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元素的想象(上)

2011-08-15 00:42北京钱理群
名作欣赏 2011年1期
关键词:鲁迅想象生命

/[北京]钱理群

生命元素的想象(上)

/[北京]钱理群

(第一次课)

我们这堂课将从另外一个角度进入鲁迅世界:鲁迅的想象力,而且不是一般的想象,是对生命元素的想象(板书:鲁迅对生命元素的想象)。

大家知道,大概从远古时候起,人们就开始讨论:这个世界生命的源泉是什么,生命的基本元素是什么?有的人认为是火,有的人认为是水,有的认为是空气,等等。按中国的传统说法,就是金(矿物)、木、水、火、土。于是,就有了关于基本生命元素的文学想象,有人说,这是对“高度宇宙性形象”的想象。

古往今来关于这样的生命基本元素的文章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写火的,写水的,写土的,几乎是写不尽的。在某种程度上,怎么想象火、想象水、想象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最能激发创造力。如果大家要比赛谁的文章写的最好,就可以以此为题,你能写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火,这就是你的本事,这是一个很好的考题,能考出你的想象力、创造力,驾驭文笔的能力。有一年清华大学尝试自主招生,我就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找三篇不同国家、民族描写“火”的文章,比较它们的不同,然后自己写一篇描写火的文章。

我们现在就来做试验,现场考考大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学生一:火会把人的生命吞噬,我想到了战争,毁灭。

学生二:火有威严,不容易接近;但火又给人以温暖。

学生三:我想到了小小的烛火,那跳动的火苗十分可爱。真想用手去抓。但第一,你的手不能接近它,第二,即使接近了你也抓不住它。小的烛火是可爱的,但如果变成大火,整个房子都被烧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反应是逃离它。但当你脱离了危险,站在远处看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你又会觉得很壮观。

钱:同学们的想象和描写都很好。看来,火的内涵相当丰富,人和火的关系也很复杂,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火的观察和感情也都不一样。这就为我们想象火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不过,时间有限,我们不能这样无限地想象下去。就留给同学们到课外继续想象吧。

我们现在来读发给大家的阅读材料。这里有一首《炉火之歌》,哪位同学来朗读?

学生四:(朗读)

是的,我们安全而强壮,因为现在

我们坐在炉旁,炉中没有暗影,

也许没有喜乐哀愁,只有一个火,

温暖我们的手和足——也不希望更多;

有了它这坚强、实用的一堆火,

在它前面的人可以坐下,可以安寝,

不必怕黑暗中显现游魂厉鬼,

古树的火光闪闪地和我们絮语。

钱:你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学生四:我觉得很温暖。

钱: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两个词:“安全”和“安寝”……

学生四:对了,还有一种安全感,“不必怕黑暗中显现游魂厉鬼”。

学生五:我觉得这首诗写得最有诗意的,是最后一句:“古树的火光闪闪地和我们絮语”。把劈柴想象为“古树”的幽灵,人类老祖宗的幽灵,在闪闪的火光中和我们低低絮语……

钱:是不是有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感觉?这首诗选自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你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老式家庭里,都会看到古老的大壁炉,晚饭后,全家围炉闲话,直到深夜。因此,对欧美人(至少是老一代的欧美人)来说,谈到火,首先想到的是“炉火”。那是和家庭的温暖、温馨、安宁、安详、安稳、安全,联系在一起的。围炉闲话,不仅是家人谈心,也是和古老的家族絮谈的机会。也就是说,炉火是具有“家园”的意味和意义的,对炉火的描述里,寄寓着对古老、安详、温暖的生命的向往——所以说,火的想象背后,是有一种文化作背景的,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不同时代的文化,会有不同的想象。不同的生命个体更会有不同的想象。

现代人,包括现代的中国作家,他们在写火的时候,常常把火想象成一个健康活泼的生命,无拘无束的、自由创造的生命。表现这方面的活的生命想象的作品很多,就不再举例了。

但鲁迅却选择了“死火”,停止燃烧的,失去了生命的火。不是从单一生命的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去想象火(板书:生命和死亡的双向视角)——这是非常奇特的,而且是鲁迅所独有的。

于是就有了“我”的一个梦,“我”和“死火”的一次奇遇(板书:奇遇)。

我们一起来读这篇《死火》,看奇遇如何发生,“我”有什么奇异的发现、感受和思考?最后的结果如何?

