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江苏 苏州 215104]
论冰心小说的“相夫教子”
⊙陈卫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江苏 苏州 215104]
冰心倡导的“相夫教子”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的,其内涵与传统妇德有着本质的分野。冰心的新贤妻良母主义强调男女平等和谐互助,这和后女权主义所倡导的观念不谋而合。早期的冰心因直奔理想的境界,在作品中表达了这样的一种观念——相夫教子间接造福于社会是女性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但在之后的创作中,冰心直面女性生存状态现实,对于新贤妻良母主义在现实中的实施及其与女性自我实现的关系都进行了不断的反思。通过文本细读并勾连其不同阶段的作品加以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已有的一些对冰心女性观的评价并不准确和完整。
冰心小说 相夫教子 新贤妻良母主义 女性观
在冰心“爱的哲学”中,她讴歌女性无私的母爱,同时也明确提出女人须当“贤妻良母”须“相夫教子”,为这样的论调她曾沉寂过,但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她又理直气壮地再度予以宣传,一次,向民主促进会妇委会谈及女教师职责时,她就强调女教师,既要当个“优秀教师”,还须当个“贤妻良母”。①寄予这样的观念及其在创作中的一些表现,有论者认为,冰心的创作乏于“女性的自我”②,她的自我“不具有现代性内涵”③;他们还觉得冰心作品或“没有性别意识”,或缺少“重大的性别视点”④;而母爱文学则制造了男权话语的“母亲神话”,由“母爱”与“妇德”达成同构的作品,是“女性意识的一种退步”。⑤当然也有论者为冰心辩护,提出“冰心并不是单一的女性观”。⑥在此笔者想着重通过对冰心小说的文本细读来厘清认识冰心的“相夫教子”论及其所蕴涵的女性观,从而对已有的一些评论进行一个再审视。
十七岁的冰心带着中国式的家庭教养和西洋教会式的文化熏陶闯入文坛,小说《两个家庭》就是她的“少作”代表之一。小说中好逸恶劳的陈太太和勤劳贤惠的亚茜正好形成了有力的对照。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把女主人公的生活安排在单门独户的新式小家庭里,是颇具匠心的。在这不同于传统大家庭的自主空间里,女主人公可以独立承担起自己的生活角色、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新式小家庭代替老式大家庭,这是一个精巧的叙述策略,如此可以将亚茜的美德与封建妇德剥离开来,构成有意义的提示,亚茜的美德并不具有封建愚昧思想的性质,而陈太太的不理家政也不具有反封建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读。在新式小家庭这一特定情境中,女人的品性、生活态度与家庭命运休戚相关。亚茜的勤劳贤惠换来了丈夫的发达、儿子的健康以及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幸福,而好逸恶劳无心家庭的陈太太则使才华横溢但报国无门的丈夫更因家庭生活的烦闷而日渐消沉,直至最后家破人亡。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女人的品性不仅决定着家庭的命运,同样也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这就彰示了冰心早期的女性观——相夫教子间接造福于社会是女性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
对于亚茜的精明强干贤惠持家,冰心无疑是给予肯定和赞许的。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我的学生》中的S,几乎就是亚茜的后续版本。只不过S比亚茜更有才华、更有活力、更乐观,不过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不再是单纯的肯定和赞许,其中还增加了新的思考。战乱期间的后方,生活条件简陋辛苦,但S却以“真好玩”的精神操持着家务,给家人给朋友留下了美好的生活印象。但她自己因为过于操劳,身体大不如从前,再加上献血救助他人,身体彻底垮掉,最后不幸英年早逝。为此对于S作者除了赞赏之外更有崇敬,但同时还有着深深的不舍和惋惜。她惋惜于S没有顾惜自己,在小说中她借“我”之口以车做比喻说到“无论多好多结实的车子,也不能一天开到二十四小时,尤其在这个崎岖的山路上。物力还应当爱惜,何况人力?你如今不是过着‘电器冰箱,抽水马桶’的生活了,一切以保存元气为主,不能一天到晚的把自己当做一架机器,不停的开着……”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冰心除了对无私“爱”的讴歌外,还有对于女性个体生命的尊重、爱惜和关注,虽然冰心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对于“女性的自我”关注不够强烈,但并非完全没有,一贯乐观的S面对自己的处境而展现的“冷静而含着悲哀的抬头望月的脸”⑧正是女性对于自我的一种思考。但在爱自己和爱他人之间,S还是选择了后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伟大,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冰心的创作乏于“女性的自我”。⑨
