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2011-08-15 00:47昝林森辛亚平史文利王洪程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母牛肉牛陕西

昝林森,辛亚平,陈 宏,史文利,王洪程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陕西秦宝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眉县 722300)

陕西养牛业历史悠久,区域特征明显,种质资源优良,在全省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许多地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现已涌现出10个区域性秦川牛产业化示范企业、11个秦川牛标准化养殖小区、187个百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秦川牛及杂交牛65.07万头;定点屠宰企业20个,设计生产能力为31.38万头,实际屠宰数量为13.16万头;肉牛养殖模式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

1 产业概况及生产特点

1.1 良种基础

秦川牛系中国良种黄牛的代表性品种,因主产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而得名,以其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而闻名于世,位居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已被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用于改良当地黄牛。“十五”期间,秦川牛被农业部列入向全国重点推广的肉牛品种。西镇牛也是陕西的一个地方黄牛品种,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中西部一带。

秦川牛主要分布在陕甘宁毗邻地区,但陕西是主产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秦川牛全国饲养量约450万头左右,陕西肉牛饲养总量约270万头左右,其中秦川牛约107万头,占全省肉牛存栏的39.6%,每年向外省区调运秦川牛良种约1万头左右。西镇牛目前存量约15万头左右。

1.2 产业格局

就全省牛业而言,现已形成关中川原地区秦川肉牛产业带、渭北旱塬秦川牛产业带、秦巴中西部山区西镇牛产业带、秦岭东麓南部地区秦杂二元改良牛产业带、陕北地区秦杂三元改良牛产业带。陕西省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达2 500万t,其中小麦秸秆产量722.6万t,玉米秸秆产量 1 367.1万 t,水稻秸秆产量413.9万t,分别占年总产量的28.9%、54.7%和16.4%,是饲养肉牛的主要粗饲料资源。另外,陕西也是全国苹果及其果汁加工大省,年产苹果渣约20~30万t,有效地补充了养牛业的粗饲料。

秦川牛主要养殖在关中和渭北的扶风、凤翔、岐山 、眉县 、杨凌 、武功 、兴平 、乾县 、礼泉 、临潼 、富平 、蒲城、大荔等13个基地县,这些县区的肉牛产业基础良好,饲养肉牛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陕西秦宝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以秦川牛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开展工作,并先后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在良种选育、杂交改良、牛源基地建设、肉牛全产业链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产业现状

目前,陕西肉牛业已进入以秦川牛为的主肉用选育改良和商品肉牛生产时期,涌现出了10个区域性肉牛产业化示范企业、11个养殖小区、187个百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肉牛65.07万头,牛肉产量为9.72万t。肉牛屠宰基本实现了定点屠宰,开展规模化生产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20个,设计生产能力为31.38万头,实际屠宰数量为13.16万头。各地活牛售价差异不大(16~20元/kg)。每年供港活牛数量达1.5万头以上。

全省肉牛人工授精配种网点比较健全,秦川肉牛选育改良工作稳步推进,肉牛商品化生产逐渐推广二元、三元杂交配套系技术,黄牛肉用选育改良及产业化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

1.3 养殖模式

陕西规模化养牛模式基本有5种形式,包括“公司+农户”、“公司+育肥场/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公司+专家+基地+协会+农户”、“政府+公司+专家+基地+协会+农户”等,以“公司+农户”、“公司+育肥场/基地+农户”居多,占全省肉牛养殖量的30%左右。农户主要养母牛,以繁殖后代生产犊牛、架子牛为主,育肥场主要收购犊牛和架子牛进行集中催肥。农户和育肥场的合作有松散和紧密结合两种方式,松散结合是指农户断奶后的犊牛和育成牛,卖到市场,以市场为纽带与育肥场相联系;紧密结合是指公司或者育肥场与农户填订繁育收购合同,公司或者育肥场提供技术指导和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犊牛出生后称重、记录、照相、哺乳、犊牛培育直至断奶后按照合同价格出售给公司或者育肥场。而在收入中占有大量分额的是由架子牛到育肥牛过程的增重。影响活牛价格的因素很多,育肥场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出售经过充分育肥的肉牛。

2 技术应用及面临问题

2.2 技术应用

1) 在育种或杂交改良与繁殖方面,主要通过开展人工授精提高优秀种公牛的选育强度和种母牛的利用强度,用经济指标评定选育目标以及通过群体分析制定育种目标,提高肉牛选择的准确性。秦川牛保种县以秦川牛本品种选育提高为主,非保种县则采用引进品种(如安格斯、利木赞、黑毛和牛等)进行人工授精杂交改良。个别偏远山区仍有采用秦川牛本交配种的现象。

