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梅[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南宁 530001]
作 者:赵小梅,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
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其想象的形象直接或者间接地地告诉于观众。所以,如果观众想真正感受到音乐和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之美,进一步地领悟到作品的境界,他们都必须要经过“想象”这个必经的环节。比如,“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外貌的经典描摹。但这种描述并没有也不可能为读者提供林妹妹的立体形象,传说中的林妹妹仍然是传说中的林妹妹。文学作品中无论是“栩栩如生”还是“跃然纸上”,等等,仍然属于文学描写性质的话语,并不为读者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形象,而是在诉诸笔端之后则由读者自己去想象。
音乐作品也是如此。比如观众欣赏经典之作小提琴曲目《梁祝》时,小提琴以其特有的音质和音色为观众们提供了其独特的感官——它告诉了观众们祝英台的诉说和感情,而大提琴的演奏则可能代表了男主人公梁山伯的感情发展和流露。但是整个音乐作品通篇都没有为观众们提供一个直观形象和立体的感情表达,那些立体感的图像和如胶似漆一样深厚的感情只能够由我们当事人来揣摩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情和两者的文学形象只能够通过想象来表达。
在这一点上,文学作品和音乐都一样的,他们都是在时间轴上充分地次第展开。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音乐与文学相比较有一个文学不能企及的优势。音乐除了自身所具有的旋律外还有和声等因素以外,音乐的演奏者表演出来的声音可以是几个声音同时出现和向前发展。在这一方面文学作品可能是音乐所难以企及的了。文学所使用的语言,一般是与日常生活能产生互动的效果,在这一点音乐没有。如诗人或作家的语言可以在任何时间听到。然而音乐家贝多芬独特的演奏效果和声乐之美却是在其他地方很难理解的。
中国大教育家孔夫子曾经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琴、棋、书、画”一般为古代迁客骚人所偏爱。这些技艺也是文人所必须烂熟于心的。而在这些艺术种类中,“琴”居首,可见音乐在传统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有许多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都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从“高山流水”到“二泉映月”这些都是以音乐为主题将音乐背后的动人故事流传于后事。比如唐朝诗人王维和白居易等文学大家大都以其高深的音乐造诣而名扬海内外。并且,中国传统文学题材比如唐诗和宋词的写作和诵读都讲究乐律。所以这些作品更是充满了音乐的韵律之美。文学作品在使用上可以灵活地借鉴音乐的因素。而浪漫派音乐作品艺术就是其与文学联姻产生的结果。音乐作品展现给大家的形象往往都是抽象和空灵,给人想象的空间因此也可以无限地放大。
艺术的共性就在于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通性。往往两个不同领域的作品,它们可能能产生自己的艺术连贯性,而同时能够保持自身的艺术个性。而音乐往往能给人们带来最直观的感觉,很容易给读者带来愉悦,然后促进和深化受众们的心理感受进而产生赞赏的冲动。并且,音乐作品的感染力还在于它能够直接进入人的内心,打动人的感情,这一优点是其他艺术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如果我们用明确具体而又科学的文学化语言来对应音乐的感受,用文学语言来描述音乐,有时候真的很难把握分寸,只是用来形容欣赏着自己的感受,只要使用得当,其余的则可以忽略不计。虽然音乐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但仍然需要语言来表达感情。
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无标题音乐(即通常所说的轻音乐)的表现手法往往是最隐蔽的。虽然这些音乐作品整篇没有一个文字的叙述,但其中隐藏丰富的文学气息。纯音乐创作的时候,作曲家试图摆脱了文学的束缚和樊篱,作曲家只是表明他的内心感受。另外一方面在标题音乐的情况下,音乐作品带有标题,往往为欣赏者提供一个理解题目方向的认识。标题的作用往往为音乐的欣赏者提供了一把钥匙,它们对欣赏者起着航标灯的指示作用。但是无标题的纯音乐为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比如著名的二胡曲子《二泉映月》,从曲名(即文学性标题上)看,它应该是一个以描写景色为主题的标题性音乐,但是听过《二泉映月》的人或者知道这个曲子背后的人就会明白,其实它所要表达的绝不是泉水与月亮的风景,而有更深刻的文学和人文精神在里面。比如,根据唐代诗歌作品《枫桥夜泊》由现代著名作曲家崔新、朱昌耀写成的同名二胡曲,在作品中,创作者用扬琴和铝板琴的空泛五度摹仿了古诗歌中“夜半钟声”悠然而至的意境,加上作者使用了二胡这个乐器,二胡所特有的朦胧音响以及木鱼的声响,大力地渲染了“寒山寺”这一大环境的幽静,进而衬托出原始作品创作人(张继)的忧思和深沉。音乐作品以其深沉和优雅的旋律深刻传神地刻画了唐代诗人“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落寞孤寂的感情,使欣赏者很快进入了诗歌的意境,往往给人穿越的感觉,音乐作品的优势就突出出来,它把原来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直接输送到音乐欣赏者的大脑中,使观众们的思绪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荡漾。
