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浅议

2011-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部门战略服务

徐 颖

(哈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150000)

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浅议

徐 颖

(哈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150000)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已成为中华民族兴旺发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向前的必由之路。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信息服务、维护党和国家真实历史面貌的双重任务,必然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求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档案事业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档案法》确定的档案定义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由此可见,档案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是经济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因此,档案事业的发展,必然要融入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当中,并占有一席之地。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理解,档案的信启、服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档案事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并拓展了发展领域和发展空间。而档案事业的发展又积累了更多的档案资源,为后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利用信息,保证了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方向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把环境保护、计划生育、资源管理等实施“可持续”职能的部门叫做“保护”部门,把直接生产部门、接近生产部门和决策中主要的经济部门即实施“发展”职能的部门叫做“发展”部门。档案部门在这其中似乎没有位置,但它的作用却不容忽视。我们知道,“发展”离不开档案,”保护”也离不开档案,无论发展和保护都要以档案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因此,档案部门的实际作用应该是调控“发展”和“保护”的杠杆。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主题。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能够达到共识的主要原因。因此,发展也是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应当强调的主题。也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必须以发展为主题,在保证可持续的前提下,把重心放在发展上。这既符合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符合我国档案事业的国情。档案事业是从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服务性行业,这一地位决定了它的发展出路必须是围绕经济建设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注重的是效益,只有做好信启、服务,才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做好信息服务,才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见到了效益,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形成一个良好的档案事业发展环境,使档案事业能够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疏通档案事业经费的来源渠道,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通过服务,把档案信息转化为商品,增加收入,弥补档案事业经费的不足。因此,档案事业只有通过服务求发展,通过发展求完善,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

三、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在现阶段,由于存在着重复归档、盲目接收等问题,使进馆档案的质量不高,有重要价值的档案不多,有鲜明特色的档案不多,能够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档案不多。我国在档案的保护、现代化管理和现代化技术应用等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另外,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经费不足缺乏物质保障的问题,法制不健全的问题,机构和队伍建设的问题等等。据此,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为了保证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必须进一步完善档案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保证,完善档案立法是当务之急,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也刻不容缓。

第二,必须加强档案机构和档案队伍建设。档案机构是档案事业的组织依托,档案队伍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

第三,必须做好收集和保管工作。做好档案的收集和保管工作,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基础,是保证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第四,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化管理的步伐。加快现代化建设,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个重要举措。档案部门必须有超前意识,以发展的眼光,大胆采用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如电子计算机、缩微设备等。应用现代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对档案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为我国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部门战略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中俄经贸合作再上新水平的战略思考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