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伴随着战火与硝烟,新中国航空工业在贫穷与落后中悄然诞生。一个甲子之后,中国人的羽翼,已经伸展翱翔在自己乃至世界的蓝天当中。
六十年来,光阴宛转,前行不怠。如果说中国航空人用自己非凡的智慧与艰苦卓绝的执着探索,撑起了一个国家在空天维度的尊严与平安,那么自主创新,便是这根民族傲骨中那延承不绝的精髓。
六十年间,从战争废墟里缴获的残旧敌机,到第三代战机歼10的横空出世,再到震撼世界的歼20和划时代的C919,依靠着自主创新,中国航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向着一座又一座里程碑迈进。
1951年4月17日,随着《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的颁布以及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成立,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拉开了六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此时的中国,国内社会经济百废待兴,朝鲜半岛的炮声不绝于耳,留给新生航空工业的发展条件,是如此的狭促与微薄。
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之一的武秀梅将军曾经回忆道,即便是培养飞行员所使用的飞机,也多是我军从侵华日军手里缴获和国民党军队留下来的美、英、日等国的破旧飞机,数量少,机型杂。当时缺少汽油,就用酒精代替;没有保险带,就用麻绳代替;缺少机轮、螺旋桨,几架飞机合着用;没有充气设备,就用自行车气筒给飞机轮胎充气;士兵们甚至用马拉着飞机走向跑道。
就是在这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中国航空工业依靠自己的双手,秉持自主创新精神,实现了从飞机修理到仿制再到跟踪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并一再从卓越迈向超越,书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家重点扶持和苏联的技术支援下,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和13个重点骨干企业得以组建,航空工业实现了由修理到制造的跨越:1954年我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试制成功;1959年,我国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歼6试制成功,使我国跨入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行列。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航空工业进入了独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克服苏联的背信弃义和“文革”等严重干扰和冲击中继续发展,设立了航空研究院和22个航空专业设计所、研究所,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完善了航空工业布局,提高了航空科研能力:1965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强5强击机设计定型;1966年,2倍音速的歼击机试制成功;1968年,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首飞成功。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航空工业抓住机遇、肩负使命,大力开展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了一大批航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完全掌握了第三代战斗机和发动机、涡扇支线客机、先进直升机研发技术,取得了近百项重大科研成果,使我国跻身于能够系列化、信息化、体系化发展航空装备的国家行列。而民用航空科技进步也加快突破,在国家大飞机专项的有力拉动下,我国民机制造业加速振兴。逐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相配套,具备研制生产当代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
发展了多类型、多用途的飞机、发动机、导弹,开发了数千种民用产品和外贸产品,累计生产了几十种飞机和直升机20000多架,发动机近60000台,导弹20000多枚,出口和援赠飞机2400多架,其中出口1400多架,已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发达国家在役航空装备性能相当的航空器,大幅度地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六十年来,在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不断奉献精品的同时,航空工业更是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将自主创新由主观的意识,逐步融为每个航空人血液中的基因。这为航空工业在新时期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生的道路是施与而不是索求。”感动中国的时代先锋、共和国航空工业的泰斗吴大观先生曾说。这位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思想境界的优秀共产党员,不畏艰难,制造出了涡扇-5(ws-5)涡扇-6(ws-6)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为“昆仑”和“太行”的定型起了很大作用,堪称全体航空工业建设者的卓越代表。
正是有这样无私奉献的建设者,中国航空工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取得累累硕果: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航空工业即荣获科研成果奖287项;1985年,第一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评选,航空工业部71项科研成果入选。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
继1991年成功实现加油机、受油机空中加油,1992年10月16日空中加油工程首次成功实现双机同时空中加油,有效地提高了空军的战斗力。1999年航空工业空中加油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科技实力完成了从单机到系统的跨越;
1995年11月25日,被誉为“亚洲第一台”的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在四川江油正式投入运行。1997年该项目荣获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意味着,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科研手段达到新的水平,为航空发动机研制水平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使中国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第五个具备自行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试验手段的国家;
2000年中航一集团研制的“飞豹”飞机荣获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07年2月27日,“歼10飞机工程”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唯一的科技进步特等奖。
进入“十一五”,中国航空工业的科技实力更是发展迅猛,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特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特别是2010年,中航工业累计获得130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位列军工集团之首,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也大幅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航空工业一直注重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打造了一支素质精良、德才兼备、勇于奉献、善于攻关的优秀人才队伍。他们已经成为国家航空事业永不枯竭的活力源泉。在多年的实践中,航空工业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推行首席专家制、实施科技津贴、建立突出贡献重奖制等措施,使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和创新团队脱颖而出,有力促进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通过国际科研、研发项目合作和送国外学习培训形式,大力培养和凝聚具有全球视野与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人才。现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拥有两院院士1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41人,中华技能大奖6人、全国技术能手110多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近3000人,涌现出吴大观、宋文骢等感动中国的时代旗手。
当今世界,各国民用与军事工业科技方面的竞争,已经向上延展到了空天的范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否传承航空工业优良的历史传统,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以实现本质上对先进国家的追赶与超越,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进行,关系着整个国家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排名座次。这其中,航空发动机就是一座横亘在中国航空工业面前绕不过的大山。
“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动机研制要上水平、上台阶,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对于发动机之于航空工业的意义,吴大观先生用自己一生的科研实践对此作出了注解。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航空发动机,代表着人类工程技术水平的最高峰,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四国能够全型谱自主研发先进航空发动机,航空动力技术成为了大国强国严防死守的核心技术领域。
作为拥有辽阔空域与运输规模的大国,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技术的欠缺,严重制约着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而行业发展的规律亦注定了追赶领先者的难度。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喷气推进技术趋于成熟以来,航空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近70年的探索,而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在真正独立自主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至多不过20年时间。中国人,能够搞得定么?
