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0111230 一种基于交通网络的时空棱柱表示=A New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Time Prism Based on Transportation Network/戚铭尧,樊艳伟,彭昕,杨晶(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物流与管理学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12).-1491~1495
提出了交通网络下的一种时空棱柱面表示方法,即时空棱柱面不仅表达了路段节点的时空可达性,而且全局性地表达了整个路段,包括可达路段上所有点的时空可达性;给出了时空棱柱面的形式化表达式和生成步骤;以动态需求的车辆路径问题求解为例,说明了时空棱柱在物流中的一个实际应用。图6参9
♣时间地理学 时空棱柱 网络分析
CH20111231 利用k阶空间邻近图的空间层次聚类方法=Spatial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Based on k-order Spatial Neighboring Map/宋晓眉,程昌秀,周成虎,陈荣国(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12).-1496~1499
分析了图斑k阶邻近图的特征及其层次关系,并根据k阶空间邻近图对层次聚类方法进行改进,不但使得聚类的时空信息的结合灵活有效,而且降低了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实验证明,基于k阶空间邻近图的层次聚类具有较好的空间聚类效果。图5参6
♣k阶空间邻近图 空间层次聚类 距离矩阵
CH20111232 球面四元三角网局部拓扑不变量的计算及应用=Compution of Local Topologic Invariant in Spherical Surface Quaternary Triangular Mesh and Its Application/侯妙乐,赵学胜,陈军(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网络信息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12).-1504~1507
讨论了球面四元三角网局部拓扑不变量的定义和主要性质,并给出了利用三拓扑数计算球面四元三角网局部拓扑不变量的实现算法;然后,讨论了局部拓扑不变量在球面栅格区域计算欧拉数方面的应用。图2参8
♣球面四元三角网 局部拓扑不变量 欧拉数
CH20111233 中国人口普查地理支撑技术研究=Geographic Support Technology of Population Census in China/刘德钦,马维军,程佳,李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遥感信息.-2010(6).-101~105
介绍了人口普查地理支撑工作,论述了地理信息在人口普查工作中的作用,针对目前人口普查地理信息应用的现状,指出了其在数据收集、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了5种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在全国人口普查试点工作中进行了检验,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归纳了各种方案的适用性,供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参考。图5表1参5
♣人口普查 地理支撑 地理信息
CH20111234 基于ESB的数字城市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研究与实现=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City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ESB/廖通逵,李琦(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张燕,殷崎栋∥遥感信息.-2010(6).-106~109
针对目前数字城市建设中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面临的问题,介绍了ESB技术的概念、特点,提出一种基于ESB的数字城市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框架,探讨了该框架中的核心组件、工作模式以及数据交换模型的具体设计。该方案能够实现跨部门、多来源的异构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灵活性、可靠性。本文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图2参5
♣数字城市 互操作 数据共享
CH20111235 不适定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正则化同伦法及其应用=Regularization Homotopy Method for Solving Ill-posed Nonlinear Least Square Problem and Its Application/唐利民,朱建军(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6).-51~56
构造一个正则同伦函数来解算Jacob ian矩阵秩亏或者严重病态的不适定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建立不适定非线性最小二乘的正则同伦迭代格式,提出以残差平方和值大小为判断准则的两种正则参数选取的新策略:直接搜索法和区间划分法。对经典的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进行解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适用的;非线性秩亏自由网平差算例表明,正则同伦法不仅可以降低迭代矩阵的条件数,而且使得整个迭代过程中条件数波动较小,并可得到稳定的较小范数解。图4表4参14
♣不适定 最小二乘问题 非线性秩亏自由网平差
CH20111236 拟合推估模型方差分量估计的一种新方法=A New Variance Component Estimation Method Used for Collocation/李伟伟,沈云中(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6).-57~59,65
对于拟合推估模型,通常引入信号的虚拟观测方程,直接使用Helmert估计公式,计算观测误差与信号的方差因子。基于残差与信号的二次型,导出了观测误差与信号方差因子的估计公式。算例表明,该方法与基于虚拟观测方程的方差分量计算公式估计的结果完全相同,验证了其正确性。图5表1参8
♣拟合推估 方差分量估计 方差因子 虚拟观测值
CH20111237 补偿最小二乘半参数模型解及估计量的统计性质=Solution of Semiparametric Model with Derailized Least Square and Sta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stimator/丁士俊,姜卫平(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6).-47~50,56
讨论半参数模型的两种不同求解方法,并导出相应解的计算公式与精度评定公式。另外从偶然误差的特性出发,研究半参数模型估计量的有偏性、估计量的分布以及参数估计的均方误差等统计性质。模拟实验表明,在半参数模型补偿最小二乘估计中,只有在一定的准则下正确选择参数,才能得到参数、非参数与方差因子的最佳估计值。图3表1参12
♣半参数模型 非参数模型 补偿最小二乘
CH20111238 基于混合微粒群算法的相位解缠=Phase Unwrapping with Hybrid Particle Sw 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范洪冬,邓喀中,薛继群,祝传广(河南理工大学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6).-77~81
针对Goldste in枝切线及蚁群解缠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微粒群算法的相位解缠方法。该算法首先对奇异点进行预处理,将其分为偶极点、边界点和内部点;然后,利用相干图对内部点分区,并采用混合微粒群算法生成各自区域内的最短路径;最后,将这些最短路径分割成电荷平衡的小段枝切线,并对边界点和剩余未连接的奇异点按照窗口扩展法生成枝切线。实验表明,该算法比传统枝切线解缠方法更加有效。图4表2参11
♣相位解缠 混合微粒群 最短路径
CH20111239 变形监测网基准一致性的变换与灵敏度分析=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of Datum Consistency and Sensitivity i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Networks/黄兵杰,周剑,白洁,王祥(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6).-120~125
提出一种无稳定基准的变形监测网数据处理与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与流程,解决了多期监测数据中网型一致性和基准一致性问题。利用平均间隙法原理,判断监测网中点的稳定性,进而确定变形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计算实例说明了其可行性和优越性。图3表2参10
♣变形监测网 基准转换 平均间隙法
CH20111240 基于改进四叉树结构的GML索引方法研究=Research on Method of GML Indexing Based on Improved Quad-tree/张晓东,王亮,韩立钦,兰小机,王志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6).-131~134,139
通过对现有GML索引技术的分析,采用四叉树结构构建GML索引,并用最小区域外包的方式解决数据冗余问题。利用LINQ查询语言跨数据源的技术优势,通过加入空间操作方法使其支持GML数据的查询。实验证明,改进的四叉树索引方法有效地提高了GML数据查询的性能。图4表2参10
♣数据模型 改进四叉树 数据索引
CH20111241 EMD-Wavelet降噪模型在动态变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pplying Wavelet Extended EMD Noise Reduction Model to Dynamic De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赵玉玲,张兆江,姚习康,刘海新(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5).-77~80,85
针对由于多路径等因素的影响,采用GPS进行动态监测数据精度不能满足变形分析需要的问题,结合小波和经验模态分解(EMD)数据降噪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动态变形数据降噪模型EMD-Wavelet模型。将该模型用于动态坐标序列的降噪处理,通过小波方法对EMD分解的模态分量进行降噪,EMD对降噪后的模态函数进行重构,得到去噪后的坐标序列。与Wavelet、Kalman滤波、Kalman平滑和EMD相比较,EMD-Wavelet模型可以得到相对较高的信噪比和最小的均方根差、归一化绝对误差和偏差,表明EMD-Wavelet模型在GPS动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相对较优。图5表1参9
♣小波变换 降噪模型 动态变形 数据处理
CH20111242 基于TEQC的GNSS数据质量分析及预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GNSS Data Analysis&Pre-processing Softw are Design Based on TEQC/余文坤,戴吾蛟,杨哲(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5).-81~85