所以我们说,音乐贵在“意会”而非“言传”。音乐的学习者往往需要大量的悟性在里面。但是,反过来,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则是欣赏音乐必备的有利条件,文学的优势为音乐的创作和欣赏提供了很好的优势条件。一代才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并且卓文君本人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如果她不是文学和音乐两者都精通,她也不会领悟司马相如《凤求凰》的内涵。总之,一般来说,音乐作品与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外联系,它们内涵上互相融合,互相配合,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是如此天壤之别。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音乐与文学是联系最紧密的两种同源艺术。
与中国传统声乐相比,外国音乐作品曲式结构则比较复杂、调式和曲调旋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大相径庭。西方历史上一些著名音乐家出身低微,他们受尽了屈辱,一辈子在窘迫的生活困境中挣扎,苦难的生活给音乐家们大量的生活体验和灵性。然而,穷困潦倒的生活并没有使艺术家们对生活和艺术产生绝望的情绪,相反它们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包含了很强的艺术性和美学思想,这些都是现代人所难以达到的。比如西欧三位相继出现的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这些艺术家们的一生经历和音乐作品本身就蕴涵了深刻的文学底蕴。外国著名的音乐作品往往借助了优秀的文学作品。
比如说,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创作了音乐作品《魔王》和《野玫瑰》的歌词,歌剧《茶花女》就是参照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成功的,歌剧的巨大成功使小说获得更高的声望。在《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欢乐颂》中的那部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选用了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歌作品。格林卡把俄罗斯著名文学家普希金的诗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贝多芬读莎士比亚《暴风雨》进而创作了《d小调奏鸣曲》;肖邦读《哈姆雷特》之后有所启发创作了《g小调夜曲》。其实,就连我们在演唱歌曲、演奏或者欣赏乐曲之前,也喜欢翻阅一些指导性的书籍,使自己对作曲家的生平、时代背景、音乐表现内容有较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表现和欣赏它。……笔者所列的上述历史和事实都证明了音乐和文学的共融性和交合性。翻遍了历史著作和文献材料,为数不少的文学名著在经过大音乐家的发挥创作之后,不仅获得生动的再现和再生,而且音乐作品的产生比之于文学作品更能够产生艺术魅力。很多的文学作品的发展兴衰与音乐密切相关。而也有很多的音乐作曲家,作词家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了大量的精华,从而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的传世之作。
其实,任何艺术形式不管它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它们在表达感情和描述美的意境的功用是相通的。音乐与文学作为两个独立的、有着悠久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的艺术门类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可以说,文学和音乐在表现人类复杂而又微妙的感情时所产生的功用是一样的。它们的目的一致而只不过是因为艺术表现形式不同所以使用的手法和样式各有千秋。大量的文学作品,比如说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有现代小说或者传说等,很多文学题材都是来自于音乐的灵感。而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比如说交响曲和管弦乐曲、室内乐、民族声乐,等等,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利用文学作品。文学和音乐的相伴共荣还表现在文学和音乐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比如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京剧、黄梅戏还有广西桂林的彩调,等等。文学和音乐在这些戏剧作品中相互依存,相伴共生,以至于我们观众很难分出一出戏剧是一个文学作品还是一个音乐作品。文学和音乐两类艺术作品相互联系,其交融性就表现的无处不在。文学和音乐就好比人类的左右手一样。我们不必去刻意追求哪一个更为重要,二者在追求美的方面是一致的。只要能够给人带来美的意境和享受,这就已经足够了。
[1] 周世斌.音乐欣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于嘉晗.文学映照下的音乐———浪漫主义时期取材于文学作品的音乐创作[J].音乐生活,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