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燕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43006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缺乏实践的理论则是空洞的。实践教育着重强调学生应该面向社会现实,关注最新的科学前沿问题,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增强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而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实施的教育形式,同时也是大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自我体验的活动形式。它的内容非常宽泛,包括科学实验、综合性实践、专业实习,更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教育是检验职业规划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降低面临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选择时的盲目性,实现专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实践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其范畴不仅是大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更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实践教育思想。
职业选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职业选择是学生进入社会职业活动中的重要决策行为,是大学生根据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职业接轨的第一步。对于大学生来讲,只有在社会职业生活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中,才能更清楚、更透彻地实现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才能逐步弄清自己喜爱并适宜从事的职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以及采用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才能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目标,权衡家庭与朋友、个人特长与工作性质等因素,做出更科学的职业选择。大学生通过实践的接触才能紧密地把自己的职业定位与所从事的行业工作相联系,才能明晰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职业岗位,同时对自己的优劣势做出客观的分析,然后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从而提高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明确职业价值观首先要清楚职业锚理论,因为职业价值观主要是通过职业锚来进行衡量。职业锚理论产生于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施恩教授的纵向研究。指出:人的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组合而成的一个固有认知领域称为职业锚。职业锚是在个人工作过程中依循着个人的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探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或职业定位,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这个领域通常不会轻易改变,它代表一个人在面临工作选择时所表现出的真实自我。这一理论超越了简单的表现好与不好,或是否比别人强,而把关注的重点从单纯的表现,转向侧重于为目标服务,也就是通过职业锚的视角,了解自我、接纳自我。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职业锚,影响其职业锚的因素有先天的资质和能力、工作动机和需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等。天资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而其他各项因素虽然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更加受后天努力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职业锚确立的前提是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接触职业实践,所以对职业锚的认识只是一个理论概念,在没有任何职业实践之前,大学生不可能准确把握自己的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可行的职业选择。实践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广泛接触职业,接受工作锻炼,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促使大学生较早地找准自己的职业锚,进而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实践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潜在与现有的资源优势,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使大学生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职业规划,进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方法、措施,不断增强个人的职业竞争力,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职业倾向是大学生自己对从事何种职业的心理预期,它促使大学生将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与社会需要、职业声望与就业机会、职业分层不断协调、调整,力求实现个人目标。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指导专家霍兰德把职业倾向分为六种:实用型倾向、研究型倾向、艺术型倾向、社会型倾向、企业型倾向、事务型倾向。这六种倾向是个人在职业选择时所参考的内在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在职业定位、职业选择时的准确性。
实践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职业倾向错位,促使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目标与岗位需求更为接近。职业选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自身的职业素质外,还有职业声望、职业分层、职业期望与职业成功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决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职业选择也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只有在实践教学和实践体验中才能形成。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倾向。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条件找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职业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自己奋斗的事业大计,筹划未来;帮助个人详细估量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在知己知彼的情形下设计出自己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职业生涯机会评估价值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相当重要的手段,职业生涯评估的好坏往往关系到以后的发展机会。 利用SWOT(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分析法,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评估内容为社会环境分析、职业分析、行业环境分析、企业分析、组织环境分析等。大学生很少接触职业实践,对职业生涯机会评估内容和方法根本不了解,做出的分析也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
通过职业实践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内外环境因素,特别是职业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大学生通过实践的形式,才能了解社会各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社会中各种人才的供给情况、社会政策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最终使学生全面了解客观环境,做好职业生涯机会评估,使大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生涯机会,从而就个人情况和社会就业市场状况做出最佳的决策。
在工作中要想成为职场的佼佼者,普遍需要具备专业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交际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商务管理能力、理财能力等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环节,而职业技能是高校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但是职业技能可以借助训练获得。大学生只有在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倾向以及职业选择后,才能明确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哪些方面需要锻炼,哪些方面比较有优势。这样,在工作中自然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更高的经济收入,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践教育可以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多种多样的实践方式可以扩展学生的职业活动范围,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顺利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技能,也许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应劳动报酬,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职业技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学习和实践情况的影响。 实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这些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正处在职业探索和职业准备的黄金阶段,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增加个人职业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升个人综合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科学测评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确定其最佳的生涯发展路线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实践训练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为了就业而设计,而是为了个人一生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按照自我认识、职业环境分析、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评估反馈等相关环节进行。
[1]吴绍琪.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与完善途径[J].高教高职研究,2008.(1).
[2]刘钰.实践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教育探索,2006,(1).
[3]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肖建中.职业规划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张秋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周明星.现代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