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超[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成都 610200;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610041]
叶伯和与中国早期白话诗歌
⊙彭 超[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成都 610200;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610041]
叶伯和是一位早期白话诗歌实践的先行者。他不仅身体力行从事白话诗歌创作,且通过创办新文学刊物在四川推广新文化,扶持文学青年。叶伯和是早期新文化阵营中的佼佼者。他的白话“诗”与“歌”相连、与“情”相依。
早期白话诗 叶伯和 纯粹的诗人
中国文学史上几次大的文风变革,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苏轼等巴蜀作家在其中具有创造引领的历史伟绩。那么,近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巴蜀作家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几乎就是伴着白话诗歌的诞生而诞生的。其间,胡适、周作人等提出的“白话文学”、“人的文学”顺应了时代潮流,他们也成为时代的英雄人物。后来的文学史书写,更是大写了胡适等在史上的地位。然而,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许多人参与才能酝酿一种足以改变时代文风的气势。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必定有着许多人的参与才能聚沙成塔,正如美丽的夜空从来都是繁星满天。笔者从区域文化的角度,以四川诗人叶伯和为例,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企图一斑窥全貌,感受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多源化。
叶伯和是一位实践的先行者。从时间上看,叶伯和创作白话诗歌早于胡适。胡适在《尝试集》中的“自序”中记载:“民国四年八月,我作一文论‘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文中列举方法几条,还不曾主张用白话代文言。”①1915年,胡适还不曾主张用白话代文言。而叶伯和在这之前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并身体力行付诸实践,起到一定的影响力。他创作的白话诗借助音乐的力量,在校园、民间悄悄流传开去。而且,由于音乐的关系,这些白描的诗歌已经被传入北京、上海。1914年以前,还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已经在思考白话诗歌的创作。这正如他在《诗歌集》第一期“自序”里讲的一样:“后来因为学唱歌,多读了点西洋诗,越想创造一种诗体,好翻译他。但是自己总还有点疑问:‘不用文言,白话可不可以拿来作诗呢?’”②1909年,叶伯和二十岁那年,他创作了《二十自叙》,该诗歌后来被收入《诗歌集》。这首诗歌语言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趋向于白话,且具有旋律美。“皎皎明月光……俗人喜新声,/三诗是以忘,/欲担正乐责,/前途敢怠荒。/声音通于政,/此理久茫茫!/寄语二三事,/努力勿彷徨!”③在1914年,他将自己创作的白话诗歌谱曲教授给学生传唱,在成都已经颇具影响力。这些诗歌与前期相比,语言更加白话。例如,《念经的木鱼》:“剥——剥——剥剥——剥,/人家讲道,你也讲道;/人家说佛,你也说佛。/为什么自己不说,要让人家替你说?/……”④叶伯和这位实践的先行者,创作的白话诗歌是新文学发生时期较好的范例。例如《杜鹃》:“杜鹃开,杜鹃啼。/花也此名,鸟也有此名。/花开我心喜,鸟啼我心悲。/两种物一样名,/一样感触,两样情。”⑤这首诗歌语言白话,能自由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叶伯和的创作与钱玄同关于“新文学”的定义不谋而合。钱玄同为胡适的《尝试集》作的“序”中讲道:“所以我们现在作白话的文学,应该自由使用现代的白话,——要是再使用‘遮莫’‘颠不刺’‘兀不的……也么哥’之类,就和用《诗经》里的‘载’字、‘言’字、‘式’字一样的不对,——自由发表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这才是现代的白话文学——才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新文学’。”⑥由于传播媒介的关系,叶伯和的创作并不曾被当时留学海外的胡适知晓。所以,当胡适开始创作诗歌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中国第一人。这种观点在他的《尝试集》“自序”中也有记载。胡适的《尝试集》创作始于民国五年七月,到民国六年九月时,已成一小册子了。胡适自以为在这一年中,白话诗的实验室里只有他一人而已。事实是,在1916年以前叶伯和已经创作了数首白话诗歌,且在语言白话的同时具有含蓄的艺术美。例如,他的《丹枫和白菊》:“秋风过了!霜雪来了!什么花都谢了!白菊偏偏变了鲜红的颜色;在风雪之中,更觉美丽些!那枫树的叶子,那枫树的叶子却落得满山都是了。”⑦
