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跃升[凯里学院文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试论巴蜀文化繁荣的历史原因
⊙陆跃升[凯里学院文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巴蜀文人历来是文化战线上的一支劲旅,其文化巨人秀冠全国。从司马相如、扬雄到陈子昂、李白、苏轼、郭沫若等,都是“文章冠天下”的百科全书式文化巨人。这些均与巴蜀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紧密联系的。巴蜀秀美险峻的山水、历代文人入蜀及巴蜀悠久的历史三方面是巴蜀文化的繁荣的主要原因。
巴蜀 文化 繁荣 渊源
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巴蜀文化区,是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风俗略同的地区,它的腹心地区大致与今日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区域相当。不过,在古代,巴蜀文化区的地域范围还包括汉中盆地、黔涪高原。鄂西南和湘西山地等“与巴蜀同俗”的区域。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直到近代,巴蜀文化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巴蜀文化的繁荣是几千年独特的历史发展所积淀的结果。
早在人类起源时代,巴蜀地区就有巫山人和资阳人的先后出现,这是传说的“巴蜀同囿,肇于人皇”(《世本》)的时代,可见其始源就具有悠久性和独特性。到新石器时代,特别是晚期由文化积累到文明诞生的时代,巴蜀又经历了独特的灰陶文化时代、玉器文化时代和青铜文明时代。距今4500年前成都平原六座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昭示着聚落的集聚终于诞生出初期的城市文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衍变起来的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殷商西周时期古蜀文化,展示了玉器时代的独放异彩和青铜文明的不同凡响。成都商业街战国早期船棺葬和新都马家大墓的发现,证实了古蜀开明王氏的存在不再是子虚乌有。古蜀国传说五祖从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开明,这些不同时代的蜀族的生息和发展,就植根在考古发现的这一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上。
秦汉时期,巴蜀以“水利殖国”为特征的农耕文明发展起来,诸葛亮的《隆中对》云:“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①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②到汉唐时期一直保持着“天府之国,秀冠华夏”的记录。陈子昂《上蜀川军事》云:“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皆取于蜀,又京都府库,岁月珍贡尚在其外。”③直到宋代,天府农业文明尚达于鼎盛,正如文天祥所说:“蜀自秦以来,更千年无大兵革,至于本朝,侈繁巨丽,遂甲于天下。”④两汉和唐宋时期,是巴蜀生态和文化发展均居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时期,出现了巴蜀文化的两次鼎盛。当时的巴蜀人创造了世界漆器制造中心、世界天然气发现始源地、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纸币“交子”的产生地等几十项世界第一和中国第一的历史文化纪录,对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值得骄傲的奉献。
两千年来,巴蜀文化的不断积累、变异和发展,为我们留下了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和神妙的心灵世界三方面的不可多得的独特的历史遗产,丰富地延展了长江文化的内涵,铭刻着长江文化突破传统、突破自我、探索创新的精神。在长江文化体系中,巴蜀文化具有独特的璀璨多彩的历史地位。⑤
秦灭六国后,大量迁移六国贵族入蜀,使得蜀族人和汉人逐渐融合,蜀地被纳入汉文化圈。《册府元龟》记载:“尸佼,晋人,秦相卫鞅客也。……鞅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造书二十篇,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⑥这也许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因政治变迁而入蜀的文人。此后,“吕不韦失势后被贬往蜀地。”“余党四千余家被迁往蜀。”⑦南北朝时,北方大乱,大量秦雍流民涌入蜀地,并且建立了成汉政权。唐、五代时期,北方地区迁入蜀地的自发移民运动大致可以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带领大批文武百官逃往成都,随后有许多人入蜀避乱,大诗人杜甫即其中之一,杜甫诗云:“二十一家同入蜀。”(《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九)彭州刺史高适描述当时的情状说:“关中比饥,士人流入蜀者道路相系。”⑧司马光也说:“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⑨从《全唐诗》记载来看,初唐四杰、高适、杜甫、李商隐、岑参、苏 、张说、贾岛等著名的文人都曾入蜀。第二个时期是唐末黄巢起义期间。唐僖宗避乱于蜀,大批文臣武将随之入川。