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社会教育运动”大潮中的通俗图书馆

2011-08-15 00:46杨晓阳
黑龙江史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通俗民众图书馆

杨晓阳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39)

民国初年“社会教育运动”大潮中的通俗图书馆

杨晓阳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39)

本文从民初社会教育角度出发,分析了通俗图书馆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通俗图书馆社会教育民国初年“新图书馆运动”

民国初年,我国的通俗图书馆诞生并迅速发展。据中国图书馆协会1934年统计,当时我国的2 818所图书馆中,有1 002所为通俗图书馆,占35.5%[1]。通俗图书馆是我国在民初广泛建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它不仅是图书馆,更是民众教育、传播知识的基地。通俗图书馆进行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包括的范围更广,不仅有识字教育、一般文化知识教育,还有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通俗图书馆可以说是全民众的公共大学,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与国家兴盛的标志之一。

一、通俗图书馆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民国初建后社会教育的广泛开展

戊戌变法后,一些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就开始将注意力从对政治体制改良和军事武器制作的重视转向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方面,社会教育、民众教育问题在二十世纪初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临时政府成立初期,广大民众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支持新的制度,社会上旧思想、旧观念的封建残余严重制约了新制度的推行以及新思想的传播。民初教育部因这一时代要求,特设社会教育司。民初教育部所设置的社会教育司职掌了许多有关培养和促进“国民精神”的机关,并在民初教育部所公布的《教育部官制》、《教育部分科规程》等章程中提出了众多有关推行通俗教育的方式,如演讲、美术馆、博物馆、公众体育、演剧等,通俗图书馆就在这样的社会平民教育大潮中诞生并发展起来。

(二)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

1917年始伴随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在全国展开。以沈祖荣等一批留美图书馆学者为代表的中国图书馆先驱宣传“图书馆开架、随意阅览”,他们携带有关新式图书馆的影片、模型、统计表等到全国各地宣传,大力宣扬图书馆教育思想,利用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这场新图书馆运动持续十余年,波及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以普及近代图书馆知识、推广新图书馆观念、培养新型图书馆人才为任务和特征。这场旨在“反对封建藏书楼,提倡新式图书馆”的运动,完成了对封建藏书楼的致命一击,奠定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的基础。

(三)政府政策支持和图书馆法规的推动

印刷物是二十世纪初期传播知识最为有效的手段,而图书馆作为各种出版印刷物的聚集和发散之地,被民国政府视为社会教育第一大机关。1915年教育部颁布《通俗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各省治、县治应设通俗图书馆,储集各种通俗图书,供公众之阅览。”[2]同时明确指出:“通俗图书馆不征收阅览费。”[3]较之其他各类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更贴近群众,更利民生。与此同时,政府大力推广使用白话文,并掀起平民识字运动通俗图书馆也因为有开展识字教育的场所与条件,进一步在全国建立起来。当时各地教育厅也十分重视通俗图书馆的建立,湖北、江西、河北、湖南等省教育厅都曾要求各县设立通俗图书馆。1915年,湖南省教育会响应教育部号召,创办湖南省通俗图书馆。[4]此后通俗图书馆作为省、县基层图书馆在各地纷纷开馆,极大程度推动了大众教育的普及。

二、通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及其社会作用

(一)平等地为普通大众服务

通俗图书馆定位于社会教育之上,所收集的读物浅显易懂,免费阅览的方式也吸引了更多读者。当时全国21个省共开设公私立通俗图书馆237个,藏书70100部,每日平均阅览人数7984人[5],迅速将本来只为少部分知识分子所使用的图书馆推向了普通大众。

通俗图书馆的对象是全社会的民众,免费向所有民众开放,还办有识字班,使得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妇女、儿童和经济困难的读者也能在此各得所需。它的存在是要使全社会各个阶层的民众都得到平等的求知和学习的机会,获得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此外,通俗图书馆为了最大程度的“书尽其用”,使用了各种灵活实用的办法来扩大流通。如设立图书馆代办处、开展巡回借书、设立学校文库和家庭文库等,读者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借阅图书,通俗图书馆真正公平地进入每一个公民的生活之中。

(二)实用又通俗的知识宝库

通俗图书馆和普通图书馆不同,为解决普通民众实际困难而设,馆藏的大都是实践性较强的图书和报刊,为读者提供更多知识或技能,并帮助他们将获得的实际知识和技能运用在生活中。首先,文字通俗、言简意赅,一般选择白话文体,文字力求简单明了。其次,内容贴近民众的社会生活,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能唤起民众的求知欲,并使他们在阅读后能够顺利地使用在生活或工作中。各通俗图书馆还根据地区差异、读者文化素质高低、实际需要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图书,以京师通俗图书馆为例:1914年,该馆图书分为教科书、文学及英文、经传、实业、理科、法制、小说、图画等十类。通俗图书馆进行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包括的范围很广,不仅有识字教育、一般文化知识教育,还有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这样民众在阅读时就可以依其所需,各得其所[6]。

(三)便利的管理制度和多样化的社会功能

民国初年大量涌现的通俗图书馆是为实现社会教育功能而建,对社会而言,它能通过提供优良的读物移风易俗,树立崭新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家庭而言,它能提供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并协助家庭教育的开展;对于个人而言,它能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图书,能够开拓眼界,获取知识和技能。为此通俗图书馆在开馆时间、规章制度、借阅手续等方面多为民众着想,尽可能地延长开放时间、简化借阅手续、提供便利服务,使得各类型的读者都能便利地使用和利用身边的通俗图书馆。仍以京师通俗图书馆为例,设有公众阅览室和儿童阅览室两个。“阅览室外,置一方桌,分类书目数册,杂置桌上。门内有廊,凡儿童用书,均录其目悬廊壁。而普通书目,则在公众阅览室内。”[7]这样的设置,十分便于读者利用。

在提供便利的借阅服务同时,由于通俗图书馆承担着基层社会教育的重任,它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知识普及和社会教育活动,如:开办妇女识字班、组织青年读书会、组织暑期儿童竞读会、组织读书小组、开办讨论会和演讲会、播放电影或幻灯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进行知识的普及。

通俗图书馆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诞生在“社会教育运动”的大潮中,又作为“社会教育运动”的基层实践者默默履行其社会教育的职能,从而“启民智、利民生”、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将新文化与新知识传播给大众,以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通俗图书馆这种形式虽然存在时间不是很长,到20世纪30年代其独立建制逐渐取消,有的并入公立省、市图书馆,有的成为教育馆、民众馆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演变成市、县级图书馆,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为大众提供平等教育机会的核心精神和所采用的一些社会教育方法影响深远,对今日之公共图书馆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张树华,张久珍.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8.

[2][3][5]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6]于文莲.通俗图书馆的历史进程探析[J].图书馆杂志,2007,(11).

[7]刘桂芳.通俗图书馆与民国初期社会教育[J].图书情报工作,2010,(3).

杨晓阳,女,安徽大学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通俗民众图书馆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小说的通俗
图书馆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去图书馆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