TEQC是基于DOS系统的,操作不便。此外,TEQC没有实现质量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和统计报表等功能,在数据预处理方面也只有简单的数据编辑功能,无法根据数据质量检核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处理。为此,运用Visual Basic.NET对TEQC进行Windows可视化界面封装,并扩充了数据质量检核结果的可视化、统计报表以及高质量数据筛选预处理等功能。图6表2参1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数据预处理 质量分析
CH20111243 基于方差分析周期叠加外推法的电离层TEC短期预报研究=Study on Ionospheric TEC Short-term Forecasts with Extrapolation Method Based on V ariance A-nalysis of Periodical Wave Superposition/巩岩,党亚民(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5).-86~89,96
将数理统计中的方差分析周期叠加外推法应用于电离层短期预报,并采用IGS提供的电离层TEC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分别利用不同地理位置的30天、40天和50天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报,结果表明拟合精度为0.8TECU左右;在电离层变化平缓的情况下,预报精度不与数据长度成正比,而与经纬度有关。图3表3参12
♣电离层 短期预报 方差分析
CH20111244 加权总体最小二乘在三维激光标靶拟合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Weighted Total Least-squares to Target Fitting of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陈玮娴,陈义,袁庆,葛旭明(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5).-90~96
针对平面标靶和球标靶拟合中最小二乘方法和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总体最小二乘的拟合方法,根据点云激光反射强度以及对系数阵A列向量部分修正引入权阵P、PX、P0,建立较LS方法和TLS方法更加合理的模型,并给出相应的迭代算法。经实例计算证明加权总体最小二乘方法更加合理,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参数解。图6表2参14
♣三维激光 标靶拟合 总体最小二乘法
CH20111245 水平运动场滤波试验与应变计算=Experiment for Filtering Horizontal Movement Field and ITS Strain Calculation/杨博,张风霜,占伟,韩月萍(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5).-106~112
GNSS观测资料为揭示地壳形变提供了必要依据,但由于噪声的存在使得地壳形变信息难以恰当地被利用或获取。从连续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利用多核函数进行滤波与解析。该方法有如下特点:1)可实现对水平运动场进行不同层次的滤波与信息分离;2)可获得水平运动场的数学解析;3)可便利地计算连续应变场的各类应变参量。利用华北地区GNSS结果,给出利用该方法进行滤波与应变计算的实际算例。图5参24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水平运动 多核函数 应变计算
CH20111246 基于灰色预测的空间多点残差修正模型研究=Study on Spatial Multi-point Residual Model Based on Grey Prediction/李晓蕾,刘睿,田永瑞,谢炳科(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5).-125~128
在分析灰色单点预测模型不足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变形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提出将残差修正应用于空间多点模型,引入空间多点残差修正模型。对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B断面沉降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该模型整体模拟与预测相对误差绝对值之和(5个周期)为122%,优于空间多点模型的179%与GM(1,1)模型的284%。同时,短周期数据模拟(5个周期内)相对误差能够控制在20%以内,具有最好的数据拟合精度。图3表1参8
♣灰色预测 变形分析 残差修正 沉降监测
CH20111247 基于累积误差极小值的SINS初始对准=A New Method of SINS Initial Alignment Based on Minimum of Cumulated Error/吴富梅,杨元喜(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5).-129~134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SINS初始对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累积误差极小值的初始对准方法。首先给出SINS力学编排过程;然后在此基础上导出SINS导航误差传播公式;基于速度误差和位置误差公式推导出累积误差与初始对准误差的关系,给出基于载体最后静止时刻累积误差极小值的确定初始姿态角(航向角)公式。最后用两组实测数据对这种新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载体初始对准时间较长时,Kalman滤波精对准和基于累积误差极小值的初始对准方法都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对准角;当载体初始对准时间较短时,Kalman滤波精对准精度较低,而基于累积误差极小值的初始对准方法仍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对准角。图9表2参12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卡尔曼滤波
CH20111248 不同观测环境中基于TEQC的GNSS数据质量分析=Quality Analysis of GNSS Data Based on TEQC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杨哲,戴吾蛟,余文坤,廖建平(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5).-135~139
为进一步了解多路径效应、衍射误差、电磁波信号干扰对GNSS信号的影响,利用TEQC软件对7种典型观测环境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结果表明:1)树林环境下能够接收到GNSS信号,但周跳、衍射误差及多路径效应最严重,数据质量差;2)无线通讯基站与雷达站附近的电磁波对GNSS信号有一定的干扰,而高压线形成的磁场对GNSS信号干扰影响很小;3)现代测地型天线可有效抑制位于天线水平以下水面的反射信号,但对来自玻璃幕墙的反射信号无抗干扰能力。图8表1参4
♣观测环境 数据质量 多路经效应
CH20111249 新技术在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中的应用=New Technology Applied in the Project of West China Topographic Mapping at 1∶50000 Scale/李维森(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2010,35(6).-9~11,8
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简称西部测图工程)是填补我国西部1∶50000基础地理信息空白区的国家重大测绘专项,涉及区域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异常恶劣,常规测绘手段难以完成全部测图任务。集成航天遥感、数字航空摄影、航空航天合成孔径雷达、全球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利用多种已经发展成熟的和新型的遥感影像测图技术,是西部测图工程顺利实施关键所在。对西部测图工程中使用的这些测绘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些测绘新技术、新方法形成西部测图工程的创新技术体系,为西部测图工程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图软硬件系统,促进测绘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进步与升级。图1表1参8
♣西部测图 综合判调 稀少控制区域网平差
CH20111250 三维点位不确定性中的误差椭球与误差曲面关系研究=Study on Relation ship of Curving Study on Relationship of Curving Surface and Error Ellipsoid in Positional Uncertainty of Three-dimensional GIS/蔡剑红,李德仁(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12~13
随着三维GIS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三维位置数据的不确定性可视化显得非常重要。误差椭圆和误差曲线在平面上能用直观的二维图形对抽象的点位质量具体化、可视化,延伸到三维空间,则是误差椭球和误差曲面的可视化。首先推导出三维随机点的误差椭球和误差曲面方程,推证其在图形上的相互关系,并对其原理上的差异性进行讨论,认为误差椭球和误差曲面在实用上各有千秋,有着相互补充的作用。图2参12
♣误差曲面 误差椭球 点位误差
CH20111251 基于CUDA的并行空间计算=The Parallel Geometric Computation with CUDA/张韵(北京四维图新导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测绘科学.-2010,35(6).-26~28
基于GPGPU的并行计算是目前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针对空间信息处理中常涉及的算法,讨论了基于CUDA技术的算法并行化问题,并提出基于栅格的点集凸壳并行算法及并行耳三角剖分算法。经对实际数据的实验表明,基于CUDA的几何并行计算可以显著地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具有实际意义。图6表4参13
♣并行几何算法
CH20111252 基于ArcEngine与C#的生态信息图谱的工具集开发=System Developing of Eco-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upu Toolset Based on ArcGIS Engine and C#/陈菁,林忠弼,陈云良,江越(莆田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测绘科学.-2010,35(6).-70~72,19
以Visual Studio 2008 C#和ArcGIS Engine为开发环境,将海峡西岸城市群作为案例,利用ArcEngine的嵌入式GIS组件,建立海峡西岸生态信息图谱的工具集应用系统,实现对海西生态环境系统特征的提取、分类、处理、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通过建立图谱化工具集对生态信息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更加突出、简要和直观地反映出生态环境影响要素的变化情况,能够很好的展示区域动态发展趋势。图2参15
♣生态信息图谱
CH20111253 空间信息全球惟一编码G eoID模型初探=Preliminary Studies o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Global U-nique Code GeoID Model/程承旗,宋树华,濮国梁,万元嵬,董芳(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测绘科学.-2010,35(6).-73~75,264
