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2011-08-15 00:50:25
武术研究 2011年8期
关键词:拳种格斗技击

闫 春

(陕西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传统武术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

闫 春

(陕西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国传统武术一旦被冠以“传统”二字,就被认为是与现代科学绝缘的,是古老的,甚至是陈旧的“宝藏”,中国传统武术究竟是先进的、落后的,应怎样以科学的角度看待它,武术运动与奥林匹克精神之间究竟是怎样的联系,中国传统武术对人类文明有怎样的贡献。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中国传统武术的终极目的等本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对武术的发展提出一些理论支撑。

传统武术 和谐思想 现代价值

1 前言

传统武术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民族瑰宝”,是中国武术的根,是中国武术的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传统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它内外兼修,术道并重,集技击、健身、医疗、娱乐等功能于一身;它历史悠久、动态发展、绵延至今、筑成体系;它既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又有鲜明的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征。近代以来传统武术受到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巨大冲击,其文化流失非常严重,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和困惑。因此,为了传统武术的伟大复兴,制定传统武术的发展战略已成当务之急。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3 研究结果

3.1 中国传统武术是追求和谐的训练方法

3.1.1 内练外练相结合是中国传统武术训练的共同原则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那就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1],许多拳种把各自不同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概括在这句话里。内练指的是内脏器官,也就是机能,外练指的是对运动系统的锻炼,是体能。对于追求胜负的运动,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来说,追求的是不断突破人体的极限,追求人体体能的不断超越,而这也可能会造成机能和体能不能和谐发展,过度追求体能会造成对机能的损害,同时使人的体能状况会在出现高峰后迅速下降的情况,也就是这种竞技优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因此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往往是非常短暂的。

那么看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内练外练中,体现了哪些问题。(1)传统武术在唐宋时期就提出了内练外练结合的方法。这说明中国早就意识到了机能体能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点与现代训练方法是完全吻合的,这说明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理念不仅不是落后的,而是超前的。同时中国武术追求的不是短时期的竞技优势,而是追随着年龄增长,竞技优势得以保持甚至持续增长的完美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内练外练是从人一生的机能状态和体能状态的变化规律着眼提出的训练方法,而不是为一时之胜负。(2)“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内练一口气”中气指的是元气,如何针对人体生理规律的变化内练,武术提出了多种训练方法,如站桩,即是其中的一种,丰富的桩功练法[2](如浑元桩、无极桩、两仪桩)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和独特的内容。(3)“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仅仅是概括性的一句话。不同的拳种有各自的内练和外练的方法,每个阶段如何内练如何外练,怎样结合,各自有怎样的比重,如何调节,也就是说,各种拳术以不同的方法追求中国人理想中的竞技状态,而每一种拳种各自的训练方法又是成熟的,系统的。

3.1.2 “内三合,外三合”[3]说明的也是中国传统武术训练方法

外三合指的是“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合指的是外表肢体的和谐状态,体现在不同的拳种里,就是不同的外表身法规范要求,如太极拳讲“含胸、拔背、裹裆、护臀、提顶、吊当、腾挪、闪战[4];八卦掌讲三顶、三扣、三圆、三真、三抱、三垂、三月、三挺[5]等等”各种不同的拳种有自己不同的外三合的要求,但它们有共同的目的,通过规范的形体外表的不断训练,达到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技法的最高要求,思维、意识、内在的力,外在的力达到自动化和最优化的状态。通常所谓的眼高手低即是心、意、气、力不能相合,水平越高,自动化的速度越快,结合的力量越大,也就出现了所说的“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一个拳势是很多人都学得会的,但能够运用到“打遍天下”,就是做到了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同时,“合”意味着习武者通过武术的练习希望达到身心和谐的境界。

