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对策

2011-08-15 00:48刘旭凌
科学之友 2011年12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污染

刘旭凌

(山西省翼城县环境保护局,山西 翼城 0435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是,在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形势下,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增加,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在农村环境污染总体上可包括:水、空气、噪声、垃圾等污染。近年来,这些污染问题突出,数据表明:全国七大水系1/3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大部分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相当多的城市空气质量超标,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空气污染和酸雨影响不断地向郊区或农村扩展;城市垃圾处理率低,且还占用农村用地,污染农业环境。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00万ha,其中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ha,荒漠化土地面积2.6亿ha,比实际耕地面积的两倍还多;沙化的耕地面积也已达256万ha;耕地质量下降,发生盐渍化的耕地超过800万ha,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污染设施,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全国每年仅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减少的粮食可超过了100亿kg,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农业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农业自身的污染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在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中,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资料表明:①我国化肥、农药的滥用。化肥年使用量多达4124万t,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0 kg/ha,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 kg/ha的安全上限。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加剧了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t,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3.3万ha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②地膜污染正在加剧。据对有关省区的调查发现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 kg/ha,其中最高的达268.5 kg/ha,地膜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500万元以上;③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我国每年产出秸秆6.5亿多t,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超过17亿t。

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污染的现状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相互污染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较为严峻的形势。

2 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几大原因

各种调查表明,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来源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畜禽排污量大,加大了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②农村水环境每况愈下,给农村居民带来了健康隐患,造成了较大的威胁;③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产品安全形势严重,还造成大量磷氮的流失;④农村垃圾污染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生活垃圾、废气塑料、秸秆和香菇废菌棒等,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受自身文化、素质所限,农民对环境污染的产生、危害认识不够。由于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及其长期陋习的影响,随意处置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相当普遍,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②经济落后,对治理农村污染的投入不够。虽然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较之前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但与城市相比,大多数农村仍是欠发达地区,因为地方财政收入少,乡镇财政较为窘迫、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加之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致使农村环境保护投入的资金很少,甚至没有。③受技术限制,对治理环境污染的新科技的应用不够,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他们虽然已经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其发展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治理,但治理的模式不恰当,导致点源污染治理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

3 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的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一五”建设期间,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央一方面开始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转变以往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倾向;一方面开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些良好的机遇,以“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村容整洁”,让农村的村容整洁起来,乡风文明起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本人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3.1 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农村生态环境与城市环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农村是城市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城市生活垃圾的消纳场地、城市工业扩散的腹地和城市的生活屏障、农村人口的重要栖息地。因此,做好农村环保工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至关重要。一是提高乡政府各级官员的环保意识。二是转变乡政府的职能。在对村民进行环保的宣传教育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做好政府的服务工作。三是加强农村的科技教育。一方面,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曾经的那种“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的行为对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有极大的危害的。另一方面,加强“科技兴农”这一观点的具体落实,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农民喜爱的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活动,向广大的农民朋友宣传一些既有利于生态环境,又有利于生产的方法,帮助农民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治理水平

农村不同于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环境问题也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农村在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方面显得十分薄弱。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环保的投入欠账较多,再加上环境污染治理又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离开治理的设施,污染治理就无从谈起。所以,相关部门需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治理水平。

(1)大力推进农村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的治本之策,可以推进“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区)以上集中处置”的运行机制,将垃圾分类,对部分垃圾回收再利用。

(2)搞好县域环境保护规划。其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有条件的应编制县域环境容量规划。通过编制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和畜牧园区规划,实现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分离,以减少事后治理的成本。

(3)修建农村净水工程,缓解水污染。据有关调查,大约有3亿的农民现存在饮水安全隐患,所以政府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应考虑农村特点,积极创新。例如,在水污染治理中,根据不同的天然水环境状况,结合农村地区人口分布和污染排放的特点,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的办法(如采用沼气池加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来处理生活污水等)低成本地解决农村聚居点水污染问题。

(4)建设乡镇企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环境保护示范村,先调动一些经济基础好的村和乡镇企业的积极性,努力开拓环境保护的路子,试点成功后再大面积的推广。乡政府除了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外,还应大力给予政策上的辅助,努力配合好绿色农业的发展。

3.3 解决好农村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和产业间协调发展。例如,推进集约化畜禽养殖与生态农业农牧一体化发展。通过沼气综合利用设施治理集约化畜禽养殖的污染,沼渣、沼液就地转化为肥料利用。这不仅可以克服其污染治理中的技术经济障碍,还能统筹解决农业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也减少了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的污染。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的结构。对受畜牧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适当的采取划定禁养区、限养区的范围,尽量以牺牲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好的经济效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养殖小区,鼓励集中养殖,集中治理,以减少畜禽污染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要进一步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一些经济效益好而污染较少的生态农业。

3.4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保障机制,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1)改善现有的环保体系,使之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以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防治为目标建立起来的,在农村实行起来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表现为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难以形成完整的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的特点。因此,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使用性不强,这就更需要我们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农村环保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环境监测是做好农业保护环境工作的重要手段。实行农村环境定点监测,便于把握农村环境中污染动向和变化发展的规律,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减轻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

(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树立农民环境保护的法制意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村规民约》,设立轮流的乡村环保岗位,实现村民的相互监督。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污染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