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 00:54:47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师教学

王 军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陕西西安710077)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翻译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翻译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考察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学生普遍认为翻译最难学,也最枯燥,教师也普遍感到翻译课不好教,既费时又费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机械的将翻译技巧灌输给学生,而学生缺乏主动吸收这些知识的积极性。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分析将多媒体网络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如何将多媒体网络应用于翻译教学。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主要使用黑板和粉笔,另加一本教科书或印发的翻译练习资料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内既要教授翻译理论还要组织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涉及更多的双语对比、文体修辞和语篇翻译的相关知识。学生课外的作业主要是教师布置的一些有限的机械性英汉互译练习,教师对作业的讲解多以语法错误分析和近义词辨析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内容有限,课内翻译练习量也有限。

(2)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难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翻译教材都由两部分组成,即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但是却将理论和实践分成两个部分,造成了两者的脱节,理论不能够用于指导实践。翻译实践部分多为从散文或者小说中提取的句子或者篇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因此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并不能够适应毕业后的工作需求。

(3)传统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教材。教材包含有例句和相应的翻译。这会导致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①学生不需要思考,一眼就可以看到例句和其翻译,这样就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会认为翻译其实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在考试或者实践中,其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②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会给学生一种照本宣科的印象。学生会认为有没有老师都一样,完全忽略了老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所起的启发性作用。

二、将多媒体网络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可行性

自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育”阶段CALI(com puter—assisted language instruction)到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竭力倡导的IITC(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语言教育和研究者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明确提出:“我们认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以课堂教学与在校园网上运行的英语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主要发展方向。”[1]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推进,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及测试在国内大专院校日益普及,几乎所有的大专院校都建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这就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多媒体环境首先可以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翻译知识的传播者和呈现者,而是从“教”变为“导”;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2]。在老师给出一个翻译例句后,学生需要进行主动的思考,从而得到译文。而不像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其完全从课本上一眼看到结果,但是过去以后,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印象。

其次,多媒体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扩大教师的知识范围。计算机和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素材,不仅包括文学,还包括科技、经济、管理 、外交 、外贸、金融、法律、军事、教育 、影视 、媒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使得教学工作更加贴近实践,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且避免了仅翻译文学作品而经常产生的枯燥感。另外,多媒体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教师需要广泛阅读,熟悉各种文本的体裁特点,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得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合格的译者。

再次,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让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只要坐在教师用机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点,将相应的翻译教学素材呈现在每个学生电脑上,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而学生在计算机模拟的现实世界学习翻译技能,能更好地感知客观世界[3]。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选择适当的文本进行翻译,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在毕业后需要进行繁重的翻译工作。信息时代的译者,如果仅通过传统、常规的方式积累知识,熟悉所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就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节奏,也难以满足信息时代翻译工作的要求。一名合格的译者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英语、汉语水平,还应该具有利用网络获取、存储、提取信息,并进行检索和咨询的能力,以不断提高自身语言之外的知识水平[4]。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师应在传授各种翻译方法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常用的在线词典、翻译软件与搜索引擎,从而准确、快速地完成翻译任务。而这一切都是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前提。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翻译教学设计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翻译教学一般都是以课本为基础。虽然其它课程教材,比如大学英语,都配备有光盘等教学软件,但是在目前,翻译教材都还是局限于纸质文本,没有任何电子素材。因此,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翻译教学,教师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翻译教学课件的设计。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适当扩充教学内容,比如说实用性文体的翻译,从而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其实际翻译能力。其次翻译教学课件,要尽量利用图片、声音、动画甚至视频影像对学生的大脑形成多种感官刺激,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许多难以理解的翻译理论变得生动有趣[3]。在内容上,既要对英汉互译常用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纳和讲解,又要针对各种文体补充相关的文化及背景知识,从而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而不是死板硬套翻译方法和技巧。

其次就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拿到一个句子或者段落后,需要独立思考,才能得到最终的译文。而教师可以对这一过程进行监控,掌握学生的思路,及时发现学生所犯的错误,在网络上进行公开修改,从而使学生能够加深印象,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另外,教师也可以挑选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译文,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点评。好的话,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进行最终的评说。教师的存在不再使学生产生焦虑感或者畏惧感,相反能促使课堂内形成轻松的翻译气氛,消除了以往的隔阂和限制[5]。

最后,一个好的翻译老师不应该只教学生书本上的翻译方法,还应该传授高效,准确的翻译手段。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当前的翻译工作已经不局限于一支笔,一张纸,和一本字典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大量的,各种题材的资料需要翻译。首先,一个译者不可能掌握各个专业的全部术语,甚至有一些词根本还没来得及被录入到字典中去。其次,单纯的依靠人工进行翻译,效率十分低下。据统计,一个好的译者,一个小时最多翻译500个汉字,且不能够保证不出现任何错误。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除过书本上的翻译技巧,老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借助互联网进行翻译,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在线字典和搜索引擎,比如中国译典和谷歌,并要求学生借助这些网站进行翻译实践,从而尽快进入角色。另外,老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比较好的翻译软件,比如塔多思(Trados),使其脑子里有一个大致概念,不至于走上工作岗位,遇到这一类软件时,不知所措。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网络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化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环境下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和实际翻译能力。但是同时,将多媒体网络应用于翻译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而且还必须是对各个专业领域有所了解的,具有实际经验的译者。当然,将多媒体网络应用于翻译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找出更好,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

[1] 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7):4-7.

[2] 梁雪琼.多媒体网络翻译教学的优点及其设计[J].教学在线,2005(8):39-40.

[3] 黄洪.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6(3):140-142.

[4] 林景英.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J].考试周刊,2008,23:73-75.

[5] 陈凌.利用多媒体教室交互创设翻译教学新空间[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90-92.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