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注意:“奔驰”是一个动态,和后面的静态,形成“一动一静”的对比。)

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般模样。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一切冰冷,一切青白。(青白是死亡的颜色。但并不让你觉得恐怖,反而给你非常安宁的感觉。)

但我忽然坠在冰谷中。(先是拼命地跑,又忽然坠下,我们平时就经常做这样的梦。我怀疑鲁迅真的做了这么一个梦,不过后来的情节有发展,就有了鲁迅的想象。)

上下四旁无不冰冷,青白。而一切青白冰上,却有红影无数,纠结如珊瑚网。(注意:红色出现了,生命的颜色出现了,在死亡颜色的上面出现了生命的颜色。)我俯瞰脚下,有火焰在。(这里有颜色的转换,先是一片青白,然后是红色的出现,在死亡和生命的颜色的转换中,我发现了死火。)

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这正是死火的特点:看起来是动了,但是它是不动的。)全体冰结,像珊瑚枝;尖端还有凝固的黑烟,(这里又写到了颜色,白色、红色之后出现了黑色。)疑这才从火宅中出,(人在火宅中被烧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枯焦。这样,映在冰的四壁,而且互相反映,化为无量数影,使这冰谷,成红珊瑚色。(瞬间,一片青白变成一片红色:注意色彩的变幻。)

哈哈!(这哈哈声是神来之笔,别的作家都不会这么写。这是鲁迅写文章的特点,情之所至,文字自然流出,而全然不管是否符合写作规矩。)

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这些都是活的。)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注意这“息息变幻,永无定形”八个字,这是生命的特点,每一个瞬间都在变,刚要看清,它又变了。生命的本质是不间断的死亡,又不断新生。)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因为他瞬息万变,每一个瞬间既是生,又是死,留不下来。)

死的火焰,现在先得到了你了!(我终于看到你了,你不动,我可以抓住你了。下面就是写我和死火的接触,我把死火抓住了是什么感觉,看他是怎么写的。)

我拾起死火,正要细看,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注意“焦灼”这个词,一般情况下,火焰会使人有焦灼感,但这里却是冷气使我的指头焦灼,这是真实的:最冷的时候,也会有焦灼感。在鲁迅看来,冰会有火的感觉,冰和火有不容的一面,但同时也是相容的。)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冰谷四面,登时完全青白。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这里的色彩又变了,红色又变成了一片青白。)

我的身上喷出一缕黑烟,上升如铁线蛇。(鲁迅从来就是喜欢蛇的。)冰谷四面,又登时满有红焰流动,如大火聚,将我包围。(“红焰流动”四个字值得推敲,火焰一般是向上跳跃的,现在却如水一般向四边流动了。)我低头一看,死火已经燃烧,烧穿了我的衣裳,流在冰地上了。(写死火和我的身体接触,感觉非常奇特:从冰的冷气里感受火的焦灼,火竟如水一般流动。这里隐含了鲁迅对水与火这样的生命元素的理解: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渗透。这本来就够奇的了,下面又有了一场神奇的谈话,而且是关于人生哲学的对话。)

“唉,朋友!你用了你的温热,将我惊醒了。”他说。

我连忙和他招呼,问他名姓。

“我原先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我也被冰冻冻得要死。倘使你不给我温热,使我重行烧起,我不久就须灭亡。”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得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

“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但你自己,又怎么办呢?”他反而问。

“我说过了:我要出这冰谷……”

“那我就不如烧完!”