第三个时期是五代期间,中原纷乱,蜀地却相对平静,同时,前蜀王氏、后蜀孟氏对入蜀的士族都礼遇有加。中原人们就不约而同翻越南岭南徙。《舆地纪胜》“官吏”目记载,山剑地区刺史,可以确认是自朝中派出的左迁降职的官员近20人。⑩据《唐刺史考》载,山剑两地左迁降官出身的刺史达72人⑪,许多著名文士,如陆贽、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皆贬至此。此外,宋代靖康年间出现了一次人入蜀的高峰。当时,金人攻占汴京,北方沦陷,“中原衣冠不南渡,则西入于蜀”⑫。从《全宋诗》的记载来看,在北宋入蜀的就有200多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宋白、张 、宋祁、石介、丁谓、蒋堂、张方平、赵 、范纯仁等。南宋入蜀的文人则有10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王十朋、陆游、范成大等。唐圭璋的《两宋词人占籍考》录两宋词人八百七十一家,其中属于今四川籍并有词存世且可考者就有六十一人,人数居全国第六位。⑬
“入蜀”文人还促进了蜀地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引导了蜀地习文的风气和传统。如文翁入蜀,倡导教化,蜀人开始形成问学的风气。“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⑭五代孟蜀时,河中人毋昭裔入蜀。史载:“蜀土自唐末以来,学校废绝,昭裔出私财营学宫,立媵舍,且请后主镂板印九经,由是文学复盛。”⑮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有两个,一个是南唐统治区,一个是前后蜀统治的四川地区。而这两个地区文化的发达都与北方士族及文化人的迁入有关。北宋苏颂在《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李公(常)墓志铭》中谈到江南人文荟萃的盛况时说:“唐季之乱,四方豪杰与京都士族往往避地江南,(南唐)李氏能招携安辑之,故当时人物之盛不减唐日,而文风施及其后裔,今显名朝廷者多矣。”⑯唐宋时代,由于大量北方士人的入蜀,形成了宋代文化史上最有名的“眉山现象”⑰。宋初,“蜀未去五代乱,俗未向儒。”而入蜀文人石昌龄“及其居构层台以储书,以经术教弟子,里人化之,弦诵日闻,号‘书台石家’”⑱。从“里人化之”可见入蜀文人对当地民风的影响。苏轼《谢范舍人书》称西蜀仁宗时“释耒耜而执笔砚者,十室而九”⑲,可见读书人之多。同时“入蜀”现象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得到交融。“秦汉时期发生的入蜀是中原文化进入蜀地,使蜀文化和中原文化发生碰撞;三国和西晋末期的文人入蜀,给蜀地补充了又一种新鲜的外来文化;唐五代和南北宋时期大量的士族和文人入蜀,更是给蜀地带来了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巴蜀文化的繁荣。”⑳
明代何宇度在《益部谈资》中说:“蜀之文人才士每出,皆表仪一代,领袖百家。”㉑曾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就说过:“蜀中人士聪明解悟,向善好胜,不胶己见,易于鼓动,远胜他省。”㉒外来的士族和文化人对巴蜀文化发展的贡献在文学艺术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今人张璋、黄畲所编《全唐五代词》,前后蜀作者共23人,其中外籍入蜀者10人,蜀人4人,不详者9人。后蜀赵崇祚所编的词集《花间集》,共录18位作家的词,其中14人为前后蜀词人,这14人中,其中外籍入蜀者7人,蜀人2人,不详者5人。连续不断的外籍文人的涌入,为一个封闭的地区不断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蜀地拥有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使蜀地形成“好文”的传统。袁庭栋先生说:“巴蜀文化发展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巴蜀地区的各族先民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封闭型的地理条件进行顽强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可以视为巴蜀本地的先民以开放的姿态不断迎接与融合外来人群与外来文化并取得成就的历史。”㉓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清人徐心余在为《蜀游见闻》所作的序中说:“四川一省风景之美,名胜之多,物产之饶,矿苗之富,殆为天下冠,除海货外,应有尽有,良足闭关自守,此殆他省莫能抗衡者。”㉔而蜀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造成与外界交通的阻隔,更引发了外地人的好奇。“其地四塞,山川重阻”㉕之类的记载,史不绝书。
文人进入到巴蜀这块特定的区域,就接受着这“特异”区域习俗和传统的习染,如宋祁的宴饮狂欢、陆游的恃酒狂放。当文人们接触到巴蜀区域自由狂荡的民风习气时,人的生命中最本能的因素往往就会被激发出来,道德的约束就会松弛。巴蜀特有的地域文化为入蜀文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凸现其创作个性化的外在可能性。同时,巴蜀丰富的资源,使入蜀文人不会为生计发愁,加上民风喜游乐,影响到文士也以一种安适的心情来生活和创作,使他们更有闲情逸致、能够以更细腻和敏感的心灵来体验生活和自己内心的情绪。闲适无忧的生活环境加上诗人的才情,自然就会有优秀的作品产生。文人多愁善感的心灵,使他们的文学创作在秀丽的山水景物的触发之下蓬勃地发生起来,前代文人的遭际和吟咏也会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和创作上的竞争,这自然也会影响到入蜀文人的文学创作风格。远宦的哀愁、蜀道的艰险、贬谪的悲哀、不遇的感叹,所有人生失意的种种,都汇集到他们的笔端,书写成一种情真意切的文字和吟唱,引发千古文人的痛感和悲鸣。所谓“诗穷而后工”,成为这些入蜀文人创作的共性。
