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油茶栽培技术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2011-08-15 00:53黄雪辉邓志明杨海红
绿色科技 2011年9期
关键词:幼林壮苗油茶

李 涛,黄雪辉,邓志明,杨海红

(1.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林业局,江西 萍乡337016;2.江西省萍乡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江西 萍乡337055)

1 引言

高产油茶指的是采用经林木良种委员会鉴定的亩产达到50kg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栽植的油茶林[1]。栽培技术中几个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林地选择、整地施肥、良种壮苗、适时栽植、幼林抚育及管理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

2 材料与方法

2.1 林地选择

油茶性喜光、喜温、喜酸性土。油茶林地应选择红壤、黄壤、红黄壤地,土层深度6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活、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地下水位在1m以下,pH值为4.5~6.5。海拔高度100~300m的低山丘陵地区,山地造林应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所选林地要开阔,无寒风,坡度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避开有西南风、北风侵害及积水低洼的地段。林地上典型的植物是芒萁和杜鹃。

2.2 整地施肥

整地应在造林前3个月进行,整地前期,必须清除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和树兜。可以采用人工清理、机械处理或化学除草剂处理等方式。整地方式有全垦、带垦、和穴垦。要根据林地产地条件、地形、坡度和经营方式的要求,以及资金和劳力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进行,采用穴垦的穴规格为60cm×60cm×60cm。然后根据坡度、土壤肥力、间种和抚育管理水平等情况设计相应的栽植密度,一般以株距2.0~2.5m,行距2.5~3.5m,90~120株/667m2为宜。一般低山丘陵为110株/667m2为宜,株行距2m×3m。

整地后必须要施基肥,每穴可施农家肥10~20kg或复合肥0.3~0.5kg或油茶专用有机肥1~2kg,然后回填表土。覆土要高出地表10~15cm,将穴填满,使之呈馒头形。

2.3 良种壮苗

良种壮苗是达到高产的基础,要求为通过国家和省级以上的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油茶良种,苗木规格要求达Ⅱ级苗以上。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良种有江西省林科院选育的“赣无1号”等25个优良无性系、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育的GLR长油1-18号无性系和赣州市林科所选育的GLS赣州油1-12号无性系。壮苗主要选用的是采用芽苗嫁接培育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裸根苗。要求苗高30~50cm,地径0.4cm以上,根系完整,无病虫害[2]。应采用多系配合造林,一般需5~10个无性系,至少应有5个以上混系栽植。

2.4 适时栽植

2.4.1 造林时间

油茶造林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都可以,以春季较好,在“立春”至“惊蛰”之间,芽将萌动之前造林最为适宜,宜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雨天土太湿时不宜。

2.4.2 栽植方法

栽苗时要用生根粉拌泥浆蘸根处理后再进行定植,定植时要将苗木置于穴的中央部位,苗杆端正,根系舒展,回填穴土,分层培土压紧,根系密接,最后在植株四周覆盖松土,再在兜部盖上稻草后堆土呈馒头状,填土应高出周围地表10cm,以防松土下沉积水。注意苗根不能和基肥直接接触。要求最好是当日栽植完苗木,如因人工不足不能当日栽完的必须要将苗木假植在蔽阴、湿润、背风的地方,盖上稻草并浇水。

2.5 幼林抚育

2.5.1 及时补植和培兜

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对未栽正的或裸露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和培土。

2.5.2 抚育时间与次数

一般要连续抚育3年,每年抚育2次,主要是除草、松土、培兜和扩穴。第1次在5~6月份,抚育时在油茶四周20cm以内只能破碎表土,不能翻动根际土壤,靠近油茶苗的杂草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根系,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兜周围的地表,给树基补兜;第1年也可以不进行此次抚育,只进行第2次抚育。第2次抚育一般在8~9月(立秋后)进行,这时大多数杂草刚好结籽,及时除草可减少当年杂草与油茶苗争肥、争阳光,又可清除杂草种子,减少来年竞争,还可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覆。新造油茶林地,可在林内油茶林地,可以林内间种作物,以耕代抚。

2.5.3 适当施肥

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在6~7月份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25~50g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2年起,每年3月份新稍萌动前半个月左右,每株施速效氮肥50~100g,11月上旬,则施以土杂肥或有机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龄的增大,施肥量应从小到多,逐年提高。2.6 幼林管理

2.6.1 定干整形

油茶幼林早期以整形为主,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处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1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年主枝上保留2~3年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3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

2.6.2 病虫害防治

油茶炭疽病、煤污病、软腐病在降雨多、湿润季节发生严重,象甲虫多栖息于密林。因此,应创造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的环境,以减少病源、虫源。在抓好土壤管理和改造林相、树体的同时,还要改善林地卫生环境。对于炭疽病发生严重且历年发病株以及遭受织叶蛾(蛀茎虫)危害的枝条,要予以砍除并集中烧毁。油茶尺蠖以蛹、象甲虫以幼虫形态在土表越冬,冬季须深挖。施肥要注意用量及搭配,过多施氮肥易使油茶染病,适量搭配磷、钾肥可提高树体抗性。保护和培育黑缘瓢虫、大红瓢虫等天敌,能抑制介壳虫的繁衍。可利用寄生蜂、寄生蝇、菌类、鸟类、鸡等防治油茶尺蠖。在每年3月初、5月底、7月上旬,使用1:1:100的波尔多液全树喷雾,可防治软腐病、炭疽病、煤污病等。使用由生石灰、硫磺、食盐、杀菌剂等组成的白涂剂,在4月中旬刷白油茶树基部,可防治油茶半边疯。使用菊酯类药剂全树喷雾,可防治金龟子、茶蚕等。及时剪除被害梢,可清除织叶蛾、茶梢蛾等。

2.6.3 间作套种

油茶幼林期间,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紫云英、绿豆、豌豆等作物,以耕代抚,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灌木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林间小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提高林间湿度,从而促进油茶幼林根系生长和树体的生长发育,达到速生、早实的目的。合理套种,还可获得部分收益,尽快收回营林投资。间作距树兜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

[1]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R].南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

[2]徐京萍.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J].国土绿化,2011(8):42~43.

猜你喜欢
幼林壮苗油茶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快乐佳县人
家乡的油茶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