这里提出是一个或者“冻灭”或者“烧完”的生命选择问题(板书:冻灭,烧完);而死火作出的选择是:“与其冻灭,不如烧完。”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冻灭”和“烧完”的背后有一个生和死的关系问题。在生和死的对立中,死亡更加强大,任何人都逃避不了死亡,因此,不管“冻”还“烧”,结果都是“灭”和“完”,生命的尽头就是死亡,这是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的结局和命运。但问题在于,从“生”到“死”的路上,我们的生命有没有选择的余地?当然有,这就是“冻”与“烧”两种不同选择。选择“冻”,就是把生命冻结了,什么事也不做,在哲学上就是“无为”,这样的无为的生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另一种就是“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总要努力,总要挣扎,总要燃烧。虽然最后还是“烧完”,但在燃烧的过程中,却发出过灿烂的光辉;而冻灭,永远不动,一事无成,生命没有发过光就熄灭了。这其实是一个古老的人生哲学命题:所谓“冻灭”就是“无为之死”,所谓“烧完”就是“有为之死”(板书:无为,有为)。这两者是有着不同价值的,其背后是有一个生命价值观的:生命的价值不在结果,而在过程;结果都是死,但过程不一样,就有不同价值,也就是说,我们要追求的是生命过程中的价值。这个问题说起来好像有些抽象,其实并不难理解:同学们所熟知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不是强调“重在参与”吗?不可能每一个运动员都拿奖牌,“虽然我名落孙山,但是,我参与了,这就够了”。死火最后说:“与其冻灭,不如烧完”,所要选择的就是积极参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态度。

他忽而跃起,如红慧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

“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这个结局很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个大石车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黑暗的反动的势力,这也表达了鲁迅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与其这样的活着,不如和这些黑暗的势力同归于尽。于是又发出了“哈哈”的笑声:“你们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已经彻底地摆脱了,我死了,可是我自由了。这死火的“哈哈”,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红笑”。这意象也是非常奇特的。

这确实是一篇奇文:奇特的想象力,奇特的创造力,对生命的奇特感悟,奇特的美,以及背后深刻而奇特的思想。(板书:奇特的美,奇特的创造力)

于是就引发出了许多的思考和联想。学术界讨论得最多的,是“死火”的象征意义。大体上有三种意见:一是象征“青年”,一是“曾经的革命者”的象征,一是鲁迅的自况。同学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你对《死火》的感悟。

学生六:读这篇《死火》,我首先想到的是青年。青年没有热情,冻结了,国家就没有希望了;但青年真的烧起来,最后却不免牺牲,而青春的毁灭,又是鲁迅所绝对不能接受的:这反映了鲁迅面对青年,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钱:《野草》里还有一篇《希望》,讲的就是“我”发现“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也就是他们的生命已经冻结,“我”只能独自和“暗夜”肉搏,因此感到非常“寂寞”——这大概可以作为你的观点的一个佐证吧。

学生七:我还是倾向于把死火理解为革命者。当时的社会不允许革命者存在,革命者的感觉就像在“冰谷”里一样,没有任何人给他们以温暖。他们的选择,一是继续革命,结果是“烧完”,一是放弃理想,甘于在混混沌沌的平庸生活中“冻灭”,最后的选择是和“大石车”同归于尽。

学生八:这样理解太消极了吧。在我看来,死火也是火,就算是被冻住了也是火,只要有条件还会烧起来。而且即使被熄灭了,还有别的火继续燃烧,这就是中国古诗里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学生九:我不赞成去分析象征意义。我觉得这是反映了一种矛盾的心态,一种选择的困惑。很多事你想做,却不能做,不敢做,或者做了却失败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就“心如死灰”,绝望了,什么也不做了;但又不甘心就这么“冻灭”,又反过来选择继续燃烧;但又明明知道燃烧也是“完”,还是摆脱不了绝望。最后的选择是“与其冻灭,不如烧完”,心里绝望也要烧,烧完时,就拉着敌人一起完。

