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

2011-08-15 00:42杨大亮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上海200090
名作欣赏 2011年30期
关键词:丽亚上流社会奥斯本

⊙杨大亮[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上海 200090]

⊙张 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0]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是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11年,他出生于印度的加尔各答。其父是东印度公司的高级职员。1822年,萨克雷进入当时英国的模范学校——查特公学读书。在学校,他大量阅读文学书籍,同时张开敏锐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以后,萨克雷考入剑桥大学。就读一年后,他即离开学校,前往德国并拜访了文学泰斗歌德。1932年出于对艺术的向往,他又去了巴黎。他把这一段宝贵经历写进了后来的《巴黎速写》 (1840)。同年,他返回伦敦,开始担任《国民旗帜》杂志的助理编辑,后又担任《立宪报》驻国外通讯记者。自1833年起,萨克雷开始用多种笔名在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也出了好几部书,直到长篇小说《名利场》问世,他才被公认为天才小说家。

作为现实主义小说家,萨克雷与狄更斯共享文坛盛名,他的作品生动逼真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追名逐利、尔虞我诈的世态生活;作为讽刺大师,他讽刺幽默的文风备受关注。

《名利场》这部小说是从一对要好的朋友莉倍卡·夏普和爱米丽亚·塞得利两个女孩的毕业场面开始的。从女子学校毕业时,爱米丽亚受尽校长的夸奖和同伴的欢送,而莉倍卡基本无人理睬。因为,她俩社会地位悬殊。爱米丽亚出身富商,是位大家闺秀;莉倍卡则家境贫寒。其性格也大不相同:爱米丽亚娴静温柔,软弱善良;莉倍卡则大胆泼辣、敢作敢为。马车载着她俩向爱米丽亚家中驶去。二人都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莉倍卡是一位爱慕虚荣、贪图势利的女孩,她出身贫寒,但野心勃勃,从小就立志不惜用任何手段进入上流社会,她一心想找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过豪华又有地位的生活。在爱米丽亚家中,她很快瞄准了爱米丽亚的哥哥乔斯,但不巧出了点障碍,亲事未成,她只得辞别爱米丽亚,来到乡下克劳莱男爵家当家庭教师。很快她以姿色和才智赢得男爵的欢心,担任家庭教师期间,她不但获得了孩子们的喜欢,而且还得到了考利家的老姑妈玛蒂尔达的称赞,也赢得了男爵的宠爱。但在男爵向她求婚时,却惊奇地发现莉倍卡早已利用自己的年轻和美貌赢得了军官出身的次子罗登的欢心,并与他秘密结婚了。但是,随着罗登失去了继承权,莉倍卡的美梦也告吹了。

爱米丽亚爱上了出身于富裕家庭的军官乔治·奥斯本,并毅然嫁给了他。在他们结婚前夕,爱米丽亚的父亲家业破产,奥斯本的父亲遂令二人断绝关系。正在奥斯本进退两难之时,得到好友杜宾上尉的资助,他和爱米丽亚私奔,随后也丧失了继承权。

这时拿破仑再次发动了对欧洲各国的战争奥斯本和罗登都应召入伍。此时欧洲大陆战事发展。奥斯本和杜宾奉命调到了布鲁塞尔。奥斯本和爱米丽亚在那里遇见了莉倍卡和罗登,还有爱米丽亚的哥哥乔斯。

爱米丽亚的丈夫奥斯本新婚不久也为活泼有趣的莉倍卡着迷,他给莉倍卡写纸条,邀她私奔。正当此时,奥斯本接到出征的命令,开赴前线,参加滑铁卢战役。满城百姓为躲过兵荒马乱而急于逃命时,爱米丽亚独自留下等候丈夫归来。杜宾带来了奥斯本阵亡的消息,并把悲痛交加的爱米丽亚送回娘家,还拿出自己的钱帮助已有身孕的爱米丽亚度日。

窘迫的经济状况驱使莉倍卡利用自己的魅力和姿色出入伦敦的社交界,她很快成为上流社会的一朵交际花,体面地生活在军官与社会名流之间,老斯丹恩勋爵疯狂地追求她,她从勋爵那里得到大笔现金和首饰。他又设计使罗登入狱,然而当罗登被嫂嫂赎出,发现饮酒取乐的莉倍卡和老斯丹恩在一起时,气愤地离家出走,而斯丹恩误认为是他们夫妻的圈套也与莉倍卡一刀两断。沉迷于伦敦上流社会社交活动的莉倍卡最终被丈夫抛弃。后来,她曾多次施展手腕,试图重新进入上流社会,最终以失败告终。

爱米丽亚逐渐时来运转,成了单身汉哥哥乔斯家中的主妇,出入上流社会。这时,从海外归来的杜宾上尉来向她求婚,爱米丽亚却只是对他充满感激,依然怀念着奥斯本。在一次舞会上,她偶然遇见了莉倍卡,莉倍卡拿出当年奥斯本写的一张邀她私奔的纸条,爱米丽亚爱恨交加,泪流满面,最终,她决定嫁给对她深怀爱慕之情的杜宾上尉,以爱报答了他。