文学史通常介绍中国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但是没人提到中国的第二部新诗集。中国的第二部新诗集与第一部新诗集在同一年出版,时间相差两个月而已。《尝试集》是1920年3月出版,《诗歌集》是1920年5月出版。但是第二部新诗集中的一些诗歌创作时间比第一部新诗集要早。这第二部新诗集是谁创作的,为何被历史遗漏,它的艺术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没人回答。叶伯和的《诗歌集》就像埋藏在沙漠中的古城,等待被发掘。叶伯和的《诗歌集》于1920年5月4日由上海华东印刷所出版,全国发行。可能由于发行量较好,《诗歌集》于1922年5月1日仍由上海华东印刷所再版,全国发行。倘若与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十年时间出版发行二十册相比较,可以知道叶伯和在当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叶伯和的诗歌被公开发表后,前来向他请教作诗的文学爱好者络绎不绝,人数不下上百人。叶伯和的诗歌经常在《星期日周报》《人声报》《直觉》等刊物上发表。他诗歌发表引起了新文化阵营的关注,例如,当他的《心乐篇》问世后,叶圣陶、康白情、王怡庵等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当然,由于地理位置以及自身社会背景诸多原因,叶伯和的实际影响力没有胡适深远,胡适的《尝试集》销售量达到万册。但作为一名诗人的叶伯和,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贡献不可以抹杀。正如他在《诗歌集》第二期“再序”里对自己的评价一样:“无论何人,在那一件事上,找着好方法去做,他就是社会进步的贡献者,人类的明星,有时也引导人做一种活动,他就得称为‘创造人’……”⑧
中国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月刊在1922年成立,由叶绍钧、朱自清等以“中国新诗人”的名义创办。叶伯和于同年在成都创办了当时四川第一个新文学杂志《草堂》。这是叶伯和个人出资创办的纯文学刊物。这种创办刊物的方式在中国新文学历史上都是少有的。《草堂》的创办,其影响力不仅仅在巴蜀地带,表现为刊物在国内发行地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长沙、云南、杭州等地,甚至法国也有其销售点。远在北京的周作人、日本的郭沫若都对其相当关注,且写信加以勉励。
论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如果只是将目光局限于京沪两地,这样的视角是一种不健全的角度,也不能真实再现中国现代新诗发生的历史原貌。摒弃地域性的研究视角,会导致历史的空洞,正如周作人所言:“我们想象的中国文学,是有人类共同的性情而又完具民族与地方性的国民生活的表现,不是住在空中没有灵魂的阴影的写照。”⑨因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间类似叶伯和这些被历史遗漏的地域性作家能够让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更具生机与活力,彰显发生的多源化。
叶伯和身处偏远之地——巴蜀,但他的新文学创作并不因为所居地的偏远而显得苍白。相反正因为地域的关系,他远离喧嚣浮躁的京沪两地,使之能更潜心于诗歌艺术的创作,为诗坛奉献出一首首好诗佳作。较高艺术水准的诗歌创作确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抹杀的地位。
叶伯和倾注毕生之力于诗歌、音乐事业中。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大量西洋诗,心中涌动无数诗意,欲创造一种诗体,但是对于白话诗歌他还是没有一定的确定性。1913年,他回国在成都高等师范院校教书。由于教学的需要,叶伯和开始用白话创作一些白描的歌。这些白描的歌是他早期白话诗歌创作的尝试。他的创作没有当时新诗坛中普遍具有的那种教条、呆板,而是充满灵性的闪动、浸满情感的缠绵悱恻。叶伯和以生命来写作,是一位纯粹的诗人。他的“诗”与“歌”相连、与“情”相依。
叶伯和诗歌创作中,“诗”与“歌”相连的体现便是诗歌形式潇洒自如,既遵循一定的格律,内在旋律又如涓涓流水动人心扉,如《中秋无月》:“……感今数载干戈起/数载中秋月无轮/月本行星宁有知/人间天上岂同时/画阁谁家三弄笛/离人何处不相思/昨夜梧桐初落叶/今朝西园飞黄蝶/人生百年一梦耳/何不早,归南山种豆荚。”⑩诗歌既具有白话诗歌的通俗,又具有古典的诗意,还遵循一定的格律要求,使得诗歌读之朗朗上口。《小妹妹》这首诗歌则是内在旋律与外在形式高度的和谐统一。“她是被不识者掠夺了”在第一节与第三节反复出现,强调小妹婚姻爱情的悲剧。小妹未曾体会爱情的滋味便为人母。叶伯和在简短的诗行里,浸透着他对小妹无限的爱恋与惋惜,揭示了女子的爱情悲剧。在白描的叙述中,叶伯和将内心的悲愤化为一行行舒缓的诗,这舒缓的节奏又以反复的形式被收紧,使得情感亦张亦弛有音乐的旋律美。叶伯和的许多白话诗歌本身就是以“歌”的形式呈现。例如他的《种稻歌》:“灼灼者花,青青者草。食稻者多,种稻者少。将军酒肉如林沼,小民终日难一饱。”11○这便是“诗”与“歌”的典型代表。诗歌的起源本身以“歌”的形式出现。从叶伯和的诗歌创作,我们可以窥视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一角。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是以切断传统文化为代价,而是有所选择的扬弃。叶伯和的诗歌创作中,这种“诗”与“歌”的相连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抛弃的是诗歌发展到后来的繁琐雕砌。
