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本草·陶隐居序》古今误读辨析

2011-08-15 00:53王东黄茜雯
中药与临床 2011年3期
关键词:单行古人原文

王东,黄茜雯

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奈达在《对等的原则》中提到:“语言间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对等,因此没有完全准确的翻译,译文的总体印象只会接近原文,而不可能在具体译文中完全一致。”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翻译的可能性问题。翻译者总是在视域就是视力所及的区域进行翻译,它囊括了从某个特定的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那么,亦可以理解为翻译在本质上也是一个解释过程,是一个视域融合的再创造。这里隐含的问题是,时间空间移位之下,我们今天的知识、观念如何对古代人、异文化民族人有设身处地的理解呢?这在各文化相互交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我在研读《证类本草》序例的时候,发现现代人由于时空差异等原因,在理解许多事物时,在思维上与古人有很大的差异。我认为有必要总结今人对于古人容易误解之处,并分类整理,这样能够在处理本草古籍问题之前,就有一个大概的思维向导,尽量避免带着现代人的偏见来研读,能较客观地开展研究。因此本文做此尝试,以《大观本草·梁陶隐居序》[1]中造成现代人容易误解古人的地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并举例说明。

1 误解原因概述

《梁陶隐居序》中容易造成现代人误解之处,主要有社会、科技、人文三方面。例如古人引用资料有缺陷的,时空背景差异,用语规范性,宗教身心体验,用语习惯不同,词汇生僻难解等。

2 举例说明

2.1 文献学相关原因

古人引用资料不严谨,缺乏考证,却传承至今的。

原文:“文王、孔子,彖象繇辞,幽赞人天。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群生。”

医家们都认为《汤液经法》为伊尹所撰。在早期的传说中,伊尹与药学、农业均未产生联系[2],但传说总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由于群体的需求而被不断的加工塑造,同样的情况可见于神农传说的演变。

2.2 时空原因

时空差异,需要今人详细考证,而未考证的。

原文:“至于刳肠、剖臆,刮骨、续筋之法,乃别术所得,非神农家事。”

自南朝开始,医界就开始将华佗外科术排除在“正道”之外。但今天外科手术代表了人类的尖端科技,而我们也每以古人能做外科手术而自豪,而其实不同时代的古人却有着别样的理解。

2.3 语言的规范性原因

书名引用表达不准确。

原文:“兼注铭时用,土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并此序录。”

道教确有一部名为《仙经》的经典。“仙经”此处为泛指,但后文陶弘景多次引用的《仙经》,很有可能是早期道教的一部经典。

2.4 语言学原因

语言学不成熟,造成专指、泛指混淆。

原文:“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神农本草经》的“鬼疰蛊毒”泛指重急症。联系前文“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常服,疾愈即止”,毒药即指此类。

2.5 宗教原因

古人特别是道家道教重身心体验,今人较少有之。

原文:“凡用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杏仁、桃仁,汤柔挞去皮。巴豆打破,剥其皮,刮去心,不尔,令人闷。”

现在饮片使用已经不要求去心,心烦一说在临床上无从说起。陶氏麦冬条原文,言及此乃断谷家所应注意。而巴豆条,陶氏也言去心,但未言是修炼家之事,可见此条去皮应只是考虑其毒性。

2.6 用语习惯性原因

古代用语习惯不同于现代,即语境差异。

2.6.1 语义变化

原文:“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视之。”

汉文表意较丰富,“单行”语义历来就颇有争议。此处“单行”应该指的是,和合时单行,而不是一味药作为药方使用[3]。由陶氏所转《本经》这段原文即此意。至于余处所言“单行”何义,仍需看语境而定。

2.6.2 语法变化

原文:“凡方云半夏一升者,洗毕称五两为正。蜀椒一升者,三两为正。吴茱萸一升者,五两为正。菟丝子一升,九两为正。庵子一升,四两为正。蛇床子一升,三两半为正。地肤子一升,四两为正。此其不同也。云某子一升者,其子各有虚实、轻重,不可通以秤准,皆取平升为正。”

根据最后一句句意,本段的意思应是用体积为标准,比如吴茱萸方中说五两,应用升来量,一升就算做是五两的药效。“一升者,洗毕称五两为正”按我们的语言习惯,会理解成相反的方向,比如用秤来秤五两,以代表一升。

2.7 词汇原因

词汇生僻,今人少用甚至不用,古今的理解不同。

2.7.1 一词多义

原文:“但轩辕以前,文字未传,如六爻指垂画象,稼穑即事成迹。至于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

“识”即见识,知识。“相因”即相袭,相承。“识识相因”乃次第流传的意思。这里的“识识相因”结合语境“文字未传”,这是在讲口耳相授的意思,也是在传递知识,所以是有这两层的含义。因为“识”还有感觉的意思,例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就是能听到,并辨别。我们初读容易不知道所指,再查阅,容易理解到知识传递,这两层意思结合语境就比较清楚明了。

2.7.2 语言文化

原文:“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诊。”

“形诊”即表现与辨别。不是说对形体进行诊断。这里“药性”、“病名”相对应,即药之性,病之名。药之所以为药,是因为它具有性,病之所以成为病,是为它具有名。名是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是: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形成过程,从口出声而成为名。所以《春秋·說題》:“名,成也。”[4]

《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整个过程,声音都是不能见到的。我认为也是在讲“成”的意思,即过程。[4]

再看原文,“药之源”“病之形”,“性之本”“名之诊”。这是两组相对应的。“药之源”是药有产地、来源,“性之本”性是本于天地之规律。这也符合古人的天人相应理念。相对应的,“病之形”是病有表现形式,也可以说病是来于形体之患,“名之诊”就是病如何形成之过程的辨别,对于过程的发现辨别,同理于性来源于本,这“诊”同样来源于对天地之规律的掌握。

3 结论

思想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的,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古代文化经过启蒙思想的批判,已然变得陌生,但是在我们思想深处,仍然保留有古代思想影响的因子。这当然为我们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法门。然而孤立的阅读文本,仍旧是武断的行为,如果不探究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我们得出的将仅仅是封建的糟粕与抽象的教条。今天的大多学者认为,彻底地抛弃传统是绝无可能的事情,因此了解古代文化变得尤为重要。不过古代的思想被今天认识,再被转译为外文,则变得困难重重。因此,全面的探索工作是非常重要及有意义的。

[1] 艾晟校订.尚志鈞点校.大观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许科.伊尹传说的结构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8,2:115.

[3]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4] 汉典网站最新数据库[EB/OL],2011-4,http://www.zdic.net/.

猜你喜欢
单行古人原文
(2+1)维时空分数阶Nizhnik-Novikov-Veslov方程组的精确单行波解
网络购物中刷单行为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温室番茄膜下滴灌单膜单行栽培新法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The misfortune in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