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
国家财政预算公开的步伐呈现出明显加快的趋势。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中央各部门要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此次要求地方也要比照中央公开“三公”支出,将“三公”消费公开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然而,地方公开“三公”支出要真正让老百姓看得明白,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落实。
首先,中央各部门要为地方公开“三公”支出做好榜样。从已公开的“三公”支出可以看出,“三公”经费很多只是一个数据大框,根本不够细化。在这方面,香港地区财政预算、支出情况多达数百页,细化到了“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维修”,当是个很好的借鉴。
其次,公开的“三公”支出要“一网打尽”,而不能让“三公”经费藏身于其他支出,逃避监督。由于目前我国财政预算分类科目中并没有“三公消费”这一科目,“三公”支出的钱实际上分散在很多科目中,于是很多被认为“不适宜”公开的预算条目就隐藏在名为“其他支出”的大类里。预算公开必须要逐步消灭这种不透明的“其他支出”,更需换成让公众看得懂的透明预算科目。
此外,“三公”支出的钱如果来自于预算外资金,又当如何处理?
政府部门过高的行政成本,一直为公众所诟病,公开“三公”支出既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期待从中央到地方的“三公”支出公开,能让公众满意。
不花钱,就是不花——“扩大消费”说了这么久,今年一季度的各项数据显示:多数老百姓还是不“配合”。
越来越富裕为何越来越不敢花钱?越提倡消费怎么越不愿消费?
花不花钱,还要看老百姓未来的支出风险有多大。从幼儿园起就可能要交赞助费、上指定的培训班,有机构测算,目前我国中等城市居民培育一个大学生至少要付出20万元的成本,谁家能不攒点钱?一想到孩子将来可能要无奈“啃老”,工薪阶层的父母,谁敢敞开来花钱?“人生莫受老来贫”,“没有500万元存款无法养老”的标准不敢奢望,但谁都希望退休后生活质量不要有明显下降,较高的通胀预期和不够“给力”的保障水平,让普通人只能选择尽可能地多存钱。至于房子,虽然在统计上不列入消费范畴,却实实在在地占去收入的一大块、挤压着消费……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关键在于人们的消费过分集中于教育、养老、住房、医疗等硬性的、强制性的方面,其他消费欲望被压抑或者吞噬掉了。
为何总是不花钱?有消费习惯、消费环境的因素,但说到底还是老问题——缺少花钱的“底气”,没的花、不敢花。如果说,刺激消费是从老百姓那里“取”,那么解决这些制约消费的根本性问题就要“予”,实实在在地通过增加民生投入提高收入水平、化解后顾之忧。否则,只靠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刺激性政策,恐怕效果有限,消费也很难真正走出低谷。
在大家纠结于到底还有什么可以放心食用时,最近又曝出食品监管部门因利益而放任食品企业违规的新闻,少数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将能不能创收作为管与不管的取舍标准,甚至存在执法腐败,监管职责被抛诸脑后。
在被食品安全事件包围的状态下,我们一直在困惑:为何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严苛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安检标准似乎完全失灵。
现行体制下,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要依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款来“解决”,收费罚款省局、市局都扣一部分,剩下大约80%是“自己”的,工资、福利便全部由这里面出。这便决定了:要想获得较好的工资福利,就必须想办法“自给自足”,而要想在工资福利之余再提升收入,就必须在“自给自足”之外再谋求生财之道。这就直接决定了这些监管部门与企业必须形成利益共同体,方能保证各种目标的实现,也决定了“养鱼执法”的出现。
当代表制度正义和社会良知的部门及机制放弃自己的职责,转而为违法乱纪行为提供机会和土壤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食品企业肆无忌惮地制造有毒有害食品的底气何在了。
行政监管积弊不除,食品安全的保障机制便形同虚设。而要破解行政体制内的积弊,除了改变硬性“创收任务”,还需要强有力的社会监督问责和到位的法律惩处。在愈演愈烈的食品危机下,我们迫切需要一个令人信任的监管机制,它必须有足够的能力与责任行于利益之外。
(作者:李龙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白天亮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英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