为了解决由于不同数据模型中同一空间实体的编码不惟一而导致数据共享困难以及标识的静态性和无空间位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全球剖分格网的空间信息全球惟一编码模型(GeoID),并设计了该编码模型的系统架构,试图实现全球连续的、多层次空间信息的惟一标识。通过对遥感影像中的空间实体进行了编码探讨,结果表明空间信息全球惟一编码模型将大大加快信息的查询与检索速度。图6表1参18
♣全球剖分格网 空间多尺度性
CH20111254 ShapeFile格式数据与地理信息交换格式数据转换=Transfer Between ShapeFile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mat Data/肖强,赵国成,阚映红(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82~83
在对Shapefile数据格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ShapeFile格式数据向地理信息交换格式数据转换的解决方案,重点解决了转换过程中的数据结构转换、数学基础转换、属性信息转换和注记要素提取等问题。图2参7
♣数据转换 地理信息交换格式
CH20111255 T级影像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Multi-source T-class Images Database Management Platform/霍亮,刘桂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87~89,160
栅格数据如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等是重要的空间信息数据源。在分析了空间数据库存贮和管理技术基础上,基于对象关系模式的数据库技术,提出了一种支持T级数据、可扩展的、支持海量多分辨率多波段影像集成平台架构体系,并进行了多源海量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多源海量影像数据合理有效管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图6参9
♣多源海量影像数据 对象关系型 空间数据库 元数据
CH20111256 NLS问题的不适定性及正则化解算方法=I11-posed Property and Regularization Solving Method for NLS Problems/唐利民(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103~104,235
进一步完善定义了NLS问题的两种不适定性,对产生这两种不适定问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借助于正则化理论,通过添加稳定泛函,结合高斯-牛顿法,构造了不适定NLS问题的正则化高斯-牛顿法求解公式;解决了普通高斯-牛顿法在迭代过程中其Jacobian矩阵是秩亏或者严重病态导致的不能收敛的问题;给出了非线性秩亏自由网平差的正则化高斯-牛顿法步骤;以几个经典NLS问题为例进行了数值实验,说明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表3参9
♣不适定 正则化 非线性秩亏自由网平差
CH20111257 基于语义Web的地理服务发现框架=A Geospatial Services Discovery Framework Based on Semantic Web/郑孝苗,邬群勇(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10,35(6).-107~109,46
在传统Web服务发现架构中,仅凭接口参数的结构化相似度计算匹配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复杂地理服务的发现需求。结合语义Web知识,设计了地理服务发现框架,框架支持地理服务语义化描述、带有语义信息的服务注册、基于语义推理的服务发现。其中,服务匹配算法是服务发现的关键,基于传统的四级匹配算法,提出采用分级匹配思想,并在I/O匹配中利用本体分类树,将本体相似度求解转换为分类树中节点距离求解的方法的地理服务发现匹配算法。实例证明,改进的算法不但能区分匹配等级,而且能区分同一匹配等级之间的相似度大小,能较好地满足地理服务的发现的需求。图3参8
♣语义 网络地理服务
CH20111258 基于知识单元的自然语言结构化解析模型——以城市规划领域规则为例=An Analytical Model for Structuring Natural Language Based on Knowledge U-nit—Taking Domain Rules of Urban Planning as Examples/赵晓琴,孙毅中,薛晓蕾(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10,35(6).-110~113
将自然语言描述的知识规则应用于计算机处理时,需要将非结构化语言转换为结构化语言。对于面向特定领域的、具有空间关系的规则,还需要消除两种语言之间的空间信息语义障碍。以城市规划领域的知识规则为例,提出知识单元概念、构建具有空间关系的知识单元体系结构、提炼面向领域的知识单元组合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然语言解析模型,实现将自然语言描述的领域规则转化为知识单元组合模式,进而解析成面向 GIS查询、分析、操作的结构化的计算机语言。图10表2参10
♣知识单元 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模型
CH20111259 琼海市小城镇空间发展预测=Prediction on Spatial Development of Qionghai’s Towns/张王菲,徐丰,李琼(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114~116
在对琼海市的小城镇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原镇、博鳌镇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城镇建成区发展的最大规模,未来的发展模型,并与相应的规划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小城镇的发展预测是一种的可行的方法。图5表2参10
♣空间分析 城市规划
CH20111260 方差分量估计迭代算法收敛性分析与改进=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for the Convergence Performance in the Estimation of Variance Components/尚艳亮(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分院)∥测绘科学.-2010,35(6).-129~130
首先对方差分量估计中的收敛性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方差分量的收敛性和估计方程的摄动性有关。提出了改进收敛性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收敛的方法,用算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表2参10
♣方差分量估计 估计方程 摄动性
CH20111261 GIS空间分析建模技术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GIS Spatial Analysis Modeling/方芳,徐世武,万波(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137~138,163
分析总结国内外空间分析建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紧密结合各行各业应用的专业特色,建立能支持深层次应用的空间分析模型,提供方便的建模工具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将工作流、形式语言、空间算子重载等技术相结合建立空间分析模型的方法。参21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可视化
CH20111262 格网GDP空间分布更新模型研究=Updating Model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Grid-based GDP/梁大圣,赵荣,刘兴万,毕军芳(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学.-2010,35(6).-155~157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引入格网化的GDP能够反映某一阶段内经济数据的空间分布状况,可为区域发展提供及时的科学数据和决策依据。阐述了建立格网GDP更新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分析格网GDP更新的关键基础上,以简单比例模型和环境要素面积模型为蓝本,提出了一种按行政单元多边形不同区域分别进行处理的更新模型,并给出了实现更新的基本框架。经过验证,这种分区域处理的格网GDP更新模型在运算精度、运算复杂度、可操作性之间具有良好的平衡,可作为规则格网GDP更新的一般模型。图1表6参10
♣格网 地理信息系统
CH20111263 城市地理空间数据粒度的比较与确定方法研究=Research for Comparison and Definition on the Granularities of Urban Geospatial Data/廖玲玲,李军,朱元励,梅琨,张明华(温州医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173~175
以空间数据多边形的平均等面积圆直径作为粒度特征尺度,将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分成六个关键空间层次,并对各空间层次数据进行了粒度分析,建立了空间粒度与空间层次的数学模型。基于本研究确立的关键空间层次,以城市问题的研究精度作为选择条件,讨论了按粒度等级选择适当空间层次的方法。同时详细描述了利用GIS软件提取、制作各空间层次数据的具体技术步骤和方法。图4表2参7
♣空间粒度 空间层次 Voronoi图 地理信息系统
CH20111264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研究=Spatial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Level Based 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Henan Province/贺振(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系)∥测绘科学.-2010,35(6).-178~179,191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利用2007年河南省各市城镇化数据,分析了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99,达到显著正相关,呈现明显的全局空间集聚现象;其次,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分布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亦十分显著。总体上,城镇化水平分布呈正关联的地市数量明显高于呈负关联的数量。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城镇化水平快速全面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图3表1参10
♣空间自相关 空间格局 城市发展
CH20111265 基于矢量评估单元的模糊综合评价在GIS中的实现=Realization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ased on Vector Evaluation Graphics Using GIS Software/郑伟锋,郑先昌(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测绘科学.-2010,35(6).-183~185
