各环节经济效益的各项要素,采用适用的经济评价手段进行效益论证和评估,将论证结果作为决策依据,指导勘探开发生产,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回报率。
“十一五”期间,华北油田公司不但扭转了原油产量连续多年下滑的局面,而且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其中,2008年公司上市业务上缴利润在中石油油气田企业中位列第6位,2009年又上升到第5位;油气运营全成本从2008年的35美元/桶降低到2009年的33美元/桶;油田单井系统效率由19.7%提高到27.2%;吨液耗电从36.5千瓦时降低到19.6千瓦时;用电单耗连续10年下降,逐步实现低风险高效率、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良性循环。
推进科学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仅注重量的增长,而且注重质的跨越,华北油田公司对此进行了生动实践,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