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一种具有哲学意趣的艺术

2011-08-15 00:50俞晓艳路明晶
武术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老庄太极老子

俞晓艳 路明晶

(1.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29;2.华北科技学院,燕郊 065201)

太极拳:一种具有哲学意趣的艺术

俞晓艳1路明晶2

(1.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029;2.华北科技学院,燕郊 065201)

太极拳取名于古典哲学中的“太极”,表达了太极拳研习者对宇宙的认知以及对外部事物自身规律的把握。由于缺乏构成哲学的基本要素,太极拳不能被称之为一门哲学。但是,在老庄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太极拳具有了一定的哲学意趣,并形成为一种道家修养身心的养生之术,而演练太极拳则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探索和追求美的过程。

太极 太极拳 哲学 艺术

太极拳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演变,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太极拳作为一种身心兼修的运动,有着举世公认的健身和养生价值。尤其是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到太极拳文化的建设和讨论中来,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事实上,除了太极拳之外,中国武术中没有任何一个拳种可以产生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盛名之下,太极拳更赢得了“哲拳”的称谓。上网搜索一番之后,亦会发现一些太极拳与哲学的相关文章,间或有好事者直接就把太极拳称作为哲学。显然,将太极拳视作为一种哲学就不能算是一件小事了,的确有做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如果太极拳是一门哲学,那么其构成哲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如果太极拳不是一门哲学,那太极拳又是什么?太极拳与哲学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加强我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和把握,而且还有助于清新一下当今太极拳文化研究的浮躁和矜夸之风。

1 太极拳取名释意

据武术界普遍认可的、有据可查的史料,清代王宗岳是第一个用“太极”一词来论说和命名太极拳的:“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事实上,在王宗岳之前武术中早就有“太极拳”这一称谓。但现有资料均无法明确证实究竟是何人于何时命名和使用“太极拳”这一称谓的。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王宗岳是历史上第一位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太极”思想来论说太极拳术的。

在王宗岳之后约一百年的时间里,太极拳练家们似乎一直醉心于太极拳技术体系的细枝末节,不可不谓精益求精。这期间,太极拳理论的提炼亦与技术密切相关。然而,对于太极拳得名的由来这一看似过于理论化的问题,始终没有客观、具体而深入的探讨,仅仅停留在传说甚或臆说的主观层面。究其根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清后期的中国在学术上还十分保守,根本没有可以把太极拳这种为士大夫所不齿的“雕虫小技视”为学问的氛围;其二,当时的太极拳代表人物,大多务农为生,又偏居乡野,虽功夫卓绝,但文化水平底下,根本达不到我手写我心的程度。

直到清末民初,陈氏太极拳第十六世陈鑫对于世传拳法没有文字记载甚为悲愤,于是耗费13个寒暑写成洋洋数十万言的《陈式太极拳图说》,旨在阐释陈氏太极拳理法,归纳和总结祖传练拳经验。《陈氏太极拳图说》是太极拳史上借易理阐发太极拳理法的宏篇巨著。陈鑫在书中对太极拳的取名问题有专门的论说:“斯人父天母地,莫非太极阴阳之气蕴釀而生。天地固此理,三教归一亦此理,即宇宙之万事万物,又何莫非此理!况拳之一艺,焉能外此理而另有一理?此拳之所以以‘太极’名也”,“人之一身,心为主而宰乎肉。心者,谓之道心,即理心也。然理中能运动着,谓之气。其气,即阴阳五行也。然气非理无以宰,而理非气无以行,故理与气不相离而相附,此太极根无极者然也。”

清代杨氏拳谱中“大小太极解”写道:“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之拳。本有之灵而重修之,良有以也。”由此可见,当时已有人把太极由“天地”而推衍到了人体,给出了大小太极的说法。

