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灵石县委书记 杨 洪
县级党委如何驾驭经济工作
■中共灵石县委书记 杨 洪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关键看地方党委的执政水平,特别是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政权为主体优化配置资源、获取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县域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占人口多数的农民问题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县级党委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担负着全面领导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关键看地方党委的执政水平,特别是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新形势下,在全国各地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大形势下,县级党委如何更好地领导经济工作、如何保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县级作为具有较为完备职能的一级地方政权,既是中央和省、市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又是县域经济的组织落实者。县级党委驾驭经济工作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是作决策,视野要宽。清醒地分析形势和把握形势,是领导好经济工作的前提。在全球化形势下,县域经济不能“独善其身”,必须主动融入。县级党委在作决策时,必须要有开阔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既要立足县域看市域、省域,看全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向和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以趋利避害;也要放眼世界、放眼全国、放眼省域市域看县域的发展,把准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思路,以少走弯路。要深刻理解国家和省市宏观调控政策、扶持政策,用心学习政策、研究政策、用好政策,抢抓机遇,找准政策“结合点”,用政策破解现实难题。
二是把方向,定位要准。党委工作的重心是抓好经济发展中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主要是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集中精力研究解决事关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重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总体部署、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此,要定好发展思路。“十二五”时期,灵石县要坚持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取向,推动县域经济向产业经济集中、向工业经济集中、向城镇经济集中,特别是要立足县情,发挥比较优势,用好资源禀赋,走特色发展之路,全力加快工业新型强县、核桃经济大县、现代旅游名县“三县”建设,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经济。
三是抓环境,服务要优。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把经济工作同社会全面进步统一起来,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人文环境,十分重要。党委要搞好协调、监督和服务,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现象,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经济发展保好驾、护好航。要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坚持教育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针,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安定的环境。
四是抓落实,措施要强。县域经济处于宏观之末、微观之首,县级党委领导经济工作,不仅要抓好重大经济问题的决策,而且要鼓实劲、求实效,抓好决策的贯彻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目标责任制任务分解和政绩考核模式,既重经济指标,又重社会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既重“显绩”,又重“潜绩”;既看增长幅度,又看工作基础,使干部真正做到求真务实。
能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把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好、保护好,形成各尽所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是对地方党委协调各方能力的考验。县委在强化统揽全局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协调各方的作用,统筹协调人大、政府、政协各班子之间的关系,支持它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党委的决策转化为各个班子的统一行动,努力做到“党委为核心、各方一条心、共同抓中心”,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发展县域经济共同奋斗,形成共同推进全局工作的整体合力。
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民主集中制建设,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委领导成员无论分管哪方面的工作,都要从全局出发,围绕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坚持党政分开,统揽不包揽,执政不代政。坚持政府依法行政、转变职能,通过决策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政府的政令和具体的工作安排。属于政府的日常工作,县委不包办、不代替、不干预,使政府有职有责有权,放手放胆工作;同时,在重大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上,县委、县政府共同努力,共同抓,合力办,切实做到政府与县委“合力”。坚持通过人大、政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建议和意见,注意发挥专家和智囊机构在搜集信息、综合意见、发现问题、评价方案、提出建议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县委决策更好地集中民意、科学决策;支持人大、政协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社会各界的共同意愿和行动。坚持调动全县党政各部门,包括各条管部门,围绕经济工作目标,找准自身的坐标,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服务的结合点,把主要精力放到服务项目建设、创优发展环境、改进工作作风上,使每项重大决策、每个重大项目在推进中都能做到无杂音、零障碍、快速度。
党建工作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导、力量支撑、政治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德才兼备标准的基础上,把发展能力作为首要标准。在领导班子配备时,要强调具有经济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同志占绝大多数比例,摒弃以年龄、性别、党派为标准的拉夫凑数的不合理作法。同时,要考虑有经济工作专长人才的合理配置,做到一、二、三产业都有熟悉的班子成员,防止“跛腿”。在班子成员个体配备上,树立只有懂经济、有水平、能干事才能进入地方党委的用人导向。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到以实绩取人。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注意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去鉴别干部、发现人才,大胆使用加快发展最需要的干部,果断重用发展实绩最显著的干部,努力营造在干事创业中实现发展进步的良好氛围。把经济发展、经济工作中的责任层层分解细化,把干部的政绩、任免与经济的发展捆绑起来,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不出事的干部脱颖而出;让那些作风不良、政绩平淡的人被淘汰;让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干部受到鞭策、启发和鼓舞。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巩固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继续推进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推进全县经济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始终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统领,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切实做到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努力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跨越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党委驾驭经济工作,就需要积极创新人才工作理念,注意围绕项目建设聚人才,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项目建设中不断培养和提升干部的能力,在项目建设中不断释放和体现干部的能力,在项目建设中检验和识别干部的能力。积极推进“科技—人才—项目”对接活动,对项目急需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加快高科技人才落户,促使科技项目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和生命,关系人心向背和执政基础。越是经济大发展的时期,越不能对廉政建设问题稍有松懈。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做到警钟长鸣,率先垂范,带头贯彻落实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清正廉洁。坚决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严惩腐败者、支持改革者、保护干事者。进一步转变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广大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促进作风转变。以务实的作风,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