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阴吹证治

2011-08-15 00:44陈均伟马春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浊气舌质河南

张 静 陈均伟 马春芬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小议阴吹证治

张 静 陈均伟 马春芬

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阴吹症是指妇女阴道中时时出气或气出有声,状如矢气之症。其在临床上缺乏相应的诊疗标准,治疗上也多无特效药物。本篇结合古籍记载初步探讨本病的相关证型及有效方药运用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相关依据。

阴吹;分型论治;中医药治疗;现代研究

阴吹症是指妇女阴道中时时出气或气出有声,状如矢气之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已婚体弱妇女,因此病较隐讳,多数患者因羞而不愿启齿,及至症状已较明显才不得以就医。此病西医多无特效药物,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记载则较久远。

阴吹病名,首载仲景之《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言:“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可见阴吹治疗,仲景用“膏发煎”。“膏发煎”见于《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猪膏发煎方: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药用猪膏、血余二味。两药共煎,润肠通便,泄谷气之实,大便通利,则浊气归于常道,阴吹可愈。

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言:“阴吹,阴中出声,如大便矢气之状,连续不绝,故曰正喧。谷气实者,大便结而不通,是以阴阳下行之气,不得从其故道,而乃别走旁窍也”。阐明了阴吹病机主要为阳明腑实,大便秘结,浊气下迫,从前阴出而作阴吹,故而治用润导大便的猪膏发煎,使大便通利,浊气下泄,归于常道,则阴吹可止。又清·黄元御《金匮悬解》云:“胃中浊气下泄,前阴气吹而正喧鸣,此谷气之实,后窍结塞而不通也。”皆言阴吹为腑实之症。

除用膏发煎治疗阴吹以外,古代医家又有采用它方治疗此症获良效者。明·孙一奎《赤水玄珠》云:“但觉浊气下坠,屁从子户冲出,以补中益气汤加酒炒黄连调养而平”,认为气虚下陷,腑气失循常道而发此病,采用补中益气汤治之。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载:“饮家阴吹,脉弦而迟,不得固执《金匮》法,当反用之,橘半桂苓枳姜汤主之。”吴鞠通认为此病多由脾胃素虚,运化失司,痰饮寓居中焦,湿邪留滞,谷气不能上升反下泻于胞宫,气随湿邪下泻而发,故用橘半桂苓枳姜汤治之。

1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也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对于阴吹症的治疗,可结合全身伴随症状及舌脉特点,初步归纳为以下证型:

1.1 肝气郁滞,阳明腑实型。基本证候:阴吹较剧,发作频繁,心烦则加剧,伴有大便干结,腹胀心烦,食少难寐,舌质红、苔黄,脉弦滑为其特点。常与精神因素和饮食不节有关。

多因素体阳盛,气火有余;或过食辛辣之品,内热由生,以致实热互结,阻止阳明之气正常下行,又肝经疏泄失常,气机逆乱,其气循经入于胞宫而发为阴吹。

治则:疏肝理气,通腑散结。

方药:四逆散合小承气汤加减。柴胡10g、白芍15g、枳实10g、川楝子10g、熟大黄10g、厚朴10g、青皮10g、陈皮6g、甘草3g。

1.2 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型。此型临床较多见。基本证候:阴吹绵绵,时断时续,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少腹下坠,食少便溏,子宫脱垂,或胃下垂,或脱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特点。

多由素体虚弱,或产后、病后过早从事劳作,以致中气未复,健运无力,甚至中气下陷,无力升举,腑气失循常道发为阴吹。

治则:补中益气,升举清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柴胡10g、升麻10g、当归10g、陈皮10g、茯苓10g、山药15g、炙甘草10g。

1.3 脾虚痰湿型。基本证候:阴吹频繁,簌簌有声,形体肥胖,带下量多,偏热者为黄带,偏湿者为白带,胸闷纳呆,精神不振,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滑或缓为其特点。