叶伯和诗歌创作“诗”与“情”相依,其体现便是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是他心灵的歌唱,正如他在《心乐篇》(序)中说的一样:“tagare说:‘只有乐曲,是美的语言。’其实诗歌中音调好的,也能使人产生同样的美感——因此,我便联想到中国一句古语,郑樵说的‘诗者,人心之乐也’,和近代文学家说的‘诗是心琴上弹出来的谐唱’,实在是词异理同。我借着他这句话,把我表现心灵和音节好点的诗,写在一起,名为‘心乐篇’。”12○中国白话诗歌的倡导者胡适提出白话诗歌的具体做法是两种,一种是白描,一种是比喻和象征。但是早期白话诗歌情感的浅陋是众所皆知的。当时文坛上白话诗歌创作很多都还是蹒跚学步,要么是平铺直叙缺乏艺术性,要么便是说理味重缺乏情感性,例如胡适的《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这首诗歌典型地带着稚童学诗的痕迹,没什么艺术性可言。再如他的《人力车夫》《一颗星儿》和《权威》等,带着强烈的说理味,且毫无诗意。胡适对于白话诗歌是提倡有心,创作无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真正的推手是致力于新文学的创作者,是由无数像叶伯和这样的创作者共同完成,以叶伯和的《心乐篇》为例子论证。
《心乐篇》对爱情的歌咏不是流于贫乏的呐喊,而是可感可视,情感融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诗中爱人的形象是美丽高洁的女神,“你新浴后,站在静寂的海岸上。/你散着发;赤着脚。裸着你的半体;/你颈上挂着一串红珠,射着你樱桃似的嘴唇;/你双手握着几朵白莲,映着你柔雪似的皮肤。”13○爱情描写不仅可视,而且可感,如“我听不出你唱的是什么调子?/但是我的心,却跟着你细细地低吟。/晚风传播玫瑰的芳香,沁入我全身的细胞里:/我便沉沉地,同着落花睡去了!”14○诗人愿为爱情焚烧自我,“倘若我肘下能生两翼,/我将飞入熊熊的火山里。/把我腐朽的躯壳完全焚毁。/只留着我的赤心,/像透明无瑕的红珠一样。/那时你摘取这颗明珠,/——用美丽的璎珞装饰后——/贴紧地挂在你的胸前,/使它的影光,恰恰映在你的心上。”15○
叶伯和情感丰富细腻,“诗”与“情”相连。这里的“情”不仅有荡气回肠、甜蜜缠绵的爱情,还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朋友之情,对下层百姓苦难生活的关爱之情。《二弟》在娓娓讲述中溢出对二弟无限的怀恋。《小妹妹》表达为妹妹被不识者掠夺去,而自己无能为力的悲伤。《乡村的妇人》道出乡村农妇独自支撑家庭的悲苦。《送别》穿透生死离别,记载了一段永恒的友情。《薛涛井》《草堂怀杜甫》充满对古人的凭吊。《战后之少城公园》则是将目光投注到战乱中萧条的现实。
如果说胡适是中国新文学有力的提倡者,那么被称为东方泰戈尔的叶伯和则是一位创作的健将。这是一位纯粹的诗人,情感是其诗歌的源泉,音乐是其诗歌的载体。他的诗歌贯穿古今,沟通东西方文化,形成自己独有的诗歌风格。
① 胡适.尝试集:附《去国集》(2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3.
②③④⑤⑧11○12○ 叶伯和.中国音乐史附诗文选[M].顾鸿乔编.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3:79,95-96,110,117,82,117,83.
⑥ 胡适.尝试集:附《去国集》(2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7.
⑦ 叶伯和.叶伯和著述丛稿(第二卷)[M].成都:成都迪毅书店,1924:12.
⑨ 周作人.读草堂[J].草堂,第3期第2页.
⑩ 叶伯和.叶伯和著述丛稿(第三卷)[M].成都:成都迪毅书店,1924:4.
13○14○15○ 叶伯和.叶伯和著述丛稿(第一卷)[M].成都:成都迪毅书店,1924:3,4,10-11.
[1]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叶伯和.中国音乐史附诗文选[M].顾鸿乔编.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3.
[3] 叶伯和.叶伯和著述丛稿[M].成都:成都迪毅书店,1924.
[4] 胡适.尝试集:附《去国集》(2版)[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作 者:彭超,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博士。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