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套路与技击的关系论武术的发展

2011-08-15 00:50薛建爱
武术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技击套路武术

薛建爱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从套路与技击的关系论武术的发展

薛建爱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武术技击术与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目前武术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趋于分离的结论。由此得出发展武术必须从恢复武术的技击本质出发,也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的发展问题。

武术武术套路技击

前言

武术,国之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国武术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浸透着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医学、军事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文化思想,形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深厚的群众基础的一种体育运动,几千年来,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里,武术能滋养、繁荣、常青不衰,显现出它的自身存在价值。武术内容丰富,拳种众多,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套路与技击关系的关系论述武术的发展。

2 研讨分析

2.1 武术的产生

武术和其他事物一样,都起源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原始社会里,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同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野兽作斗争,以采集狩猎来获取生活资料,而形成一定的生存技能;部落斗争中,人与人的搏斗中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徒手或器械的攻防格斗技能。如踢、打、摔、跌和劈、砍、扎、刺等动作,经过实践检验并能自觉运用的这种攻防格斗技能,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攻防技击性的武术。当时的武术以生存手段的形式存在和发展,极为强调攻击和防御的实效性,几乎一切与武术相关的研究活动都以提高攻防能力为最根本目的。

在冷兵器时代,军事斗争中能否获胜取决于的技击术的高低。军队中为了使士兵熟练掌握攻防技巧,把一些常用的、有效的技击动作编成组合,这种组合可说就是套路的雏形。然而无论是格斗技巧的提高,还是兵器、兵种和作战形式的改变,军队中的格斗术及由此产生的套路,在内容上都始终是以简单实用、遏敌制胜为原则,并延用至今。

从武术的产生,到后来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赋予了武术的丰富内涵,但无论它的形式如何改变,追求技击效果这一本质特征都永远保留着。

2.2 武术的发展

2.2.1 技击术的发展

武术技术方法的提炼,是格斗经验的总结,来源于实践。技击功能是推动武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武术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需要运用攻防格斗技能进行觅食猎物求生、抵御毒蛇、猛兽的侵袭。在奴隶和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阶段利用武力镇压劳动人民,进行封建割据,连绵战争,维护其统治地位,劳动人民则利用武术抵抗外来侵略,反抗压迫,保家卫国,强筋壮骨。由于在冷兵器时代,各阶级运用武术作为有效的防身、攻击手段,因此对抗项目的开展已初具规模,如“角抵”、“手搏”等等,那时遗留下来的武术理论大都是指导技击的书籍。在技击运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动作强调实效性,而且一般设有对拆,更接近于实战。至今,技击术仍然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军队和国家强制机构中,用于保家卫国,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

2.2.2 武术套路的发展

武术“套路”这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它的产生有着独特的中华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孕育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宗教、喜庆等活动中,把攻防格斗技能的积累,以及在战斗中的致胜经验表演一番,以达到显示武功、舒发情感和驱邪逐魔的目的,在这种相互模仿舞练中使武术逐渐具备了艺术性和观赏性,加上古代中庸思想中的“崇德轻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长期制约着人们的言行。由此使粗暴激烈的运动失去生长的土壤,从而衍生出一些气氛比较缓和的非竞争性运动,使武术逐渐向非对抗性的套路运动发展,武术攻防技术的实际效用处于受限制的局面。另外,人们发现“长期从事军旅生活和习武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防御疾病能力”。为了满足健康、长寿的需要,人们便“在套路中加入更多的‘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动作,甚至专门编撰了‘强身术’、‘五禽戏’等,使之具有更广泛的保健意义。”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条件、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制约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必然使武术从单一的技击性向健身性、技击性、艺术性共存的方向发展。

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都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特定的历史条件,现时存在的套路运动和散手运动都是古代武术发展的结果,都是武术运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发展技击与套路两种形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有所侧重。但“本立而道生”,武术是以技击为核心,离开技击本质,武术也就不能称其为武术。

2.3 套路与技击的关系

套路是武术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武术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历史上它的出现,应该是古代武术发展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武术的套路练习,包括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和集体操练,其共同特点是将一些武术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进行训练。以“两两相当,角力、角技也”为特征的散打格杀,是中国武术内容的重要构成,武术的技击价值主要是由此而得以体现的。

武术套路是“为适应传授、训练和记忆而产生和存在的”,也就是说,最原始的武术套路的价值功能在于传授、训练和记忆技击动作,可以推知,当时的套路就是一些技击组合的串接。对攻防技击而言套路最主要的作用是获得劲力,劲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力,它更强调人体对自身各方面力的控制和把握程度。求整是练习劲力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很多习武者练习套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求得整体协调。一般的武术套路都是势势相承,包含各个方向的各种动作,长期进行这样的招式转换练习可以使身体更加协调,从而达到“周身合一”的效果。

武术运动的套路练习和技击练习,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套路练习是武术攻防技术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演练;技击练习则是将攻防技术在双方进行直接对抗性比赛中的应用。如果说套路中的许多动作可以在攻防实战中找到其原形;技击练习则是将实战中的技击方法按规则要求运用于比赛。如果说套路是为了便于记忆、传授和训练而产生的;那么技击练习则是直接进行攻防能力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套路练习是武术攻防技能训练的基础,技击练习则是检验其基础训练中所获得的技击技能运用于对抗时水平高低的手段。套路练习虽不具有直接进行攻防的技击价值,但通过其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和完成武术动作的能力,使之熟悉攻防方法、技巧和劲力。运动员有了较好的套路训练的基础,再进行适当的对抗性训练,即能较好地掌握技击对抗所需要的技能。同时通过技击训练也可使运动员更好地领会技击方法的用法,从而掌握武术的技击特点,提高其演练套路的水平。历来习武的人都不把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绝然分开,往往是兼而习之。正如拳谚所说:“练时无敌当有敌,用时有敌当无敌”。若分而不合,则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武术。

