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2011-08-15 00:53:40徐春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黄染蓝光脑病

徐春玲

(河南省濮阳县徐镇卫生院儿科,河南濮阳 457176)

把未满月(出生28d内)患儿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的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1]。部分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产生胆红素脑病,故对患儿应尽快查清病因及时治疗。近几年我科应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49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7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49例,其中男21例,女28例。体重3~4kg,均在24h~1个月内表现出全身皮肤不同程度的黄染,实验室检查后最终确诊为新生儿黄疸。

1.2 治疗方法

所有收治的患儿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使血清中游离胆红素含量降低,具体操作方法参考文献[2]。

1.3 实验设备

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新生儿黄疸治疗箱。

1.4 疗效标准

痊愈:皮肤黏膜黄染消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有效:黄染部分消退,但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仍未降至正常。无效:黄染没有明显消退,胆红素下降不明显。

2 结果

所有患儿蓝光治疗2~4d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均降至221.5μmol/L以下,痊愈 32例(65%),有效 16(33%),无效 1例(2%),总有效率为99%,疗效显著。治疗期间14例出现轻微皮疹,9例有发热症状,6例有绿稀便,但光疗结束后均消失。治疗结束后再次检查患儿全身皮肤时,黄染现象明显消失,未见皮肤有破损或炎症,清洁皮肤后立即穿好衣服,测体温、心率、呼吸等,定期做检查。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较常见,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很多,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最终会引起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蓝光照射是除保肝、控制感染和支持对症处理外临床上另一常用的治疗措施。蓝光的波长主峰在425~475nm,而胆红素主要吸收450~460nm波长的光线。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原理是游离的胆红素吸收蓝光后,由Z型转化为水溶性的E型,然后经胆汁排入肠腔或从尿液排出,最终降低血清中游离胆红素的浓度。在治疗期间全身皮肤是否均匀受光、患儿大便是否通畅及灯管与患儿的距离是影响光疗效果的主要因素。蓝光治疗简单有效,但也存在一些如腹泻、发热等副作用,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需注意观察患儿皮肤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最佳疗效。

综上,蓝光照射治疗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可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3],正日益被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接受。

[1]曾晓娟.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32):121.

[2]孙美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及对策明[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08-410.

[3]胡亚美,江戴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37.

猜你喜欢
黄染蓝光脑病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蓝光特别推荐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可擦碘降低手术室地面黄染的应用研究
扩散张量成像MRI 在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中的应用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河北中医(2016年12期)2016-03-08 06:04:54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