模糊综合评价与GIS空间分析功能的融合应用,使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显示出强大的优势。由于栅格模型计算方便,目前GIS模糊综合评价中基本采用栅格评估单元,但栅格单元由人为指定单元大小,其单元大小和形状不一、边界复杂、空间运算时隶属度与权重等属性结构设计较难实现,大大限制了其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介绍了在GIS中采用矢量评估单元实现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探讨了在矢量评估单元的属性结构中设计单元的隶属度和权重等属性的关键技术,为矢量评估单元在GIS模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图3参11
♣模糊综合评价 空间分析 矢量运算
CH20111266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更新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Spatio-temporal Data Model on Updating of Forest Resource Spatial Data/赵春燕,李际平,王国华,李建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测绘科学.-2010,35(6).-189~19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统一存贮、管理和数据更新,但往往缺失时间数据,较难实现历史查询。以森林小班数据为例,分析林木自然生长以外数据更新的空间形态变化,使用图论对森林资源小班数据更新的时空信息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森林资源更新的时空数据模型,此模型能够方便地进行历史查询分析。图5表6参9
♣时空数据模型 森林资源 数据更新 图论
CH20111267 GML存储方法分析研究=Analysis on GML Storage Methods/张书亮,孙玉婷,闾国年(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10,35(6).-194~196
针对GML存储的研究现状,分类并研究了基于对象关系数据库和XML本原数据库的4种GML存储方法,并在深入分析其优势和缺陷的基础上,从面向GML的数值查询、空间查询、结构查询、空间索引的支持程度以及文档还原能力几个方面,对现有的存储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GML存储研究不应当仅局限于GML文档的“存”,更应当关注存储后的“取”等应当进一步关注的关键技术问题。图1表1参17
♣本原数据库 存储方法
CH20111268 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和业务系统构建研究=Systematized Techniques and Oper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Informatization of Aerial Survey Production/白建荣,孙承志(甘肃省地图院)∥测绘科学.-2010,35(6).-197~199,214
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构建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以DEM、DOM、DL G、DRG产品(即4D产品)的航测生产与管理过程为对象,从生产与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网络化、数据传输的智能化、技术流程的一体化、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生产作业的规模化等方面,研究了面向信息化测绘的航测生产技术体系相关流程改造、关键技术解决思路、业务系统构建方式。并通过甘肃省地图院信息化航测生产技术体系应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生产试验和规模化的生产运行,提出了可进行推广的解决方案。图2参7
♣信息化航测生产 技术体系 业务系统
CH20111269 WebGIS的测绘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Realization on WebGIS Management System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ormation/袁进军,郭贵海,侯英敏,刘鹏,唐雪海,冯仲科,何诚(北京林业大学测绘与3S技术中心)∥测绘科学.-2010,35(6).-200~202
对测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紧密结合当前的测绘信息化现状,设计了系统的逻辑架构、软件架构、网络架构、数据组织、平台结构和软硬件环境,并对系统的安全性控制进行了论述,实现了一个具有合理负载,维护方便的测绘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测绘资源并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系统的投入运行,实现了跨部门的测绘信息共享。图2参12
♣管理系统 测绘信息 空间数据库技术
CH20111270 省域架构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探讨=Construction Emphases of the Basic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Platform on a Province Area/袁超,余静,王斌(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测绘科学.-2010,35(6).-203~205,196
为了有效满足重庆市城乡建设管理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强烈需求,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完成了从数据标准制定、质量检查、数据建库、管理维护、发布服务等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就在建设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建设思路提出探讨,提出一个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成功的新模式。图6参12
♣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数据质检 数据库管理
CH20111271 基于GIS和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s Allocation Based on GISand Ant Colony Algorithm/许婷,盛明,娄彩荣(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206~208
应用Arc GIS9.3桌面软件,在可视化的地理环境中实现了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中心位置预选;然后基于蚁群算法的最短路径构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目标函数,在VB开发环境中,运用Ma PObjects组件,实现了GIS环境下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基于GIS平台进行选址,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等优点,并将GIS和蚁群算法结合,在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上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为物流配送中心优化提供了条件。图6参7
♣地理信息系统 蚁群算法 物流管理
CH20111272 地理信息服务集成的级联模式及其应用=Cascading Model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 Integ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吴华意,刘哲,徐开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10,35(6).-212~214
基于服务的架构(SOA)和Web Services技术的发展,为空间信息领域应用Web Services技术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对外提供服务并且广泛互联成为可能。但是,某些特定的应用未必需要广泛的互联和过分的通用。探讨一种基于服务思想的GIS实现模式——级联服务模式。级联服务继承了面向服务思想的优点,较好地满足轻度耦合的集成应用。结合地理信息领域特殊的行业背景,级联服务能够有效缩短系统开发周期、减少开发人员工作量,是一种适度的系统架构方案。图6参8
♣级联模式 地理信息服务集成
CH20111273 浅析Cairngorm框架在基于RIA网络GIS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Cairngorm in WebGIS Based on RIA/汶博,龙明,王青山,李晓刚(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215~216,252
介绍了基于RIA网络GIS,分析了该模型开发中的瓶颈问题,并针对瓶颈问题,引入了Cairngorm框架模型,设计出基于Cairngorm框架的RIA网络GIS的通用模型;提出了改进版的基于Cairngorm框架的RIA网络GIS模型。试验表明,一方面,该框架结合J2EE或.Net等技术,从很大程度上快速、安全地实现了网络GIS海量数据的通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RIA网络GIS团队的协作开发,提高了RIA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图3参6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CH20111274 面向突发事件的地理信息服务研究=G 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Emergency Response/刘晓东,朱翊,孙立坚,柳棽(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政府地理信息中心)∥测绘科学.-2010,35(6).-219~221
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提出了面向突发事件的地理服务的特点。设计了面向突发事件的地理信息服务的4个主要功能模块,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信息定位、突发事件地理信息标注、突发事件信息查询与统计和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地理信息分析。最后实现了应急地理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图5表1参11
♣突发事件 地理信息服务 空间分析
CH20111275 南宁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Design and Building of Nanning Basic Geographic Geodatabase/阮明,黄炳强(南宁市勘测院)∥测绘科学.-2010,35(6).-222~224
提出了建设南宁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原则、标准和目标,介绍了数据库的建设过程。重点论述了建库中的数据规范、数据转换和数据更新等几个关键环节,并探讨了在数据库更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今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图4表1参7
