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庆春 杨会敏 李亚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临床诊断教研室,北京100029)
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陶庆春 杨会敏 李亚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临床诊断教研室,北京100029)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是诊断学中迅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诊断学是高等中医院校医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必修的医学课程。当前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授课重点、联系实际、教研室建设、教师培养和教学评估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对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是诊断学中迅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诊断学是高等中医院校医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必修的医学课程。实验诊断学应用方式除了运用理论外,最大的特点是紧密与临床结合,运用联想和思维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1]。身体是处于不断快速代谢之中,多数检查结果变化较其他检查为快,所得到的检查结果实际是已经变化了的情况,用它诊断动态复杂的机体状态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在确定其临床意义时,临床医师必须与临床实际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可得出合理的结论,指导和帮助临床诊治。当前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授课重点、联系实际、教研室建设和教师培养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对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从事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工作多年,本文希望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与广大同道共同探讨,共同提高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明确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培养目标,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实验诊断学所指“诊断”从医疗范畴应包括疾病发病的急慢、病原、病因、轻重的诊断;治疗反应和监测、疗效观察、预后以及健康判定等。实验诊断学检查较其他诊断性检查在临床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反映病情、指导治疗、修正和补充诊断最及时。实验诊断学的教学重点应使学生掌握实验选择的原则,实验结果的分析[1]。临床医生的最重要任务是诊断和治疗病人,要求他们会开临床检验单、会看检查单和会分析检查结果,并正确用于诊治疾病就已达到学习实验诊断学的目的。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是诊断学中迅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中属于西医诊断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医院校学生学习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对中医院校学生将来临床和科研重要的价值。然而,在中医院校教学安排中课时较少,就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少而精”的原则,重点突出,教学中注重介绍临床常用的基本检查项目,为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临床实验诊断能力服务,为培养出基础扎实、临床能力强的临床医生服务。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要大力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学课程结构体系,以适应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围绕培养目标,构建现代课程体系,顺应时代发展。我们不能忽视当今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被动吸收能力,虽然学科时间的安排应该遵循一定规律,但是也不能刻板教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所谓实际情况包括授课学时和授课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中医系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专科生、夜大生,根据授课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都应做相应的调整,可增加自学内容,提供有关参考书籍供学生自学。教学内容应结合临床及时更新,比如细菌和病毒的耐药和变异问题,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病原学特殊性,尤其是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问题,给临床工作带来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较少,不利于学生全面把握现代感染的特征和增强抗生素危机意识。实验诊断学的进展非常迅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更重要的是实验诊断学与临床医学学科的交叉越趋紧密。在本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的新进展要求学科教材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递新的理论知识和重要发现,也就是说学科知识的更新。要及时体现到教材和授课中去。但是,现在使用的实验诊断学教材,有些内容仍然重点介绍一些临床上较少应用的检查项目,对于一些不再在临床有重要价值的试验仍然突出它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而对近年来进展很快而且早已成熟的检查项目一笔带过;也要防止是讲授教师严重脱离大纲和书本,过多或过度渲染个人研究成果,把个人的研究兴趣和内容过多地灌输给本科学生,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有可能误导学生。本科教学主要还是应该突出基础知识,同时也应该介绍研究进展,但是一定要局限于成熟和公认的研究成果。作为集教学与研究于一身的基础学科教师,也许个人有很多的研究成果,甚至有重大发现,但与一门学科相比,仍然是沧海一粟[2]。本科教学在不排斥介绍本学科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的前提下,还是要突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讲授。我们既不能完全照搬大纲,也不能完全背离大纲。笔者认为本科教学用15%~30%的教学时间教授本学科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比较合适。
紧密结合临床是训练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途径。在设计和安排实验诊断学教学时如何进一步与临床结合得更为紧密、如何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快在临床课程中被融会贯通地应用,除了要加强教师的临床知识和理论课教学以外,还要加强临床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如增加临床实验教学课时,把实验课带到临床检验科等,增加学生的实验诊断学临床能力。教学原则应让学生掌握医学检验中概念性、普遍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所用。教学实践中可以回顾部分临床已确诊的有代表性的病例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判断各种检查数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加强正确诊断思维方法的引导,同时还应该强化现代实验诊断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手段和新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使学生掌握各项检验的适应证和选用原则,掌握各项检验的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或了解检验原理和方法、标本采集和处理及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通过与临床疾病联系,引导学生用实验检查诊断疾病,为学习临床各课程奠定好的基础。
加强临床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临床教师是临床实践教学的主体,只有高水平的临床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实验诊断学教师多由临床检验科兼职教师担任,他们承担医疗、科研和教学三重任务。在繁重医疗工作的同时承担临床带教任务,既费时、费力、责任大,又没有津贴补助,影响部分临床教师带教积极性,甚至不得不强行指派教学任务。根据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如果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将由带教老师承担责任,这也给临床带教老师带来新的压力与挑战[3]。今后我们的实验诊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或者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能否增设应临床锻炼的课程?高等医学教育必须重视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教师水平的提高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学质量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作为高等中医院校教学的重要学科,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对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乃至对未来中医学生的培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必须重视让实验诊断学教师加强临床知识的培训,使之在临床课程中被融会贯通地应用。今后我们在加强实验诊断学教师教学理论培训的同时,应加强教师的临床知识的培训。
临床教学评估体系和教学激励措施薄弱影响临床教学积极性。目前,实验诊断学教学尚缺乏科学、系统、可量化的临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造成教多教少教好教差都一样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带教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实习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估体系,提高临床教学管理水平。制定科学性强便于操作的临床教学评估体系,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临床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以此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依据,才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上好临床实践教学课,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如将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记入带教教师的工作业绩,使教学一体,相互促进,以鼓励临床教学成绩突出者。加强过程管理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又一有效措施,建立教学检查制度、巡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和学生考核制度等。改革学生考试方式,加强实践技能的测试,并将考评结果与教师的绩效挂钩。
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强和具有创新性的中医人才已经成为高等中医教学界广为关注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说,中医教育的质量将影响到我国中医医学竞争的综合实力。作为中医教育的重要学科,实验诊断学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对中医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乃至对未来高等中医院校学生的培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必须重视。
[1]项贵明,姚磊,李强,等.试论临床检验学与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异同之处[J]. 西南军医,2008,10(1):132.
[2]林霞,缪晓辉.本科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1):1156.
[3]王俐,臧伟进,王渊.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661.
Some Consideration about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Laboratory Diagnostic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O Qingchun YANG Huimin LI Yana
The Clinical Diagnosi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the Third Subsidiary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Laboratory diagnostics is the interface between clinical medicine and base medicine,is a high-level combination of modern laboratory technique and clinical medicine.Laboratory diagnostics is a high-speed developing and crossed science,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iagnostics.It is the compulsory cour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educative purpose、teaching materials writing、course exercise、educational highlights、reality connecting、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teacher cultivating、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system.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laboratory diagnostic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personn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f dealing with these problems proper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of laboratory diagnostics
R241
A
2095-0616(2011)02-34-02
201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