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的新理念

2011-08-15 00:43张道刚
决策 2011年1期
关键词:产城融合产城产业园

■张道刚

观察家

“产城融合”的新理念

■张道刚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地在谋划未来5年的经济发展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无一例外地成为关键词。一时间,千亿元产业园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等鼓舞人心的提法,跃然纸上,甚至喧嚣尘上。

这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提法或做法,本无可厚非,甚至在某个发展阶段还要强力推进。可问题是,翻开一些地方的“十二五”规划文本,大多忽略了“产城融合”的谋划,要么在规划产业园区时,偏重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缺乏城市的依托;要么在规划城镇时,偏重于“土地的城市化”,缺乏产业和人口的支撑,从而陷入“产城脱节”的误区。

而这种产业和城市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一些地方的“十二五”规划里,在此前新一轮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张浪潮中,随着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园区吊塔林立,已不同程度地存在,且多为人们所诟病。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了,但城市功能定位单一,主城区、副中心、组团和新城区的功能没有完善和提升,清晨到市区上班,老城成了“堵城”,夜晚回新城睡觉,新城没有产业“细胞”,成了“睡城”;产业园区“填鸭”式的铺开了,但随着产业的集聚,见物不见人,只见工厂不见城镇,缺乏社区单元,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无法“落地”,产业发展难以为继。由此生发的上下班“潮汐运动”,也就不足为怪。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城市形态的建设相对容易,难的是要引入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和匹配的产业作为支撑,尤其是创新和创业的产业。

目前,我国城市化只走了不足1/2,无疑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突破50%,这意味着千年历史的“农业中国”从此将进入“城市中国”的时代,也意味着中国的城市化将迎来新一轮跳跃式的发展时期。因此,各地打造产业集聚高地、构建百万人口城市的雄心,空前高涨,呼声不绝于耳,区域型产业基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争夺战也随之升级。如果只是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可以通过行政区划的变更,将靠近城市边缘已经非农化的区域划入城市市区;如果只是为了加快产业化进程而产业化,可以通过政策的杠杆,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再造一个产业园区。然而,冷静观之,这种产业与城市脱节的“空对空”式跃进,说白了,就是“伪城市化”和“伪产业化”。

那么,如何走出“产城脱节”的误区?换言之,产业和城市如何做到协同共进、良性互动?

实际上,国外的纽约曼哈顿、国内的新加坡苏州工业园等范例表明,一个成熟的产业园区,一定是个性十足的城镇社区。由此可见,“产城融合”的突破口就是激发城镇社区这一结构单元活力,把产业园区作为城镇社区加以精心打造,把城镇社区提升为“产业发展服务区”,从而实现产业园区由工业园区向产业集中区转型,产业集中区向产业社区提升,产业社区向城市特色功能区嬗变,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市型经济转型。让一个个产业“细胞”的活力在新城建设中得到提升,使产业园区借助城市功能、城市功能服务产业园区。

显然,城市与产业“双向融合”的实质就是“平衡”两字,产业活了,人的需求就活了,城市的内在活力也就激发起来,城市形态也就有了“魂”;反过来讲,城市功能的完善、品位的提高也会为发展产业提供条件,增强竞争力,而这才是城市和产业的本义。

猜你喜欢
产城融合产城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以潍坊滨海区为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产城融合:夯实石首县域经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