♣基础地理数据库 数据转换 数据规范 数据更新
CH20111276 地理数据编码方法GeoRSS初探=Primary Exploration of the Approach of Geographic Data Encoding GeoRSS/龙岳红,王科,唐争气(湖南城市学院城市建设系)∥测绘科学.-2010,35(6).-225~227,249
GeoRSS是一种向图像,文字和其他数字信息添加地理坐标的计算机标准的新兴技术。目前Yahoo、Microsoft和Google公司均已支持GeoRSS格式的数据。从GeoRSS模型、核心概念、编码方式三个方面对GeoRSS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为学习和应用GeoRSS提供一些参考。图5参8
♣地理标注语言 GeoRSS标签 地理数据编码
CH20111277 MOTS算法在空间分区问题中的应用研究=Application of MOTS Algorithm in Spatial Districting/刘洋,兰泽英,秦亮军(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科学.-2010,35(6).-228~232
空间分区问题是将基本的空间单元遵照多个规划准则组合成若干较大簇即空间区域的过程,保证区片的连续性是其空间硬约束条件。近年来,空间分区问题在政治选举区域划分,市政公共设施选址布局,社会紧急服务以及商业销售区域的划分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目前,空间分区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缺乏较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而且其应用也大多集中在传统领域。为此,对空间分区问题的通用模型进行了总结,并对多目标禁忌搜索算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流程和核心问题作了详细阐述,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江夏区高产农田整理区片自动划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图10表1参21
♣空间分区 搜索算法 土地整理
CH20111278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co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Software Based on AHP-Fuzzy and GIS/刘亮,唐海萍,李滨勇,闫玉春(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10,35(6).-233~235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Fuzzy(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实现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软件,在软件中将二者进行了算法实现,并结合GIS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将AHP-Fuzzy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运算结果可视化。并利用锡林浩特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若干野外调研数据对该软件的功能实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满足草地管理和决策人员的需要,该软件可以实现对单个指标的评价或几个指标组合的评价,是一个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很好平台。图6表5参9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层次分析法
CH20111279 Excel环境下的条件平差可视化解算=Visualized Calculation of Condition Adjustment Based on Excel/李刚,杨建华(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测绘科学.-2010,35(6).-242~243,224
在测量平差学习中,相当多的计算工作是矩阵转置、求逆、相乘等,人工解算繁复又容易出错。虽然有各种平差软件可以进行解算,但是一般过程均为隐含式的,不利于测量初学者掌握测量平差原理。利用Excel内置函数中的矩阵运算功能处理测量平差计算,并以高程控制网条件平差的解算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及技巧;不仅增加了测量平差原理可视化,而且使得平差计算更加简便和快捷,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图5参7
♣条件平差 可视化 数据处理
CH20111280 Native XML存储管理技术的GML应用研究=Native XML Storage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an Extension of GML/兰小机,王志红,张亦汉(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244~246
XML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数据交换和存储领域。NXD是专门设计用于存储XML数据的数据库,其特点是以XML数据自身的形式来存储XML数据;XQuery查询语使得不同的XML数据管理系统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向用户提供访问接口。基于以上XML存储管理技术,实现了GML本原存储,深化研究并拓展了基于XQuery的地理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实现对GML地理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图1表1参12
♣存储管理技术 数据库
CH20111281 Skyline和ExtJS的企业级三维GIS设计=Design of Enterprise Three-dimensional GIS Based on Skyline and ExtJS/胡英杰,吴健平(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10,35(6).-247~249
企业级三维GIS不仅能实现地理数据和空间服务共享,还能以三维方式直观地展现复杂的空间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Skyline和ExtJS的企业级三维GIS设计方案。该方案在Skyline软件已有的三维GIS功能基础上,利用ExtJS开发地理数据和空间服务共享模块。说明了方案的具体设计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图3表1参11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CH20111282 AJAX技术及其在农业WebGIS中的应用=AJAX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WebGIS/陈鹏翔,盛建东,武红旗,蒋平安(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257~258,211
介绍了AJAX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工作流程,并使用北京超图SuperMap.Is.Net作为GIS开发平台,在研究了AJAXControls控件的工作原理后利用该控件,结合JavaScript和Asp.net技术,完成了基于WebGIS的农业施肥决策系统的开发。图2参12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 农业应用
CH20111283 基于BPEL的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研究与实现=Researchand Realization of Composi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ervices Based on BPEL/承达瑜,王发良,周治武,韩刚(中国矿业大学)∥测绘科学.-2010,35(6).-259~261
地理信息服务发展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单独的地理信息服务能力有限,需要对其进行组合来满足用户需求。在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基于工作流技术在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户参与组合的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简化框架,并结合实例详细讲述了基于业务流程处理语言(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BPEL)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过程。最后,对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发展思路和进一步的研究路线进行了探讨。图3参12
♣地理信息服务 服务组合
CH20111284 测绘专业中的科研促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Stud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Promote Teaching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孔维华(山东理工大学建工学院)∥测绘科学.-2010,35(6).-267~268
测绘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主要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为此,一方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增加学生接触实际、参加科研课题的机会。作者结合所做项目探讨了部分测绘课程中科研促进教学的实施方法与体会,对完善和提高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图5参7
♣测绘教育 课程教学
CH20111285 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测绘科学技术新进展=The Newest Progress of Surveying&Mapping Oriented Informatization Stage/宁津生,王正涛(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5~10
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测绘学科现已逐步实现从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新阶段的转化与跨越。综述了信息化测绘发展进程中相关测绘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其中包括卫星定位测量、航空航天测绘、数字化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和海洋与航道测绘等,并阐述了在其学科发展中呈现出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带动能力。图24参11
♣信息化测绘 卫星定位测量 航空航天测绘
CH20111286 地理信息科学方法论案例研究=Case Study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Methodology/齐清文,邹秀萍,徐莉,彭唬,程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测绘科学.-2010,35(5).-11~17