多由脾胃素虚,运化失司,痰饮寓居中焦,湿邪留滞,谷气不能上升反下泻于胞宫,气随湿邪下泻而发为阴吹。

治则:健脾祛湿。

方药:橘半桂苓枳姜汤加减。橘皮10g、半夏10g、桂枝6g、茯苓20g、枳实10g、生姜6g、白术15g、生甘草3g。

若湿郁日久化热,或肝胆湿热下注,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20g、栀子15g、黄芩10g、泽泻10g、车前子15g、柴胡10g、黄柏10g、苍术10g、茯苓15g、生薏米15g、滑石15g、地肤子20g。

2 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发现,阴吹病人多见于阴道壁过度松弛者,西医学认为本病可能的病因为滴虫、霉菌、细菌所引起的阴道炎,多由于厌氧菌分解糖原所致,在治疗上并无特效药物,而现代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此病已日益凸显其优势。临床治疗阴吹之病,详辨其因,发现病人大多并无阳明腑实,大便秘结之症。而此病经产妇人最为常见,产后气虚下陷、肾气虚衰是导致阴吹病的重要成因,即使为实,亦多是虚实夹杂,引起气机升降失常而发阴吹。

《医宗金鉴·妇人心法要诀》云:“胃气下泄阴吹喧,《金匮》方用膏发煎,猪膏乱发同煎服,导从溺去法通元;气虚下陷大补治,升提下陷升柴添。”古代医家用寥寥数言归纳总结了阴吹病的治疗,对于此病当代医家应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同时详加辨证,对于未生育患者加强心理疏导,调其情志,在运用药物时酌加少许疏肝理气之品如香附、郁金、陈皮之属则效果倍增;对于孕产妇女加强产前教育,嘱其产后勿过早劳作,注意产后调养;对于房劳多产所致阴吹症患者应酌加补肾益气之品如山萸肉、山药、熟地等;素体阳盛者可酌加通腑之品如川军之类;脾虚痰湿之人以健脾祛湿为要;治疗上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

阴吹症病情缠绵,加之患者往往因羞于启齿而隐忍不去就诊,有的可达数十年之久,常因延误诊治导致患者精神抑郁,病情越来越重。因此医生应嘱咐患者应尽早治疗,以防延误病情,使病情加重。

3 病案

病案:王某,女,28岁,2009年6月5日初诊。3年前结婚,婚后1年,生1女婴。生育后,未采取避孕措施,先后流产3次,自觉体乏无力,少气懒言,阴道中时有气出,并有声响,劳累后症状加重。因羞于启齿,未及时治疗,症状约有半年不见好转,且近期症状逐渐加重。小腹部自觉有冷感,腹胀纳呆,大便质稀,面色萎黄,失眠多梦,脉虚无力,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淡白,苔薄白,诊断阴吹。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0g、白术10g、炙甘草6g、升麻15g、柴胡10g、当归15g、陈皮10g、郁金10g、白芍10g、茯苓10g、山药15g、炒枣仁15g、肉桂6g。7剂水煎服,2009年6月12日复诊,自述服药后,少气懒言较前好转,腹胀明显好转,阴道中仍气出,原方继服7剂,2009年6月20日3诊,自述少气懒言乏力明显好转,腹冷症状已消失,睡眠已正常,阴道出气明显减少。原方去炒枣仁、肉桂,继服7剂,于2009年6月26日4诊,自述服药后,少气懒言已好,阴道出气仅出现几次,嘱服上方黄芪减量至20g,续服10付后改服补中益气丸每日3次,每次8丸,服用半月以巩固疗效。随诊1年未有复发。

R222

A

1007-8517(2011)05-0022-02

2011.01.30)

张静 (1987-),女,河南新乡人,河南中医学院09级妇科研究生,电话:13783404025,E-mail:zhangjingvv@126.com。

指导老师:马春芬 (1953-),女,河南巩义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chunfenma@163.com。

猜你喜欢
浊气舌质河南
曹丕文气说的清浊之论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出彩河南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心顺万病难生
心顺万病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