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1年秋粮稳产保收的对策与建议

2011-08-15 00:42魏国强
种业导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秋粮河南省粮食

魏国强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 郑州 450002)

河南省克服了去冬今春出现严重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1年夏粮生产再获丰收,预计夏粮总产在去年309.1亿kg基础上又有增长,单产也有相应提高,实现连续九年增产。秋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种植结构,挖掘增产潜力,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因此,坚持“夏秋并重”、“以夏促秋”,高度重视,及早部署,突出重点,有效应对,认真落实秋粮生产措施,毫不松懈抓好秋粮生产,对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打牢中原经济区发展基础意义重大。

1 形势任务

1.1 抓好秋粮生产、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省的明确要求

国务院决定2011年在全国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粮食主产省为重点,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为重点,以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河南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应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好势头。

1.2 抓好秋粮生产、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原经济区、打造粮食核心区的具体体现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中原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河南省正在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国家已经批复实施,2015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00亿kg,2020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50亿kg,需要通过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条件、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实现内涵式增长。

1.3 抓好秋粮生产、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玉米、大豆、红薯为主要原料的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迅速增加,国内国际市场价格快速攀升,农民种粮效益不断提高。据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600个农户粮食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的调查表明:2010年河南省种植每667 m2小麦的产值为684.9元,每667 m2平均生产成本为453.8元,扣除生产成本再加种粮补贴后,种植每667 m2小麦的平均总收益266.1元。秋粮方面,2010年被调查农户秋粮每667 m2平均生产成本为374.0元,每667 m2平均净收益为362元,加上种粮补贴,每667 m2平均总收益为402.9元。在目前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秋粮生产,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仍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之一。

2 重点措施

2.1 稳定面积

河南省秋粮播种面积稳定在443.33万hm2以上,其中玉米面积确保296.67万hm2,力争达到300万hm2,水稻面积确保63.33万hm2,力争达到65.33万hm2。力争总产达到240亿kg以上,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县为单位,除豫西丘陵旱地外,玉米单产水平要力争达到小麦单产水平,实现粮食总产连续八年增长。

2.2 推广良种

在玉米生产上,重点推广郑单958、浚单20、浚单22、浚单26、浚单29、中科11、中科4号等优质高产品种。在水稻生产上,沿黄粳稻区重点种植新稻90247、郑稻18、水晶三号、新丰2号、新稻18、郑稻19等;豫南籼稻区大力推广Y两优1号、岗优1577、扬两优6号、丰两优4号、新两优6号等超级稻品种。在大豆生产上,重点推广豫豆22、豫豆29、周豆12等优质高产品种。在红薯生产上,要根据加工和食用需求,重点推广豫薯7号、豫薯13、郑薯20、豫薯8号、北京553等品种。

2.3 灭茬除草

麦后铁茬播种的玉米,在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墒情较差的,可在苗期进行茎叶处理。水稻田选用对路农药掺土,撒施地面,有效防除杂草。针对秋作物类型,正确选用化学除草剂和化除技术,防止药害发生。

2.4 合理施肥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喷施微肥等技术措施,提高肥效、培肥地力。玉米施肥要分次科学施肥,提倡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三次追肥,做到前轻中重后补;水稻要重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大豆重点施好初花肥;红薯施好团棵肥。

2.5 科学灌溉

要依据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需水规律,及时浇好“丰产水”。在玉米生产中,要根据墒情灌溉,特别是要浇好灌浆水,及时灌溉,提高灌浆强度,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单产水平。在水稻生产中,要充分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积极推广浅、湿、干交替的节水灌溉技术,做到浅水分蘖、适时晒田、深水养苞、增加单产。

2.6 防治病虫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立足治早、治小、治了,选用对路农药,掌握最佳时期,做到科学防治、降低成本、提高防效。玉米要在五叶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科学选用农药,推广防治技术,有效防治粘虫、棉铃虫及红蜘蛛、粗缩病毒病、褐斑病、锈病等。水稻重点抓好白叶枯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和二、三化螟及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切实加强对突发性、暴食性病虫害监测防控,及早发现,及时扑灭,坚决控制蔓延流行。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人畜中毒,降低药物残留,保护环境,促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

2.7 适时晚收

适时晚收是秋作物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玉米应根据播期早晚合理确定收获期,夏玉米一般应掌握在9月中旬,以苞叶发黄后7~10 d为宜。水稻应在95%左右的谷粒呈金黄色时收获。大豆应在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籽粒变硬、摇动有响声时收获。红薯应以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为前提确定收获期,于霜降前收获完毕。

2.8 防灾减灾

针对秋季农业生产季节较短,干旱、洪涝、风雹、病虫等多种自然灾害多发重发、交错发生的特点,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坚持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科学制定秋粮生产抗灾减灾夺丰收的预案,对秋粮生产时常遇到的自然灾害,早预报、早防范,及早启动抗灾预警响应机制。强化抗灾政策支持,加强分类指导,大力推进科学抗灾,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抗灾增产技术。及时搞好种子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帮助农民搞好生产恢复。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推行全程承包模式,有效减轻病虫危害。

3 政策建议

3.1 改善生产条件

河南省处在南北气候及山区到平原两个过渡带,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加之现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排涝标准低,对秋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直接影响。为保障河南省秋粮的稳产高产,要通过开挖疏浚沟河、配套桥涵闸、新建维修排涝泵站等防洪排涝减灾工程建设,达到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以田间土地整治、田间排灌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病虫害田间观测设施设备、地力与墒情监测体系等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灌排体系畅通、林网路桥配套、土壤质量较高、机械耕作便利的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以及地膜覆盖、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等旱作农业技术,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效益。

3.2 搞好高产创建

2010年河南省玉米666.67 hm2(1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112个,示范面积8.86万hm2,每667 m2平均单产730.6 kg,666.67 hm2(1万亩)示范方800 kg以上的有20个。1.13万hm2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每667 m2超过了700 kg产量指标,最高实产达718 kg,与当地大面积水稻产量相比每667 m2均增产105.9 kg,高产创建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成效。2011年要继续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为提高全省粮食生产水平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挖掘潜力。

3.3 抓好市场监管

搞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和储备,优化电力调度,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应和用电需要。加强化肥等农资价格监测和市场调控,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推进产销衔接,依法打击坑农害农价格违法行为,保持农资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利益。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强化种子质量检测,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行动,搞好农资经营示范店建设,推行农资连锁配送经营。

3.4 完善奖励机制

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建立“能增能减、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奖励制度,将财政支持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挂钩,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动员村级组织、农民群众新建和修复包括农田水利在内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强田间末级灌排沟渠、机井、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调动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加大财政投入,继续组织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保障科技人员包县、包乡、包村开展技术服务的经费,调动科技兴粮积极性。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扩大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保险试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1]曾广伟.2010年河南省棉花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J].种业导刊,2011(1):20-21.

[2]魏国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于河南省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种业导刊,2009(10):11-14.

[3]曾广伟,栗嫣.2010年河南省玉米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J].种业导刊,2011(2):18-19.

[4]魏国强.河南省耕地质量现状与对策建议[J].种业导刊, 2010(9):5-7.

[5]曾广伟,黄岩岩.河南省农户存粮售粮情况调查分析[J].种业导刊,2010(9):11-13.

[6]魏国强.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打牢中原经济区发展基础[J].种业导刊,2011(4):5-7.

[7]杨红旗,路风银,焦宏廷,等.河南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若干思考[J].种业导刊,2009(4):14-17.

猜你喜欢
秋粮河南省粮食
珍惜粮食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抓好“双减双抢”确保秋粮归仓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