钱:我赞成你的意见,这就是鲁迅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即使绝望也要反抗,而且要反抗自己的绝望。这就是知其不可为(因此绝望)而为之(反抗绝望)。(板书:反抗绝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课堂讨论就暂时到这里。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在课外写“读后感”,或者做你自己的文本分析。像《死火》这样的文本,内涵非常丰富,可以引发许多的联想,是有很大的发挥余地的。这就是我们在“单元读写活动建议”里所说:“数学可以一题多解,文学作品也可以,而且应该提倡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鲁迅作品内涵十分丰厚,更是可供‘多解’的开放性的文本。本单元以‘生命元素的想像’的视角去观照鲁迅《野草》里的作品,于是就有了许多感悟和体认;但单一的视角可能遮蔽了作品中也许是更有意思的东西。你是否可以换一个视角,对其中一两篇做出你自己的另一种解读,并且和同学一起交流。”我们说对火的想象是对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的一个挑战,同样,对作品的解读也是对大家想象力、创造力的挑战。我希望同学们对我挑战,你也讲一个你理解中的《死火》或《野草》里的其他作品,我们大家一起讨论。

(第二次课)

今天我们改变上课的方法,不由我一个人讲,请两位同学上来讲一讲他们对鲁迅的《雪》和《死火》的新的见解。

学生十: 我读《雪》

我在读了鲁迅《雪》之后,产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他的这一章虽然文字很短,但是里面充满蓬勃的生命意识。

第一点,就是文章中洋溢的动感。我读文章第四段,脑子里马上跳出“动感”这个词语。“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这样的视觉冲击是相当强烈的,雪不仅在天地间飞腾,而且冲出了太空,使太空也跟着旋转而且升腾,这都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无尽的力量,很强的动感,让我们对生命产生一种敬仰。

第二点,我想谈的是,这篇文章中随处都流露出的生机和对生命的爱,主要是三个地方的描写。首先是第一段,一种颜色的组合: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梅花,深黄的腊梅花,还有冷绿的杂草。读到这里我的第一感觉是,色彩是掩盖不住的,不管雪有多厚,有多白,也掩盖不住,那么再往下想,万物的生机也是无论什么都掩盖不住的。其次是对孩子们堆雪罗汉的情景的描写。孩子就是一个个天真的生命,鲁迅对新生的生命是珍爱的,对于孩子的感情也是非常单纯的,他不像平时写中国国民的时候,可能流露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那种感觉,但是他对孩子是绝对不会产生那样的感觉的,他对于孩子的感觉完完全全是单纯的爱和期望,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一种温馨。其三写孩童堆雪罗汉,一群年幼的孩子,用自己的小手创造一个新的生命,而且他们把雪罗汉当成一个真的人,去访问他,和他拍手、点头、嬉笑,这里我仿佛能听到孩童们和雪罗汉之间无邪的生命的对话。鲁迅在这里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纯美的画面。如果说,前面写色彩交融给我们的是一个视觉上的震撼和心灵的震撼的话,那么,写这些孩子堆雪罗汉的情景,就给我们更多的感动。这两者共同的作用就是能够用一种很现实很真切的画面激起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进一步唤起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意识。

第三点,想谈谈鲁迅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了他对雪的描述中,这是一种相当个性化的写作。我们可以看一下文章的结尾一段:“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我觉得这句话,至少可以引起我们两个思考:雪的孤独从何而来?为什么把雪说成是死掉的雨,又比喻成雨的精魂?我谈谈自己的看法。雪的孤独何来?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想起了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雪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形象,而高尚的往往不能被庸常所理解。我们可以由此推测到鲁迅本人,我们知道鲁迅他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应该是相当深刻的,他至少看到了国民性的弱点,并且预见到这些弱点将来会带来的危机,这些都构成了他思想中的远见。他这里写雪也是希望自己不仅能像雪一样旋转升腾闪烁,而且更应使整个太空一起旋转升腾闪烁,他心中怀有火一样的热情,希望改变民族的命运。但是在现实中他所面对的是一群麻木而且冷漠的国民,他是势单力薄的。所以先知先觉常常是孤独而痛苦的。鲁迅在这里表现出来的不仅是雪的孤独的生存状态,更是他自己的孤独的生命状态,他把他自己的生命的情感都投入进去了。

