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飞
小儿支气管异物是儿科常见急症,如不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严重者可能引起窒息或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现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4月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物证实的5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X线及螺旋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X线、螺旋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2月至2011年4月间我院经支气管异物X线及螺旋CT表现或支气管镜证实患儿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7岁,平均(3.6±0.8)岁。异物种类:花生米39例,瓜子6例,水果5例,鱼骨1例,果冻1例,其他异物3例。所有患儿均有明确或可疑异物吸入史及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喉鸣等症状,病史最短为1 h,最长为2个月。
1.2 方法
1.2.1 X线检查使用日本东芝500 mA遥控带影像增强器的X线机进行胸部透视和胸片,均由主治医师完成,患儿仰卧体位,让患者家属扶正进行胸部透视并分别点胸部吸气呼气相X线片。
1.2.2 螺旋CT检查使用GE Prospeed EII双排螺旋CT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声门下至膈顶,在平静呼吸状态下一次性扫描完成。扫描层厚3~5 mm,重建间隔1 mm,螺距1~2 mm,电压120 kV。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镜技术(CTVE)使气管、支气管成像显示观察异物的具体位置及全貌。对不能合作患儿扫描前用10%水合氯醛溶液(0.3 ml/kg)口服或保留灌肠,或肌内注射速可眠(5 ml/kg),使其进入睡眠状态后再进行扫描。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3.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X线表现本组胸部透视典型支气管异物间接征象37例,占67.3%(37/55),能确立诊断并确定患侧(右侧26例,左侧11例),表现为纵隔摆动,阻塞性肺气肿及患侧膈肌动度减弱,阻塞性肺炎、肺不张。55例摄胸部吸气呼气相X线片,支气管异物间接X征象表现典型,能确立诊断占27.3%(15/55),其中右侧11例,左侧4例。间接X征象表现不典型40例,占72.7%(40/55),不能确立诊断。
2.2 螺旋CT表现螺旋CT扫描可直接形象地显示异物全貌及轮廓51例,占92.7%(51/55)。异物在轴位像上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管腔内不同形态的密度增高影,其中斑点状34例,条状7例,不规则状10例。异物部位位于气管7例,气管加右侧主支气管8例,气管加左侧主支气管4例,右主支气管14例,右中间支气管7例,右下叶支气管6例,左主支气管3例,左下叶支气管3例,下叶支气管2例,双侧主支气管1例。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最常见的意外事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可占80%~90%[2]。常因进食时哭闹或受惊吓所致,部分为幼儿误食。本组平均年龄(3.6±0.8)岁,与文献报道相近。异物进入气道常致不同程度的气道狭窄或阻塞,根据阻塞部位、狭窄程度和阻塞性肺炎、肺气肿、肺不张及气胸等伴随改变的不同,患儿临床上可表现出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改变,继发阻塞性肺炎、气胸者可有发热、胸痛等[3~4]。异物常为花生米、瓜子等干硬食物,易存留于主支气管,尤以右侧常见,自然咳出者极少,严重者可引起窒息死亡,必须及时明确诊断后经内窥镜取出。
传统X线检查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多依据一侧肺含气量改变、纵隔摆动及并发肺不张、肺炎等征象来推断异物的存在。由于患儿哭闹,呼、吸气相难于掌握以及部分气管、支气管异物不完全阻塞等因素,漏诊率极高[4],且不能直接显示异物的存在及部位,给诊断和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多层螺旋CT薄层容积扫描和后处理重建使得三维重建后的图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各向同性,为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5]。螺旋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通过MPR技术可清晰显示气管、气管隆突、主支气管及段主支气管的三维立体影像,不仅能显示主支气管腔内的狭窄、变形以及管腔外并发的肺气肿、肺不张及肺实变等,并且能够直接显示出气道异物大小、形态及活动度。本组51例显示气道异物全貌及轮廓,占92.7%(51/55)。MPR可灵活调解图象层面的深度与角度,有利于解剖细节的显示,可精确显示声门下气管到深部气管。故可对气道异物进行准确定位并将异物和异物所在的远近气道同时显示在一个层面上,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精确的影像参考,使临床医师术前能详细分析病情,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此外,螺旋CTMPR检查安全准确且无创,可用于术后复查,能客观判断手术治疗效果,避免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综上,螺旋CT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轴位像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定位、定性准确、迅速,对避免内窥镜检查插管的重复性和提高异物摘取术的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1]李京思.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小儿气道异物的临床应用.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65.
[2]时正义.螺旋CT和X线检查对小儿气管支气管X线穿透性异物的诊断价值.华夏医学,2009,22(3):483-484.
[3]李彬.气管及支气管异物X线与CT诊断的比较.河北医学,2008,14(8):996-997.
[4]彭泽学.多排螺旋CT对诊断小儿支气管内异物的应用价值.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1(4):219-221.
[5]钟涛.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