太极拳名家陈微明(清史馆纂修)在其《太极拳答问》一书中把太极拳取名的含义问题说得最为透彻:“问取名太极,究系何意?答太极本一圆形,为阴阳混合之一体。太极拳处处求圆满,分阴阳虚实,故以为名。然此尚是形容其外之体用也。不知人身中间有一穴,为立命之处,名为大中极。大者,太也。此穴及人身之太极中点。立炉安鼎,坎离交媾,即在此处。太极拳运转先天之炁,凝神入气穴,不久则丹生焉。故太极拳能通小周天之气,较之但枯坐者更为速焉。”然而,太极拳名称中的“太极”一词又源自何处呢?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以“太极”作为一种最高的理念范畴,认为“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源。易学理论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不断得到阐释和发展,其中较为重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唐代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乙也。”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则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而生水火金土木。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认为“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这些不断丰富和成熟的太极理论逐渐奠定了其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地位,对后世太极拳理论和技术的衍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太极图是一个研究易学原理的重要图形,包含了天地万物的普遍规律。中国古代流传的太极图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成为宋明理学本体论的精粹。关于太极图,哲学家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小史》中说道:“周濂溪概取道士所用以修炼之图,而与之以新解释,新意义。此图说为宋明道家中有系统著作之一。宋明道家讲宇宙发生论者,多就此推衍。”周敦颐在前人太极学说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写下了著名的《太极拳图说》。《太极拳图说》论述了太极本身是阴阳、动静、刚柔的对立统一体,阴阳、五行、八卦理论是易学的最高原则,而这些原则又都尽藏于太极图之中,太极图就是易学的代表图。太极拳取名于太极,太极图也就相应地成了太极拳的图徽。某种程度上,太极拳的众妙法门尽在此一图中。

2 太极拳与老庄哲学

老庄哲学在中国经典哲学中最“玄”,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技艺文化方面影响最深。之所以说其“玄”,是因为老庄哲学最强调“无”。老子说:“为无为,而无不治。”庄子也说:“万物出乎无有”、“物各由其自然,不待人为;顺其自然而为,则非我为。”老庄这种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的思想高深莫测,最让人难以捕捉。这里我们暂且不说老庄哲学中“无”的虚无缥渺,只把重点放在老庄哲学中的一些与太极拳相关的思想上。《老子》一书,涉及养生的观点至少见于十三个章节。《庄子》涉及养生的思想和言论较多,内、外、杂各篇中处处可见,其中《庄子·养生主》和《庄子·达生》两篇是最为著名的专论。以下仅就老庄养生哲学中与太极拳关系较为密切的若干主要观点进行阐释。

首先是“阴阳”。《老子·四十二章》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讲的是阴阳相互变化和运动的规律。庄子对阴阳较老子更为重视,“阴阳”一词在《庄子》全书中共出现了二十多次。简而言之,老庄认为阴阳是相对、相生的一个和谐的整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为其根。

老庄阴阳思想表现在太极拳上就是:刚柔相济、开合相寓、快慢相间、虚实相换、动静相宜等等;“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一阴一阳之谓拳,其妙处全在互为其根”、“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果然识得其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

其次是“致柔”。《老子·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以上说的都是养生贵在致柔。在老子看来,能像婴儿一样天真活泼、应天而动就能够养生保命。

老子“专气致柔”思想体现在太极拳中就是“用意不用力”和“柔”。“用意”和“柔”都旨在脱去后天的僵力、拙力,像婴儿一样应天而动。太极拳在练习时只有做到了“用意不用力”和“柔”才能百炼钢成绕指柔;在技击时才能“因敌变化”、“意在人先”、“柔化而刚发”。

再次是“守神”。《老子·三章》、《老子·十二章》、《老子·十九章》、《老子·五十六章》等章均讲到了精神内守。《老子·十二章》则通篇都是在告诫世人应该注意神不外弛,只不过老子才用了反说法:“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访。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看来,“五色”、“五音”、“五味”都会使人心神外驰,以至于不能够准确地把握所看到的东西、听到的声音、吃到的事物。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圣人为腹不为目”,向来为养生家们所倚重。为腹,意指要下守丹田。眼为心之苗,神藏于心,开眼外视,就会心神迷乱,精神无法内守。庄子在老子“守神”的观点上,作了更细致的补充和拓展。如庄子在守神之外还讲到了用神和藏神。

从上海回来的李莉像变了一个人,认真工作,目标明确,人也变得比之前开朗了许多。梅子说:“离开许峰,就是新生。”李莉没有反驳,也不作解释。

“守神”思想在练习太极拳时有诸多体现。如“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腹内松静气腾然”、“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等等。

最后是“虚静”。《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现代哲学家牟宗三在其《现象与物自身》一书中更认为,“致虚极,守静笃”不仅是道家思想的总纲,也是养生和修炼的重要指南。我们知道,老庄哲学最讲究“无”这个概念。这使得常人在认识上很难找到“无”的准确定位。但是,老子很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问题: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即道家的养生方法就可以找到“无”。在修炼中进入“致虚极,守静笃”就找到了“无”。

