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群[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1300]
作 者:李爱群,硕士,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与英美文学。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出人意料地进入上层社会,在大文豪的笔下比比皆是。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莫泊桑笔下的杜洛阿、大仲马笔下的邓蒂斯,或靠裙带关系,或靠投机钻营,或靠意外财富,从而打入上层社会,且都名利双收,极尽风光。不管人们是爱,是赞,是恨,是咒,他们都在书内潇洒地活着。但笔者注意到,同在大文豪的作品中,有两个人物的奋斗结局却与众不同,他们都以死亡作为终结,使人震撼。他们一个身沉海底,一个走上断头台,这就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著名小说《马丁·伊登》与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著名小说《红与黑》中的两个主人公。
1.同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马丁·伊登与于连·索莱尔,一个是水手出身,一个出生于木匠家庭。他们都十分年轻,且都生命短暂。
马丁进入罗丝家刚刚二十岁。这个出身卑微、才识浅薄的年轻水手,有着一副英俊的面孔和健美的身材,不断吸引着富家小姐罗丝的眼球。马丁聪明机智,生气勃勃,敢打敢拼,有着超人的体力和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非凡毅力。他干过许多别人没有干过的活,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于连十九岁进入市长德·莱纳府上当家庭教师,是一个孱弱腼腆的平民青年,漂亮、清秀,“面色那么白,眼睛那么温柔,有着乌黑的、弯得很好看的眉毛”。他有头脑,好学深思,不甘居人下,决心出人头地。在于连的性格中,有理想、信念、正直,更有野心、贪欲、虚伪;既勇敢进取,又怯懦妥协。
2.同是竭力打拼,奋斗目的都是跻身于上层社会马丁开始是一位毫无大志、没什么文化的穷水手。但当他认识且爱上了上流社会女孩罗丝后,爱给了他挤进上流社会的力量,决定对自己无论在身体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都进行彻底的改造,爬也要爬进上流社会,他坚定地作出了文学创作这个让人惊异的选择。为赢得罗丝的爱,马丁以超人的毅力发愤读书,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学完了常人需要两年才能学完的中学课程。也正是受这高尚而又纯洁的爱情的驱动,他不听罗丝等人务正业、谋份职的劝告,有时连续四十多个小时不吃丁点东西,一天仅睡四五个小时,坚持苦读书籍、撰写文章,锲而不舍,苦心求索。读书和写作打开了马丁的眼界,对美的追求引他走上了对真和善的追求。在短短的三年之后,历经凡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磨难,把自己从“一个粗野的水手变成一个有文化的人和作家”,“金钱源源而来,名声愈来愈响;他像颗彗星般在文学界倏忽出现”。
于连·索莱尔这个平民出身的外省青年,不甘于平庸的生活,口口声声要成功、发迹、飞黄腾达,发誓要穿上“红色”的将军服或“黑色”的主教袍。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仅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意志力很难取得成功。于是,他凭借俊美柔弱的外表,利用最有力的媒介——女人,把爱情作为他向贵族阶级的报复和争取自由平等的梯子,虚伪妥协,他取得了成功。他先后征服了德·莱纳市长夫人和拉莫尔侯爵小姐,当上了轻骑兵上尉,有了骑士的封号,成了德·拉韦尔奈先生,开始憧憬三十岁当上司令官的美梦。
3.同以悲剧的结局收尾,走上不归之路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奋斗,马丁成了当红的大作家。随着他的成名,请帖和稿约纷至沓来,金钱和荣誉接踵而至。昔日对他嗤之以鼻、攻击嘲讽的达官贵人向他献媚,上流社会向他敞开了大门。在他最需要关爱、支持时与他分手的恋人又主动上门要求重归于好。虚假的友谊和庸俗的爱情却再也不能激起马丁昔日那种个人奋斗带来的幸福憧憬,再也无法改变他对人生的冷漠态度。马丁看透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嘴脸,没有人认识到他作品的真正价值,他们接受的仅仅是他马丁的名声和金钱而已,并非是真正的马丁·伊登。“名作家马丁·伊登不过是大众头脑里升起的一个幻象,由大众把它塞进了流氓兼水手马丁·伊登的肉身。”他痛恨这些浑身散发着铜臭的资产阶级市侩,但正是为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他已经和原来的阶层距离太远,再已无法回到他们中间,自己的思想和艺术归根到底缺乏知音。这种孤独感使马丁只能选择自杀而了结一生。
年轻的于连,从外省小城维里埃到省会贝尚松、首都巴黎,从神学院的宗教活动到参与保王党集团秘密政治会议,短短四年,他经历了许许多多所谓上层社会尔虞我诈的社会斗争。
正当他爬上一定的位置,自以为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坦途时,一封揭发信却中断了他上升的势头。实际上,于连并非不能成功,就是在他被投入监狱之后,他仍有机会逃跑,他的上诉仍有可能被接受。但于连却在法庭上宣称:“我对你们不求任何的宽恕”,拒绝上诉,也不渴求特赦,坦然选择死亡。因为入狱之后的于连开始大彻大悟,法庭判他的死刑,不是因为他的罪,而是因为他的出身——平民!尽管他的名字前面已经有了“德”字的贵族标识,可他骨子里仍旧是一个“汝拉山区的穷乡下人”。绝望的他断然拒绝他人的施舍。他死时仅仅二十三岁。
4.马丁与于连的不同马丁与于连二人的家庭出身、奋斗轨迹和人生结局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下层社会的人,都是二十岁刚过的青年,精力旺盛,雄心勃勃,具有顽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和非凡的智慧,都企图跻身上层社会,都是英年早逝自绝于世……两人的奋斗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奋斗,都是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都出于对他们所向往的社会的绝望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不愿屈服,甘心在死亡中找到解脱。但在他们的身上还有许多表现不一样的地方。