3.2 中国传统武术体现中国人的和谐观

中国传统武术是训练原则和方法中蕴含了武术所追求的终级目的——和谐。它们是:注重机能和体能的和谐发展;注重竞技优势与时间的和谐发展;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注重各拳种在共同指导原则下不同具体训练方法的和谐发展。这就使武术贯穿人的一生,力求突破人体生理规律追求胜利,同时追求健康,并且在不同拳种器械上体现了各自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技击特色。它是历经千年,已经发展到完美的格斗术。它是从各个侧面追求完美的格斗技术。武术是中国人以超越技术的理念去研究技术。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一个被忽视的问题——武术与奥运

既然武术是发展到极致的完美的内容丰富的格斗技术。武术技术已是攻防格斗技术集大成者,武术的理念和奥运理念“更快、更高、更强”是一致的,因此武术的技术应是极易被奥运接受的。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武术不是从现在的竞技套路上体现奥运精神的更快,更高的,作为攻防格斗技术,它是以“更强”来体现奥运精神的,强并不是指力量,而是指格斗中战胜对手的技击方法和技术技巧。在武术庞大的体系中,像前面讲过的,在不同的训练方法下,各种不同的拳种、器械都有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技术、技巧。这部分内容才是武术与奥运的契合点。

人们已经把武术仅仅看作是近年来普遍流行的一些拳种拳术,如太极拳、长拳等。由于武术是追求身心和谐发展的技击术,在以技击为核心的基础上,武术也衍生了其他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重视武术不同的价值功能。实际上,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是武术的健身价值。以健身为目的的武术必然成为近年来武术最外显的部分。即使是体现攻防格斗含义的太极拳,人们更多的是看到它的健身价值,早在王宗岳的《十三势行功歌诀》时就提到“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6],已经把太极拳的作用定位在健身上。但真正符合奥运要求的体现“更强”的武术项目,却是目前不流行的却能充分显示技击技术的项目。

4.2 一个关键的问题——武术的发展

鉴于前面分析中提到的,各种不同的拳种都有自己的成熟的系统的训练方法和特色的技击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讲,各个拳种是自成体系的。对武术中某个领域的精通都需要耗费几乎是毕生的精力。因此,任何人对武术的了解,都不可能是全面的。即使某个领域,某个拳种的行家,也一定有他所不知道的大量武术内容。凭借个人的力量提出武术发展的决策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客观事实。所以,一方面要注重武术的理论研究,拓宽理论研究的视野,不把理论研究的目的放在短期的一些目标上。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支持不同拳种的开展普及活动。

即使近年来人们重视武术的健身价值,表演功能,但其攻防格斗本质特征是永远不能放弃的。我们可以全方面的发展武术、健身、表演与其他艺术的结合等等。但应始终把着眼点放在深入挖掘武术的技击价值,技击方法,技击器械,技击规范,把技击手段多样化,在技击上作更多的尝试,挖掘,才是武术发展的根本。

[1]温 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

[3]李成银.中国武术咨询大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4]沈 寿.太极拳论谭[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5]编写组.中国武术大辞典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6]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On the Modern Value of the Harmonious Thoughts of Traditional Wushu

Yan Chu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Shaanxi College of Education,Xi'an Shaanxi 710061)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with the wordquot;traditionalquot;is regarded as without relation with modern times,is ancient content,even oldquot;treasurequot;.How to see it scientifically and whether it is modern or out-dated,what's the relation between Wushu and Olympic spirits,what's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Wushu for human civilization,all these questions need us to concider carefully.Through probing the training ways of traditional Wushu and the ultimate goal of traditional Wushu,the paper studiesthem deeply and triesto find some thoeretical support for Wushu development.

Loacal traditional Wushu Harmoniousthoughts Modern value

G85

A

1004—5643(2011)08—0032—02

闫 春(1983~),女,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

猜你喜欢
拳种格斗技击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3:08
张伟丽 格斗玫瑰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2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36
第八道格斗料理
格斗料理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武术研究(2016年1期)2016-11-28 17:03:51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少林与太极(2016年7期)2016-08-03 16:29:53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少林与太极(2016年7期)2016-08-03 16:23:39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