“虚静”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身虽动,心贵静”、“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心不静则不专”、“心静神舒”、“身虽动,心贵静,气需敛,神宜舒”,等等。

此外还有“曲则全”。《老子·二十三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孔子在《系辞传》上也说“曲成万物而不遗”。显然,在老子、孔子看来,宇宙是由曲线构成的,是圆的。

“曲则全”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显而易见。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一是太极拳运动非圆即弧,要“处处成圆”;二是太极拳发劲要“力以曲蓄而有余”。“曲则全,枉则直,是谓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示之以曲,则后可以化之为全,顺敌之势,待机而走之、化之、拿之与发之,也就是以曲求全,先蓄而后发”,说的都是一个“曲”字。

3 太极拳不是一门哲学

通过以上的阐释,我们是否可以因为太极拳取名于“太极”,同时又和老庄哲学思想存在一些“密切”的联系,就可以把太极拳称作为一种哲学呢?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一门学问能否称之为哲学,当然要看其是否具备构成哲学的基本要素。构成哲学的基本要素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太极拳是否具备构成一门哲学的基本要素。太极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的确在技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提炼和总结,并取得了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性成果。但由于太极拳讲究由心而发,心有所悟,这就使得太极拳前辈们在提炼和总结自己的所感所悟时难免会陷于一隅之见,可谓各有各的妙招,各有各的门道,却又各守己见。太极拳传习历来讲究耳提面命、口传心授,一些核心的技术环节和练习方法,向来秘而不宣,仅仅只有为数极少的人方可一窥堂奥。而这些为数极少的人,遵照师命,严守核心“机密”,是不会写在任何书上的。这也就意味着那些核心“机密”是不能被理论化、系统化的。没有开诚布公的相互交流、相互印证,就很难让人真正信孚。显然,这种个人色彩浓厚的方法论是不科学、不严谨、不理性的。太极拳也就无法做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况且,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哪一门学问在其核心理论缺失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之为哲学的。

太极拳虽经数代文人雅士的阐释,在理论构建方面吸取了一些古典哲学的精华,但要说太极拳已是哲学,却未免过于牵强。太极拳理论中所涉猎到的为数不多的一些古典哲学节点,大多都是直接照搬过来,并做想当然的理解,几乎没有进一步的深入阐释和探讨,即这些古典哲学的节点和似乎能联系上的太极拳理论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遗憾的是,数百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此类的专门著述或研究。事实上,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造成了太极拳理论和古典哲学之间相互衔接的不自然、不顺畅、不理所应当。太极拳理论绝大多数讲的是具体的技术操作方法。更确切地说,作为一种身心兼修的运动形式,太极拳是一种技术、技巧或方法。我们不必因为太极拳取名于“太极”,同时又和老庄哲学具有一些关联,就加以玄而又玄的想入非非,以至于将其牵强附会到哲学上来。

毋庸置疑,上面所提到的老庄养生思想的的确确对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产生了一些影响。由于老庄养生思想被道家尊为修炼养生的不二法门,所以我们把太极拳视为道家养生术的一种更为恰当。这是由于:太极拳和其他拳术大异其趣,尤其注重内心的修炼,讲究“悟”和“气沉丹田”,而这完全是道家术语。尤为重要的是“气沉丹田”一句,更是道家养生术的精华所在。道家养生术强调要以丹田运化为修炼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顺畅为宗旨,通过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的过程,以达到性命双修。此外,太极拳“以心行气”、“用意不用力”、“由静至动”、“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等诸多练习要求均合乎道家修炼的基本规范。况且,陈王廷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给太极拳健身养生的性质作了终极定论:“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4 太极拳是一门艺术

既然太极拳不是一门哲学,那太极拳又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从太极拳作为一项运动形式的本质属性入手来审视这一问题。太极拳尤为强调“以心形气”、“拳由心发”、“以意为先”,由此可见太极拳是“心性之学”;而太极拳技术套路则是根据演练者的主观想象,将其在实战中应该做出的种种反应动作进行了有机组合。这种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应世界,表示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以及太极拳作为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强健体魄、愉悦心智),则完全属于艺术的范畴。然而,太极拳的基本美学特征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太极拳所具有的基本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动作名称美。太极拳的动作名称不仅独具特色、生动形象,而且富有诗意和张力,常常使人浮想联翩,唤起美感。太极拳的动作名称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太极拳的动作特点以及技击内涵相契合,加深了人们对太极拳动作的形象化理解。如:白鹤亮翅、野马分鬃、金鸡独立、玉女穿梭、云手、风扫梅花、海底捞月等等。