2010年,第8届珠海航展。当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太行”涡扇发动机出现在中航工业的展台上时,世界的目光再次定格。这表明,中国在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已具备自主研发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的能力,实现了军用航空发动机从中等推力向大推力的跨越。
“中国跻身世界上能研制航空发动机的5个国家之列,凭借的绝不是时间和资金的简单堆砌,而是几代航空人的超凡拼搏。”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感慨地说。从1986年立项以来,以张恩和为总设计师的“太行”研制团队,历经18载艰苦攻关,突破了数十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克了200多个重大障碍和技术难题,用青春与汗水在世纪之初为中国航空铸就了一颗强健的“中国心”。
林左鸣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中航工业将继续推进航空发动机型谱化、系列化发展,先于飞机形成货架产品,并培养和锻炼出一代航空发动机研发人才,让航空发动机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随着中国民用飞机和大型运输机动力系统研制工作的全面展开,我国正努力将其在军用涡扇发动机方面的技术成果转向民用,积极推进技术扩散。中国人摘取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六十年弹指而逝,新时代的竞争与发展之路已然铺展于眼前。在过往的骄人业绩面前,中国航空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与平和的心态。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后来的追赶者,与世界航空工业强者相比,自身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负责新闻的同志对此总结为:一是基础科研、预先研究、探索研究历史欠账太多,技术储备不足,缺乏原始创新,严重制约了发展;二是科技创新机制不完善,科技激励机制、资源保障机制、行业协同机制等,还不能完全适应自主创新的要求;三是科技人才的数量和素质还不能很好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十分缺乏;四是我国航空科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还不能有力支撑自主创新。
正是看到这些亟待补强之处,中国航空工业已将“十二五”定位为自身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期。林左鸣总经理表示,在革故鼎新,改变传统思维与加大自主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和科技攻关——自主创新,依旧是中国人自身发展征途中,手里最值得信赖的工具。
按照中航工业的规划,抢占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航空科技制高点,是未来最重大的任务之一。针对国家大飞机专项、ARJ21等重大项目研制,组织精兵强将,凝聚全国资源,开展集智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全力支持中国商飞,确保项目成功。同时,加强预先研究,认真梳理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积极开展与未来装备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先期技术研究,实施技术成熟度管理,增加技术储备。积极推进航空科技原始创新,抢占航空科技发展前沿阵地。建设好支撑创新的基础条件。加强重大关键试验设施、系统综合试验平台建设,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支持型号研制和航空技术发展。创新科技投入机制,通过争取国家支持、企业自行投入、吸引国内外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等形式,形成支撑航空科技进步的多元投入机制。
此外,中航工业将继续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林左鸣表示,过去的对外合作主要是转包生产,现在要逐步向风险合作伙伴方向转变。在他看来,航空产业没有区域市场,只有全球市场。要跻身世界强者之林,就必须面向全球统一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下一步要向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和非航空产品进行转变,真正做到走出航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未来将加快跨代发展航空武器装备和跨越发展民机产业。推进新舟MA系列支线飞机、AC系列直升机、高端公务机、通用飞机等的系列化发展,努力培养知名品牌;成为C919、ARJ21主要供应商和世界著名民机企业一级供应商;全价值链发展通用航空产业;转包生产向一级供应商和风险承包商转变。放量发展非航空民品产业。
而在做好本行业工作的基础上,中国航空工业将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拓展,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大力发展支撑主业发展和提升企业价值的现代服务业,包括航空运输业、金融产业等业务,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服务企业和品牌。
中国航空工业六十年的漫长历史,就如一本厚重的纪念册,记录着这项事业几代人的艰辛与奋斗、坎坷与昂扬、汗水与欢歌。而自主创新就像一片片精致的书签,镶嵌在每一段薄厚不同的经历里。如今,旧的簿册已经合闭,新的历史正等待书写。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期待,借助创新的翅膀,中国航空工业将在新的时代潮流中,飞得愈加稳健与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