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武缘之探究

2011-08-15 00:50王永萍
武术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彭湃武术广东

王永萍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榆次030600)

彭湃武缘之探究

王永萍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榆次030600)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伟大的革命党人、被称为“广东农王”的彭湃的武术历程及其将武术之价值在革命中运用的史实进行了探研。研究结果得出:彭湃小时候对武术情有独钟,革命运动时仍与杨其珊等著名武术家学习武术;彭湃深刻理解武术之价值,不仅自己习练而且还教习革命党人练习武术;在彭湃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中武术团体发挥了巨大的价值,武术成为革命前进的催化剂。

彭湃武术近代社会

引言

近代中国社会自鸦片战争后,清廷国势极度衰弱和腐败,内忧外患之势相当严峻,人们为了反对封建主义,雪“东亚病夫”之耻,拯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仁人志士皆把习练武术作为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之重要手段。孙中山先生将天地会武术组织运用于辛亥革命并取得了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另外,毛泽东、蒋介石、徐世昌、黄兴、冯玉祥等人士也积极倡导开展武术运动,增强国民体质,发扬武术之爱国主义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运动中已不乏武术人才,其中被称为“广东农王”的彭湃就是其中之佼佼者。他不仅亲身习武,亦将武术团体的作用运用于中国革命之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催化剂。期望通过本文的探研能让当代更多的人们认识到武术之价值,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贡献绵薄之力。

1 彭湃的历史功绩

彭湃(1896-1929),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广东海丰人。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农民运动,曾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回海陆丰领导了农民武装起义,并一度建立海陆丰工农兵民主政府。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被捕,30日就义。[1]

彭湃出生于较为殷实的大地主家庭,然而其组织的农民运动的矛头却是地主阶级,为了实现使平常百姓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一崇高的理想,他舍弃了自己富裕的生活,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人民。他与广大贫苦农民同呼吸、共命运,是真正追求社会公正、平等、正义的伟大战士。他是一个真正超脱了世俗功利、能够舍弃一切个人私利的顶天立地的先觉者、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楷模。这种正义凛然、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我们中华民族、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为了表达对彭湃烈士的深切怀念,历史上不少名人和伟人都对其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其中以周恩来同志为之最。周恩来以“冠生”署名在《红旗日报》上发表《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一文,对烈士英勇牺牲的献身精神予以高度评价,指出革命烈士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文章写道:“革命领袖的牺牲,有他不可磨灭的战绩,照耀在千万群众的心中,熔成为大革命的推动之力,燃烧着每一个被压迫群众热情,一齐奔向革命的火原,所以我们在四难得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的继续着死难的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3]

2 彭湃的武术历程

我国革命重要领袖彭湃所领导的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与毛泽东所领导的湖南农民秋收起义,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然而正是这位伟大革命领袖与武术有着不解之缘,并且其极善于运用武术组织的作用,同时武术组织在其的带领和改造之下,成为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的主力军,助推中国革命前进。关于彭湃习武经历记述如下。

由于武术的特殊性决定了民间武术的传播主要以师徒和口传的方式为主,那么关于一些民间较为影响的传说和野史记载往往被武术研究者视为很好的突破口。正如一些武术学者和专家们的评述一样:野史记载和较有影响力的民间传说有时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写当时社会未曾言、不便言或不敢言,一定程度上课弥补正史之不足。为此,《彭湃的传说》一书亦被视为探索彭湃习武阅历的一种材料,在此略作评议。书中记载:“彭湃喜欢到附近的剧院看戏,同时亦发现诸多人围观武术表演现场,此时彭湃发现团体的凝聚力价值,放弃看戏转至观看武术表演,一连几天都去,由于彭湃的聪慧,很快就学会了武馆一位大师兄的所展示武术套路,后来打听得知该武术套路为‘百步莲花’罗汉拳,该拳是少林派的正宗。不久师傅回来,经过测试,彭湃顺利成为该馆的徒弟,习武日精。”[4]这一传说是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呢?