再说鲁迅关于雪和雨的关系的思考。可以把雨转化成雪的过程,想象成一个动态的生命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凝聚成一种强大生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雨不可能在太空中旋转奋飞,他只有转化成雪以后,才具有那飞翔的动力;而同时雪又是易化的,所以它的生命不可能长久。所以说雨凝聚为雪的过程,是一种牺牲,也可以说是一种升华。鲁迅对雪的价值和意义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从这句话当中可以读到他对雪的讴歌,也可以感到鲁迅自己的信仰和信念。总而言之,我认为,在鲁迅的观念里,雪是高于雨的,而且北方的雪在某种程度可能更贴近鲁迅的灵魂。

最后我想讲一下,我在读这个《雪》的时候产生的一个联想,我突然想到了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独坐静亭山》。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他的政治理想遭受破灭的时候,他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内心深处就产生了“世人弃我”的孤独感。所以他写这首诗,是借山来写他自己的感情,山本来是一个无情之物,但是在诗人的眼中,什么都走掉了,天地间只有山与他静静对坐。这既是李白和山的性情的吻合,也是感情的交流,其实,李白在这里是把山和人同化了,山就是人,人就是山,山的个性就是人的个性,人的个性就是山的个性,他借山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傲岸的个性和情感。那么鲁迅呢,他当时所处的状态和李白是有一点相似的,他在写雪的时候同样是把自己的灵魂融入到雪中去,鲁迅把雪的形象赋予了自己,而把自己的灵魂给了雪。把李白的诗和鲁迅的这篇文章放在一起,其实是有点可比性的,他可以加强我们对鲁迅文章的理解。

钱:她讲的不错,她是从生命的意识的角度来解释的,她特别强调了她感受到鲁迅更像北方的雪,这和我们大家的感觉差不多。她拿李白的诗来作比,也很有启发性。李白和山是静态的相对,而鲁迅和雪则是动态的相融后的腾飞。既有相同的地方,有孤独感,有大自然的那种感受,同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谈他对《死火》的理解和联想——

学生十一:我看“冻灭”和“烧完”

死火在冰谷里活着,处于似生非生,似死非死的这样一个状态。这是不能持久的,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如果不愿意苟活,就只有走出冰谷燃烧,然后烧完。燃烧是痛苦的,是彻心、彻骨、彻灵魂的痛苦,全身无情地被烈焰吞噬,鲜血与火焰一样的红,是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不是平平淡淡地永生。

然而对鲁迅而言,这不仅是个人有为与无为的选择问题,而事关民族的前途。火应该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古老生命的图腾,火的喧腾,火的跳跃,显示的是民族的生命活力。红色是所有色彩中最接近太阳本色的色彩,火红宣泄着我们的生命激情:钟爱,尊崇,祈愿,热忱,愤怒,呐喊……但是这火红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淡,似乎只剩下了祭祀案子上的那供品上的一点红。

我们民族怎么了?也许是千百年里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似乎一切都看得开了,到了无喜无怒无嗔的境界,好像没有什么值得关心的了,好奇心丢失了,同情心麻木了,连欲望也开始冻结了,无论遭受多少屈辱和苦难都无法触及到他们的坚硬的心,甚至连挣扎都忘记了,他们念着明哲保身的古训,或者根本没有听过一句古训,都但求活着,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尊严,麻木地活着,只求苟活,于是有了阿Q,有了鲁镇的居民,有了华老拴,眼睁睁地看着同胞被杀,仍然能够无动于衷地活着。面对国民精神的“冻灭”,面对民族精神的“冻灭”,鲁迅忧心如焚。“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这只是指头的疼痛吗?那是鲁迅内心中无比的焦灼,这个被遗弃在冰谷的火种,难道就是这样被熄灭了吗?然而总有一些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就像鲁迅心中的烈火。

钱:这位同学依据自己对《死火》的理解,联想到整个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算是他个人的读后感,也是他的一个创造性发挥吧。当然,其他同学也可以做另外的发挥。这也就是说,鲁迅的作品是最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的,读鲁迅作品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鲁迅自身的想象力和我们每一个读者的想象力结合起来,就使得鲁迅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阐释空间,这也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作 者: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

编 辑:张乐朋 wudan5d@163.com

猜你喜欢
鲁迅想象生命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鲁迅,好可爱一爹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孔乙己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阿迅一族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