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植树造林与保持水土的关系

2011-08-15 00:52:53李文昊
科技传播 2011年24期
关键词:封山育林幼林植树造林

李文昊,赵 鹏,白 煜

1.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吉林吉林 132011

2.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22

1 概述

经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导致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一是树种的原因所造成森林植被缺失,森林水土流失的问题根源在于有的地方植树造林有失全局生态观念,同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监督、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上到下都要改变重森林覆盖、轻植被覆盖的观念,水上保持更应强调地表覆盖度的提高和合理的植被层次结构,过分强调森林覆盖率,反而会对水图保持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对植树造林要有科学的规划、指导和监督、要因地制宜,构建适合林地实际情况、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林相、林型结构,使植树造林真正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我国林业生产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弱变强由小到大,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是极为重要的,不但能产生经济效益还可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造林绿化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因此,加大造林绿化林草经营的工作力度有必要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使林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收和当地经济的支柱的重要途径。

2 植树造林的目标及规划

植树造林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林业建设上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加速植树造林步伐,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森林的覆盖率。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面积必须通过全体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植树造林规则而且森林法实施条例与森林法也明确规定,建国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植树造林,并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地区提高鸯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组织并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促进并保障了植树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林绿化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在奋斗目标、战略布局发展步骤以及关键措施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搞好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造林绿化的各项任务得到保证,既定目标能够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地得以顺利实现。

3 植树造林技术方法

3.1 播种造林法

直播造林 即在造林地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施工容易省去了育茁工序十分方便可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对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种源充足发芽容易且各种粒大的树种,如核桃、橡栎类、油茶、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造林地土壤水分十分充足,更为适宜比较偏僻并且人烟稀少的区域。条播、缝插、穴播、块状播种与撒播等,是播种造林的方法。浸种、消毒与催芽等是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措施,对保证在春播时候抗旱能力的增强和出芽早、降低鸟与野兽等危害也非常重要。

3.2 分殖造林法

利用树木的根、枝等及其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是分殖造林法。其特点是操作容易、植树造林技术简单且成活率较高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初期幼树生长较快,母本的优良品性在遗传性能上能够保持。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限制分殖造林材料的来源,营养繁殖的树种主要用于适用这种方法,如杨树、松树、柳树等。

3.3 栽植造林法

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称栽植造林。其特点是生长稳定对不良环境的抵抗病害的能力很强,对造林地的条件要求相对来说不十分苛刻。但是,菌木根系在造林时有可能挤压变形和失水或受损伤,可以有效节省树种是栽植技术要求必须先育苗的好处。栽植造林法是一种最广泛的造林方法它不受树种和林地条件的限制。造林应选用的原生苗、移植苗与营养繁殖茁。人工更新可以利用野生苗在采伐迹地上进行。近年来,有些区域大力发展营养器苗造林的方式均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是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因此,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各环节要保持茁根湿润从苗木的起茁、选酶、运输、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保水尽量缩短时间随起苗随栽植。

4 植树造林管理措施

4.1 封山育林的管理措施

对具有天然树种灌木丛、采伐迹地以及荒地、荒山,通过人工辅助手段封山育林与封禁是我国劳动人民培育森林的传统方法使其成为灌草植被或森林。封山育林好处非常多森林生态效益好,不但用工少成本低还可以加快绿化速度;通过封山育林对提高土壤肥土、保持水土、保护珍稀物种和防治病虫害十分有利。建成的林区大部分是多树种的混交复层林封山育林不但可以培育森林资源还能极大第加快绿化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快封山育林步伐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实施。封山育林必须贯彻封育结合、以封为主,的管理原则。只育不封没有可供林木繁衍的适宜环境达不到育林的目的,只封不育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封与育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4.2 幼林抚育的管理措施

在郁闭前至造林后这一段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叫做幼苗抚育。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过渡到速生的过程是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的。这是个关键的转折阶段在林木一生中非常重要对它以后速生关系极大。这个阶段林木的主要矛盾是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幼林基本上处于散生状态,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是满足幼林对水份、肥料、光线等方面的要求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条件,使之迅速成长达到较高的保存率和成活率并适时郁闭,奠定速生、丰产、提高品质的基础。因此,土壤管理人手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是幼林抚育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除草、松土,排除灌木对幼林的竞争杂草,必要的抑制调节对林木本身进行,如修枝、间苗及平茬等,使成品林健康、迅速地长成。过去由于对人工幼林抚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一些经济条件限制,造林成效受到幼林缺乏及时的细致抚育,抚育管理水平很低等严重影响。据统计,全国造林保存率历年保持在40%左右,“造管并举”的原则必须坚持贯彻,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巩固造林成果、保存率,幼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推广先进经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幼林的管理水平。

4.3 退耕还林管理措施

对宜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的耕地,有计划地停止耕种以减轻水土流失并恢复林木植被涵养水源,叫做退耕还林。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着眼予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践,重大战略决策的做出,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地眼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建设,具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与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4 结论

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因素。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随着植树造林面积的大幅度增加,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控制,森林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方面,没有起到更好的效益。我国林业存在多方面的劣势但是又有很多优势,劣势与优势共存。所以,营林建设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加快我国林业与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的联系,尽快溶入到国际林业体系中,更加广泛地合作。因此,我们要科学发展,学会运用整地、造林的方法,迅速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1]周祖光.海南岛水土保持中的植树造林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8):262-264.

[2]赵有福,徐文成,李国祥.夏玛林区旱地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2011(13):49-49.

[3]涂武平,张梦嗣.关于巩固湖北省退耕还林成果的刍议[J].湖北林业科技,2011(3):62-64.

猜你喜欢
封山育林幼林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品牌研究(2023年9期)2023-03-28 09:44:16
植树造林
品牌研究(2023年7期)2023-03-24 16:16:00
植树造林
品牌研究(2023年8期)2023-03-23 15:08:54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快乐佳县人
金秋(2021年20期)2021-02-16 00:58:14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9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现代园艺(2017年24期)2017-02-03 11:31:58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作用浅析
花卉(2016年14期)2016-07-31 18:46:19
植树造林共参与
浙江林业(2016年3期)2016-04-20 08: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