其二,气势美。太极拳练习者在立身中正、虚实分明、神静体舒的基础上,可以表现出太极拳所特有的神韵:动静相宜、舒缓柔和、轻灵圆滑、连绵不绝似行云流水,展现出一种宽宏、大气之美,颇有一番神态自若、从容不迫、泰然迎敌的大将风度。

太极拳行拳走架时,要求在身心合一的基础上“动如江河,静如山岳”,动作如行云流水、舒缓飘逸、跌宕有致、轻柔圆滑、连绵不绝。这不但可以使演练者身心俱融于天地,融于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境界,同时,也使观看者受到自然之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正所谓“形美感目,神美感心”。这也是其他拳种所无法比拟的美学特征。

其三,意境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讲究阴阳和谐、虚实相生、明暗相衬、形神兼备之外,尤为重视神韵之美。神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太极拳之美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形美与神美的和谐统一。太极拳动作潇洒飘逸、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对称和谐,给人一种造型之美、情景交融之美。

清末著名太极拳家陈鑫在其《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是这样生动地描述太极拳之意境的:“一片神行之为景,景不离情,尤情之不离乎理也。心无妙趣打拳,则打不出好景致。问何以打出好景致?始则循乎规矩,渐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在我打得天花乱坠,在人自然拍案警奇。里感有情,外感有景,真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处处则柳花娇,招招则水明水秀,游人触目兴怀,诗家心往神驰,真好景致,拳景如此,可以观矣。”陈鑫的论述精辟独到,把太极拳理、法、形、神、情、景相互交融的意境之美阐释的入木三分。太极拳演练者正是在不断的操练中,一遍遍求索太极拳之妙趣,一次次感悟太极拳之美境。

通过对太极拳基本美学特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演练太极拳实际上就是对美的体悟、探索和追求的过程。开始时,只是学会了,随着演练的不断深入,慢慢地熟识了。在练习正确的姿势及动作的基础上,一步步力求圆满和完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极拳演练者的技术动作越来越纯熟,姿势变得越来越柔美,身体仪态越来越从容,而这些都恰恰正是一个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和风度。

虽然演练太极拳在外形上不过是眼法的流转、手法的盘旋、步法的移换、身法的开合俯仰,但是在内心却是凝神息虑、专心一意。就是在这种内外相合、形神一致的状态下,太极拳家一举手一投足周身轻灵贯串,柔软舒松,动作如行云流水般绵绵不绝。太极拳家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演练,常常使观者无不与之俱化。太极拳家和观者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之感。这难道还不能将太极拳称之为一种艺术吗?

5 结语

如同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太极拳在老庄哲学的长期浸润下,渐渐具有了拳术之外的哲学意趣。正是有了这种令研习者能够不断有所思、有所悟的哲学意趣,太极拳才越来越能够禁得起研习者终其一生乐此不彼地朝夕把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太极拳虽具有一定的哲学意趣,但却并不能在哲学上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不能因为太极拳取名于古典哲学中的“太极”一词,就加以玄而又玄的想入非非。将太极拳视为一种颐养身心的道家养生之术,更能够反映和解释其本质属性。演练太极拳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探索和追求美的过程。鉴于此,与其把太极拳拔高为一种哲学,倒不如实事求是说:“太极拳是一种具有哲学意趣的艺术”,来得更为贴切和恰当。

[1]徐培兴.武术的修身性文化牲与学校德育[J].宁波大学学报,1999(6).

[2]金红梅.武术文化传播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独特功能[J].教育探索,2007(4).

Taiji Quan:An Art with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Yu Xiaoyan1Lu Mingjing2

(1.Departm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2.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anjiao Beijing 1010601)

Taiji Quan is named after thequot;Taijiquot;from the classical philosophy,which empresses the practitioners and the researcher'scognition into the universe and the master of the inner laws of the external things.Due to the lack of essential factors to constitute philosophy,Taiji Quan cannot be called philosophy.However,under the impact of Laoism,Taiji Quan contains the implication of philosophy and develops as an art of healing and living for the Taoist school.Practicing Taiji Quan isa processof outdoing oneself,exploring and pursuing beauty constantly.

Taiji Taiji quan philosophy art

G85

A

1004—5643(2011)04—0019—04

1.俞晓艳(1981~),女,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2.路明晶(1977~),女,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老庄太极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谎言
智者老子
英勇不屈的“刘老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