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语文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1-08-15 00:43杨少华
剑南文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课外课文语言

杨少华

河南省封丘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453300

快乐学语文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杨少华

河南省封丘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453300

叶圣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就会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如何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语文呢?语文是听说读写并重,我在实践中也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的。

一、默默聆听,激发想象——快乐地听

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特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授之以趣。

l.要精心设计导语。从每节课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心理,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上《理想的阶梯》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来猜个谜:《它是什么》?它不生在天上/也不长在水里;/它既不要人们去灌溉,/也不需要谁去浇水;/它没有人去栽种,却永远扎根于人们的心里。有人说它是灯塔,没有它航船就会把方向迷失;/有人说它是翅膀,/没有它鸟就会无法飞起;,/有人说它是路标,/没有它,灵魂的天地只能让给空虚!你们能猜到它到底是什么吗?”(请同学回答,板书“理想”。)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

2.反复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教学实践证明,有声有色的朗读和诵读有助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能使学生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兴趣。听课文朗读录音、教师范读都是好办法。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个班级差生较多,他们学习基础较差,对学习基本上没有兴趣,上课说话、往外面看、吵架等现象较严重。所幸我普通话比较准,平时又喜欢朗读,朗读技巧掌握得比较好,当我绘声绘色地范读课文时,学生们就会马上安静下来,没有一个学生说话,有时还一致要求多听几遍,并且在此基础上也培养他们朗读的习惯。在学生们听读时,我一般要求他们合上课本,闭眼想象,进入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在不同的课文学习中,让学生深刻地、不自觉地随着课文的情趣,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陶醉。

3.整体把握,环环相扣。新大纲强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要求从大处着眼,理解课文的材料、观点以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把握文章的总体感情倾向和语言风格,不作过多过细的分析、“肢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抓住学生心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精炼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带领学生神游知识的大观园。

二、激发兴趣,指导技巧——快乐地说

在如今讲信息、讲效率的现代社会中,口头表达能力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运用范围更广,频率更高,功能更大。现代化的人才,必然具有较强的说话能力。训练说话的技能和技巧有助于青少年个人的发展,大大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可直接提高学生以后的工作效率;说话还能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这就必须经过训练和培养使学生掌握说话艺术。我国新教学大纲对说话的要求是: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明了;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这是我们制定说话训练的依据。说话训练的全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训练学生敢说;二训练学生多说;三训练学生会说。这三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一)以课文为范本进行说话训练。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根本,围绕课文教学进行说话训练,比如课文的朗读、口头复述、口头答问,课堂讨论等方式,都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手段。新教材还对说话训练做了有目的、有步骤的分工。根据教材,每节课我都抽出五分钟时间专门训练说话。先是进行普通话语音辩正,要求语音清晰,再是说成语故事,要求态度自然大方,接下来是快速成语接龙,口头作文等,对学生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二)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说话训练。

说话要运用语言,而语言是思维直接的现实,只有思维发于胸臆,言泉才能流于唇齿。只有开动学生的脑筋,才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这就需要教师铺路搭桥,激疑问难,引导学生说话,有时还需要创设情境,让他们产生联想(或者想象)。

三、注重朗读,培养习惯——快乐地读

学习语言优美,形象性强的抒情散文、诗歌、小说等,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中塑造的生动形象,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犀利、逻辑性强的议论文和杂文,要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逻辑力量,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对于精彩的课文(或段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般遵循这样一条原则:课前紧张、课上轻松、课后补充。

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培养这样的习惯:(一)将读和查结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随时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二)将读和思结合起来,一边读一边思,先读后思。只有勤读多思,才会产生好的效果。(三)将读和画、写结合起来,一边阅读一边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画的是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需要着重理解和领会的地方,画的是佳词妙句;写的是看法、想法,也就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悟”、所“感”、所“疑”。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优化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

四、观察收集,批改激励——快乐地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仅传授写作知识和写作技法是不够的,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多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其他科学艺术作品,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指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储备写作素材,为建立自己的写作“资料库”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写作,我一般不搞“突然袭击”,而是先布置题目,让学生广泛收集素材,再指导写作、自改、抄正,这样,因为“胸中有竹”,学生就不害怕写作了。不仅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的分析和纠错能力得到了共同提高。

五、听说读写相结合一一学生快乐学语文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教改最有生命力的经验之一。学生在课内学方法,在课外得“营养”。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补充课内的不足。同时我紧记叶老的话:“听、说、读、写的训练都重要”,在实践中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收集一些妙词佳句,并在同学间自由交流,再写一篇阅读心得;每周抽出一节课开展“语文之窗”活动,一人口讲,大家受益,大家口讲,人人增智。学生兴味很浓,既锻炼了学生听话、说话能力,也开拓了学生视野,促进了课外阅读、课外练笔,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我在初一上学期每周“语文之窗”中办过一次诗歌会,先由同学朗读诗歌,再组织同学对诗歌内容、朗读技巧等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然后叫他们写下来。许多同学在会后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也许他们的文笔还稚嫩,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无疑的被大大激发了。

猜你喜欢
课外课文语言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语言是刀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有趣的语言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