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1-08-15 00:43张春丽
剑南文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交流文本课文

张春丽

四川省三台县老马学校 四川绵阳 621103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进入语文织就的‘宝藏’,能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净化感情,增添智慧,认识社会,品尝人生,其中快乐,难以言表。”的确,语文课应该是充满了情趣和快乐的,但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使本该最有生气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要在教学中灵活多变,追求个性化教学,尝试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型,让语文课精彩纷呈,充满灵性和活力。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很大提高。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阅读课教学可探讨的问题很多,笔者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谈一点认识和做法:

一、转变教法,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①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②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等;③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1.展示情景,诱发形象联想,感受文章的情感

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意蕴深远、感情丰富,但由于初中生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有限,文章所蕴涵的情感内涵,常常不能被学生准确地理解、感受。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具体形象的事物也更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激活他们的思维。因而,形象联想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直接因素。教师要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出发,尽可能形象化地展示情景,把蕴涵的情感因素,形象化地呈现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感受。

2.披文入情,运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文章的情感总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要让学生深刻体验文章的情感,就要引领学生披文入情,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精妙之处。《背影》一课是一篇纪实散文,作者截取生活中最鲜明的一个片段,通过写父亲送别“我”到车站给“我”买橘子时“我”所看见的背影的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引入课文的:看过《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妈妈”这是世界上最神圣、最辉煌的称呼!那么我们的父亲又如何呢?严父慈母,根据中国的这句老话,仿佛做父亲的一定是非常严厉的。其实,我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慈父也有很多。同学们,你们也一定会有一位可敬的慈父,下面请大家静静的回忆一下,然后说一说。学生们一个个倾诉着他们心中那一段段关于父亲的感人的事情,沉浸在一种对父亲的热爱的深沉的浓情中。在此基础上去学习课文,学生们自然就能很好地理解到课文那蕴藏于平淡朴实语言中的浓浓的父子深情。

3.情感交融,心灵感应,升华情感

课堂教学中除了有一条知识交流的主线以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而情感交流对于形成知识交流具有强大的驱动力。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心灵感应,思想交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由于其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差异,会有很大的不同,课堂上就是要实现不同情感体验通过心与心的交流达成情感共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自己亲历情感的生成过程,必须自己去深入体验文本,才会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以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思想,通过情感调节的各种手段升华情感。进而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走向,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三、要关注学生写作积累

学生阅读文章一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是习得写作经验。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时教师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借鉴作家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这一点人教版语文教材作了很多安排,但我认为还很不够,教师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设计,当然这些训练一定要落到实处,可让学生当堂展示,也可作为课外训练,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自评、互评、点评结合。

在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遵循阅读的自然规律,并认清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倡导学生、文本、教师的对话情景,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平等的交流者,互动的合作者,教学的创新者,在无所作为中有所作为。

论文发表期刊

[1] 温小军. 对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三个追问[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08) .

[2] 徐长斌. 试论初中生阅读理解监控能力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6) .

[3] 王瑞玲. 论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历史性研究的必要性[J]新课程(教师), 2009, (02) .

[4] 汪晓娟. 初中生语文阅读低效的成因及对策探究[D]苏州大学, 2008 .

[5] 林润之. 以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三步五环节”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3) .

[6] 向巧利.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J]湖南教育, 2002,(16) .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 2001 .

[8] 郑孝芬. 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调查的几点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5, (03) .

[9] 徐长斌. 初中生阅读理解监控能力的发展与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 2004 .

[10] Ellen D Gagne ect.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M]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1, :269-312 .

猜你喜欢
交流文本课文
如此交流,太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交流平台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