小说中的S作为家庭主妇她力求完美,全力付出,一个人做着六七个人的事,作为邻居和朋友,她又是侠肝义胆热心助人不惜牺牲自己,可以说在S的身上闪耀着“地母”精神的光辉。这样我们不难看到在创作实践中冰心将自己早期提出的“相夫教子”论和自己的“爱的哲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相夫教子”关爱亲人是“爱的哲学”体现之一,这种爱除了投射于亲朋外还辐射于邻居、周围人乃至不相识的人。“相夫教子”与她竭诚张扬的以关怀、博爱、无私、坚韧为特征的大母精神是内在统一的。从这个层面上看很容易让人想到王侃《历史:合谋与批判——略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评价:“在冰心的‘爱的哲学’里,她将源于基督教义的具有超验性质的‘爱’的观念置入母亲形象,使‘母爱’这一观念既具有基督圣母的宗教圣洁,又具有中国传统‘妇德’的世俗感性。在西方女权主义者早就提出,对母亲的崇拜,其背后有深刻的男权意图,即掩饰母亲的妊娠生育痛苦;……当她的‘母爱’与传统‘妇德’达成同构一致时,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女性意识的一种退步。”⑩在这一评价中论者将“爱的哲学”与母爱和传统妇德连在一起进行推断,但笔者想说的是冰心所提倡的“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在精神内涵上是否就等同于中国传统的“妇德”?为此我们需要给予一个辨析。在《两个家庭》中,作者有意安排新式小家庭这一场景来将亚茜的美德与封建妇德进行剥离,在《我的学生》中作者有意地强调了S的欧化特征,她的出生、她所受的教育、她的行为思想都和中国传统的妇女不一样。而S的这些欧化特征正可以断开S的美德与中国封建传统妇德的关联。从这些细节处我们可以看到冰心在主观上是想将S的美德、亚茜的美德与中国封建传统妇德进行区分看待的。但在接受层面,冰心提倡的“相夫教子”在表征上似乎和中国传统妇德区别不大,因此常常被误解而混为一谈,其实在我看来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冰心始终认为,在男女地位平等、贞操平等的前期下,让男人做“贤夫良父”、女人做“贤妻良母”并没有什么错(见《怎样欣赏中国文学》)。也确实在这两篇小说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是处在平等和谐的小家庭环境中。很明显冰心提倡和坚持的是新贤妻良母主义,她强调男女平等和谐互助,这反而是和后女权主义所倡导的平等和谐合作的观念不谋而合,放在现今这一新的历史条件看,无疑是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
冰心虽然理想化地提出新贤妻良母主义,但她能直面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及遭遇,对自己所倡导的主张在现实生活中所暴露的问题也是有着诸多的思考的。
在《两个家庭》中,冰心充满美好希望地认为相夫教子间接造福于社会是女性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但到了小说《秋雨秋风愁煞人》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到作者对于自己以往的观点有了一定的修正。女学生云英才貌双全,在父母的安排下要嫁到有权有势的封建大家庭中去,这个性情柔顺的女孩子一开始还抱着天真善良的想法,想通过家政去整顿改造那个黑暗的大家庭,但云英的努力都一一归于失败,她劝未来的丈夫去学新知识,但他却积痼太深,眼光太浅,难以被劝化,她关心他们家十几个弟妹的教育,希望慢慢地将新知识灌输进他们的小脑子里,但他们对于“科学游戏”的兴味远不如听戏游玩,她的苦心又付诸东流,更要命的是她发现自己也卷入了他们家奢靡的生活漩涡中……云英的遭遇表明了冰心在认识上的逐步成熟——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相夫教子”已经没有了意义,让女性通过家政去改造家庭成员去间接造福于社会,这实在不是一条明智之路。
即使是面对新式的小家庭,新贤妻良母主义能否得以真正实施,处于创作中期的冰心对此也有了新的思考。在《我最尊敬体贴她们》中冰心以男子“我”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一对夫妇。这对夫妇同在一个机关里面办事(妻的地位似乎比丈夫还高),作为朋友的“我”去他们家做客,假如饭生菜不熟,或小孩子喧哗吵闹,做丈夫的就会以责备的眼光看太太,太太却以抱歉的眼光来看我们两个,此时作者借“我”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对现实家庭生活中女性遭受不平等待遇的强烈不满——“天哪,她不是和你一样,一天坐八小时的办公室吗?——我不是说一天坐八小时的办公室,请客时就应当饭生菜不熟,不过至少他们应当以抱歉的眼光对看,或者同以抱歉的眼光看我。至于把这责任完全推给太太的办法,则连我这一个女性的男子,也看不过了。”⑪可见冰心非常清醒非常敏锐地觉察到了在这个看似新式的小家庭中所潜藏着的男权文化意识,同时也暗示了要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实施新贤妻良母主义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当然这段表白也进一步证明了冰心所倡导的“贤妻良母”与传统妇德在本质上的分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性别意识”和争取男女平等的女权主义思想。
在早期的《两个家庭》中冰心认为相夫教子间接造福于社会是女性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但到了创作中期,冰心在对“相夫教子”与女性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上已有了明显不同的看法。
