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县农技推广中心 665800 高燕梅 张建梅
□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土管学院 430070 冯 璐
在云南西南部海拔1750m以下的山区,热量足、雨量多,年平均温度多在20℃左右,5~9月的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旱地土壤多数为红壤,pH值4.5~5.5,土地资源极为丰富,多以雷响田、旱地和轮歇地为主,特别适宜陆稻的生长。因此,云南陆稻的主产区也集中在滇南和滇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种植面积约6.67万hm2,其中孟连县常年种植面积约5333.3hm2。历史上当地少数民族都以陆稻作为口粮,是其最主要的粮源。
据调查数据显示:2000、2002年和2004年陆稻播种面积占稻谷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3.5%、83.4%和82%。陆稻作为口粮在云南西南部山区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陆稻在稻谷生产面积比重中却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2000~2004年的5年间,陆稻亩产从160.6kg提高到180.3kg,即平均提高了约20kg。2004年陆稻亩产在180kg以上的只有4个村,陆稻面积66.27hm2,分别占调查村寨总数和陆稻总面积的25%和34%;亩产在150~180kg的有 9个村,陆稻面积99.93hm2,分别占调查村寨总数和陆稻总面积的56%和52%;亩产在100~150kg的有 3个村,陆稻面积26.73hm2,分别占调查村寨总数和陆稻总面积的19%和14%。由此看出,中低产田占了大多数。
从总体来看,2004年调查村寨人均占有粮食616kg,已经超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人均400kg的调控线,其中陆稻就有219kg,在人均粮食水平中占了36%。因此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似乎解决了山区粮食安全问题,但具体地来讲,各地区间的人均差异还是很大的,如西双版纳勐海县西定乡南弄村中寨2组,人均陆稻占有量只有64kg,为最低;普洱市孟连县芒信乡岔河村广伞组,人均陆稻占有量却有630kg,为最高。此外,低于人均219kg平均数的村寨有11个,这说明陆稻种植的发展不平衡。
3.1.1 加大科研力度。陆稻的核心技术是“两化+合理密植+良种”,虽然土地数量有限,但只要合理利用,其土壤肥力或生产能力不仅不会耗竭,反而会不断提高。因此,要提高陆稻生产,首先要提升土壤的潜在肥力,在有限的土地上为提高土地生产率提供客观可能性。其次,合理的基本苗、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是陆稻高产的决定因素,而适当的播种方式和播种量则是合理密植的前提,合理密植又是陆稻生长具备良好群体结构的保证,所以改进播种方式,合理密植是陆稻高产的必然要求。其中点播和条播可达到合理密植的要求,经多年试验证明:点播比撒播增产15%,条播比撒播增产27%。据调查显示:目前只有43%的农户采用点播或条播的播种方式,而且88%主要采用在新品种上;另外,改良种亩产平均为214kg,老品种亩产平均只有152kg,整整少了62kg。其中老百姓最认可的良种是云陆52和陆引46,若再配上点播和条播的合理密植及合理施肥,亩产可达400kg以上,而2004年调查村寨陆稻平均亩产只有180kg,所以说,陆稻亩产的提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1.2 扩大推广范围。只有让广大群众感受到良种良法的实际增产效果,才能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从而进行大面积种植,全面提高陆稻产量,而这与农业推广作为以产业(生产活动、农民)为核心对象的策变者、传播者、促进者、协助者、唤醒者的作用是离不开的。由于农业科研周期长见效慢,再加上山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信息闭塞,所以科技培训一般比较难见效。在调查中,农技部门采取比较成功的陆稻推广方法有“以点代面”和“黑处理”两种方法:“以点代面”即通过重点培养示范户来带动其余的农户;“黑处理”相当于田间学校,即撇开深奥的科学原理,直接在田间教授技术操作方法。在调查中,推广种植陆稻新品种的8个村寨陆稻亩产195kg,比没有推广过陆稻新品种的剩下8个村寨159kg的亩产整整高出36kg,因此,这也是导致陆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所以,大众化的技术形式、多样化的推广手段才有利于扩大推广范围,从而为全面提高陆稻产量提供可能性。
农业生产通过动植物的自然生长来获取产品,所以与生态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目前调查村寨中80%停止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但是仍然有大面积的耕地环境期待改善。刀耕火种的遗留痕迹使山林满目疮痍,地表长时间裸露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严重,生产生活也常常入不敷出。因为破坏了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不可能寻求到自然的回报和生活的发展的,所以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大前提和大背景。
有了有利于作物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还要有物质条件,作为提高综合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调查中最具成效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台地建设,据数据显示:台地陆稻平均亩产203kg,比坡地陆稻平均亩产161kg整整高出42kg,但是目前台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30%。此外,山区耕地分布位置普遍较高,山地的自然地形特点往往不具备修建容量较大的水库、水坝、水塘等水利设施条件,农田灌溉水源缺乏保证。因此,具备良好灌溉条件的耕地几乎没有,农田灌溉水源为雨水或泉水,由于降雨的不确定性和泉水流量限制,耕地缺水成为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因此2004年的大旱使许多调查农户都十分担心粮食的收成,也多次提到兴修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议。此外,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初,在政府的出资协助下,目前16个调查村寨100%通路通电、75%通自来水、56%安装了电话或手机、37.5%建有沼气池,山区的基础设施及信息传播条件得到逐步发展,更有利于提高现代化农业。所以还需加大力气、因地制宜并不断完善台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一,明确陆稻生产在山区的发展要以解决粮食问题为主,兼顾增加收入为基础。