据林荫生的研究记载:“洪家拳徒手套路有一枝香;……中节及百步莲花罗汉拳108步等,为本门派代表套路。”此记载说明该拳在少林流派中的确存在,属洪拳套路之一,并且当时广东洪拳盛行,且广东洪拳是由福建天地会一起传入广东的,推而言之较符合历史逻辑。另外,“彭湃的传说”一文,就是石帆同志根据海陆丰人民的口头传加工整理,编辑而成的,本书所反映的彭湃的革命业迹,比起彭湃伟大的一生来,是很不够的。该书对读者是有教育作用的,而且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5]由此可见,彭湃曾经积极从事过武术习练,且武艺非凡。从下面的记载中也可见一斑。

据《广东武术史》记载:彭湃同志在小时候喜欢模仿江湖武师使拳弄棒。早年东渡日本留学时,对日本的柔道发生了兴趣,也颇有研究。他曾领导留学日学生示威游行,遭日本军警驱赶,彭湃为掩护同学而负伤。他进一步认识了拳术的重要性,从此加紧练习,拳术日精。1924年夏天,为答谢苏联军舰运送武器帮助东征北伐,广东革命政府在黄埔军校举行欢送会,彭湃在会上表演拳术。他从事农运工作时,曾向杨其珊、万清味学拳。在大南山根据地,他还教警卫摔跤的方法。[6]来自彭湃先生的习武历程可知,其对武术的价值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这一阅历为以后从武馆和武术团体入手进行革命事业,并一举获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武术在革命中的价值

武术在冷兵器时代作用十分显著,到了近代社会其价值略有下降,但是在火器短缺、近战、巷战和肉搏战中绝不可小视其存在和发挥的作用。像毛泽东、蒋介石、徐世昌、黄兴、冯玉祥等人都不同程度上积极倡导开展武术运动,特别是孙中山先生不仅身体力行,而且对武术在近代社会的价值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在孙中山先生为《精武本纪》所做序言中就有对武术之价值的经典论述:“慨自火器输人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术而不讲,驯至社会个人积弱愈甚;不知最后五分钟之决胜,常在面前五尺地短兵相接之时,为今次欧战所屡见者,则谓技击术与枪炮飞机有同等作用,亦奚不可?而我国人囊昔仅袭得他人物质文明之粗末,遂自弃其本体固有之技能以为无用,岂非大失计耶?”[7]那么革命党人彭湃是怎样将武术之价值运用于革命事业中的呢?

3.1 个人武术的运用

从上面对彭湃的武术经历探讨可知,其不愧是个武术家,对武术有着深刻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其将武术的价值能够运用于革命实践中。据《广东武术史》记载:“他从事农运工作时,曾向杨其珊、万清味学拳。在大南山根据地,他还教警卫摔跤的方法。”[8]杨其珊(1871—1933),广东汕尾市陆河新田人,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原籍陆丰(陆河)新田参将府村,他是海陆丰农民革命运动和苏维埃革命斗争时期享有盛名的农民领袖之一,曾任海丰县总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海丰县临时人民政府委员,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主席团成员,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委员,海陆紫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团成员。少时跟堂叔父杨育月往福建少林寺学武术和学医,成年后以开武馆和行医谋生手段。[9]1922年,杨其珊与开创农民运动的彭湃相识并参与组织农会的相关工作,积极协助彭湃领导农民斗争。在革命根据地,彭湃不仅自己习练武术,已将武术之技法传于革命人士,客观上增进了其与下属的感情,起到凝聚人心之价值,得到了武术人士的鼎力相助。另外,由于武术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强体及较强的技击价值为革命斗争的顺利进行客观上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得力助手的作用。

3.2 对武术团体的运用

武术团体历来是革命斗争的强有力助手,像孙中山先生就能够很好的利用洪门天地会、蔡李佛拳会等组织来为辛亥革命所用,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就连其同盟会都是由天地会衍化而来,另外蒋介石也曾积极的把武术组织的功能运用于自己的统治之中。可见武术团体或组织的价值非同一般,那么,彭湃同志又是怎样将武术团体的价值运用于党的革命斗争中的呢?

