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生活的儿童中心论

2011-08-15 00:50
关键词:子女家庭儿童

孙 艾 潘 璐

农村家庭生活的儿童中心论

孙 艾 潘 璐

近 60年来中国的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使农村家庭一直处于形变的过程之中。在传统中国社会,传宗接代构成了中国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它既体现了人的个体性价值,也是家庭及婚姻组织的基本原则。传统家庭重视的是父子主轴的纵向关系,强调的是子代对父代权威的遵从。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由于家庭成员较少迁移流动,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使用与资源的分配通过家长制来组织安排,父系家长的主导地位也受到习俗惯例与法律的维护。在今天,农村家庭的形貌显然在种种社会变革之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土地的所有权已经由个人私有变为集体所有,传统的、依凭土地的农村生产方式也逐渐被开放、流动的非农经营抢占了风头。年轻人不再固守土地,他们更倾向于走出村庄、投入到劳动收入更高的务工经济中,留在农村继续操持土地的往往是他们的父辈。转型社会中农村人口生存方式的转变已经导致农村家庭的深刻变动:父辈权威的陨落、家庭内部的资源与权力由父代向子代流动。我们在乡村生活中常能见到这种景象,住着宽敞体面房屋的是成年已婚的子女,父母或是依旧住在低矮的老房子里,或是在子女的家中偏居一隅,而这些新房正是父母几十年含辛茹苦为子女积攒下的资源。在今天的农村家庭中,父系家长已经风光不再,子女成了家庭的核心。

农村家庭中以子女为中心进行的资源积累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这一点真切地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中。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承载着生命与希望,孩子是宝贵的、被珍视的。在城市家庭中,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使儿童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皇帝 ”、“小公主 ”,是家里的“太阳 ”、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儿童似乎同样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没有“小皇帝”般的娇宠,却平添了更多悲怆和无奈。父母往往将子女视为自我的延伸,他们希望在子女的身上体验自己未能经历的生活,实现生命的提升。在落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父母对子女的期许就是跳出农门,离开农村,到城市去获得好的出路和发展。希望他们不再如同自己一样辛苦地从几分贫瘠的土地里讨生活,辛苦地在城市过着并不稳定的务工生活。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途径就是好好上学,用读书、考大学作为进入城市的敲门砖。儿童的未来成了农村父母奋斗的目标,成了农村家庭资源汇聚的中心,儿童在农村家庭中的中心地位,与其说是亲子间的血缘之情,不如说是农村家庭在城乡二元分割的现实中对实现自身社会流动的希冀与梦想。

农村家庭的一切资源都为着这个梦想开始了有计划的积累和安排。为了让孩子读书,为了攒够孩子将来的教育费用,无数农村家庭中的父母选择远离家乡、进城务工。城市虽然充满现代而光鲜的气息,然而进城务工的生活充满着与城市格调截然不同的滋味——艰辛而疲惫。工厂里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连班倒,建筑工地上的危险和劳累,农贸市场上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碌的身影,这些进城务工的父母们过得并不轻松。他们一门心思所想的都是多挣些钱,孩子上学要学费。