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和背景,人的生活和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创作作为人的社会活动也自然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巴蜀地域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文地理环境,都与其他地域有所不同。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云:“人食稻鱼,俗不愁苦,而轻易淫佚。然地沃人骄,奢侈颇异。人情物态,别是一方。”此处主要是就成都地区而言的。由于蜀中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人们的生活相对较为容易,故而形成蜀人乐观享乐的性格和生活习俗。《华阳国志》云:“地称天府,原曰华阳,其精灵则井络垂耀,江汉遵流……其卦位坤,故多斑采文章;其辰值末,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早应舆鬼,故君子精敏,小人鬼黠。与秦同分,故多悍勇。在诗文王之化。被平江汉之域。秦豳同咏,故有夏声也。”《隋书·地理志》云:“(蜀)其地四塞,山川重阻,水陆所凑,货殖所萃,盖一都之会也。风俗大抵与汉中不别,其人敏慧轻急,貌多蕞陋,颇幕文学,时有斐然。多溺于逸乐,少从宦之士,或至耆年,白首不离乡邑。人多任务巧,绫棉雕楼之妙,殆侔于上国。贫家不务储蓄,富室重于趋利,其处家室,则女勤作业,而士寒自闲。聚会宴饮。尤足意钱之戏。小人薄于情礼,父子率多异居。”
特定的地域环境既然影响着人们的性格气质和风俗,对于文人的审美趣味,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文人受地域自然文化景观的熏染,受水土地气的感召。“皆象具气,皆应其类”,从而产生一种与地域风貌相似的审美趣味。巴蜀地域的雄伟和秀丽,不仅影响着巴蜀本土文人的诗歌风格,对那些入蜀文人的诗歌创作风格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文人尤喜徜徉在山水清音之中,所以受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作家生活在某一地域之中,使他们形成与此地域相应的审美心理和趣味。
悠久历史的积淀,奇特山川的孕育与激发,历代文人入蜀所带来的文化交融与智慧的碰撞,促进了巴蜀文化的繁盛。
① 陈寿《三国志》。
②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三《蜀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
③(清)董皓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④ (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九《文集·衡州上元记》[M].上海:上海书店,1989.
⑤ 刘茂才,谭继和.四川省情[J].2005.10.
⑥(宋)王钦若等.宋本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⑦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⑧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⑨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⑩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李勇先等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⑪ 郁贤皓.唐刺史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⑫(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⑬ 唐圭璋.词学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⑭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⑮ (清)吴任臣等.十国春秋·卷 52·毋昭裔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⑯ (宋)苏颂.苏魏公文集[M].四库全书本第1092册.595.
⑰ 祝尚书师.论宋代文化中的“眉山现象”[J].四川大学学报,2004.
⑱ (宋)吕陶.净德集[M].四库全书本第1098册.183.
⑲ (宋)苏轼撰,(明)茅维编,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⑳ 伍联群.试论历史上的文人入蜀现象[J].青海社会科学,2009(3).
㉑ (明)何宇度.益部谈资[M].四库全书本第592册.737.
㉒ (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0.
㉓ 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㉔ (清)徐心余.蜀游闻见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㉕ (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作 者:陆跃升,先秦文学硕士,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编 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