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间种矮脚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1-08-15 00:48:31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673100张淑芳
云南农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套种中耕复合肥

□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673100 张淑芳

1 间套作现状

泸水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偏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东经99°34′~99°09′,北纬 25°33′~26°32′。地处享有“东方大峡谷”美誉的横断山脉南端纵谷区,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山区农业县。最高海拔4161.6m,最低海拔738m。全境气候因海拔差异,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全县总耕地面积为2.29万hm2,其中:水田0.34万hm2,旱地1.95万hm2。耕地主要分布在怒江沿岸和山区、半山区、山槽、山洼地域。全县耕地平田坝地极少,旱坡地较多,地力质量差,生产力水平较低,2007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仅为150kg。玉米是泸水县主要的栽培作物,常年栽培面积在0.93万hm2。近两年,泸水县进行以玉米为主的间套作方式的推广,2009年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0.33万hm2;2010年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1.2万hm2。主要推广的间套种方式有:玉米间种矮脚豆、玉米间种黄豆、玉米间套种蚕豆、玉米套种马铃薯、玉米套种荞类等。其中玉米间种矮脚豆面积达0.53万hm2,是泸水县推广间套种的主要方式。矮脚豆是一种豆类蔬菜,是菜豆的矮生种,营养价值高,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物质。

2 玉米间种矮脚豆增产机理

2.1 能够充分利用地力

高秆须根系的玉米与矮秆直根系的矮脚豆间种,扩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围,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吸收的能力和深度都不相同,可以全面合理地利用土壤中各层的养分和水分。

2.2 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

高秆的玉米与矮秆的矮脚豆种植在同一土地上,高矮形成了通风透光的“走廊”。通过“走廊”,一方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另一方面光线能直射在高秆作物的中、下部,同时由于矮秆作物的反射,田间漫射光也大大增强。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优势,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由此创造了增产的先决条件,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2.3 实现了用地与养地结合,改善土壤品质

由于玉米与矮脚豆两种作物吸收养分种类有差异,具有营养差异效应,矮脚豆属豆科作物,有共生固氮菌的固氮作用,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实现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3 玉米间种矮脚豆高产栽培技术

3.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3.1.1 整地施基肥。尽早深耕,每亩施足农家肥1000~1500kg,以熟化土壤,积蓄底墒,春季再耕地,要翻、耙、压等耕作环节紧密配合,注意保墒。

3.1.2 选用良种。玉米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株型紧凑、双穗率高、株高中等的大穗型品种,可选用罗单3号、农大3138、会单4号等。

3.1.3 合理密植。玉米采用宽窄行播种方式,其中大行120cm,小行 60cm,株距40cm,每亩栽足3500~3700株。

3.1.4 科学施肥。结合整地每亩用优质农家肥1000~1500kg作基肥;播种时每亩施尿素5kg、复合肥20kg、普钙 40kg、磷酸二氢钾3kg,施于塘(沟)内做种肥,播种时注意种子与种肥要分开,以防烧伤种子;玉米长到5~6叶时亩施8~10kg尿素作苗肥;在大喇叭口期,抢晴好天气重施攻穗肥,这次施肥是玉米高产的最关键环节,亩施15kg尿素。苗肥和攻穗肥都在窄行株间离玉米植株10cm的地方打孔深施,施后用细土盖严保肥。

3.1.5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玉米需要勤中耕,中耕可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消灭杂草。苗期结合间苗,定苗进行2次,拔节孕穗期进行2次,并培土。防治病虫害:苗期每亩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ml对水50kg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时期结合中耕培土进行除草,亩用3.6%杀虫双颗粒1kg点心防治玉米螟;拔节至成熟前随时观察,一旦发现病虫,及时选择药剂进行防治。

3.2 矮脚豆间作技术

3.2.1 协同播种。矮脚豆与玉米应同时播种或播完玉米后及时播种矮脚豆。

3.2.2 品种选择。矮脚豆选地方品种。

3.2.3 种植规格。①玉米大行内套种1行矮脚豆,塘距30cm,矮脚豆与玉米间距50cm,每塘2~3粒;②大行内套种2行矮脚豆,行距30cm,塘距30cm,矮脚豆与玉米间距30cm,每塘2~3粒,以确保苗齐。

3.2.4 科学施肥。播种时每亩施复合肥2~3kg做种肥,施肥时注意避免种子与化肥直接接触。出苗后3叶期以前,必须及时追施复合肥3~5kg,但是切忌肥料粘附在豆叶上,否则会出现烧苗现象。开花5~7d亩施复合肥2~4kg作花荚肥。3.2.5田间管理。要及时间苗,查苗补种,深松与中耕除草,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3.2.6 及时收获。矮脚豆主要以嫩荚供食,所以必须适时采收,保持鲜嫩品质。而且嫩荚采得早,有利于以后开花结荚,延长采收期,提高嫩荚产量。

4 玉米间种矮脚豆综合效益分析

泸水县2010年玉米间种矮脚豆面积0.53万hm2,玉米总产 1600万kg,平均亩产200kg,矮脚豆总产160万kg,平均亩产20kg,按市场价玉米每kg1.80元、矮脚豆每kg3.00元计,玉米间种矮脚豆总产值3360万元,平均亩产值420元,比净种玉米平均亩产值325.8元(亩产量 181kg)增 94.2元,增 28.9%,共新增总产值753.6万元。

5 结束语

玉米间种矮脚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使泸水县粮食总产稳中有升,实现农作物单产、品质和效益的明显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贫困山区农民的增产增收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湖南省常德农业学校主编.作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

[2]韩嘉义.云南名特优新蔬菜栽培[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套种中耕复合肥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32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1-06 09:29:50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新农业(2019年11期)2019-11-23 07:21:18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新农业(2019年21期)2019-11-19 08:01:30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