在《我的教师》中T女士是位年轻美丽负责、让学生敬慕和爱恋的好老师,这样的女子自然不乏追求者,但她终身未嫁,不过最后在事业上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没有去剖析T女士放弃婚姻与事业有成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联系冰心同时期的另两篇小说《我的邻居》中的M太太和《我的房东》中的R小姐,也就不难理解T女士拒绝婚姻的原因了。
《我的邻居》中的M太太是个极具才华的女子,文学天赋很高,未出嫁时父母给予了她等同于男孩般的教育甚至对于她的期望还高于男孩,但在现实婚姻的忙碌操劳中,她的才华无法施展。对于要实现自我她做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她去教过书,很成功,正如她所言“学校里对于我,比对我的先生还满意”⑫,但后来丈夫反对,家里小孩需要她照料,她又回到家里。回家后她又想通过写稿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但环境的嘈杂、小孩的牵累、稿费的低廉、家人的责难,种种现实困境交织在一起迫使她放弃了写作,也放弃了对自我实现的努力。加之M太太不善家务,常遭家人责难,所以经常以泪洗面,生活很不幸福。M太太的不幸似乎是多种原因促成的,比如说丈夫不够爱她理解她、自己又不善家务、家庭经济条件拮据请不起更多的佣人帮忙、没有安静的写作环境等等,但是如果这些不利条件统统不存在,那么M太太还能成功实现自我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小说《我的房东》给予了明确的回答。《我的房东》中的R小姐是个美丽睿智的老太太,写了很多成功的作品,过着幽雅精致的上流社会生活,不过这么一个有魅力的美人却没有结过婚。年轻时候的她就漂亮有才华,加之出身高贵是法国外交官之女,追求者甚多,虽然其中一些人也使她动心,但她最终还是拒绝了。她拒绝婚姻是因为在她看来婚姻生活与女性自我实现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是女性天性爱孩子,喜欢有一个完美的家庭,这样女性就会很快乐地消失在里面;其次,家庭生活于女性事业不利,即使物质条件再好,仆婢成群,自己还是会被家庭生活牵扯精力,就如她的母亲最后都没能顾及到自己的绘画和健康;再有现实婚姻会磨损爱情,情感细腻的女人会在没有爱情的婚姻里受到精神情感上的伤害。冰心借R小姐之口,跳出了物质生活层面的局限,从女性天性和情感特征方面揭示了婚姻生活对于女性自我实现所形成的困扰,应该说这样的见解直逼女性本体特质,很有深度很有价值。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冰心的“相夫教子”论有其特定的内涵,是新贤妻良母主义,它有别于传统的“妇德”。而她对于自己早年提出的“女性相夫教子间接造福于社会是女性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这样的观点也有一个不断反思不断修正的过程。早期的冰心因直奔理想的境界,其小说中的女性因无私奉献和蜡烛般的自我焚灭的精神,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女性淡漠自我的倾向,但冰心并没有停止她的思考,尤其是30年代中期以后她的思想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创作于1940年至1943年间收录于《关于女人》中的诸多短篇如《我最尊敬体贴她们》《我的邻居》《我的房东》等篇章就显露了冰心鲜明的女性意识,她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生存状态,深切地关注着女性的自我价值、自我实现问题,甚至对于世俗男女间的爱情她也有着不输于张爱玲的深刻洞察。在《我的朋友的母亲》中老太太对战乱中的爱情以长途火车旅途作比,其警醒和深刻堪与张爱玲的《封锁》相媲美。对于她的转变,叶圣陶早已有所发现,并给予评价,在《关于女人》中说:“冰心女士的作风改变了,她已经舍弃她的柔细清丽,转向着苍劲朴茂。”⑬为此对于冰心的女性观我们应该进行文本细读并勾连她不同阶段的作品来加以探讨分析,我们不能只专注于她早期构筑的女性神话,我们还应看到她的不断慎思和转变,看到她作品中醒世启人的人生哲思,如此我们才能准确而完整地评价冰心的女性观。
① 卓如:《冰心全传》(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9页。
②④⑨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1-76页。
③⑤⑩ 王侃:《历史:合谋与批判——略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版4期,第206-208页。
⑥ 盛英:《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纵横谈》,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20页。
⑦⑧⑪⑫ 冰心:《讴歌母爱 关注人生:冰心小说全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5月第1版,第382页,第384页,第333页,第398页。
⑬ 浦漫汀:《冰心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35页。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作 者:陈卫萍,文学硕士,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副教授,社科与艺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