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婧宇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其子女在城市中的生活、学习情况也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研究某中学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状况,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心理、学习、生活环境整体适应情况较好,但是还是应当提高家庭资本传递及减少经济排斥,是其能在城市中得以更好的适应。
流动人口问题是二十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的,进人90年代以后,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加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夫妻“单身外出”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出现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流动人口子女是伴随中国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城市的第二代移民,他们或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在城市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在现代化城市里,在目前尚未消除的城乡壁垒下,他们的父母从事着各种又脏又苦又累、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他们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大城市的角落和边缘,体会着户籍制度及由此而来的身份差别、城市繁荣的诱惑与拒斥。所有的这些在他们眼里是如何反映的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又留下了什么他们是否可以摆脱他们父辈那种“边缘人”的命运,真正融人社会的主流。
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人过程一方面是一个早期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社会化主要是指四、五岁到小学、中学时期,即从幼儿到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将形成他们的价值观等重要的东西。他们在城市里看到的、感受到的将决定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个时期如何在心理上与城市恰当地接轨,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个关键。而另一方面,由于城乡社会化环境的巨大差异,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化过程既不同于城市儿童,也不同于农村的孩子。他们在户籍上仍是农村人口,但他们比纯粹的农村儿童更多地经历了“城市生活”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绝不相同于纯粹的城市孩子。
兰州市下辖的西固区是西北重要石化区,其多样的就业环境和特殊的经济位置,吸引周边县市及外省的务工人员。据不完全统计,流入兰州市的农民工约有40多万人。由于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化问题。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涉及流动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在城市里的生存环境。
兰州市E中学是兰州市西固区重点中学,它所在的地区带有城乡结合的色彩,同样肩负着客、货运的枢纽位置,与当地大型的陶瓷市场相对坐落。因此,该校的生源广泛且多样,除了附近区县农家的孩子外,还有来兰打工仔的子女。这成为选取该校为调查对象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性是都市社会学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政府政策干预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数目极多,成果丰富,尤其是社会学学者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性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调查研究,但可惜都有这样那样的理论或是实践上的缺陷。城市适应性是中外社会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家,城乡的冲突矛盾更是我国社会学者关注的焦点。
首先,具有明确的理论框架,在对文化适应状况的考察中,研究者们普遍把压力应对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作为文化适应的理论框架,压力应对理论把文化适应看做是心理层面的适应,而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社会层面的适应,只有两方面都适应良好,才算是实现了文化适应(COX JB,2004)。根据这样的理论框架可以从多角度对一个群体的文化适应状况作出描述。其次,各项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较为一致,一般采用抑郁自我评价量表对心理层面适应进行评价,采用Ward编制的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社会文化层面进行评价。
从文化适应过程的研究来看,最具影响力的过程理论是U型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文化适应过程经历了一个U型轨迹,最初感到适应很容易,接着就会经历一个危机时期,感觉适应起来很困难,感到有些孤独和不愉快,最后又回复到适应的状态,开始整合到新的文化环境中。有学者将其形象的描述为蜜月期、文化震惊阶段、调适阶段、掌控阶段。
我国关于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研究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状况不十分明了。有些研究结果认为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孤独感、自卑感、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与城市的整合度不高,且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低于当地城市儿童。然而有些研究成果表明,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状况良好,并没有上述情况的出现。
第二、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状况的结果不全面。国内现有研究多集中在一两个方面,如整合度、学习适应状况等,然而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的状况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应包含心理层面、社会文化层面等维度,同时每个维度中还应当尤其对应的各项指标来细化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这一概念。
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该校初中三年级180名学生,按照学号进行排列,按照随机数表,依照学号共抽取了110名学生。后组织进行集中填答,收回问卷11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2份。其中外区县学生62.75%,本区县学生37.25%。
在调查中,农民工的家庭中以自我雇佣的个体农民工家庭和依靠打工为生的农民工家庭依然占了大多数。另外,在本区县的农民工家庭中,母亲担任家庭妇女在家中务农维持生计的比例仍然是最大的。经过调查发现,有56.9%的母亲是初中文化程度,而只有37.3%的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关于“你的父母能辅导你学习吗”这一调查中有超过60%的孩子选择了不能,不能辅导的原因上有60.7%的孩子选择了父母没有知识,而之后才是没有时间(24.2%)。
但是,农民工父母现阶段工作与文化程度并不影响到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在自己经过的一个城市化适应过程后,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摆脱那种辛劳、被人看不起的日子,他们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培养孩子,84.3%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至大学。但是,孩子自身的选择上则有74.5%的孩子选择了要将学业进行到大学,孩子们觉得自己上学会给家里带了更大的负担,有的则认为上学实在是太累了。
从就读年龄来看,在调查对象中就读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其年龄在15-16岁之间的为92.12%。结合出生地和年龄来看,在102个样本中,外区县和本区县15-16岁之间的初中三年级在读生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在“你转过几次学?”的问卷调查中,有62.7%的被调查者反映没有转过学,一直在城里读书。同时,进入城市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行为上已经进入了与城市居民逐步的趋同过程之中。他们已经开始有了重视孩子早期教育的观念,即便是在农村也会让孩子按照法律规定尽早入学读书。
同时,在关于“你认为你在这里学习适应吗”的调查中,有98%的学生选择了能适应或比较适应。这说明,从其在城市中一项最基本的活动——学习中,这来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孩子已经能够适应城市中的学习方式。
如何与别人交往,如何选择交往的对象,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自己对自身的评价和看法。有超过60%的孩子在朋友选择标准上都选择了对自己好的来交往,然后选择依次是住在自己家附近的、学习好的、老乡。这点反映出了对于大多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摆脱了地缘上、经济上对于自己的束缚,更多的是给予自身的感觉出发来选择朋友。
有39.22%的学生希望留在城市里,有49.02%的学生则认为留不留在城市里是无所谓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另外还有超过70%的孩子认为,他们并没有对城里孩子有过多的羡慕、嫉妒或讨厌,他们大多数对城里孩子则是没有什么看法,他们也不认为自己和城里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不同。
总体上来看,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适应状况上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不管是学习的适应上、心理适应上,还是环境的适应上。通过本文的调查与研究,笔者认为使得这些农民工子女更好的适应城市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对社会对社会流动产生重要乃至决定作用的文化资本往往是由教育赋予的,并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通常表现为学历和文凭证书等形式。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培训方式,提高农民工的教育知识水平,相应的这些人的子女也能够拥有更好的家庭文化资本,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进而有利于缩小与城市儿童的差距,可以较容易的适应城市的学习生活。
从农村走进城市,孩子们面临着城市的繁华与自身处境的巨大落差。他们家庭生活条件不理想,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感觉到自己与城市里的孩子、城市里的人有很大差别。在兰州这样一个中等发达城市里,城乡差距较小,不过我们也要承认一定程度的经济排斥还是存在的。
但是我们很高兴看到的一点是,农民工子女自身上的奋斗的精神,有超过90%的孩子认为自己现在内心中最大的渴望就是“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好的大学”,“让自己和父母拥有好的生活”。
[1]郭良远,姚远,杨变云.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对北京市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5(3).
[2]郭良远,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5(9).
[3]吴新慧.关注流动热门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的视角[J].社会,2004(9).
[4]熊少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J].广东社会科学,2006(1).
[5]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整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4).
[6]张秋凌,屈志勇,邹泓.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J].青年研究,2003(9).