2) 在饲料加工调制与饲养管理方面,肉牛饲料粗饲料部分主要包括全株玉米青贮、空秆玉米青贮、紫花苜蓿、麦秸、青干草以及块根块茎类饲料;精饲料补充饲料部分主要包括配合饲料(颗粒和粉状)、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肉牛饲料产品多达50余种,主要包括犊牛饲料、育成牛饲料、育肥牛前期、中期、后期饲料等,效果和价格因厂家不同而异。

3) 在重大疫病预防和常见病防控方面,目前常用的预防肉牛病疫苗有炭疽芽胞氢氧化铝佐剂苗、气肿疽明矾菌苗、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菌苗、布鲁氏菌疫苗、牛肺疫兔化藏系绵羊化弱毒疫苗、兽用狂犬病ERA株弱毒细胞苗等。为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切断传染源,在对发病牛只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对病牛粪污采取了必要的消毒处理措施。

4) 在加工与质量控制方面,主要按照秦川牛屠宰加工技术标准进行,部分屠宰加工企业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与追溯技术,肉牛屠宰前活体评估主要包括大理石花纹、背膘厚、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目前,秦川牛胴体分割一般为14个部位,部分市场按部位定价和销售。

2.2 面临问题

1) 良种覆盖率较低,基础母牛饲养量明显减少。全省肉牛良种覆盖率为50%左右,与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加之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和“杀青弑母”现象的困扰,全省肉牛基础母牛存栏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手段加以遏制,将影响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 良种、良法不配套,粗放饲养方式比较普遍。除大型龙头企业如陕西秦宝牧业、陕西秦川牛业等公司及其下属企业采用比较科学的养殖方式外,大多数农户仍采用有啥喂啥的粗放饲养方式,不利于良种潜力的发挥,直接影响了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养殖效益的大幅提升。

3) 产业化程度不高,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受限。虽然在秦宝牧业、秦川牛业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省肉牛产业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但小群体、大规模的传统分散饲养还占主体,产业集群和板块经济尚十分不明显,优质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难以有效推广应用。

3 相关政策与措施

3.1 相关扶持政策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年)的通知;陕政发〔2009〕1号。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农业厅于2009年7月28日联合下发了(陕商发[2009]371号)关于开展2009年度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出台了有关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有关文件,包括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办法、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供货验收制度等。

陕西省科技厅则通过“13115”科技创新工程等重大专项将“秦川肉牛选育改良及产业化开发”列入其中的“现代农业”和“新兴战略产业”范畴给予了重点、持续支持。这些扶持政策对秦川肉牛选育改良、集约化养殖和农户机械化养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1 相关扶持措施

2005年以来,省农业厅每年安排100~200万元,支持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和陕西省秦川肉牛良种繁育中心,在秦川牛基地县开展秦川牛肉用本品种选育和秦川肉牛新品系培育工作,企业实行秦川牛交售专项补贴,在指导性计划任务内,农户每向该企业交售1头秦川肉牛则另外补贴50元。

2008年以来,省农业厅每年安排100~200万元,支持陕西秦宝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宝鸡陈仓区西部山区等肉牛基地县对秦川牛及低产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促进了秦川牛生产由传统庭院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宝鸡市陈仓区为了支持“秦宝模式”,将陈仓区的母牛良种补贴1 000元/头,划拨到秦宝牧业并由其支配,秦宝牧业为了加快推进秦川牛由散户饲养向规模养殖集中,支持秦川牛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大户购买散养户秦川牛。在扶持基础母牛群发展方面,如果农户按要求冻配改良秦川牛,受胎后每生产1头优质改良牛犊由企业补贴50元,从而激励了农户饲养基础母牛的积极性。

4 发展建议

4.1 加强组织协调,制定肉牛产业发展规划

肉牛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新兴战略产业之一,政府部门要加强协调和组织,对全省肉牛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制定全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协调和监督全省肉牛科技研发实力较强的科教单位与企业进行协同攻关,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确保肉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2 加强政策支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要站在“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高度,从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向肉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开发工作倾斜,在充分发挥优势科教单位在肉牛科技创新过程中作用的同时,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扶持大型龙头企业承担和参与高新技术的中试、集成和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任务,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开展自主创新。

4.3 加大良种补贴,鼓励农户饲养基础母牛

首先要加强基础母牛的保护和利用,加大良种补贴,鼓励农户饲养基础母牛,积极开展选育改良工作,促进肉牛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其次,要克服盲目追求肉牛数量和牛肉产量的倾向,促进肉牛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提升肉牛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母牛肉牛陕西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