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宇
(包头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自我暗示训练与念动训练
王鸿宇
(包头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本文论述了高校体育课教学中自我暗示训练、念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同时指出心理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课;训练;自我暗示:动员;放松;念功训练
高校体育课中的心理训练是教学全过程的心理训练,也就是在课的不同部分都应有相应的训练内容。心理训练的方法有多种,现选两种比较适合目前学校实际、不需特殊条件即可进行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讨论,仅供参考。
自我暗示训练运用范围很广,在体育课教学中主要有 “动员”和“放松”训练两种。
高校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动员学生各运动器官、系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从而避免出现对教学内容和运动量的不适应,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人在一般情况下,各器官系统维持一个基本正常的供能与工作状态,可以说是一个平稳的状态。但要达到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最佳的工作状态,需要形成一个新的、与其相适应的工作状态。使运动系统尽快进入最佳工作状态,笔者认为有2种方式,一种是“被动式”,另一种是“主动式”。由教师带领,按教师意图去完成的动员为被动式。由某种提示引起或由某种目的促使自发完成的动员为主动式,与前者不同,它先由大脑自觉地支配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导至运动系统而产生运动所需的能量,这种主动式动员是最充分的。
上课开始时,学生在自然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下,会出现无精打彩、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的现象,经教师采用跑步、做操等方法去“动员”,效果不显著,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不妨试一试自我暗示动员训练这一方法。自我暗示训练可分两步。刚开始进行训练,面对的是没有任何心理训练基础的学生,这时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利用学生都能接受暗示这一特点,用词语进行提示。先让学生保持呼吸平稳,不要过分强调站立姿势,随其自然,以避免因呼吸或姿势不适对暗示效果产生的影响。闭目,以减少无关刺激物的干扰。片刻之后教师用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声音复述:“体育课开始了,马上就要运动了,蹦呀跳呀!我的心跳加快了,呼吸频率也加快了,我的心在咚咚地跳动,我的血液正在沸腾,我浑身充满力量,肌肉在颤抖,我要运动了,我已经完全没有乏意了。”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进行组合,再细一些或者集中在某一内容多次重复。但原则上必须由“低潮向高潮”发展,不能一下拔得太高,以致学生难以接受。
经几次课的提示,学生基本掌握了训练方法,即可开始第二步,让学生自己进行暗示。教师的主导逐步被学生的自觉所代替(但也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由教师主导的作用),学生根据自己感觉有选择地进行暗示动员,其效果会更好。
这种训练要在课的开始时进行,若等准备活动做完后再进行就没什么效果,因为这时学生已无法入静,教师提示的作用也就不大了。课刚开始,学生惰性大,也容易入静。大脑这个时候对词语警觉点要高,容易被接受。现在的体育课安排在下午前两节的居多,午休后马上就到操场上课的学生,其状态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这时运用自我暗示动员训练,再配合常用的准备活动,其动员效果一定是很好的。
体育课结束时的放松,整理活动往往被忽视。原因是教师认识不足,没有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去对待,总认为课结束,学生不运动了,肌肉得到了休息,也就放松了,岂不知好的放松对学生课后正常的学习以及对下次课的态度关系甚大,尤其是运动量较大的体育课,若学生课后身心得不到充分休息和放松.就很可能产生某种畏惧感,这对下次课乃至今后的教学极为不利。自我暗示放松训练可发挥大脑对肌肉的支配功能,使紧张的肌肉通过心理暗示而放松。
自我暗示放松训练也是分两步进行。先由教师将方法告诉学生,经学生基本掌握后再由教师引导独立进行。
采用自我暗示放松时,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事况,如运动量、练习内容、学生疲劳程度、局部负担量等合理安排放松内容,有增有减,区别对待。短跑课、跳跃课、投掷课暗示所放松的身体部位应有所侧重,不能笼统地进行。至于训练的时间,应放在整理活动之后进行,这样学生做完训练后即可离去,不在受课的组织限制,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放松效果比先进行训练,后放松整理要好。