第二,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的自身发展。物质的支持只是暂时的,发展最终是要靠自己,所以对于陆稻的推广种植不仅要通过给予经济上的补贴和物质上的一定支持,积极引导农民采用良种良法,更要从思想上进行引导,能力上加以培训。
第三,陆稻生产种植应立足于现有的耕地、宜林荒山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及肥力。
第四,限制农业生产中各种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物资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大力兴修及改善有利于陆稻生产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如台地、水利、道路设施等。
合理提高山区陆稻产量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从总体上提升粮食产量,进而释放土地和劳动力,这不仅是要确保山区粮食安全,还要为发展经济、寻求增收渠道提供良好的条件。按照国家2004年人均年收入668元的标准贫困线划分,据调查:低于668元的绝对贫困型占37.5%;人均年收入668~1000元的低收入型占12.5%;人均年收入1000~2000元的温饱型占31%;人均年收入2000~3000元的过渡型占6.5%;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小康型占12.5%。由此可见,贫困人口还是占了大多数,因此,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即便这些村寨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的经济来源都比较一致,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并占总收入的87%,其中经济作物就产生了52%的收入。因此,55%的农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经济作物的品种、技术及相关支持”。据调查资料显示:贫困型及低收入型村寨种植重心在粮食,尤其是陆稻;温饱型和过渡型村寨种植重心由粮食逐步转移到经济作物;小康型村寨种植重心主要在经济作物。而非农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做小生意等,比例也很低,仅占13%,所以一方面可以看出经济作物对山区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山区经济来源渠道狭窄。那么在继续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滇西南山区的经济发展依托在:
1)加强经济作物产业化经营。土地释放可以发展经济作物,而作为经济作物,甘蔗不仅是云南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边疆山区民族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同时,调查数据也充分证明了甘蔗无论在种植面积还是收入都占了重要比例。甘蔗在滇西南山区的地位不仅是因为环境适宜而大面积的种植,更重要的是甘蔗运作采用的基本上都是“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即糖厂建在哪里,甘蔗就种到哪里,这不仅使甘蔗产业逐步向适宜产区集中,还使农户获得了生产保障,避免了与市场直接接触的风险,以及技术上、物质上的一定支持,因此农业生产才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增收力度。那么对于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就要在自身特色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产业化经营的力度,如滇西南热区橡胶和文山三七的特色支柱产业。
2)增加非农收入渠道。据调查,2000~2004年的五年间,调查户非农收入的增长趋势远超出农业收入的增长趋势,这与粮食增产释放劳动力是紧密相连的。富余的劳动力除了继续从事田间经济作物种植以外,还可以从纯农业户向农业兼业户转换,农业兼业户是指从事农业为主、辅以非农产业的农户。但是由于滇西南山区农民目前的唯一保障就是土地,也不能脱离土地,另一方面,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目前非农收入渠道还是很狭窄,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和牲畜买卖。非农收入增长率在上升,而收入渠道还狭窄,所以山区农民增收还要拓宽非农产业的收入渠道。
由于滇西南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粮食安全寄希望于从外省调入是不现实的,不仅运输条件难于支撑,而且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所以考虑到自身条件,应该把粮食生产放在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上。而只有得到正确的政策调控和支持以及先进的科技引导和支撑,才能从质上全面提高山区陆稻产量。粮食产量得到提高,土地和劳动力就得到释放,就有了经济发展的人力和物力,那么寻找到适合实际经济发展的路子就可以脱贫致富。土地释放后可以种植经济作物进行创收,而劳动力释放后不仅可以从粮食生产部门转移到经济作物生产部门,还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随着山区非农收入逐步增加,适合非农创收的渠道却仍然狭窄,因此,结合实际拓宽非农收入渠道就有利于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结合上述分析及此次对滇西南16个村寨调查的感受,得出以下结论:合理提高山区陆稻生产才能促进山区经济共同发展。
[1]朱道华.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90~166;234~240.
[2]唐开学,李学林,李再山,郭鸣.云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137~155.
[3]李学林.如何为新时期的“三农”问题解结 [N].云南政协报,2005,7.
[4]潘炳猷,姚宗文,魏申彩,桓树五.云南省种植业区划[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12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