为了孩子上学这个家庭目标,留在农村的家庭成员同样也在付出和忙碌。在农村社区,许多老人为了帮外出的儿女减轻负担,不顾自己年迈多病的身体,顶着炎炎烈日在田间劳作,费心操持家中的活计,照看孙辈更是不敢有丝毫马虎大意。爷爷奶奶对于孙辈同样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期望,哪怕自己再苦再难也要照看好孩子。在偏远的山区,崎岖绵长的山路上偶尔碰到的都是已经被多年的艰辛生活压弯了脊背却仍然背着几十斤大米送到镇上学校孙辈手中的老人,有的老人甚至为了照料上初中的孙辈而离开熟悉的村庄去镇上或县城陪读。那些留在家中照顾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也同样在为儿童做着牺牲,很多留守妇女在生活的重压下已经满身病痛,为了让孩子放心读书仍然要挑起家庭的重担。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中,似乎一切的家庭安排和活动都在围绕着儿童进行,父母的外出、家人的操劳,无一不是为了孩子,儿童理所当然地成了家庭现在和未来长期生活的中心。然而,当我们的视角贴近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时却会发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儿童是家庭奋斗的重心,却不是家庭关注的中心。在以实现子女教育、摆脱农村艰辛生活、实现社会流动为目标而进行的劳动力迁移与家庭生活安排中,父母和家庭时常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经济为中心与儿童为中心的过程和目标相混同。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能够支付儿童的教育费用,然而在生活中,为了省钱或是忙于工作,很多父母甚至几个月都不给家中的孩子打电话,儿童被忽视了;爷爷奶奶的操劳是为了孩子的生活无忧,然而在生活中,当遇到农忙时节,祖辈最先顾念的是农业生产,孩子放学回家常常要挨饿,甚至要等到晚上九点多才能吃上晚饭,儿童又一次被忽视了。当他们被狗咬或是遇到其他意外伤害的时候,不会有家人焦急地带他们去打针、看病;当他们被家人驱赶着下地干农活时,不会有人考虑他们小小的年纪会不会做不好农活、不想做农活;当他们因为想念父母情绪低落甚至偷偷哭泣时,不会有家人了解他们的心情,爷爷奶奶总觉得“小孩子哪有什么烦恼”。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在“一切为了孩子”这个远大的目标之下,被牺牲掉的恰恰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平凡可贵的健康、平安与亲情。

无论是对儿童未来前途的重视,还是对他们生活细节的忽视,无可辩驳,那些来自不同省份、操着不同口音、生活在不同城市、从事着不同工作的父母们,目的却是同样的——为了孩子。曾几何时,人们还在慨叹中国农村人口太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太多,又仿佛一夜之间,农村正值壮年的男人、女人们就纷纷涌进了城市。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成了陈年旧事,当“四个农民走了仨”的村子变得沉寂、没有生气,我们似乎才恍然醒悟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农村、对农村的家庭意味着什么。年复一年,当农村父母在城市辛苦打拼十几年之后终于能够为孩子上大学、结婚攒下一点积蓄的时候,他们也把自己人生中的黄金岁月留在了城市。完成了家庭重要任务、不再年轻的农村父母最终回到了村里,或是养老、或是赋闲,此时的他们已经很难为家庭创造经济价值。城市吸纳了农村最年富力强的人力资源,农村却默默承受了这背后的惨淡和无奈。

曾经在外务工的父母渐渐变老,孩子们也在一天天长大,或者进城读书、上大学,或者延续父辈的道路进城打工、谋职,新一轮的人口流动又开始了。这些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耗尽整个家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长大的子女再一次选择离开农村去寻找他们的人生坐标、创造他们的人生价值,农村优秀的人力资本再一次被吸纳到了城市。或许他们只是城市的过客,终要回归农村,又或许他们会成为城里人,永远离开农村,但是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自身价值的实现、人力资本的转化同样在城市,却不是儿时梦中小桥流水、蛙鸣声声的村庄。

中国的农村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她倾尽自己的所有把子女们抚养长大,目送他们离家远行。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子女们一走十数载,无人记挂他们的母亲,母亲一天天苍老下去,黯淡下去,却仍旧在子女失意、无力的时候张开双臂将他们迎入怀中。中国的农村更有无数这样无私的父母,他们年轻时为子女在外奔波,年老时被子女遗忘甚至遗弃,父母的“跪乳之恩,反刍之义”换来的是子女的远离和父母终老的落寞。儿童是家庭的中心,是农村的希望,不要让这种“希望”变成农村的失望,变成千千万万父母的失望。

(作者孙艾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 2007级本科生,潘璐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邮编:100083)

猜你喜欢
子女家庭儿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