《名利场》出自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的寓言小说《天路历程》中的一个地名,书中的名利场被描写成除了不动产外,凡是工作、名誉、色情、快乐、丈夫、妻子、生命、灵魂等都可以进行交易的终年无休止的市场。萨克雷借用这个地名作为他的小说书名,借以讽刺当时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阴暗面。小说中有众多人物轮流登场,场景也时有舞会、起居间,时有避寒胜地、军事战场,跨越伦敦、巴黎等不同地方。这被许多评论家誉为当时社会的全景画。书中的人物形象生动,跃然纸上。对资产阶级的风气和人情描写更是深刻细致。小说有两条有关两位人物的线索。一条是围绕主人公爱米丽亚展开的,她秉性柔弱、头脑单纯、洁身自好、心地善良。小说的大部分篇幅叙述了她钟情于肤浅空虚的乔治,又怎样历经艰难与他结婚,并始终如一地爱恋着自己的丈夫。然而,刚刚与她新婚后几天的丈夫却被莉倍卡引诱变心,并打算和莉倍卡私奔。不久后,这位不忠的丈夫死于滑铁卢战场上敌人的乱枪之下。杜宾上尉带来奥斯本阵亡的消息,并把悲痛交加的孕妇爱米丽亚送回娘家,为人坦诚、心地善良,在部队中一贯受到战友们尊敬和爱戴的他此时拿出自己的钱当作她丈夫的遗产给爱米丽亚当生活费,帮助她渡过难关,爱米丽亚儿子出生后,他又默默关怀着她们母子的生活。一向对她怀有爱慕之情的杜宾上尉,十几年如一日,在为她默默的付出,默默的等待,他要等待着得到她的爱情,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当莉倍卡·夏普向爱米丽亚出示乔治在战前一次舞会上塞给她的一张邀她私奔的纸条,爱米丽亚终于如梦初醒,流出了伤心的眼泪,最终,她以爱报答了杜宾上尉的深情,开始拥有一个真正美满幸福的婚姻。但在此时的杜宾眼里,她已不再是他心目中的圣女。在作者眼里,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有谁真正地快乐过?没有!一切都是虚幻!在作者看来,19世纪的英国社会只不过是一场虚幻集市,人生,也只不过是赶一场集罢了。贯穿全文的第二条线索则是叙述了爱米丽亚的同学——穷姑娘莉倍卡·夏普的整个荣辱沉浮的生活史。莉倍卡虽是一名天资聪明,能歌善舞的女孩,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像样的男爵夫人,然而微贱贫寒的出身却使她备受冷遇和鄙视。她从贫寒生活中悟出了金钱和权势的重要性。她挖空心思、迫不及待地渴望进入上流社会。初登名利场,莉倍卡便戴上一个虚假的面具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周旋于上流社会之中。她不惜利用友谊、婚姻和爱情来为自己铺垫通向上流社会道路。为达此目的,她练达世故、工于心计、随风转舵、四处钻营,抛弃良心和荣誉,出卖朋友乃至丈夫。同时,进入上流社会后,依靠自己的聪明伶俐、年轻美貌穿梭于上流社会名流之间,在浮华的世界里左右逢源、生活放荡,名利场中使她变得虚伪、贪婪、狡诈、冷酷和自私。

左励先生在评论小说《名利场》人物时说:“莉倍卡是个工于心计的人物,相比之下温柔娴雅、洁身自好的爱米丽亚则显得软弱无能。作者正是通过莉倍卡和爱米丽亚两人的不同秉性和不同遭遇暗示:在这个社会上,要获得成功,就得学会冷酷、虚伪、狡诈,就得出卖良心,背弃道德。从小说描写的人际关系看,到处是假仁假义;不是恩将仇报,便是趋奉权贵。”我们可以看到,名利场是一个处处都弥漫着尘埃的浮华世界。在这个妻骗夫、夫背妻,背叛离弃的名利场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金钱和地位,他们显得如此贪婪、自私、势利和高傲。仅仅有几个像杜宾、爱米丽亚这样的善良人,注定是无所作为的。莉倍卡的性格是英国社会的产物,一个穷苦孩子的卑鄙行为是以伪善的资产阶级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正是名利场的尘埃造就了她的人品和性格,世态炎凉的社会教会了她冷酷无情、刁钻恶毒、趋炎附势。这正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缩影。

从写作技巧上看,萨克雷虽没有后来作家擅长的心理分析,但也不凭空虚构。他把人物放在具体生动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细致地描绘其各个形象的发展变化。萨克雷曾说过书中所描写的“全是死亡、争吵、金钱和病痛”。他围绕莉倍卡和爱米丽亚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形象,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英国当时社会的金钱统治和门第权势。善用反语是萨克雷创作该小说的一大特色,这部讽刺小说里充满了冷嘲热讽。名利场中的势利小人和丑陋现象受到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讽刺。他用逼真而动人的文笔,揭示出了政治和社会的真相。萨克雷讲故事的松散结构娓娓动听、夹叙夹议、亲切随意,形形色色的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仿佛置身于名利场之中。《名利场》通过情节说明“一切都是浮名浮利”。在这部辉煌不朽的《名利场》中,萨克雷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五光十色的繁荣外表,使它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

[1]周定之.英国文学作品赏析[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左励.外国文学名著赏析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

[3]萨克雷.名利场[M].王惠君译.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丽亚上流社会奥斯本
图画捉迷藏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How to Use 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Teaching of Ethnic Group Students
日本“上流社会男性”什么样?
浅析《卖花女》中人物形象与当时英国阶级面貌关系
雪伦·奥斯本的四条成功秘诀
上流社会的请举手
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