斯皮里多诺夫对采用自我暗示放松不见效果的原因总结以下几点:(1)注意力涣散;(2)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自我暗示的公式上;(3)进行自我暗示时问题选择上不合适;(4)没有学会使随意肌肉放松并体会肌肉放松的感觉。笔者认为,解决笫一个问题,要从有意注意规律去入手,即明确学习的目的与任务,以稳定学生注意力;培养学习必趣,以保持注意力;加强组织纪律性,对学生起一种约束作用;培养学生自我分析和自我监督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分析注意力涣散的原因,予以纠正。解决第二个问题,主要还是多练。暗示训练初期,学生把注意力只集中在暗示的公式上,认为公式是可以达到暗示目的唯一途径,不理解它只是一种提示信号,主要是大脑在起支配作用。经教师正确引导和反复不断的训练,学生开始出现认识上的“分化”,这个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对于第三个问题,初学者难以判断自己肌肉是否放松。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肌肉紧张或放松是有感觉的,但作为一个目标,有意识地去使用和享受它,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最初参加训练的学生把握不准,原因是这种暂时神经联系还不是处于随意性阶段,无法真正体会放松是什么样的感觉,还需专门化的训练,建议训练时多采用对比的方法,以此来体会区分肌肉的紧张与放松感。斯皮里多诺夫提出两种辅助办法,一是“抗阻”,二是“持重物直至感到疲劳后才取掉重物”。这两种辅助练习,实际上是肌内练习,是维持身体在某种姿势下对抗重力,不需要条件即可进行,我们在教学中不仿也试一试。
念功训练就是有意识、积极地运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训练。它的作用在于对练习动作进行修正与改进。
念动训练树立清晰的运动表象是关键。那么如何建立运动表象呢?第一步,教师要正确示范,准确讲解要领,直观上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概念,使学生对其有一个了解和初步感知,再配合相应的分解动作,促使动觉初步形成。第二步,使学生对完整的技术动作过程以及各主要动作之同的衔接、规格,细节有所理解,并在动作上有所体会。有上述两步做为基础,就可分阶段进行念动训练了。
念动训练前,先将学生带到场地,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练习之前,先布置本课教学内容,再把上次课练习情况重复一下,指出问题所在,提醒大家注意,然后转入念动训练。
方法是先让学生入静,闭目、排除杂念,教师利用第二信号系统对学生提示(尤其是重点部分)动作过程。此时,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运动表象从头至尾像过电影一样将动作呈现在脑海里,像有一种自己正在完成动作的感觉,念动到此结束,练习开始。
念动训练一般在基本部分中进行,随时注意进行念动。如上器械体操,先念动一次,再做一次动作;出现问题,再念动一次,再做一次动作。这种想、练、看结合的练习方法,对改进技术有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正确地想一遍,再按所想的做一遍,比不想或少想、机械地做两遍效果要好。因为前者是建立在神经联系基础上,有控制地练习,后者却不是。
还要强调“词语”在念动训练中的重要性。念动训练时,整个动作过程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的。用词顺序要正确,而且要用正面语言。如“伸直臂”,不说“臂不要屈”,“低头团身”不说“不要抬头挺胸”。这两组词都是相反的词语说同一意思,但在念动时所起的作用可不一样。“伸直臂”是正面语,而“臂”不要“屈”这都与大脑对神经有触动因素,因为“伸直”与“屈”本来就是两个概念和两种动感,所以,强调念动训练时用正面词语是很必要的。对初学的、训练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应特别提醒他(她)们。
以上论述了体育教学中比较简单易学的几种心理训练方法。总的想法就是研究和讨论如何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设备,达到体育课教学的最优化。
3.1 教师要有明确的态度,依照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训练。也就是把心理训练和技术训练的位置摆对,以相互促进,提高课的质量。
3.2 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心理训练的效果不像掌握动作那么明显,还需一个自我感觉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运用仪器,利用“生物反馈”训练方法,告知学生训练结果,使其相信心理训练的作用。
3.3 不受传统意识的束缚,勇于实践。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不只在体育课,在平时生活中也可运用它,如情绪的控制、对付失眠等就可利用自我暗示的方法。
3.4 体育课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有成功,肯定也有失败,这很正常,我们不能一遇挫折就打退堂鼓,应该去潜心钻研,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去认识还未被人们所认识的世界。
[1]张力为.运动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2]甘其为.高校体育考试过程中个体焦虑现象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5.
[3]张力为.运动竞赛焦虑研究的发展动态(综述) [J].体育学刊,1995.
G807.4
A
1674-151X(2011)02-100-02
投稿日期:2010-11-01
王鸿宇(1976~),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51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1.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