针对地理信息6种科学方法中的4种和7种技术方法中的4种进行了案例研究。其中图形/图像思维方法的案例是纵向岭谷区通道-阻隔理论的形成和北部湾M型战略的建立;数学模型方法的案例是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和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模型;地学信息图谱方法的案例是黄土高原地貌形态图谱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智能分析与计算方法的案例是旅游出行辅助决策分析和县级农业对弈决策分析;地理信息采集和监测技术方法的案例是森林火灾自动监测与报警系统;地理信息表达技术方法的案例是中国资源环境电子地图集;地理信息服务技术方法的案例是基于CNGI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服务系统;地理信息网格技术方法的案例是基于中国国家网格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图13参16
♣地理信息科学 方法论
CH20111287 GIS中随机误差点位不确定性描述法研究=Uncertainty Description of Random Error Point in GIS/蔡剑红,李德仁(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18~20
考虑到GIS分析决策时后续计算的简便性,以及不确定性描述的简单性,罗列了点位精度描述的多种方法,包括数学描述以及计算置信度的方法,用直观的二维(三维)图形对抽象的点位质量可视化,并进行分析比较。为简化各种描述点位精度的置信度计算,以采用k值所对应的描述误差椭圆的概率值为置信度为前提,对各种描述方法进行分类和比较,得出结论:在各种描述点位精度的方法中,点位均方向误差和误差区间,形式很简单,容易描述和参与计算。其中,点位均方向误差和区间表示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简易性、灵活性、优势互补性,很适合来描述GIS中随机误差点位不确定性。图5表1参11
♣误差椭圆(球) 点位不确定性
CH20111288 信噪比检验法跟踪评估序贯平差质量研究=Study of Quality Tracing to Sequential Adjustment Based on Signal-to-noise Ratio/顾勇为,归庆明,隋立芬,郭建锋(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54~55,38
序贯平差有一套规律性很强的递推公式,易于编程实现且占用较小的内存,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随着序贯进程的发展,观测信息不断丰富,使平差质量逐渐变好。对序贯平差质量跟踪检验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信噪比统计量,跟踪序贯平差过程评估中各待估参数估计质量的方法,并据此确定序贯平差进程的终止方式,在确保平差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计算的工作量。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信噪比指标对序贯平差质量变化十分敏感。图1表2参7
♣序贯平差 信噪比检验 复共线性 参数估计
CH20111289 统计检验抗差估计新方法研究=Research of a New Robust Estimation Based on Statistical Test/郑勇波,周命端,文鸿雁(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测绘科学.-2010,35(5).-72~73
20世纪60年代数学家重新从广泛的意义上提出非最小二乘估计问题,并已在抗差估计中取得重要的进展。从1980年起,抗差估计理论开始被引入测量领域,并出现了许多方案。依据统计检验,结合IGG1区间划分的部分思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定权思路,给出了一个简要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将提出的方法与经典的IGG1方法进行了比较,对它的抗差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一个经典算例,表明新方法具有准确定位粗差的优点。图1表1参5
♣抗差估计 统计检验 粗差
CH20111290 语义地理信息服务集成框架研究=Geography Information Service Integr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Semantic Web Technology/刘勇,李成名,印洁(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2010,35(5).-74~76
分析地理信息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语义web服务和地理信息服务集成研究进展,讨论了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的概念、特征,提出了一个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框架和研究内容。图1参13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 地理信息互操作
CH20111291 国家标准修订研究与实践=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National Standard Revision/苏山舞,于荣花,殷红梅,李莉,邓国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学.-2010,35(5).-86~88
国家标准应根据技术发展及时修订,以保证其适应性,归纳了国家标准修订的一般要求,提出了国家标准修订具体方法,并以国家标准《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为例展现了两项国家标准修订整合为一项国家标准的具体过程。表1参3
♣国家标准 数字地形图
CH20111292 测绘行业涉密计算机安全审计技术研究=Audit Technique on Secret Computer in Industry of Surveying&Mapping/翟永,刘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测绘科学.-2010,35(5).-106~108
根据测绘行业数据成果安全保密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规则库的涉密计算机安全审计系统。分析了审计系统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方法以及相互关系,给出了该系统的集成和管理方法,特别是结合实例讨论了规则库的设计。图1参5
♣计算机犯罪 安全审计 保密管理
CH20111293 ArcSDE与Socket通信机制多源空间数据混合集成研究=Research on Hybrid-integration of Multisource Spatial Data Based on ArcSDE and Socket/孟令奎,周杨,李继园,朱长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128~130,225
随着当前异构空间信息源的快速增多,GIS系统中如何有效地集成和整合应用多源空间数据成为GIS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之一。分析和研究了当前几种常见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方法,借鉴并吸收这些方法的优点,结合空间数据应用的实用性,提出了通过基于ArcSDE和Socket通信机制的混合中间件来实现实时多源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利用ArcGIS Server提供非实时空间数据服务的解决方案,并对二者进行有机的整合。基于所提出的多源空间数据混合集成机制,构建了MODIS水利应用与发布平台并实现了高效的应用,该平台的应用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该集成方法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针对集成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图5表1参9
♣多源空间数据 混合集成
CH20111294 直线与缓和曲线斜交的直接解算法=Direct Arithmetic of Skew Intersection of a Given Line and the Designed Spiral/覃辉(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建筑工程系)∥测绘科学.-2010,35(5).-133~136,201
提出了缓和曲线的拟合圆弧的概念,首先确定直线与拟合圆弧的交点,将拟合圆弧的交点桩号作为直线与缓和曲线交点的初始桩号,算出其中桩坐标与走向方位角,再由初始交点向直线作垂线算出初始桩号的改正数,实现了交点桩号的直接解算。图3表7参6
♣拟合圆弧 垂线方程
CH20111295 一种改进的快速特征点匹配方法=An Improved Algorithm for Fast Feature Point Matching/李玉潮,杜丙新,黄培之(郑州测绘学校)∥测绘科学.-2010,35(5).-137~139
基于层级式K均值聚类的分类树算法能对特征点实现快速分类。然而,当用该方法进行特征点匹配时不仅会产生大量误匹配点,而且还会丢失许多匹配点。对该方法进行研究后,从建树和匹配两个方面对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适合于特征点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分类树算法能够在保持原算法匹配速度快特点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误匹配率和漏匹配率。图4参7
♣特征点匹配 分类树 聚类
CH20111296 面向服务架构下主动地理信息服务模型研究=Research on Active Military Geography Information Service Model upon on Service Oriented/王珂珂,张立朝,王青山(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146~148
通过引入服务的主动发现、定制、加载与使用机制,支持新服务、新应用的按需创建,为用户发现、定制和运行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从而改变当前用户只能被动地使用现有服务的应用模式,以应对信息化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主动型的地理信息服务在Web服务框架模型、基础协议的基础之上,增加识别用户需求和处理的能力,使用户能够根据特定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使服务能够自动适应用户的需求。讨论了面向服务架构下的主动地理信息服务模型,该模型以Web服务技术为支撑,以扩展的UDDI等协议为规范,并对该模型进行测试,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主动式的地理信息服务。图6表1参11
♣面向服务架构 主动服务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
CH20111297 城市人口疏散网络中路线选择的最优化分析=Optimum Analysis on the Route Selection in Population Evacuation Network of Urban/王锐,白玲,马德涛,公茂玉(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149~151
路线的选择是城市人口疏散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从疏散网络的视角,对人口疏散路线的选择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4种疏散路径分配模型,并对疏散路径的最优化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无约束的疏散网络模型,实现了疏散路径的最优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图7表2参7