于连外貌属奶油小生,马丁则属阳刚硬汉。马丁不怕吃苦受累;于连则厌恶体力劳动。马丁靠爱情激励学习奋斗成名;于连靠女人投机钻营获得荣誉。马丁对两个他爱和爱他的女人是发自内心的爱;于连对两个他爱和爱他的女人则是心理及肉体的征服。马丁纯真坦白,敢说敢做;于连虚伪,善于伪装自己,违心做事。于连只钟爱三本书——《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卢梭的《忏悔录》和拿破仑军队公报汇编。而马丁则发奋自学,博览群书,学语法、读字典,钻研文学书刊,攻读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方面的著作。于连靠聪明的头脑和惊人的记忆力,一部拉丁文的《新约全书》,他能全文背诵如流,尽管他视之为满纸谎言。由二十多页压缩成四页的“秘密会议记录”,他能一字不差地口述出来。马丁则靠文化的积累沉淀广采博纳,学以致用。
司汤达与杰克·伦敦生长的国度不同,一个是法国,一个是美国,但同为批判现实主义的著名作家。
19世纪20年代的法国文坛,司汤达第一个旗帜鲜明地提出作家应创作具有现代气息的、能反映生动现实的文学作品。
小说《红与黑》就是一部典型地反映法国波旁王朝时期社会现实,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小说,成为司汤达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最成功实践。他在《红与黑》中天才地创造了于连这一充满魅力的国际性文学人物形象。小说中设置了许多准确的时间参照,勾勒出若干可供读者对照的人物原型,描绘出了七月革命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形势。我们从于连身上可以看到青年司汤达的影子,前期的于连是作家自身的展现,后期的于连则是作家的幻想。从此,“于连”成了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红与黑》在今天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司汤达也由此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人。
杰克·伦敦文风粗犷,笔力雄健,开创了美国现代小说的新文体。著名学者厄尔·雷伯认为:“伦敦是这个国家文化转型期最为关键性的代表人物。”
《马丁·伊登》是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巨著,是杰克·伦敦在他文学生涯的巅峰时期创作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贯穿着人的欲望与信念,表现人的精神探索和理智追求。取材基本来自于作者早年的经历和后来成名过程。它直截了当地再现了杰克·伦敦的个人奋斗史,完整地反映了他早年刻苦自学、坚持写作的过程,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有良心的作家的命运,并且给主人公安排了悲剧性的下场。这部深刻的文学作品被公认为伦敦的代表作。
历史偏偏这样捉弄人,杰克·伦敦给马丁安排了悲剧性的结局,自己也未能逃脱与主人公同样的命运。十六年后,他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杰克·伦敦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后人把他尊崇为无产阶级文学之父。著名评论家弗雷德·帕蒂则把杰克·伦敦所代表的文化现象作为“主义”提出。他指出:“要理解美国新世纪开始的那段岁月,我们就必须研究伦敦主义。”
司汤达开辟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杰克·伦敦则给予了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丰富的人生阅历,广泛庞杂的阅读,加上哲学的思考,艺术形式的创新,当然会有富有哲理的传世佳作问世。
《红与黑》与《马丁·伊登》两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于连与马丁浮沉升降、兴衰荣辱的短促一生。二人的个人奋斗模式代表着时代的悲剧。二者开始都付出很大努力试图进入上层社会,但最后都出于绝望,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放弃了生的权利,用年轻的生命来反抗和控诉整个社会。如果说玛蒂尔德手捧于连人头的场面给人以震撼的话,马丁·伊登的命运悲剧同样悲壮,他强大的生命力丝毫不弱于于连。宁可失去生命,绝不丧失自尊,选择自我出局,不向世俗妥协,这就是两位主人公留给人们的“马丁”和“于连”现象。
马丁和于连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想通过个人奋斗以融入本来不属于他们的社会,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注定了将和那个充满邪恶的社会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注定了无可挽回的悲剧结局。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笔下有一个贯穿《高老头》《幻灭》《交际花盛衰记》三部小说的人物——苦刑犯伏脱冷,他的观点赤裸直白:“你知道巴黎人是怎么打天下的吗?一靠天才的光芒,一靠腐蚀的本领。清白老实一无用处。”最后,苦刑犯摇身一变,竟成了警察局长。残酷的社会现实令人毛骨悚然。事实告诉人们,在当时的社会,要由底层人真正成为人上人,很大程度上首先要出卖人格、出卖灵魂。而这恰恰是于连和马丁最终所鄙弃不齿的。事实也告诉人们,追求名利享受,向往资产阶级上层生活方式,爬得越高,离劳动人民越远,同劳动人民之间的鸿沟越深。必然会带来精神上的极度空虚,使自己变成行尸走肉。即使一个作家,不与劳动人民建立感情,创作的源泉就会枯竭,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苦难可以使人的内心变得强大无比,而成功有时却能毁灭一切。个人欲望满足的过程也是幻灭的过程。成功越辉煌,幻灭的打击越大。
人在世上,无一不追求幸福,贵为帝王,贱为囚徒,概莫能外。人人都希望追求社会成功和得到他人承认。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于连”“马丁”式的人物,他们通过奋斗,或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或期望值过高,或心灰意冷。但是人要失去生活目标,缺乏信仰和理想,就会失去人生动力。只有为理想信仰努力奋斗拼搏,才能体现生活的价值。奋斗可以失败,尊严不能丢失,无信仰、无自尊的生活不亚于精神死亡。
[1] [法]司汤达.红与黑[M].郭宏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25,453.
[2] 杰克·伦敦.马丁·伊登 [M].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6,360.
[3] 虞建华.杰克·伦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