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培养特色与职业指向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改革刍议

2011-08-15 00:50李福岩范广钧
重庆与世界 2011年2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学术

李福岩,范广钧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034)

1991年以来,我国开展以培养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为主的专业学位教育,截至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批准设置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达到476所,累计招生85万人,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中,在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便属于教育硕士中课程与教学论的一个方向。近20余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中等乃至高等学校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专业学位教育大发展的新时期,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增强其培养特色与职业指向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现状

我国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方向,其教学培养目标为较高水平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骨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生源大多为中等学校的政治课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他们利用寒暑假期间在职学习,学制一般为2年,毕业后回原用人单位就职;也有极少数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他们为全日制在校学习,学制一般为3年,毕业后需要寻找与其专业相应的工作。

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师资队伍上看,有的高校以教育系(或教育科学院等)为主,有的高校以政教系(或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为主,有的高校教育系(教育科学院等)与政教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半。其共同点是,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上课的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教师,以“同一杯水”给全日制日校同专业研究生上完课后,在寒暑假给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再上课。

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看,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如以某一高等师范院校为例,其中政治理论、外语为全国统一开设的必修课程,再有就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科研方法、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选修课程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外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来讲授各课程内容。

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方法上看,各课程教师基本上是在短短几天内集中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很少有讨论等其他方式进行,然后布置各科的考核方式。等下一个假期到来时,便以闭卷考试或收论文来结束课程的考核。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目标上看,存在着模糊、一般化、重学术和培养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全国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硕士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与全日制教育学硕士尤其是与全日制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相差无几,看不出其培养特色在哪里。如某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掌握新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来龙去脉,能对现实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与研究,具备有较高的研究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师院校和中等学校教师或科研人员。”

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看,没能体现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各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基本上是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学术到学术,从理论到理论,看不出实际应用的导向,缺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没有考虑到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实际职业需求。

从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看,以单纯理论教学为主,缺乏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缺乏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培养质量堪忧。各门课程的教师习惯了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上课的方式,并以这种方式来给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而且是同一套知识体系、内容的传授,没有“第二杯水”。不同的是,这“第二杯水”在假期有些“缩水”。也就是说,在对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上,不但应用、实践、案例分析、能力培养没上来,就连系统的知识教育与学术能力培养也没了。更由于是在假期集中授课,教师习惯于理论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也是相当难以开展,更不用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了。进而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下降,有专业硕士学位演变为“函授硕士”的风险。

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队伍上看,还没有落实和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实际上还是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单一导师制。校内学术型导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导师的专长在于学术研究,实践与应用方面相对欠缺,他们在培养、指导研究生的主攻方向上主要是学术创新,往往不把应用、实践作为研究生的主攻方向。另一方面,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与体制尚不健全,校外以实践和应用见长的导师还没能有效参与研究生实践过程、研究项目、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那些在应用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也还没有条件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对策

按照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规划,“到2015年,将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并稳步发展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到2020年,将实现我国整个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培养格局。”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特提出教学改革的对策。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教学培养目标,突出培养特色,增强职业指向性。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专业硕士学位,主要是针对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能力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实际工作能力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各高等师范院校要进一步准确定位自己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突出培养优势与特色,把它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特色区分开来,满足社会多样化、专业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而增强职业指向性。这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的重要前提与方向。

其次,课程设置要体现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职业学位。二战后,美、英、法等国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职业性教育,这些国家在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上非常注重实际应用与职业需求[1]。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与特点,其核心课程的设置要把学术性与应用性紧密相结合,既要注重思想性、政治理论与社会思潮的理论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又要注重分析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问题,做到知行能力统一;既会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教师与宣传员,又会做学生、各类人群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政工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调解员。这样才能使其毕业的研究生广受社会欢迎[2]。

再次,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要把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应用型和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教学内容上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应用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要注重以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问题,重在“应用”,而非“纯理论研讨”[3]。因此,它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思想政治案例分析,要有大量的实践课程,通过调查研究、案例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教学环节与方法,切实增强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素质与就业能力,使其成为社会各相关方面热切需要的专业人才。

最后,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设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的高校,要拿出切实的措施、经费与条件落实双导师制。校内的导师不但要理论过硬,还要有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实现校内导师的主导地位。校外导师不是挂个名,而是要切实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重要环节。这样才能培养出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1]徐今雅.美国教育硕士培养变革的经验及启示:从基于课程到基于标准[J].比较教育研究,2008(5):57.

[2]王克勤,盖立春.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反思及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4(8):38.

[3]胡大雷.在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3):31.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学术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对比研究——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