♣人口疏散 路线选择
CH20111298 CAD到GIS的批量转换方法比较及其基于ArcEngine的实现=Comparison of Methods on Batch-conversion from CAD to GIS and Its Realization Based on ArcEngine/周张琪,彭明军(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161~163,230
由于CAD与GIS的数据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使得CAD数据不能很好地满足GIS用户的需求;而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基础地理数据是以CAD的数据格式存在的,所以大批量的数据转换变得尤为必要。主要介绍了CAD与GeodataBase数据模型及其区别和目前进行CAD到GIS数据转换的几种方法及其比较。并结合武汉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实际,采用AE二次开发方式实现了对武汉市基础地形图的CAD数据到Geodatabase的批量数据转换。图7表3参6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转换
CH20111299 三维巷道模型研究=Study of the Model of Three-dimensional Lane way/周华平,林浩伟(中国矿业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178~179
针对目前所提出的三维巷道模型算法较为复杂,算法针对不同巷道通用性不强,甚至有些还需要虚拟现实硬件设备配合等不足,通过对矿山巷道的特点及基本形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巷道中轴线的三维坐标和巷道掌头的三维坐标,通过构造几何图形和近似坐标轴,再沿中轴线加载截面的巷道三维模型的算法思想。该模型为巷道的虚拟漫游提供了一种直接简便的算法。图3参9
♣数据模型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矿山地理信息系统
CH20111300 SkechUP和ArcEngine二三维联动系统探讨=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2D and 3D Interactive System Based on Sketch Upand Arc Engine/丁宁,孙英君,郝光荣,王倩(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183~184
目前,较为成熟的三维建模软件如3DMax等,能够得到较为精美的三维模型,但缺乏一定的空间分析功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具备较为理想的空间分析功能,但已发展的三维模块,在可视化上欠缺美观及真实感。单方面依赖于三维系统,往往令使用者无法纵览全局,造成一定的迷失感。通过二三维联动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利用Sketch Up进行三维模型的建设,并作为符号导入到符号库,进行三维模型的批量生产。图2参6
♣空间分析 三维建模
CH20111301 3S智能化旅游规划信息系统构建=Framework of Tourism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lligence of 3S/孔雪松,刘艳芳(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193~195
结合3S技术的基本特点,针对当前旅游规划的时空性、关联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指出建立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基于旅游规划的信息化、技术化需求,构建了基于3S智能化的旅游规划信息系统结构的3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数据采集与存储、空间分析与查询、情景模拟与辅助决策等功能的实现。图2参10
♣3S技术 空间分析 旅游信息系统
CH20111302 基于GIS的直管公房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Design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State-owned Real Estate on GIS/吴天君,田智慧(信息工程大学)∥测绘科学.-2010,35(5).-196~198
直管公房是重要的国有资产,具有点多、分布面广、管理困难等特点,结合郑州直管公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践,讨论了基于WEBGIS的系统实现方式,分析了系统的结构,讨论了数据库的设计和MIS与GIS的集成的技术途径和实现方法。目前,该系统已经在郑州市全面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直管公房的管理效率。图3参5
♣系统设计 房产管理信息系统
CH20111303 Flex框架下网络视频GIS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Web-based VideoGIS Using Adobe Flex/宋宏权,孔云峰(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208~210,151
视频GIS支持地理视频数据的管理、发布和交互操作,应用于线形设施管理、地理教育等领域。尝试在Flex框架下开发网络视频GIS。基本思路是:使用Adobe FMS发布FLV格式的视频数据,使用ArcGIS Server9.3发布地理空间数据和视频轨迹,通过HTTP协议来获取XML格式的地理视频语义描述,运用网络多媒体开发工具Adobe Flex整合视频、地图和语义描述数据,进而实现地理视频数据的分发、管理、查询检索、跟踪播放和交互索引等功能,并以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Flash发布给用户。软件开发实验表明本技术方案是可行的。图3表2参10
♣地理视频 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
CH20111304 TerraExplorer Pro和ArcGIS Engine三维GIS系统设计与实现=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GIS Based on TerraExplorer Pro and ArcGIS Engine/王昌翰(重庆市勘测院)∥测绘科学.-2010,35(5).-211~213,241
TeaExplorer Pro是功能强大的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其特点是以三维的形式集成与管理多数据源空间数据,并具有三维空间分析功能,ArcGIS是目前开发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主流平台,提出了将二者有机结合,利用Terra-Explorer Pro和ArcGIS Engine组件构建三维GIS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图5表4参8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CH20111305 基于MATLAB的水准网经典平差系统的开发和应用=Exploiture and Application of Classical Adjustment System of Elevation Net Based on MATLAB/王磊,谭志祥,张鲜妮,李培现(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10,35(5).-223~225
一般情况下间接平差模型在平差前都给出参数的近似值,由于水准网观测值总能够由参数近似表示,在平差前可以不给出参数的近似值,直接进行平差,平差值为参数的估值。因此通过对间接平差模型的简化,基于MATLAB语言的丰富的数值计算功能和独特的GUI功能实现了任意网形的自由水准网、附合水准网经典平差系统的开发。用假设检验理论对平差结果从理论上进行可靠性分析,并用一个实例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平差结果是可靠的,系统可以对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以及等外任意网形的自由水准网、附合水准网进行经典平差,平差结果可靠。图3表2参6
♣水准网 间接平差 平差模型
CH20111306 “数字东营”框架体系及其建设管理=Research on Digital Dongying Architecture &Its Building Management/范海英,朱勇,赵军(辽宁科技学院资源与建筑工程系)∥测绘科学.-2010,35(5).-242~244
主要对“数字东营”框架体系及其建设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包括网络体系、支撑平台、资源开发和应用服务的城市信息化体系框架建设。图2表1参10
♣城市信息化 总体规划 数字东营
CH20111307 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与对策=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n Questions Existing in Graduation Project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Speciality/何立恒,王志杰,鲍其胜,华安中(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245~246,204
从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现状出发,对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制度、教师和学生等方面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从制度保障、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进行探讨。参5
♣测绘工程 测绘教育
CH20111308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iscuss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Surveying Adjustment/张俊,张鹏飞(贵州大学矿业学院测绘工程教研室)∥测绘科学.-2010,35(5).-247~249
测量平差课程作为测绘类本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对本学科提出的新要求。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参5
♣测量平差 测绘教育
CH20111309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构建=Establishment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 GIS Specialty/郑贵洲,赵雷(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250~253
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学科,GIS人才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掌握过硬的实践技术,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方面的作用重大。在分析国内外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GIS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探讨了GIS主要实践能力,阐述了GIS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GIS实践教学模式。认为GIS教学必须以理论为指导,以技术为核心,积极开展GIS实践创新。图4表1参12