辛亥革命后,“传统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仍然是农民群众的基本组织形式”。[10]近代海丰地区是秘密结社较为普遍的地区,这些秘密结社多数以习武为线索,其性质与武术馆舍相似,但是其作用和影响力远超出之,相关研究不胜枚举。据《彭湃文集》记载:“贫苦农民为了反抗日益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和地主豪绅的压迫,进行了不断的反抗,秘密结社三合会在海丰非常盛行,几乎普遍了全县。”[11]正是这些秘密结社和武术馆舍的林立,客观上为彭湃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撑,成为革命顺利进行的催化剂。

据《广东武术史》记载:1923年,彭湃到公平区搞农运,从拳馆入手,与拳师广交朋友,工作开展顺利,不少农村的拳师成为农会领导。他们的徒弟也成了农会的骨干。武馆成了扩大农会组织的阵地,也就是对地主进行反剥削斗争的公堂。拳馆内习武之风十分活跃。彭湃把这个经验运用于其他地区,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到1923年海丰县总农会成立时,会员已达2万多人。1924年农会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后,海丰县各区、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拳馆为中心,组织“十人团”,聘请杨其珊师傅教授拳术,万维新师傅教授棍棒,以增强农会会员的战斗力。东征时,农会在“十人团”领导下,积极配合东征军,神出鬼没,为打败陈炯明做出了贡献。[12]此记载充分说明了武术团体对革命成功的巨大价值,其中“十人团”在革命战斗中充分运用武术之技击和凝聚力价值,给军阀以沉重打击,展示了武术人士的拳拳爱国之心,也充分印证了孙中山先生关于武术团体之价值的观念,即“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推而言之,则吾民族所致力于世界和平之一基础。”[13]。彭湃之所以能够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武术团体之价值,并将其恰当的、成功的运用于革命之中与其自身习武阅历及对武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是分不开的。

4 结语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但是老一辈革命精神绝不能被遗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紧密团结于党中央的周围,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彭湃先生是伟大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更是“少有人知”的武术家,他光辉的历史渲染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武术史,作为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我们更应该积极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武术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深刻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武术所蕴含的博大精髓,使之得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是伟大的民族所赋予我们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的执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袁世全,冯涛.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693.

[2]陈金葵.彭湃精神与现代社会——座谈会综述[J].广东党史,2006(6):61.

[3]曹光哲,王进,齐鹏飞.周恩来大辞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393-394.

[4]石帆.彭湃的传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42-43.

[5]夏云.新书述评“彭湃的传说”[N].读书月报,1957-04-13.

[6][8][12]曾昭胜.广东武术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60-61.

[7][13]陈铁生.精武本纪[M].上海:精武体育会,1919:1-2.

[9]马世畅.追记彭湃体育活动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34.

[10]赵虎.彭湃对农村秘密社会的借鉴与改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29):56.

[11]蔡洛等.彭湃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2.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engpai and Wushu

Wang Yongping
(Sports Institute of Jinzhong University,Jinzhong Shanxi030600)

The article,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interviews,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does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ng Pai,a great revolutioner and known as"Guangdong Agricultural king"and Wushu in the course of revolution.The study found that:first,Peng Pai loved Wushu since he was a child,and even when in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he still learn Wushu from famous Wushu masters,such as Yang Qishan and others;second, Peng Pai deeply understood the value of Wushu,not only practicing Wushu himself but also taught other revolutioners to practice Wushu;third,Wushu practitioners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asants revolutionary movement led by Peng Pai and Wushu wasa catalyst for the revolution advancement.

Peng PaiWushuModern Society

G85

A

1004—5643(2011)03—0033—03

王永萍(1981~),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彭湃武术广东
中华武术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广东舆情
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20周年征文启事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广东剿匪概述
彭湃入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