2.4 武术发展现状

武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武术套路和散手竞赛在我国均已纳入正式的竞赛体系,这对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武术界对技击和套路这两种运动形式的相互关系及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对擂台赛上难以找到武术套路中的动作和套路以及运动员为何能练不能打表示难以理解。

2.4.1 武术套路发展现状

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武术的开展限制了与技击有关的许多内容,只允许套路形式开展,并将武术套路定位于“中国古代的自由体操或艺术体操”。据此武术套路逐渐向表现艺术性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呈现出比动作难度的趋势,过度的追求所谓的“高、难、美、新”等技术规格的人为设计,趋向于西方体育文化的形式。当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国际准则接轨,提倡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这只是在外形上体现“攻防含义”,缺乏考虑技术的实战意义,有驳于武术的技击特性。武术套路的民族性与竞技性产生矛盾,结果丢失了传统武术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

竞技比赛的套路演练,在《规则》的引导下,动作的表现已渐离技击性,而趋向表演、艺术性。这一观点适用于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每个事物不仅因其特殊矛盾而区别于其它事物,同时也因其有特殊矛盾而存在和发展。没有特点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现在武术套路的发展已不能很好地表现其固有的技击特点。如果这个问题再不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武术套路就可能丧失其特点,到那时,武术套路也将因其不再具有武术的技击特点而失去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危险。

2.4.2 武术技击的发展现状

(1)散打是武术技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散打是脱胎于中华传统文化现象之一的传统技击术,因此它就不能不彪炳出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有人认为,武术散打作为现代竞技体育,更多应须体现出竞技的共性,其实不然,虽然同为竞技格斗运动,其技击规律也大体相同,但这毫不妨碍各民族的竞技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和风格1999年7月,美国夏威夷“中美对抗赛”上,美国运动员康·李所表现出的纯熟、漂亮的“剪腿”绝招并配合一些其它摔法战胜我国运动员的著名战例,倒是让我们从外国人身上体验到了传统功夫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事实证明,传统技击可以而且完全能够运用到现代散打中去。然而,由于现代散打规则的限制,传统技击中的一些切实有效的技术不能够直接用于散打。因此,我们应遵循科学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传统技击加以分析,并进行“改造”,使之既符合散打规则又能够运用到比赛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丰富散打的技术体系,使之更符合民族的风格打法。

(2)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能看到,有许多练技击对抗性项目的人,只练技击击打技术,不重视套路训练,此问题在散手中更为突出。不少散打运动员没有良好的武术基础。有的教练员为了简单地适应眼前比赛的需要,偏重于选那些四肢较长,反应速度较快,力量较好的运动员,而不关心他们的武术基础如何。在训练中只注意击打技术,不注重武术专项能力的提高,甚至连最基本的武术基础训练也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所以运动员也不能将拳术中的一些基本技术自如地运用于比赛。也就更谈不到在比赛中如何更好地突出武术的风格了。

(3)在现时代的文化冲击下,“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与功能已经简约为健身益寿、娱乐欣赏以及攻防技击三个方面”。缺乏中华民族特征的技击打法使武术在人们心中的威信摇摇欲坠。人们普遍认为过多的高难度动作会使武术技击失去本身的特点,最终成为少数人的项目。而且一味强调难度,就会形成是否会走体操化道路,武术的传统意识能否得到发扬等一系列问题。

(4)而更让人感到忧心的是,我们的青少年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隔阂,甚至有些人学习了跆拳道,对传统武术的技击不屑一顾,这与长期以来我们在武术工作中以竞技武术为主导发展方向的偏颇是有关联的。

3 结论

古代拳谚云:“拳为诸艺之源”,“功源于拳,势出于招”。用现代化的训练手段和监控体系吸取传统武术技击的精华并以此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让运动员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技击方法,并在比赛中灵活运用,依靠技术而不是力量取胜,博采众家之长,在技巧和风格上打出民间传统武术技法精华,灵活运用手法、步法、身法、腿法、腾跳技术,见机得势全面发挥多种踢、打、摔技术。当散打运动员掌握了全面的散打技术,散打比赛时才能充分体现出中华武术极为丰富的技术内容和特点,将散打水平在现有的层次上不断提高。

因此,发展武术必须从恢复武术技击的本质出发,也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的发展问题。当动作难度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对其加以适当的限制。强调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仍要保持其运动项目特点,通过其特有的运动形式去体现人体的健康美,在快速运动中体现人体的运动能力。只有保持了竞技武术套路独特的项目特点,才能充满活力的生存与发展。

[1]高林.中国武术列入奥运会竞赛项目思索[J].浙体科学,2001(3):61-63.

[2]潘建林.武术运动是如何走向世界——对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接轨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1):28-29.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3-44.

[4]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欧阳柳青.21世纪中国体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J].体育学刊,2004(1):18-20.

[6]马敏跃.推进武术国际化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8):73-74.

[7]王智慧.现代散打技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9.

[8]周直模.中国武术散打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421-422.

[9]曾恒辉.武术散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120-122.

[10]张建亚.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4(8):47-49.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utine and Attack and Defense

Xue Jian'ai
(Schoolof P.E.,Xinjiang Norm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54)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this paper made research onthe formation of Wushu combative technique routine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as well as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of them 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s of Wushu,and then found routine practice exercises and confrontational exercise of Wushu have separated with each other.So this paper advised to recover the combative nature of Wushu.Moreover,it is the only way to solve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of Wushu radically.

WushuRoutineAttack and defense

G85

A

1004—5643(2011)02—0011—03

薛建爱(1976~),男,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技击套路武术
中华武术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