♣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教育
CH20111310 测绘类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三保单”模式探索=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ork-integrated Learning“Three Policy”Model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of Mapping Class/李聚方,周建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科学.-2010,35(5).-254~256
测绘类职业院校学生工学结合期间,由于野外作业和工程施工测量高危险作业环境的特点,常常发生人身伤亡或致残现象。为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探讨了“三保单”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三保单”是指企业保险单、学校保险单和学生自购保险单,它是职业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更是保障“工学结合”顺利实施的一种手段。图2表3参5
♣测绘教育
CH20111311 基于边集数组的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算法实现=Algorithm of Searching for Minimum Independent Closed-loop Based on Array of Edge Set/叶宝,陈义(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绘通报.-2010(12).-37~39,61
控制网的闭合差检验是平差计算前的一个重要步骤,目的是发现原始观测数据中的粗差并予以剔除,并评估外业观测的质量。根据测量控制网的数据结构特点,提出基于边集数组存储结构的控制网最小独立闭合环搜索算法的实现原理及具体过程。最后通过不同算例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图3表2参7
♣数据结构 边集数组 最小独立闭合环
CH20111312 工程测量课程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Practice and Study of Research Type Teaching for Course Engineering Survey/谭衢霖,杨松林,王斌(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测绘通报.-2010(12).-69~72
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围绕上述理念,工程测量研究性教学实施采用了启发式、互动式、自主式和探索式等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实施研究性教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比过去更加扎实,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参7
♣工程测量 测绘教育
(1230~1312 李梦丹)
CH20111313 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的一种方法=Method of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Forecasting Analysis/李水旺(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朱长青,张晶∥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1).-0054~0057
地理空间情报是对影像和地理空间信息的发掘和分析。其中,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是决策的基础。传统的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大多是基于逻辑思维的定性研究,此处提出了一个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的模型——因果关联图,同时给出了计算预测事件可信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定量、简捷、快速、有效地实现地理空间情报预测分析。图3表5参5
♣地理空间情报 影像 预测分析
CH20111314 一种网状GIS软件项目管理方法=Network-centric Project Management to GIS Software Development/李爱光(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1).-0058~0065
软件项目管理是实施软件工程的核心,GIS软件是以地理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空间数据的多维特性以及地学方法本身的复杂性等决定了GIS软件项目管理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实施更为复杂。通过与一般软件项目管理的对比分析,指出GIS项目管理要关注过程;简要介绍常规GIS项目管理线的设置,探讨了不足;提出了一种网状的GIS软件项目管理方法,核心是管理线设置。详细论述了管理线实施的过程、内容与重点,突出了计划、设计、实施与回溯4个环节。图2参7
♣软件开发 地理信息系统 软件工程 项目管理
CH20111315 基于GeoJSON的WFS实现方式=The Realization of WFS Based on GeoJSON/陈德权(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1).-0066~0069
WFS是OGC空间数据互操作的主要规范之一。研究了最新的地理数据格式GeoJSON,结合GML分析了两种数据表达的差异,指出GeoJSON在网络数据传输上的优势。从标准的WFS出发,提出和设计了一个基于Geo-JSON的地理数据传输格式的WFS实现框架。最后通过浏览器客户端调用WFS服务接口,验证了所提出的WFS体系架构,为WFS互操作规范的实现开辟了另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图3参6
♣开放地理信息 地理数据 数据格式 网络要素服务
CH20111316 时间拓扑关系在单个要素历史管理中的应用=Individual Feature History Management Based on Temporal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严薇,孙群(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李颖∥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1).-0075~0078
当前的GIS大多基于图层的技术实现历史变化信息的管理,不具有存储单个要素时空属性的机制。对此,改进了ISO的时间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时间拓扑关系模型,目的是便于对单个要素的历史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单个要素的历史信息查询。图8参5
♣时空变化 历史信息 时间拓扑关系 历史管理
CH20111317 让城市更智慧=Making the City Smarter/王家耀,刘嵘,成毅(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2).-79~83
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中国“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发展和产业化,为解决“数字城市”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就导致了“智慧城市”的提出。“数字城市”必然走向“智能城市”,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同于“数字城市”的新特征。物联网与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战略技术支撑。“智慧城市”的应用涉及到城市运作的方方面面,其根本目的与任务是让城市更智慧,本质是让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更智慧。图1参4
♣数字城市 智慧城市 物联网 云计算 数字空间
CH20111318 梯形面片数据模型及其空间运算应用=Trapezoidal-mesh Based Data Model for Spatial Operations/王结臣,崔璨,陈刚(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2).-141~145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梯形面片的空间运算方法,该方法将多边形要素预先分解成一系列的梯形面片,后续的空间运算将不再基于原始多边形要素进行操作,而是对分解产生的梯形面片进行更为简便的计算处理。梯形面片模型结合了常见矢量数据模型数据精度高、栅格数据模型运算简单等优点,在执行相关空间运算中与常见矢量和栅格模型相比具有优势。详述了该数据模型,并以点面包含分析和多边形叠置分析等实例探讨了其在空间运算中的应用,测试与分析表明该方法兼具数据精度高、算法实现简单等优点,能较有效地提高空间运算的执行效率。图7参14
♣空间数据模型 多边形叠置分析 空间运算
CH20111319 带多个空洞的面对象间拓扑关系的层次组合模型=Hierarchical and Combinational Model of Regions with Holes’Topological Relations/谢俊平,杨敏华(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2).-146~149
空间拓扑关系描述是空间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类的认知概念一致的,在空间数据查询与挖掘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很多学者研究了不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但对于带空洞的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研究甚少。首先回顾了现有模型,并指出了各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根据简单面对象的8种基本空间拓扑关系,对带多个空洞的面对象的拓扑关系进行了层次组合分析,提出了一种能描述带多个空洞的复杂面对象间的拓扑关系的层次组合模型。该模型能描述带多个空洞的复杂面对象间的所有拓扑关系,而且不因面对象中空洞的编号顺序不同导致模型所描述的结果不同,同时也弥补了4-4ID模型只能描述带一个空洞的面对象的不足。图2参11
♣面对象 拓扑关系 层次组合模型
CH20111320 自定义空间数据格式的扩展与应用=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Customized Spatial Data Format/陈振,陈荣国,谢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1,28(2).-138~140
针对商业GIS软件缺乏对自定义空间数据格式的支持能力,提出了利用OGR自定义数据源来实现GIS软件对自定义空间数据格式支持。并以ArcGIS平台为例,将OGR数据模型在数据组织、几何模型、属性信息和空间参考信息等方面转换为ArcGIS软件空间数据模型,使Arc-GIS具备了访问OGR自定义空间数据格式的能力,实现了自定义空间数据格式的扩展与应用,体现了开源GIS软件和商业GIS软件协同工作能力。图5表3参8
♣自定义数据格式 空间数据模型 开放GIS
(1313~1320 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